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世獨寵 123 揚帆出海

作者 ︰ 慢慢來吧

顧辭的就座嚇到在場所有人,顧堯和蕭律譴責地看了皇帝一眼,無可奈何接受了。

先是米蘇兩家說了紅毛夷和佛郎機在西貢、崇明島和澎湖的爭奪。除大食人外,最先到達中國周邊的是佛郎機,濟朝初期他們在刺桐上岸進行貿易,遇到閉關才退而求澎湖,只是那時紅毛夷已經佔了崇明島。雙方在澎湖打了幾次,紅毛夷敗退到爪哇,趁著高棉與爪哇搶水真臘,佔據了馬六甲海峽北岸,佛郎機則順勢佔了呂宋。目前紅毛夷還沒能打下南岸的爪哇人,不能扼守海峽。所以往北部灣發展,保證補給。

佛郎機已經到了亞洲,在蘇伊士運河還沒打通的情況下,是說明波秋歌已經獨立于西班牙,開始發展非洲航線繞好望角過來的?還是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仍在大食人的殖民統治下,他們在亞歷山大港上岸,再跟著大食船隊過來?

這些問題米兩人肯定不知道答案,許之全接著侃侃而談,倒是解了顧辭心里的一些疑惑。前朝時,佛郎機還在大食控制中,波秋歌鬧了很久的獨立,尚未成功。拂菻國從那會開始就一直在和鄂圖曼死磕,大食人為了支持同樣信仰的鄂圖曼人,在大馬士革海上進出多少受到大秦教廷的影響,于是把主意打到伊比利亞半島上來,希望能徹底佔領塔里克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波秋歌人的據點大多位于塔里克海峽西北,這下沒辦法進大馬士革海一步,只能硬著頭皮做個探索新航線的前鋒。紅毛夷本是商業最發達地區攢成的聯邦小國,一向不滿通向東方財富和黃金的通道被大食壟斷,得知有人開闢了新航線,出錢幫助波秋歌打退大食,獲得完全獨立,勾引余下伊比利亞地區繼續糾纏大食,尾隨波秋歌人順著新航道來到東方。波紅聯軍本以為能一起在東方發財,沒想到中國不讓進了,前朝末期時紅毛夷曾想強行登陸,被安東水軍和倒戈的波秋歌人揍了一頓,只好退回馬六甲。波秋歌出了力,也沒得太多好處,只好轉而去高麗半島和東瀛。太宗時期與大虞開展海貿的是波秋歌,現在大虞開貿不開港,說白了就是把自己東西運到別人地盤去和交易。

顧辭把這些情況和自己記憶里的對照一下,大致有數了。

在座其他人一時不知如何應答,只見皇後在神宗的示意下開口,第一句話就震倒眾人。

「許先生跟大食的船是走綠海還是紅海?」

「……草民是在澎湖隨大食船隊前往綠海,再陸路至西大食海。」

「從安條克還是大馬士革再下海?」

許之全眼楮頓時一亮,「安條克當時正有戰亂,一般都選擇大馬士革入海。」

此時被定朝打退到本都海的西突厥正在崛起,佔據了安納托利亞半島(小亞細亞),稱為鄂圖曼。拂菻帝國,即東羅馬拜佔庭帝國深受其威脅,逐漸喪失對陸上和海上絲路的控制權。所以此時紅毛夷、波秋歌等西夷需要另一條航線以避開大食和鄂圖曼的勢力。在這種情況下,如大虞開海貿,很容易在本土周邊佔據霸主地位,一舉將大食船隊擠出去,然後在波秋歌和紅毛夷之間選一個做為西方的據點,與歐洲諸國展開生意。所以才有代表海商,尤其是國外海商利益的許之全不遺余力地游說。

了解完這些,顧辭繼續問,「先生七海可都去過?」

「……草民對本國海域、紅海和綠海沿岸比較熟悉。」

顧辭暗忖,看來大食人並不是很相信外族水手,大馬士革海(地中海)、亞得里亞海(威尼斯海)、本都海和卓章海(里海)周邊這樣交易頻繁的地區都沒帶他去。她隨即問起大食人所用的天文航行技術。

