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 第八章

作者 : 程亮

给上司送礼,加深一下感情,关键时刻上司自然就会想到你,为你多说话。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这样,你的才能才不至于在默默无闻中被埋没。

送礼要送出品位来

给司送礼,并不见得越贵重越好,关键是要看给上司送礼抱的是什么目的,怎样才能使送礼变成一门艺术:上司不尴尬,没有造成压力;你自己既表达了心情,又得到了上司的重视,实现了你送礼的目的,这是很有讲究的。

对于送礼这门艺术来讲,品位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送礼时有一个习惯性的心理,自己认为好的往往也认为上司会喜爱,但人的情性不同,自己喜爱的别人不—定喜爱。有的人认为送钱好,这要看你送给谁,送多少钱:有的认为送东西好。总之,无沦送什么都必须从实际出发,从上司的心理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送。

某君遇到一件关系自己前途命运的大事,想求助于一位官员,多次求见均被拒之门外,彩电,冰箱、现金,此官员一概不收,可谓廉洁之极,实在是毫无办法。

某君不甘心,打听到这位官资的夫人极有艺术品位,酷爱丹青,特别喜欢齐白石的“虾图”,他便设法求购了一幅齐白石真迹,呈献于官员的夫人,夫人得此珍品,十分高兴,爱不释手,竟称:“我这一辈子能得此画,真是不枉来人世一场啊!”夫人高兴,向官员求情,官员怜爱娇妻,破例为某君从中安排,某君目的终于达到。

给上司的夫人送礼,其实就是给上司送礼,这谁都明白,但效果却是不一样的,往往比直接送给上司效果要好。当你把礼品送给要送的人时,不妨和她—起欣赏,借机会赞扬她的品位和眼光。等到她高兴的时候,再适时地和上司聊上几句。要记住,和上司聊天,最好谈工作,谈自己对工作的想法,让上司感到你对他说的都是真心话。

送的好还要送的巧

送礼送得好、送得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需要你费一番心思——挑选什么样的礼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送,怎样“堂而皇之”地送,这里而大有学问,也是非常有技巧性的。这里为大家奉献几个送礼的绝招,以资借鉴:

1,借花献佛

如果你送上司的是土特产品,可以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上司尝尝鲜,东西不多,自己又没花钱,不是特意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上司那种因害怕你目的性太强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2暗渡陈仓

如果你送上司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上司对饮共酌,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哉!

3移花接木

如果你有事托上司去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又怕上司拒绝,驳了自己的面。你不妨试试我们前面所提的“夫人外交”,这样礼也收了事也办了,两全其美!

4先说是借

你若送上司的是物,不妨说,这东两我家撂着也是撂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如送的是钱,可以说拿些先花,以后有了再还,只要你不催着要他还,天长地久也变成了送了,这样也可减少受礼者的心理负担,你送礼的目的就达到了。♀

5借机生蛋

—位下属受上司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但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上司红木镜框中镶的字画感觉是一幅拓片,跟家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还有他赠送的字画。他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上司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十分喜爱,送礼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6借路搭桥

你可以在送礼的时候对上司说是以出厂价、批发价、优惠价买下的,象征性的向上司收一些费用,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上司因付了一些钱,收东西时心安理得,毫无顾虑。

职场物语

如果你认为给上司送礼是在贿赂上司,那么你的行为就是行贿;如果你认为给上司送礼是加深感情,那么你的行为就无可指责!

如何为自己赚足晋升的人气?

我们经常会说,某某是某一职位的“热门”人选。其实这“热门”,说的就是晋升的人气,亦即人际关系好。人气,往往在晋升中扮演着关键的免色。人气有时甚至比业绩、比能力更重要。

人际关系是你的职场优质资产

在职场中,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某某算什么?不就是和同事们常聊聊天,吃吃饭,和上司常打打球吗?我的工作业绩比他强多了,没想到这次提升部门经理的竟是他!”一声叹息之余,不甘之心越来越强烈!实际上,他们没有意识到,人气也是职业实力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在晋升关键期,它甚至比后者更能发挥作用,也更难以掌握。

一个人职场人际关系的缺失,常常会将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上司会渐渐对你失去兴趣。是金子就该闪光,可是,你总是在上司面前拒绝发光,上司看不到你的价值,他怎么能重用提拔你呢?

另外,因为你的自恃才高,同事也孤立你,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一般来说,一个人被孤立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自负是主要原因。“这个项目很简单!”一句不经意的评价可能使同事认为你刻意显摆。“这个项目我完全可以独自完成”的想法可能使你失去了和同事沟通的最好平台。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体现于职场的方方面面。

据一项调查显示:有95%的人力资源主管或求职者透过人脉找到适合的人才或工作,而且61%的人力资源主管及78%的求职者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方式,“最有效的求职途径”调查结果表明,其中“熟人介绍”被列为第二大有效方法。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进入一个好职位的机会都会减少很多,

中国人历来重视“人和”,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际关系的取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让你的职场人气“火”起来!

