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 第四十二章

作者 : 樊荣强

分解话题的方法

时间法

时间性是所有事物最基本的属性之一。♀+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每个事物都需要经历由始至终的这个过程,这是生命的必然规律。物有它特定的寿命长度,事也有它的发展历程,两者虽然并不属于同一性质,但在时间法中却可以通用。

常见的时间划分有:清晨、中午、傍晚;昨天、今天、明天;幼年、少年、壮年、晚年;起始阶段、发展阶段、繁盛阶段、衰落阶段,等。在介绍事物的时候依据时间顺序而行,这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是,如果仅仅按照时间顺序说下来,而不分主次,而忽略了做必要的分解,则这样的叙述还是不够完美的,甚至它会成为没有价值的“流水账”。因此,在按照时间法进行叙述时一定要保证它的条理性和重点性,可以找出一些前后有重要区别的时间节点作为标记。

例如,在对“我国文学发展历程”为主题的演讲中,可以采取时间的推移法,进行综合阐述:“唐朝年间‘诗’的形式颇为流行,出现了诸如李白、杜甫等一代诗作名流;宋朝年间,一种新的文体出现即‘词’,在形式上,‘词’要比‘诗’更加灵活,不拘一格,虽也有韵律之说,但在规范上较为放松;元朝年间,又出现一种新的文体,‘曲’,它来自于民间,并配有相应的乐调,适应的人群更加广泛。”

演说者需要注意的是,时间法不但可以用来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还可以用于人的主观意识、思想变化过程的分解。

例如,在以“口才的重要意义”为题的演讲中,演说者可以使用时间法:“我将口才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归纳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初入社会的人年轻通常会认为口才重要,随着阅历的增长,说话能力会慢慢地好起来,这时有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再进一步挖掘口才的潜力;第二阶段,人们有了自己的事业,或是需要进行会议演说,或是需要与客户进行谈判,这时再次感到当众讲话的重要和不易,于是觉得参加必要的培训也是应该的;第三阶段,人们参加了一些口才培训课程之后,发现自己在当众讲话中对语速、语调和思路有了很好的控制,于是发现口才培训果然是磨练当众演说的捷径。”

利用时间法来分解话题,能够保证演讲的条例性,同时体现出演说者较强的总结归纳能力,在演说材料涉及到时间词较多(例如,历史事件演说)或篇幅较长容易发生紊乱的时候,演说者可以考虑采用时间法进行分析,刻意为听众塑造时间进展的框架,为听众的理解消化起到帮助作用。

空间法

空间性也是事物的基本属性之一。空间法的分解通常有两种:具体空间分析与抽象空间分析,以下对二者进行详细分析。

一、具体空间分析。

这是基于我们容易感知的、实体的空间布局进行的分解,例如:南方、北方;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城市、农村;居民区、工业区;污染区、绿化区;国内、国外,等等。

例如,在以“我爱祖国”为题的演讲中,演说者可以引用陶方宣《南方落雨北方落雪》中的一段话:“温暖湿润风调雨顺的气候让南方人民种稻植桑,酿酒水纺丝绸,富足的生活又让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鸳鸯蝴蝶。寒冷干旱让北方多风沙,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给人类的生存雪上加霜,恶劣的生存条件造就了强硬的民魂……北方的风雪中,大豆高梁小麦棉花早已收获;南方的烟雨里,水稻茶叶甘蔗桑叶正在成熟。北方的雪融进黄河里,黄河岸边走着骆驼与牦牛;南方的雨流进长江里,长江岸边腾飞起孔雀与凤凰。北方的黄河像男人,是龙的子孙;南方的长江像女儿,是凤的传人。”

以上空间法的运用借助南北地理文化的差异来展现我国疆域辽阔、物产丰富和人民的团结,尽管这里的“南方”、“北方”没有具体的地域划分界限,但强烈的空间事物差异仍然能够给听众带来震撼力。

二、抽象空间分析。

这类分析是基于相对抽象的领域不同的分解,领域指从事一种专门活动或事业的范围、部类或部门,因为其职能、作用和影响力的不同而进行区别划分。例如:金融领域、军事领域、企业领域、科技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经济领域,等等。

例如:在以“大学生职业规划”为主题的演讲中,演说者想要给在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上的引导,可以采取空间法进行分析不同职业领域中的就业状态:“虽然现在同学们相聚在一起,但是若干年后,各自会处在不同的岗位领域中。有的人会成为园丁开垦自己的田园,有的人会在商界立足大展经商管理谋略,有的人会迈进科研领域中专心产品的技术研究,有的人则成为法律界的精英人士,大家的未来将被划分在不同的区域中,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并非绝对孤立而是有着一定的关联。”

无论是按照真实的地理空间进行划分还是按照抽象的领域进行区别,空间法的使用都能够让整个演讲变得井然有序,演讲者按照不同空间的特点在字里行间将演说内容进行对比,能够帮助读者理顺思绪,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演说者较强的分析能力。

当然,空间分析法的使用也可以与“三点式”立题相结合,这样更加有助于演讲进程的条例分明。

功能要素法

每个事物都是由若干不同的要素组成的,各个要素可以发挥出不同的作用,这个作用力就是指功能。演说者为了凸显演说不同演说对象的特性,可以按照组成事物各要素的不同作用与功能来分解。当我们要探寻某种结果的原因,找出是什么力量推动了某一结果的产生时,我们通常会采用功能要素法来分解。

例如,在高校间举办的以“我的大学”为题的演讲赛中,某学生利用功能要素法向大家分享了自己考上大学的原因:

“我能够考上清华大学,原因有三:首先,是我的父母给我的大力支持,他们为了给我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付出了很多;其次,是我的高中母校给我提供了巨人的肩膀,我就读了一所好的学校,在那里不仅有着很好的学习氛围,更有着亲如家长的恩师,老师们不但自身非常优秀,而且非常有耐心,教科方法也很高超;第三,从我自身来说,我认为自己属于勤奋类型的学生,似乎悟性还不错,我始终相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这个道理……”

通过这个学生的这段讲话,听众们可以了解他考上大学的原因主要归功于家长、学校与自身这三个方面的力量,这三方面的因素从不同角度给当事人以帮助和鼓励,成为演说者考入清华大学的推动力。演讲中所遇到的许多话题,都是可以用这种划分来展开三点式的。

例如,在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演讲中,演讲者可利用功能要素法进行观点分析:“目前我国常见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等,那么如何保护环境,这需要每一个人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针对上述环境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节水为荣、监护水源、一水多用、慎用清洁剂、关心大气质量、随手关灯、减用空调、支持绿色照明、利用可再生资源、做“公交族”、减少尾气排放、用无铅汽油、控制噪声污染、买环保电池、拒用野生动植物制品等,接下来我将对这些环保策略进行详细阐述。”在这段话中,演说者首先展示了环境污染的常见问题,即“对现象进行归类”,随即又概括指出改变环境的方法,即“针对性的要素分析”,然后展开详细论述,这样就将每一种方法变成了改变环境的组成要素,清晰明了,避免了交叉分析的含糊不清,有助于读者对演说者提出的方法进行思考。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最新章节 | 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全文阅读 | 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