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印迹 第048章 只有不怕死的才配活着

作者 : 无风地

()回到江川,江鹏飞把陆家人同意陆文仲去投军的事告诉了陆诗昆。(凤舞文学网)陆诗昆感慨了一番,觉得唯有这一条出路能够安全保障他们陆家了。

于是,陆诗昆让江鹏飞去请沈家人把孙佛鼎约来,大家再当面叙谈一下。

过了两天,孙佛鼎如约而至。孙佛鼎听说是江鹏飞找他,很高兴,安排好公事便带了两个随从赶了过来。

于是,陆诗昆做东,在同喜酒楼摆了一桌酒席,宴请孙佛鼎,同时把沈文轩也请来作陪。这边除了江鹏飞,江茂华和江鹏翔也来了,一共是八个人。

席间,众人先聊了一下家常,然后便转入了正题。陆诗昆便跟孙佛鼎说他想让他的弟弟陆文仲到军队中去当差,希望孙佛鼎能帮忙引见一下。

孙佛鼎想,这军队中有征兵处,想当兵直接去报名就可以了,也不必费这么大一个周折来求他,既然来求他,想必是想让自己给他弟弟安排一个职位了。

果然,陆诗昆便跟孙佛鼎提到,想让孙佛鼎帮他弟弟安排一个文职差事,又说他弟弟陆文仲有点文化,可以为军队作点贡献。

孙佛鼎便说,这当兵是要吃苦的,是个苦差事,又问陆诗昆他的弟弟是否有家室。陆诗昆便答道,他的这个弟弟刚刚结婚不久,只是还没有小孩。

孙佛鼎便知道问题就在这了,陆家人之所以求他,就是希望陆诗昆的这个弟弟既当了兵,有了一碗饭吃,还得要照顾到家庭,这确实是个难题,也因此要来求他孙佛鼎。孙佛鼎想,先答应下来吧,毕竟自己也有求于他人,需要江鹏飞在生意场上来带发一下他儿子孙思儒,等于是互帮互助、公平交易了,至于陆诗昆的弟弟当兵后有没有出息那就看他的造化了。

于是,孙佛鼎便当场答应了陆诗昆的请求,说回去后安排一下。

之后,众人又谈论了一下时事。见吃得差不多了,江鹏翔与江茂华便陪着孙佛鼎的两个随从先离了席,陆诗昆、江鹏飞及沈文轩三人则陪着孙佛鼎继续聊。

四人先讨论陆文仲的去处。孙佛鼎提供了五个部门供陆诗昆与江鹏飞选择,一是军需处,二是征兵处,三是机要室,四是作训处,五就是后勤保障部。机要室与作训处比较机密,管理得比较严格,责任也重大,活动也不自由,并且专业性与军事性也比较强,首先便被陆诗昆和江鹏飞排除了,剩下的便是军需处和征兵处以及后勤保障部了。按理说军需处是最合适的了,正符合了江鹏飞的境况,但江鹏飞因并不想跟军队在生意上有来往,怕陆文仲进了军需处后适得其反帮了倒忙,反而坏事,便否定了这一去处。这样,便只剩下征兵处和后勤保障部了。不过,江鹏飞觉得这后勤保障部跟军需处的性质差不多,也被陆诗昆与江鹏飞否定了。没办法,最后大家只有选择让陆文仲去征兵处了。

而江鹏飞对选择让陆文仲去征兵处却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说征兵处正适合陆文仲这种人,一来可以让陆文仲接触到许多兵员,结交一些想结交的人,二来可以了解军队的整体素质,为他今后在军队中的发展作好基础,三来可以发挥陆文仲绘画的专业特长,取得一个好的声誉,同时还可以训练他的归纳统计技术,四呢,就是活动比较自由,可以兼顾家庭,这是陆文仲目前最需要的一个条件。

接着,四人便讨论到了生意上的问题了。江鹏飞因为孙佛鼎帮了他们一个大忙,便觉得今后跟孙佛鼎合作的机会应该很多了,不妨趁此机会跟孙佛鼎联合起来,这人多力量大,以后便可以把生意做大来。于是,江鹏飞主动向孙佛鼎提出邀请他一起合伙做生意。孙佛鼎一直就有这种心意,江鹏飞这一提出,孙佛鼎自然是热烈响应了。如此,几个人很快便达成了共识,由孙佛鼎、沈文轩、陆诗昆以及江鹏飞本人,一共是四个人共同出资成立一个贸易公司,由江鹏飞具体负责经营管理,其他三人在外围协调。另外,江鹏飞以前收购丝绸的那块生意也全部转手给沈文轩,由沈文轩统一去收购,再转手给贸易公司,从中赚取部分差价与利润。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大家一致商定,今后若在生意上出现诚信问题,宁可散伙,也不继续苟合下去。事实上,大家也相信江鹏飞的诚信态度,因此,将贸易公司交给江鹏飞去经营管理,大家自然很放心。

最后,大家便谈到了交通运输的问题,觉得必须有自己可以调配的交通工具,尤其是水路方面。于是,江鹏飞建议,可促成信得过的人去出资成立运输队,然后贸易公司跟这运输队进行长期合作,这样,双方都有利,达到了双赢目的。众人一致赞成,同时委托江鹏飞去具体组织实施,其他人在一旁配合。

