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四十六章 官員短缺

作者 ︰ 獠羽

婆都要回來了,劉宇自然在這里待不住了,所以他急來郭嘉,田豐等人,準備在處理了臨洮、洮陽的事情之後,就盡快趕回漢中,再由漢中取道回成都。但沒想到,在處理洮陽和臨洮兩地政務的問題上,卻又惹出了一大堆的麻煩。臨洮和洮陽這兩個縣,雖然比較小,但依然是隴西南部的兩個重要的地區。

這次因為與韓遂之間的戰斗,這臨洮和洮陽兩縣先後被劉宇佔領。說穿了這隴西也是董卓的地方,但這土地既然已經被佔領了,劉宇就絕對不會把到嘴的肥肉給吐出來,本來以益州和關中現在的同盟關系,劉宇應該是盡快從隴西南部離開的,可無論是當時呂布撤兵的時候,還是安喜和劉宇簽訂合約的時候,這兩個縣的歸屬問題都沒有被提到,準確的說,應該是雙方都刻意的回避開了這件事。既然如此,劉宇也就樂的裝糊涂。

不過,雖然劉宇已經派遣了一部分兵馬駐守在這兩處城池之中,但治理一個地方,並不是只要有軍隊就可以的,地方的民生政事,都需要專門的文職官員來進行治理,而劉宇已經準備盡快趕回成都,所以他也準備在離開之前,將這兩縣的官員決定下來。在劉宇看來,這件事並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畢竟益州這麼多人,想要找出兩個縣令,也不是什麼難事吧,按照劉宇的想法,這些小事只需要成都的吏部下一道文書,就一切搞定了。

但等到劉宇把郭嘉、田豐等人叫來,將這件事情一說,郭嘉的臉上卻難得的出現了為難地神色。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劉宇,然後說道︰「主公,現在,我們益州的官員已經不多了,這兩個縣的縣令,恐怕要有一段時間才能被派過來。」這話一說出口,劉宇就先是一怔,好像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一般向郭嘉道︰「奉孝,你剛才說什麼?我們益州的官員不多了?這話是什麼意思?」也難怪劉宇發懵,不論是後世的中國。還是現在的大漢朝,劉宇的腦子里從來就沒有什麼官員短缺的概念,你要說官員過剩,那倒是十分正常地現象,畢竟有用的人不好找,但無能的官可一堆一堆的!

郭嘉看到劉宇的臉色變幻不定,眉頭緊皺,知道他听到這個消息心里肯定不舒服,所以趁著他還沒有開口,便向他解釋起這個無官現象的原因來。早在劉宇進入益州。實行三省六部制的時候,三省六部的官員就有了一次緊缺現象。當時為了使這個新的制度能夠順利的推行下去,劉宇決定一方面招攬川中名士到自己地政府中擔任職務,另外就是將益州個郡縣中資格合適的官員,破格薦拔至成都擔任六部地職位。

這個措施對于彌補三省六部的官員不足現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得新的政權組織形式在很短的時間里就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同時也讓當時對這項新的形式心存疑慮的人真切的看到了其中的好處。但凡事有利就有弊,三省六部制比起漢朝原有地朝廷組成模式雖然具有很大的進步,但這種進步也同時導致了中央政府對官員數目的大幅度增加。記得在後世看過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兩漢時期地官民比例為79451,變為2927︰1。同時唐朝的人口比起漢朝也有很大的增加,而兩者地疆域相差並不大,由此可見,唐代的官員數量與漢代相比。激增了兩倍之多。

劉宇雖然還只是在益州一地試行三省六部制,這種制度對官員數量的巨大要求就已經凸顯出來了。當然,如果劉宇願意像漢靈帝一樣賣官爵的話。肯定能夠湊齊相應數量的官員,但問題是,益州選官的要求之高,在如今的整個大漢都是首屈一指的!在進川的時候,劉宇為了能夠保證益州政權的穩定發展,采用極端手段將益州的幾大世家全部鏟除了,而這樣做,最終就導致了以士族制度為基礎的大漢原有的選官制度無法滿足相應的官員需要。