在职场上,实力、机遇和贵人一个人是成功的三要素,有实力的人需要遇到机遇和贵人,机遇和贵人是在特定的时期内出现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巧妙组合。你无法控制这种巧妙组合的适时出现,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控制自己的人脉来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因此,好的人缘可以转化为自己成长的加速器,对比没有这个加速器的人,自己的实力又增加了很多。

人气旺,表明你人缘基础好,有群众威信,上司提拔你才能“服众”。若人气不旺,即便被提拔,你管理下属时也一定是手段强硬,最后会导致下属和平级部门之间不配合,你的管理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

那么,在通往晋升的道路上,你怎样才能不断地积蓄你的人气力量呢?

首先,要处处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要搞好同事关系,就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善于做出适当的自我牺牲。取得成绩之后,要和大家分享,不要太张杨了。有机会也要给别人留点,帮助别人实现目标。

其次,要胸襟豁达,善于接受别人。要不失时机地给别人以表扬,但要掌握分寸,别太夸张了,以免使人产生虚伪的感觉,失去对你的信任。

再次,要掌握与同事交谈的技巧。要注意倾听他的讲话。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要含蓄、幽默、简洁、生动。既要表现自己的高雅和修养,同时还要避免分歧。

最后,不管再忙,也要抽时间和同事打成一片。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以爱好结交朋友,这也是一种好办法。另外,互相交流信息、切磋自己的体会都可融洽人际关系。

小故事中的大感悟

姚强是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毕业10年来一直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他是个软件方面的奇才,好多业务难题到了他手里,没有解决不了的,刚开始接触他的人会夸他:“姚强是挺有才气的。”但他性格里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宁可少一事,绝不多一事,凡事都推月兑,同事遇到难题请他帮忙,他经常说:“这有什么难的,不就这么做嘛!”久而久之,人们都不再说他有才了,也不找他帮忙了,对他敬而逃之了,“姚强有才,就是太狂了。”同事们在一起有说有笑,他一来大家立刻就“灭火”了,他只能孤芳自赏。

在上司那里,姚强同样不知道为自己争人气,上司安排他活儿,他也是能推就推,有才华不用,等于没有才华,他的上句最后把他晾在了一边,时间久了,他没有了锻炼机会,而计算机软件能力需要不断的实战锻炼,他得不到锻炼就慢慢退化了,如今,工作10年的他,连个主管都还不是,看到昔日自己瞧不上的同事,都有了一定的职位,有的还成了公司的副总,他也只能一声叹息了!

职场物语

使自己的人气“火”起来,树立起群众威信,上司提拔你才能“服众”。

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职位吗?

对于职场三十的人来说,你在公司或企业得不到晋升或是不能晋升的更高,这或许是和公司管理结构的“扁平化”有关——你上面本来就没有多少人,也有可能出现一个职位,但却有十个比你更有经验的人排队等候。你该怎么办?或许,你可以用创造性思维为自己创造一个职位,来有效地提升自己。

纵向扩展你的技能

纵向扩展技能意思可以这样来理解——你可以多加留意你的上司和同事的工作,来扩展自己的技能以承担他们的工作。譬如说你在公共关系部门工作,你的工作主要是安排事务,而你同事则处理新闻界关系,你也学学怎样与新闻界打交道。

纵向扩展你的技能,其中心要点就是使你对公司更有价值。当你的同事请病假或离开时,你客可接管他们的工作;或者仅在他们超负荷时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关键时刻你将是无价之宝!

那么,纵向扩展你的技能,如何才能帮助你获得晋升呢?让我们来看一些实例:

你的公司决定在你所在的部门设立一个新的管理层,谁对每项工作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至少能够统筹它们?你就是这样的人,

你的同事离开了,你向上司提出你可以处理他们的工作和你自己的工作,只要给你一个助手就行了,这样,上司就拥有两个懂得如何处理这些工作的在位的人——有个助手为你工作,你就成功地在地位上升了一级。

主动地为自己增加一些责任

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纵向扩展你的技能外,你还需要时时把握机会主动地为自己增加一些责任,你承担的责任大小才决定了你的级别。因此,永远不要错过做自愿者的机会。“我可以做那件事。”这句话你应该时时挂在嘴边。

在没有可得到的职位让你晋升的时候,这种方法怎样帮助你呢?你必须做的就是这件事,一旦这些新责任被确定成你工作责任的一部分,你就要求同上面谈。向上司说明,你认为你的工作头衔不能反映你真正从事的工作,与其说你是公关部门助理人员,不如说你是公关部门管理人员。你已经对所做的工作增添了许多价值,你希望改变工作头衔以反映和回报你所做的努力。你没有要求晋升,但是工作头衔的级别提高了,这种改变,事实上就是一种晋升,