許之全不再像來時那樣信心滿滿,謙恭地呈上翻譯好的大食海圖、雅各竿和羅盤,自稱是打掃甲板的人員,不是專業的舵手,了解不夠深。

海航最重要的是方向與位置,這就需要中國的指南針和大食人的‘緯度航行’技術。中國靠指南針和地貌、水深等航海,屬于地文航行,大食人靠觀星航行,屬于天文航行。雅各竿只能做緯度航行,經度難以確定,偏差頗大,所以西方諸國仍是沿岸行駛。若和指南針結合,再能研發出八分儀或六分儀,就不怕在茫茫大海里迷路了。

顧辭笑眯眯地說,「不知先生可願意編寫航海經驗作為舟師堂的教材?另外我要做個地球儀,普及經緯度的概念,尤其是這些海域的季風和暖流,以及羅盤的使用。」

許之全咽了一口口水,皇後的知識好像不比積年老水手差多少,看來工造局能人不少,之前希望能得個皇家船隊首席技術官的職位,看來是想得太美好了。他連忙一口應承下來,並且願意推薦通譯和幾位年邁有經驗的大食人。

然後顧辭看了袁懿一眼,見他首肯,笑著對其他人說,「幾日後工造局的新船入京,還請諸位見過新船再議。」

***********************

神宗元年伏暑節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讓人銘記于心的不是在考成法下產生了五位閣臣的新內閣,而是福船入京。

楊御史、唐尚書升入內閣,替補他們的是廖御史和農尚書,另外三位閣臣頗為冷門,分別姓章、申、岑。首輔和次輔目前空著,許多人猜可能會是留給太傅和太尉。

上京南渡口的碼頭在顧辭的指示下已經安排好,最靠近碼頭的是帝後二人,其次才是皇家船隊的人,百官重臣們再次,百姓們可以在岸邊看熱鬧,

作為海船模型的四桅福船要順著江河入京並不容易,不僅僅是逆水而上和吃水問題,靠岸轉向才是最大難題。好在顧辭一開始就要求設計成雙槳雙舵,雖然作為海上航行有些浪費,但在淺水區靠岸時才真正體現出優勢來。原地轉圈的良好操作性讓海商和老船工們嘖嘖稱奇,到了近處一看,似乎七、八米深的吃水,許多人都相信了這是一艘鋼船。

作為金屬結構的東西,除了原材料要好,焊接也是其堅固程度的決定性因素,在沒有電力的情況下,顧辭對此幫不上忙,全靠工匠們的創新。比如把鋼材做成榫卯結構拼合,再用 焊法澆灌液態 料,填充接頭間隙,或用水力、畜力提高鍛焊的火溫和鍛打力度,使可焊接的截面擴大許多,能造出更大塊的鋼板進行焊接。船體、龍骨、甲板都是鋼材為主,只是船兩側包木皮,船頭更是一整塊厚達二十公分的鑄鐵包住。

袁懿攜起顧辭的手率先踏上甲板,蕭九師傅跟在皇帝身邊給他介紹,顧辭拿著炭筆在做記錄。別人無暇顧及她的小動作,都听得津津有味。

如果是大臣們看的是熱鬧和載人載重量,那船隊的人就是貨真價實地震驚了。

蘇大老爺這會嘴角快咧上眼角了,他捐出自家船隊換了股份,還得到皇後許諾的三艘讓蘇家自行命名的福船,免費讓他家用三年。本來族里還嫌棄三艘少,這會看幾個族老呆傻的樣子,蘇家一船才二百料不到,能和兩千料的福船比麼!

