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四十七章 榜樣的作用

作者 ︰ 獠羽

初平三年,公元192一月,益州在經歷了南中戰亂以之後,終于再次平靜下來,川中各處兵馬因為一連好幾個月征戰不止,南北兩路二十萬大軍人困馬乏,劉宇考慮到少則半年,多則一年之後,關中就會有大戰發生,為了積蓄戰力,也因為自己的兩個夫人即將生子,便傳令各處兵馬各歸駐地進行修整。

孫琳自南中歸來,所帶領的並非是開始時劉宇所要求的五萬人,而是八萬人,其中的三萬人是由南中各部自動請求隨同大軍一同來為劉宇效力的,由此可見,孫琳當時采取的懷柔政策的效果,當然,這也離不開魏浪的家族當年在南中各部中的深遠影響。本來依照劉宇一開始的命令,是不願意調動南中各部的人馬進入川中的,但一來各部極有誠意,二來,這三萬人中確實是有很多令孫琳心動的兵種,比如說藤甲軍!

盡管有懼怕火攻的危險,但火攻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發動的起來的,天時地利一樣都不能少,所以一般情況下,這藤甲兵可是行軍作戰的寶貝啊!所以烏戈國的五千藤甲軍孫琳是絕對不會推辭的,既然藤甲兵收下了,那如果不收其他部落的人馬的話,那不是擺明了瞧不起人家?為了保證南中各部之間的和睦,孫琳也只好自作主張,將這三萬蠻兵收歸麾下了。

當然這件事孫琳在大軍上路之前,便命人將這些情況行文至成都軍機處,劉宇得到這個軍報之後,也沒有多說什麼,在他看來。既然人家自己願意向益州贊助兵馬,自己何樂而不為呢。對于藤甲兵,劉宇更是傳令已經接替孫琳成為益南都督的**,讓他與烏戈國進行協商,每年以糧草絲帛換取一定數量的藤甲,因為在他看來,這藤甲兵也確實是塊兒寶,不過與其一直用人家部族的兵馬,倒不如自己訓練一隊藤甲兵。說實話,劉宇對于烏戈國的練兵之法。還真是看不上眼!

這三萬蠻兵被劉宇下令到成都駐扎,主要也是為了對這三萬人馬進行正規地訓練,要不然的話,到時真的有戰斗的話,這三萬人馬來自不同的部落,彼此不相統屬,臨陣非但幫不上什麼忙,反而會因為缺乏調度而拖累整個戰局的。歷史上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就曾征召南蠻部族的人馬,組成一支勇猛無比的無當飛軍。自信。在經過自己的精心訓練之後,這三萬人肯定會成為一隊極強的戰力。

至于其他地五萬人馬,則會直接從巴郡通過,前往漢中屯田。本來益州的兵馬是采取兵農分離的征兵制度征召起來的,也就是說平時只參加軍事訓練,而不參與農業耕作。這是基于益州遠遠領先于其他各地的農業水平,天府之國每年的糧食產量足以養活二十萬人以上的常備部隊。但如今益州的十五萬大軍齊聚于漢中,漢中的糧草頓時便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所以劉宇也傳令給趙雲,讓他到時統領這些兵馬在平日訓練之後。對漢中南鄭附近的平原進行開墾,權作屯田,等到日後再有流民涌入益州地話,就可以直接作為農地分發下去。

二月十六。劉宇回到成都,當天晚上,三省的首腦、六部地尚書以及所有軍機處大臣都被劉宇暗中召集到自己的內府。外人自然不知道是出了什麼事情,但州牧府中的***一夜未息,而益州集團的所有高層都一夜未歸,所有人都知道這次肯定有什麼大事發生了。第二天,劉宇便召齊成都城三省六部以及軍機處眾官至州牧府議事廳議事,所議的,自然就是關于科舉制的事情了。不出所料,提請執行科舉制的表章由郭嘉遞上,再由劉宇發下命眾人討論之後,幾乎整個議事廳內都被反對的聲音掀翻。反對最為激烈的,自然是川中各大世家出來的子弟,另外還有跟隨劉宇從豫州等地來到川中地世族子弟。

來到這個時代也有十年了,但劉宇還是第一次面對這麼多人的同聲反駁。他也總算是見識到了古人的口才,長篇大論,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滔滔不絕有如黃河之水,讓人听了就感到是好幾百只蒼蠅在耳邊不斷的嗡嗡作響,讓人感到頭暈腦脹,目瞪口呆。劉宇地兩只手都放在桌下,不住的抖動,他花費了極大的毅力,才勉強忍住了將桌案上地茶杯扔到地上摔碎的沖動,不住的在心中告誡自己「沖動是魔鬼」、「忍一時風平浪靜」!但腦門上的青筋還是暴露了他心中的不耐煩。

