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 第十九章

作者 : 程亮

上司借钱不还该怎么办?

上司借钱不还,这是一个让很多人都头疼的问题。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上司借钱不还的原因朽很多,也许他是真的忘了,也许他是故意的。但借出去的钱不能不要,不过,要钱你也要掌握时机和一些技巧:

如果时间不长也不急用的时候,就等一等或者找机会暗示一下,过几天如果还没有还的话,抽个机会对他说一下,最好挑发工资,或是牵涉到钱的问题的时候。

要是真的不好开口的话,你就也找上司借同样多的钱,这样既避免了尴尬,也能把钱拿回来,当然借的时候千万别写借条!

你可以在上司不忙的时候,心情不错的时候,你们以工作的事宜接触之后,你随便问一下,领导你那天怎么那么急用钱呀,你的上司自然会明白啦。你的上司也不会有误解的,这种情况很正常的。

如果你跟上司关系好,你可以说:“老板什么时候发工资啊,我都穷得叮当响了。大街上乞丐都比我有钱。”

职场物语

上司“好意思”向你开口借钱,同样,你也“好意思”拒绝他。

我该如何继续提升自我?

老板招见一位职员,说道:“你在本公司工作已经6年了,表现得很不错!开始时只是负责信件分发,3月后开始处理销售事宜,两年后升营业部经理,4年之后又提升为副总裁。现在我要退休了,我要你担任公司新总裁兼总经理,你觉得怎么样?!”

职员说:“谢谢!”

老板:“没有其它要说的吗?”

职员:“谢谢你……爸爸!”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在从事工作的前两三年的时间里,对你重要的事情固然很多,你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但最为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一点,那就是你要快速地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无论是业务技能方面还是职场修养方面,都要使自己有一个质的飞跃,尽快使自己从职场“菜鸟”升值为职场“牛人”,这甚至比给你升职加薪更重要。

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吗?

小时候开始,我们就被这样教导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指望天上掉馅饼是不可能的。的确,如果王羲之没有写完18缸的水,他又怎么会有书法绝品《兰亭序》流传至今呢?如果爱迪生没有做过上千次试验,又怎么能有造福人类的灯泡问世呢?很多的事实都证明:只有努力才会有回报!

为什么努力得不到回报?

正是被潜移默化地教导了“只有努力才会有回报”,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职场新人在走入工作后,几乎是拼命地努力工作,以期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不可否认,这种现象是很值得提倡的。

但是,很多人在努力大干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等化为回报,这很令人困惑,究竟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努力与回报,就像是投资与盈利之间的关系。并非投资多盈利就多,投资少盈利就少,关键在于选择的方法是否得当,方向是否准确。当然,如果你不投资,是肯定不会有盈利的。同样,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仍然需要找准方向,选对方法,只有这样才可能有回报。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选对方法,才可能有回报”,这也只是“可能”,因为在很多时候,努力和回报是不对等的,你必须具备足够的忍耐力。这正如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所说:“努力不一定就有回报,但只要你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

网易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知名网络公司,靠的正是这份持之以恒的努力,例如,网易旗下的大型网络游戏《大话西游online2》,从开始运作到正式推出经历了长达3年的时间,而免费邮箱则从1998年就开始操作了,这种马拉松式的努力最终为网易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不断成长是你最好的回报

那么,职场人不禁要问,既然努力不但辛苦,还不一定有回报,那我干吗还要努力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好了。话虽可以这样说,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正像马克·吐温所说:

“去爱可能落得满身伤痕,但如果不去爱,你将孤独终身。”

你不能因为前方布满荆棘就拒绝成长,因此,你也不能因为没有回报就拒绝努力。

在现实的职场中,那些看重回报的职场人,往往一旦努力看不到回报,就完全没有了心气,从此不再努力,几年过去了,回头看看自己的事业,发现自己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老了,成熟了。”很多人习惯这样想。但事实是他们已经停止成长,因为他们没有明白——不断成长是对自己最好的回报!

小故事中的大感悟

一棵苹果树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摘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筋骨,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这棵自断筋骨的苹果树已经在慢慢萎缩了。如果它不是那么计较得到的回报,它还可以继续成长:比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很可能它被摘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消失,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职场物语

身为职场人一定要明白:“对你而言,不断成长是你努力的最好的回报!

升职与加薪的怎么不是我?