米老爺子說不後悔是不可能的,他雖然股份和蘇家一樣多,但沒有船權,哪怕船上都是姓米的水手,船也不會免費給他用。這個精明的皇後早就規定好了買船、租空船和連人帶船一起租是什麼價錢,想到蘇家可以免費用三年,他的心里就飆血!好在及時回頭,皇後給的折扣還不錯,但除非掏血本,這船永遠不會冠以米家的名字。

許之全傻呆呆地打量,這比大食綴船以椰繩縫合的船體高級多了!簡直就是海上霸王!而且這還只是二號福船,商用的,軍用的一號大福船豈不是更猛?!他很慶幸自己看到報紙後第一時間投了稿,神宗肯定對于海貿有極大興趣。

曲成裕等使臣的心理活動就更為復雜了,各種羨慕嫉妒恨。

蕭九師傅一邊解說,一邊時不時瞟一眼皇後,看她越寫越多,不由得和田老頭對視苦笑,這不定又找出多少‘待改進’……

其實冤枉她了,她只是在考慮滅火問題。海上不缺水,但極缺淡水,如果用上蒸汽機,倒是可以把海水蒸發凝結的蒸餾水保存為淡水用,但滅火要怎麼取水方便?總不能在這麼大的船上還繼續使用木桶打水提上來吧。是不是考慮安個水泵?水泵搞不出來,虹吸裝置應該也能行吧?還有整艘船還是按照舊習慣去制造,沒用上沖水馬桶、烘干室和海水、熱水循環系統,這個在蒸汽船上一定要改進,讓水手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以免適應不了潮濕炎熱的熱帶氣候。另外船醫也需要特別設計房間,可以做手術和重病護理,在風浪中固定瓶瓶罐罐什麼的。還要配備足夠的救生圈和救生艇,哨船、冬船、鳥船、快船、沙船、廣船等一系列輔助船。

這些意見給到工造局,蕭九又愛又恨地開始給軍用福船做新設計,就等田老頭那邊的蒸汽機出來,馬上就能用上!

***********************

任何想真正做實事兒的人或組織都必須靠錢來驅動,沒落實到錢上,或讓你掏的錢比得的錢還多,那就跟傳銷似的,是個大忽悠!但對于中國人來說,跟分贓似的告訴他,以後咱倆這錢怎麼怎麼分,你就放心大膽跟我干吧,完全不夠看,還必得有個高大上的理由和SLOGAN,‘好以利祿驅眾,志節之士多不樂為用’,得是有理想有道德有前途的老板,矯情的文人謀士才會給你賣力氣打工。

鑒于這樣的理念,六月十日的報紙上,全面介紹了中南半島的局勢和紅毛夷、波秋歌的情況,開始有針對性的安利海貿和海船的必要性。工造局和皇家船隊一起打了廣告,除了列出福船的規格和載重,表示可買可租,價格好談,船隊還準備湊夠十艘船,三個月後八艘遠渡天竺開展沿途商貿,兩艘去琉球、東瀛和高麗。每船普通船票百張,一票一人可帶二十料的貨去往國外買賣。船上有護軍和虞使隨行,既可排解海外漢人面臨的困境,也可宣揚國威保護海商!

這次再沒人嚷嚷‘蠻夷之地不足以與盟’,紛紛集資求票備貨。米老頭申請自家船隊跟著一起去,顧辭答應了,一船一票,由皇家船隊收錢。蘇家舊船顧辭也放出了票、船分別售賣的消息,一時間海貿成了全國最熱點問題。

祁家主動表示與皇家布商合作,共同開發海外市場,五五分成。顧辭糾結好幾天,還是拒絕了,讓他們自己買票,並表示皇家布商不會參與這次海貿。為了那些女織工,她打算做精品路線,專做成衣市場。如果顧悌沒有自己作死,以她的愛好和經驗,做個總經理完全沒問題,現在顧辭考慮讓甘霖出任。

在這股熱潮下,神宗的內閣靜悄悄地推進各項政務。完成全國工商登記,收繳統一定額稅款,廢除苛捐雜稅;建立沿海各地市舶司,核定稅率,收取海船保費;依照皇家產業章程,建立鹽、煤、銅、金、銀等關乎國計民生的專業礦場和工廠;讓吏部重新規定各部各衙的官吏數量和職責,以及下發縣級《工作指導手冊》;在都察院設立審計司,可雇佣審計專業人員參與辦案查賬;正式建立安東舟師堂,任命許之全為第一任教授;責成吏部重新厘定全國胥吏職責和崗位數量,沒有吏考文憑之人不再予以錄用;吏考不定期,根據吏部職位空缺才開;下令刑部開始修刑律,重懲偷漏稅、賄賂貪污等不當商業行為,以徒刑、流刑、巨額罰金代替眾多杖刑、笞刑。