察舉和征闢,這兩項大漢最重要的選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依照漢朝以仁孝治天下的政治方針來指定的。大部分由下面選拔上來的人才,都是從舉孝廉這一步開始的,而能夠得到孝廉這個稱呼的,一般都是能夠被鄉鄰左右認為是仁孝典範的人。這樣的制度,一方面限制了每次拔擢官員的數量,同時也導致了

閥世族勢力的逐漸膨脹。為了徹底在益州斷絕世族劉宇在兩年前,就傳令益州各郡縣進一步減少察舉推薦的官員。現在,終于出現了官員短缺的情況。

其實這種地方官員短缺的事情,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了,益州一些不是很要緊的縣如今也正處在沒有正式縣令的情況下,但因為那段時間劉宇一直率領大軍在外作戰,對于內政方面的事情,全部交付給了成都的三省官員,而主管官員問題的吏部,以及統領六部的尚書省為了不讓劉宇分心,所以便將這些事情暫時壓了下來。不過郭嘉身為軍機大臣,基本上三省處理的事情,在軍機處都有相應的備案,所以這些事情,郭嘉知道的很清楚。

听完郭嘉的解釋,劉宇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要說陳群他們也是為了自己能夠在征戰的時候不會分心,而且他們也已經積極的采取了很多的辦法來緩解這種情況,只不過是因為現行制度的制約,使得他們在采取各種措施的時候,事倍功半。在這種情況下,劉宇也不好再責備他們了。

不過雖然不便再追究尚書省和吏部的責任,但這個問題卻還是要盡快解決的,否則到時候世族勢力沒有打擊下去,劉宇辛辛苦苦創立的益州政權就先要垮台了。要說辦法,不是沒有,劉宇早在剛來到漢朝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這個方法,那就是從唐朝開始,一直沿用到後世的科舉制度。

事實上,當年施行三省六部制的時候,就曾經考慮過同時進行科舉制的推行,但因為顧及到當時世族勢力還沒有完全被控制,所以才不得不暫且被擱置了下來。而事到如今,在官員已經出現緊缺的情況下,劉宇在沒有更好的有效措施的情況下,也只好再度將推行科舉制提到了日程上。

其實科舉制和漢代的察舉制之間是各有優劣的,察舉制雖然容易形成世家政治,但經過察舉舉薦上來的人員,一般都是有些名望的人。一個人想要一時表現的好一些很容易,但要想在幾年之中一直保持了良好的作風,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察舉要看的,就是一個人長時間內的表現。可以說,察舉比較偏重的是人品德行,可說是唯人是舉。

而與察舉制所不同的是,科舉制度側重點是唯才是舉,只要能夠通過朝廷制定的考試科目,取得優異的成績,自然就能夠成為朝廷的官員,但對于這些通過考試的人,他們的人品如何,卻並不是決定他們是否後能夠高中的決定因素,可以說,除了那些真的是在民間臭名遠揚的人,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因為自己的品性而被剝奪考出來的功名。

可以說,科舉制度確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無差別的為國家選取大量的人才,但這些考出來的官員,他們在做了官之後,會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卻不是可以預料的了,也許會出現包拯、範仲淹這樣的人物,但縱觀歷史,出現的更多的,卻是秦檜、嚴嵩這樣的人。所以說,科舉制產生之後,對中國的官僚風氣是否是產生了好的效果,這點還是很值得商量的。

當然,放在現在的這麼一個環境中,劉宇也只能用瑕不掩瑜來安慰自己了,畢竟這個制度對于徹底打破世族政治,解決現在益州的官員緊缺狀況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再三權衡之後,劉宇還是決定,就趁著這個機會,將科舉制度徹底的搬到前台來,畢竟益州的世族勢力已經被打壓到了最低點,距離萬劫不復也就還差那麼一點而已,以劉宇看來,在這里實行科舉制,估計將會受到的阻力應該是最小的了。

「諸位,對于這件事,我倒是有個辦法解決,現在我給大家說一下,大家看看如何在益州推行下去!」劉宇仔細的在心中仔細盤算了一下,便將科舉制的內容簡要的向眾人說了一下。本來,他以為至少在自己的集團內部並不會出現多少反對的聲音,但他沒想到的是,他最終還是低估了世家政治對于整個大漢士族階層的影響,想想也是,一種將近四百年的體制,又怎麼可能被他三下五除二解決掉呢?他的話剛說完,手下的一干文官,包括郭嘉在內,都一致的出口反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