這個時候,劉宇才總算明白,原來封建王朝的

不是能夠那麼為所欲為的,皇權永遠要受到一定程度今州牧府的議事廳中還只不過有不到四十人而已,想一想,皇帝在舉行大朝會的時候,要面對的,是將近一百位各種官員,到時候如果這些官員一致對抗皇帝的意思的話,到最後,很可能就是皇帝對臣子進行妥協了,想象一下就知道,文武百官每人上一份奏折的話,皇帝就是看上一天,也看不完啊,而這些官員不住的在耳邊吵吵的話,恐怕是個人就被煩死了!

皇帝不能為所欲為,劉宇這個現在還不是皇帝的人,更不能隨心所欲了,面對整個官僚集團的強烈反對態度,劉宇根本就不可能真的完全不顧忌這些官員的態度,更不能對他們采取強硬手段,如果為了通過這個制度而動用暴力手段對付這些反對勢力的話,姑且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但劉宇的名聲也就真的完全毀了,同時,他也會失去整個士人階層的支持。到時候別說奪取天下了,就是治理現有的土地,都將寸步難行。

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劉宇心中暗想︰「幸虧我昨天做好了準備,不然今天還真是拿這些混蛋沒有辦法!」想到昨天一個晚上的唇槍舌戰,劉宇就打從心底感到一陣疲憊,自己所倚重的高層都這麼難以說服,更不要說他們下面的這些見識短淺的人了。不過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總算是將整個益州集團的上層全部勸服了,所以劉宇現在還能夠在這麼多人的一致反對聲中安然高座。看看下面那些唾沫橫飛,已經變得有點疲憊的官員們,劉宇心中暗想︰時機也差不多了!

其實這個時候,反對的聲音已經比一開始的時候,要微弱一些了,底下的那幫官員們,也許大局觀不是那麼強,眼光也不是那麼長遠,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眼神。早就有人注意到,面對這麼大的一個變革提案,雖然眾人爭吵的場面很熱烈,但三省六部、軍機處的高層,從中書令到侍中再到尚書僕射,從軍機大臣到六部尚書,一個個在這熱情似火的大廳中,竟然一致的對科舉制不置一詞,一個個閉目養神,老神在在的,好像朝堂上吵翻了天,卻和他們沒有任何關系似的。

政府高層人員的這種態度,頓時讓很多人反對的聲音小了下來,甚至消失不見。這些高層多少代表了整個朝廷的各大勢力,可以說,那些正在爭吵的官員,他們的身後總有那麼一兩個勢力在支持,也正因如此,這些高層的態度才更加的讓人重視。俗話說︰蛇無頭不行,一旦發現自己倚為靠山的勢力態度如此曖昧,那些精明的人自然會再次斟酌自己的言行。

逐漸的,隨著發現情況異常的人越來越多,議事廳中反對的聲音也就開始越來越小,直到最後幾個一直喋喋不休的人終于察覺到廳內氣氛詭異而愕然住嘴,驚疑不定的坐看有看,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情。等到廳中完全安靜下來,看著下面那些鬼頭鬼腦到處亂看,妄圖從他人的表情中敲除一點端倪來的官員,劉宇心中冷笑一聲,暗自想到︰「你們這些人總算是說完了,如今也該輪到別人說說了吧!」一邊想著,一邊向站在前排的郭嘉使了個眼色。

郭嘉接到劉宇的暗示,這才結束了自己老僧入定般的狀態,眼楮中精光一閃,昂然出班,開始針對科舉制展開長篇大論,但他嘴里所說出來的,可就都是對科舉制的贊美支持的言詞了。從郭嘉開始,陳群、崔、國淵、陳琳等人,也就是益州集團最頂端的那些人物,一個個都開始對科舉制大加贊美,繼而表示強烈支持起來。

若是別人支持也就算了,可陳群、崔>|出身的人對于科舉制竟然也如此支持,這下可讓剛才那些滿嘴反對之言的人目瞪口呆了。廳中的局面與剛才相比仿佛一下子顛倒了過來,屋子里到處是稱贊的言語,而剛才的那些反對者,見到自己的後台都明確表明立場了,他們自然不會再這麼不長眼的跟這些大勢力唱反調。

會議進行到最後,絕大部分官員已經改變了自己開始的立場,轉而支持科舉制的試行了,可見榜樣的力量確實是無窮的!看到下面那一張張變色龍一般的臉,劉宇不由的為自己日後是否要好好的整頓吏治而大動心思。不過這次科舉制能夠最終獲得通過,劉宇終于算是放下了一樁心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