新政幾乎沒遇到什麼阻力,也沒听到太多反對的聲音。

四位將軍見完福船後,各回各位。段昂帶著平南軍與段伏寬直奔五詔,顧翀派鐘鼐前往興慶城駐守,自己率一隊人去監視高麗邊境。關自在得了西寧城建城的指標,也派人去探听一下北邊河西走廊諸城和西邊格爾木附近的情況,夏極樂顛顛地回安東,準備調兵遣將上福船。

重陽之後,十艘福船帶著一大串小船分別從刺桐和越秀出了海。出發前,負責荔南城市舶司的習屏知和越秀的賴士庚按照皇後的指示,推銷了一番海事保險,小船絕大部分是蘇家舊船和米家船,看在皇後和蘇家的面子上,很多人花最少的錢買了最便宜的‘意外險’,吃過一次虧的米老頭只舍得買費率最低的一半船,都是些裝了便宜貨的破舊船。

***********************

出使天竺方向的是顧翃,掛職鴻臚寺副掌司,兼之又是皇後的哥哥和宗室郡馬,得授金印、九龍佩劍和黃衫金冠,簡直是代表大虞重現定朝‘揚威于海外’的壯舉。他之前從沒想到自己有擔此重任的一天,雖知道會有危險,但仍全身心投入其中,把顧辭給他的資料反復研讀,幾乎天天和許之全和各個通譯泡在一處。

陪顧翃一同出使的是明庭,明莊會接替明庭的工作。明庭負責指揮船隊的武裝力量,主要任務幫助顧翃去處理各國關系,該打該殺該和談都由他決定,他甚至比顧翃本人還重要。所以顧辭千叮囑萬交代讓顧翃一切和明庭商量著來,就怕沒出過仕的這個三哥書生意氣把幾千人都害了。

首席船長自然是許之全,連不在編的小船都要听他的指揮航行。顧辭總覺得沒火器不保險,想等軍船武裝好了再保護商船,揚帆出海,但許之全下巴都合不攏的樣子讓她發覺,目前的航海技術連八分儀都沒,估計也經不起福船一撞。所以她還是首肯了讓船隊出海,不過偷偷交代明庭,如果對方有火器,掩護小船馬上跑,不用拼,最遲明年可以完全碾壓!

去往東瀛和高麗一線的是顧文愷領餃,他帶上了顧翮的書童聞道和空也。這隊人少船少,但是兵多,主要是今年東瀛和高麗的糧食采購量突然多了許多,怕有戰火。而且自大盲目的高麗人和陰險狡猾的東瀛人,就得靠顧文愷這種人才能收拾得了。

比起顧文愷和顧翃的春風得意,顧珝懷揣《新城規劃參考書》和《伍夫組織細則》默默跟著段昂去往瀾江和珠江交匯之處的三江高原,準備新建一座新明城,初步建立鄉勇制度,厘清田畝,對此處民族成分復雜的州縣、鄉村進行民政整合。他的榜樣是已經在五年內把興慶城建成中縣的姐夫羅兢,還有已經成為靖西城知府的大哥顧恪。

也有人質疑皇帝為何不用兄弟用外戚,其實袁懿一開始是想讓兩個弟弟去,可惜兩位生怕孤家寡人被搞死在海上,惠新王說不習水性,九皇子稱暈船,只得作罷。至于其他兄長,‘三年不改父道’,總得等他們深刻懺悔錯誤之後再說吧。

除了把堂兄們送去各地,貼心的皇後還從昌京大興善寺等著名寺院里請了幾十位精通佛法和梵文的僧人隨同前往各處布道,畢竟南洋和東瀛處都是佛法盛行的地方,也算給眾人多了一道護身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盛世獨寵最新章節 | 穿越之盛世獨寵全文閱讀 | 穿越之盛世獨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