为自己创造一个合适的位置

这种方法对小公司和大公司都非常有效。你的任务就是找出一个原本不存在的职位,然后提升自己以适合此职位。比如,如果你在营销部门工作,而你在讲解方面很有经验,你可以对你的上司说:“小李有希望成为一个很有前途的推销员。如果我把他带在身边,多给他一些提示,应该会对他有帮助吧?这样的话,把他变成对部门真正有用的人不再是件困难的事。”

一旦你改善了小李的绩效,你同样也可以对小王和小赵这样做。一旦进展顺利,你就可以提出带小李随同你一起去参加下一个贸易展销会,以便他能够学会有效地操作一次展销会,不久以后,你就去找上司,对他说,“我发现我们公司的手工训练有点过时了,假如我草拟一些修改建议会不会有帮助?”

你可以看到这里将要发生的事:你正变成部门甚至整个公司的培训主管。如果上司没有注意到这些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在上司已经开始依赖你的培训专长时)你就向上司指出来。有两种方法可以让你做到这一点:

告诉你的上司,你认为公司需要一个培训主管。写一份建议,简述你相信这项工作将是必需的,而且会给公司带来好处。说服上司设立这个岗位后,你自己就去申请这个职位。你比其它任何人都更具有做此项工作的优势。

请求与上司面谈。告诉上司,你非常喜欢接受做培训工作这样的挑战,并且你认为自己对公司是有价值的,你愿意改变自己的工作,使之包括扮演正式培训主管的角色。就算只是你的工作头衔得以改进,这无疑也包含了某种类型的晋升——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从效果上来讲已经构成了一次晋升。

专攻人际关系学

拓展机会以使自己晋升到一个还不存在的职位上的另一种方法是同与你有工作联系的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假定你与供应商有工作联系,你负责对一些复杂的交易进行谈判,以节省公司的费用。同时,你要保证能够马上付钱给供应商,并且订单要事先签好,使供应商更容易做计划安排。一旦供应商喜欢你,无论什么时候出现困难,或者有新的交易需要谈判,他们都会真切地希望与你个人打交道。

用不了多长时间上司就会认识到你是公司的重要资产并且难以取代。这些个人资本或建立的特殊关系对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你用这种方式巩固了你的地位,你就可以同上司谈论改变工作头衔的事情。

同样,你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同顾客、公司内其他员工或主管建立必要的关系。要取代一个其专长建立在私人关系上的人远比取代一个其价值建立在技术能力上(比如笔记能力或计算机能力)的人困难得多。你的上司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你就具备了强大的讨价能力。

职场物语

上司提拔你,你可以做领导;自己提拔自己,你也可以做领导。

工作压力大怎么办?

众士兵:“渴…渴…”

曹操:“大家再坚持一会儿!我曾经到过这个地方,记得附近有一座梅林,再走一会儿可能就到了。”众士兵:“噢……有梅子吃呀……噢……”

半个时辰后——曹仁:“主公!探险队找到了大量的水源!”

曹操:“哈哈哈哈,大家听到了吗?终于有水喝啦!”

众士兵:“不去……一定要找到梅子……”

工作压力,是当前全球性的热点话题。对于职场人来说,工作压力既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也是一个影响工作绩效和职业健康的消极因素。职场三十之所以会遭遇“年龄恐慌”,和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包括前面所提到的职业成就压力、职场竞争压力以及婚育家庭压力,等等。如何缓解和消除工作压力,正确合理管理和利用工作压力,是当今职场人士的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工作压力,对于每一个职场人士来说,都无可避免!工作压力可以摧毁一个人,但同时也能成就一个人,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看一个人对于压力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对目前的职场人来说,工作压力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职场三十的人士来说,更是如此!

工作压力过大,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工作本身,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对于个人来说,压力过大,就会出现血压增高、肠胃失调、溃疡、易意外受伤、身体疲劳、心脏疾病、呼吸问题、头痛等生理变化,而各类癌症、情绪抑郁、甚至自杀等现象都和压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压力对个人工作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效率降低,对工作缺乏兴趣,与上下级或同事关系不良,工作失误增加等等。而压力给个人生活带来的主要影响体现在两方面,即生理失调和心理困扰。严重者出现生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据统计,美国每年有3000亿美元的损失都是由压力造成的,欧盟每年也因工作压力太大,丧失20%的劳动力。而在中国,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职场人觉得压力较大,有21%的人觉得很大,有3货的人觉得压力极大,濒临崩溃。

由此可见,工作压力的负面危害是多么大了!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最新章节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全文阅读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