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 第二十六章

作者 : 樊荣强

“问题链思维”构成意识流。+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

当众演说想要话语不断的秘诀就是让问题不断,具体的形式便是:“问题答案问题答案问题答案……”循环往复。

我们平时讲话或者写文章,通常可以分成“问答体”和“叙述体”两种。“问答体”即将问题链思维直接地呈现出来,问句很明显的在话语中呈现出来。而“叙述体”则将思维中的问句省略掉或者隐藏了,大多数的讲话,就是这种“叙述体”。

问题链思维以及“问答体”与“叙述体”的区别可以用下面两段内容相同的话语来对比一下。

以下这段话是“问答体”,表现出一个清晰的问题链:

问:“你认为当众演讲有意义吗?”

答:“非常有意义。”

问:“当众演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答:“不但能够将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听众,同时也能够将演说者的风采展现出来,过人的胆量、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等,都能够让大家感受到演说者独特的气质。”

问:“人们都重视当众演讲吗?”

答:“并非如此,有人认为自己没有当众演讲的必要,有人的认为自己没有当众演讲的勇气。原因种种,各有说法。”

问:“如果你不重视当众演讲,那将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答:“有可能与职场竞聘失之交臂、也有可能在辩论赛中落于下风、还有可能在即兴演讲中出现误差,或在报告会议时缺乏自信,如果是在美国,一个不重视当众演讲的人也必定与总统之席无缘。♀总之,抓不住成功的机会,人生很难成功。”

问:“既然当众演讲如此重要,为什么有人还会避而远之呢?”

答:“或许有恐惧演讲的心理,当众演讲被称为‘最令人胆颤’的事情之一,缺乏自信,沟通不利,控场不当都有可能让一场当众演说遭到毁灭,大多数人为此感到心有余悸,这也是人们避而远之的原因之一。”

问:“既然恐惧当众演讲是大多数人存在的现象,那么,有没有化解恐惧的办法呢?”

答:“有,简而言之,一,建立自信;二,勤于练习。”

问:“那么对于自信的建立有没有好的方法呢?”

答:“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加强自信,客观上注重演讲台上的态势自信,昂首挺胸,面带微笑,语速适中,语音洪亮等;主观上承认自己是演讲台上的主角,有明确的演说目的,有良好的演说技巧,和舍我其谁的勇气。”

问:“那么,勤于练习的方法呢?”

答:“可以从内容、逻辑、表现力三方面来练习。在演讲内容上保证体现中心主旨,在逻辑上保证思路畅通,合乎情理,另外在表现力上多加训练,增加讲台震撼力和说服力。坚持是关键。”

将上面的话语去掉问句后,问题链隐藏了,变成“叙述体”:

“当众演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够将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听众,同时也能够将演说者的风采展现出来,过人的胆量、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等,都能够让大家感受到演说者独特的气质。♀然而,有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当众演讲的必要,有人的认为自己没有当众演讲的勇气,最终放弃了对当众演讲天赋的挖掘。殊不知这样会带来很大的损失,有可能与职场竞聘失之交臂、也有可能在辩论赛中落于下风、还有可能在即兴演讲中出现误差,或在报告会议时缺乏自信,如果是在美国,一个不重视当众演讲的人也必定与总统之席无缘。

即使认识到演讲重要性的人也不免会有恐惧演讲的心理,当众演讲被称为‘最令人胆颤’的事情之一,缺乏自信,沟通不利,控场不当都有可能让一场当众演说遭到毁灭,大多数人为此感到心有余悸。其实化解恐惧并非无门,掌握以下两点便可:其一,建立自信;其二,勤于练习。

自信的建立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进行,客观上注重演讲台上的态势自信,昂首挺胸,面带微笑,语速适中,语音洪亮等;有明确的演说目的和良好的演说技巧,以及过人的勇气。勤于练习的方法可以从内容、逻辑、表现力三方面着手。内容上中心主旨明确,逻辑上思路畅通,合乎情理,表现力上增加讲台震撼力和说服力。坚持是关键。

遗憾的是,无数的人都不知道用“问题链思维”来激活自己的思路,这就导致他们经常出现卡壳、无话可讲的现象。演说者应当时刻铭记:“一旦没有话说,马上提出问题”掌握这个原则,演讲台上永远不会空场。

问题的类型与起点

上节“思考和问题链思维”中提到了问题的重要性,每个演说者都需要学会利用问题来开发思维,那么提问问题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一、问题的类型。

大的方面来讲,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1封闭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是选择性问题,答案有唯一性,范围较小,回答的内容有一定限制,如同考试卷里面的选择题。选择性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或者由讲话的人直接给出来,回答时,通常是选择一个给定的答案。在缩小答案选择范围后对方易于回答,节省时间,同时不至于跑题。

一些封闭性的问题如下:

问:“你吃饭了吗?”答:“没有。”

问:“你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吗?”答:“喜欢。”

问:“你认为在大城市生活好,还是在二、三线城市生活好?”答:“我喜欢在大城市生活。”

问:“你觉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哪个造成的环境污染更严重?”答:“发达国家。”

2开放性的问题

开放性问题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对提问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留有自由发挥的余地,答案可以五彩纷呈,都能够体现回答者学识、修养、思维与态度。如果说封闭式提问是试卷中的选择题,那么开放式提问则是试卷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可以被回答的深刻、全面、新奇,当然也有可能会肤浅、平淡、无聊,但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

开放性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三种类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类的答案并不固定,可以任意发挥,或将其中的缘由娓娓道来,或将最终的答案直接给出,只要能够达到演说者打开思维的目的,就可以了。

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下:

问:“人们对当众演讲都持有哪些看法?”

问:“针对近期物价上升的情况,你有什么看法?”

问:“你认为‘城市冷漠症’的根源何在?”

问:“你为什么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晨练?”

二、问题的起点。

明白了问题的种类,还要懂得问题的起点,通常来说,问题有两种起点:一种是直接的疑问,一种是对观点或结论的追问。

1直接的疑问

直接的疑问指演说者就某一话题展开思考时,针对某一人物、某一现象、某一结果、某一情况,不假思索而提出的问题。

比如,谈起孩子,演讲者可能提出:“孩子调皮怎么办?”、“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该怎么办?”、“孩子不懂礼貌该怎么办?”、“孩子性格内向该怎么办?”等。再比如,谈起房子,可能提出:“为什么现在是买房子的最佳时机?”、“为什么房价不断在上涨?”、“什么楼盘才是值得购买的呢?”、“为什么人们一窝疯地去炒楼?”等。

2对观点或结论的追问

演说者思考某个问题时,会在脑海中出现那些记忆中印象深刻的观点,或者在当下对所思考的主体下一个或一些结论,然后针对这些观点或结论提出问题。

比如:关于“知识”这个话题,演说者可能想起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这个观点,然后提出:“为什么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从哪些方面可以产生力量?”、“如何让知识真正地产生力量?”

谈起“运动”这个话题,演说者可能会想起一句俗语“生命在于运动”,然后提出:“为什么说生命在于运动?”、“什么样的运动才有益于我们生命?”、“哪些错误的运动方式危害了我们的生命?”

了解了问题的类型和提问的起点,演说者就可以将提问运用到实际演讲中,让源源不断的问题打开自己的思路之门。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最新章节 | 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全文阅读 | 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