尽管我们工作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升职与加薪,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方面的确是工作中提升自我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个人能力越高,受重视程度越高,他在公司的地位就越高,拿到的薪水自然也越高,这似乎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也正因如此,许多人将升职与加薪作为自我实现的一种手段。

升职加薪不仅要看工资成绩

对于职场人来说,升职与加薪是对其职场成长的一种肯定和激励,也因此,对于许多人来说,都会把二者看得相当重要。以至于有些人在工作一两年后都会有要求老板升职加薪的愿望,甚至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

事实上,老板给每一个职员升职加薪都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是,升职加薪并不是无条件的,首先得看你工作的成绩如何!职场人在向你的上级或老板提出升职加薪的要求时,你是否应该首先问问自己:我凭什么要求这些?

其次除了工作成绩之外的业务能力也颇为重要。“将才”与“良兵”的评订标准是不一样的,也可以说,良兵不一定皆为将才。

因此,在提出升职加薪之类的要求之前,你首先要掂量自己的真正实力,想想站在公司的角度,自己的价值会有多大、给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等,然后再考量一下自己是否有领导能力,能否带领一个团队。如果这些欠妥,你最好按兵不动,先将“充电”计划提前,为下一步的升职加薪铺平道路。

几项条件让你有资格要求升职加薪

―般而言,对于职场人来说,是否具备升职与加薪的资格,往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1你是否在这家公司连续工作了两年或更长时间

作为一个久涉职场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哪怕你的能力再强,一旦贸然提出升职加薪的要求总是不会有太大胜算的。毕竟你和公司尚处于磨合期,老板对你的价值还需要再考证,他怎么会轻易对一位新员工委以重任呢?倘若你在这家公司工作两年以上,老板已经对你的表现了如指掌,你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老板也心中有数,他自然会慎重考虑你的请求。

2你是否负责公司的核心业务

如果老板把核心工作都交给你做了,这足见他对你的信任和对你能力的认可,此时不提出升职加薪,等待何时?遇到这种情况,除非你的要求太离谱,老板通常都会答应你的。试想,谁会轻易放过一个能给自己创造更大价值的人才呢?

3你在公司里是不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只要有你在,公司上下就充满了欢声笑语,你仿佛是同事间的润滑剂,哪里出现摩擦,只要你出马,就会立刻化干戈为玉帛,这一点连高高在上的老板都自愧不如。如果你有这种魔力,尽管大胆开口提出你的要求吧,老板一定会点头答应的!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公司能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员工,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麻烦的化解不正意味着效率的提高吗?

只要你具备以上几个条件,不妨向老板坦诚表露你的想法吧!

不过,切忌,就算你能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漫天要价。要知道,在当今供远远大于需的人才市场上,老板始终是处在上风头的,你可以和他讨价还价,却不能和他针锋相对。毕竟,公句损失你一位员工,还有一群员争着填补你的空缺。

面对升职与加薪的请求,你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避免打无准备之仗!

升职加薪“九阳神功”

对于职场人来说,有时候,在工作中一味地拼命苦干傻干并不能使你必然获得老板和上司的青睐,为你升职加薪。有时,你还要用点“心机”,要点“花招”:

第一招:永远把上司放在第一位

职场人千万要记住:老板的时间比你的值钱!当他派一项新任务给你时,最好立刻放下手边的差事,以他的指令为优先。比如说,当你正跟别人通电话时,上司刚好要找你,你应该当机立断终止通话。假如通话的对方是公司的重要客户,你不妨以字条或唇形知会老板。总之,尊重老板的存在是属下与上司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第二招:以上司的事业为已任

在职场上(尤其是在私营和合资公司),职场人能否成功上位,主管和上司往往是重要的决定因素。要知道,上司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你的主管和上司发展顺利,你也跟着发展顺利;如果他们失败,你的前途同样一片黯淡。

第三招:参与决策,当机立断

职场人想出人头,首先请改掉你优柔寡断的毛病。当你有机会参与公司决策的时候,千万要记得:当机立断、刚毅果决这八字。优柔寡断与婆婆妈妈是决策的致命伤。

第四招:遇到问题要临危不乱

惊慌失措是职场中最忌讳的表现,记着,沉着镇静、处变不惊的人,方为职场最终的胜利者,老板都欣赏临危不乱的角色,因为唯有这种员工才有能力乘风破浪独挑大梁。如果你有天塌下来都不怕的信心,那么出人头地必然指日可待。

怎样和自己的上司相处?

第五招:洞察先机,未雨绸缪

千万不要以为所有计划都能顺顺利利,率先想好后备方案是发生意外的解救。比如你的上司准备出差,而你必须替他设想可能遗漏的东西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就是这个道理。如此一来,他不但会衷心感潋你,也会对你未雨绸缪的应变能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最新章节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全文阅读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