如此,这两件事便作了初步决定,大家便去分头筹备。

江鹏飞趁着回龙江的时候,在船上跟船老大焦长生谈起了组建运输队的事。焦长生虽然跃跃欲试,但苦于资金筹措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江鹏飞便建议焦长生去航运公司打听一下,看有没有淘汰下来的小吨位的江轮,那样价格会相对低一点,再找一个懂轮船技术的人一起合伙,资金的问题可想办法借贷一点,再处理自己的几条小木船,凑一下,看这资金的问题是不是能解决,有了一条小江轮,以后的业务量便会大大地扩展,还愁还不了债。

焦长生觉得江鹏飞的这个建议不错,心里便坚定了组建运输队的信念,答应试试看。因为焦长生他们的木船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航运运输业发展了,业务范围越来越狭窄,随着的业务量也跟着不断下滑,且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已经没法生存了,目前这也是江鹏飞的照顾,给了他一个专线运输,才有了一些收入,维持了生存。因此,焦长生与其他的几个同行均有组建运输队的迫切要求。

回到龙江,江鹏飞便仍旧让江茂华去把陆文仲约到龙家村,还是在那块空旷田野边的草地上,兄弟三人又开始欢快地聊了起来。

江鹏飞首先把已经安排好陆文仲去投军的事告诉了陆文仲,使得陆文仲听了兴奋不已,欢快的激情毫无保留地洋溢在了脸上。

接着,江鹏飞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这是一本江鹏飞亲自手抄的《孙子兵法》线装书,字迹正楷清晰,甚是美观。

江鹏飞指着《孙子兵法》问陆文仲道:“听说过《孙子兵法》这本书吗?”

“没听说过。”陆文仲摇了摇头答道。

“那现在我就跟你介绍一下。这本典籍可说是兵家的经典著作与兵法精髓,它不光能够应用在军事上,官场上和生意上乃至为人处世方面都能应用得上,是一个军人成长为一个军事家、指挥家的制胜法宝。”江鹏飞说道。

“喔!这么神奇!还有这种事?”陆文仲闻所未闻,惊讶到了极点。

“那当然,关键是你是否吃得透,啃得准。”江鹏飞说道。

“我看看!”说完,陆文仲一下子接过江鹏飞递过来的《孙子兵法》,开始翻看起来。看了一下,全是文言文,便觉得有点眼花缭乱,不知所云。陆文仲不觉有点灰心,沮丧地对江鹏飞说道,“有那么神奇?我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

“你一下子就能看得懂,那岂不是满天下都是将军!?”江鹏飞说完,又接过《孙子兵法》,翻开,指着其中的一段文字对陆文仲解说道,“你看这句话,‘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说的就是,作为一个将军,他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这五大素质,什么叫做‘智、信、仁、勇、严’呢?从字面上来解释,那就是要有智慧、讲信用、对人仁义、有勇气与魄力、对人对己均严格要求。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要做到这点,却是非常地不容易的。但有些人就做到了,因此,他才会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军官与将军。”

“你这样一解释,还确实觉得是那么回事。”陆文仲感悟道。

“那当然,要不怎么叫兵法、兵经呢?这可是几千年来被无数军事家、政治家印证后才流传下来的,否则,经过这几千年的洗礼,早被历史淹没了,还会留到现在让你我这种凡人目睹它的神威。”江鹏飞说道。

“有道理、有道理,看来确实是个法宝,再说说看。”陆文仲来了兴趣,有点兴奋地催促江鹏飞道。

于是,江鹏飞又将书翻了一下,指着里面的内容对陆文仲说道,“你看这句话,‘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我们,两军对垒,用兵的上上策便是伐谋,也就是要用谋略,出奇制胜,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话;其次便是伐交,以外交途径去瓦解敌人内部的关系,使敌方产生内讧与分歧,或者切断敌方的外部联系,削弱敌方的实力,进而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再下策便是伐兵了,也就是短兵相接,直接进行激战;最下下策便是攻城了,所谓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到了攻城这一步那都是出于无奈的下下策了。整个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围攻敌人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最合适,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必须伐谋伐交,否则就只有短兵相接地硬拼了。”

“有道理,是个用兵的良方。”陆文仲赞道。

“然后就是这句,‘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这是整个兵法精髓中的精髓。”江鹏飞继续说道,“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战争,必须得先了解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做到胸中有数,从而可以对症下药,采取各种优势策略去克敌制胜,或以多胜少,或以强胜弱,或用伏击的办法‘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地速歼敌人,等等。总之,若做到‘知彼知己者’,那就一定能够‘百战不殆’。”

“太好了,确实是精辟,说得十分在理。”陆文仲不由得又赞叹道。

接着,江鹏飞又跟陆文仲讲了《孙子兵法》中其他篇章内容的概要与重点,像“兵者,诡道也”、“兵贵胜,不贵久”、“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围师必阙,穷寇勿迫”、“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等这些经典语句则作了重点解释。

江鹏飞的这一番讲解让陆文仲顿时便豁然开朗了起来,同时也极大限度地调动了陆文仲对《孙子兵法》探究的积极性。

停了一会儿,江鹏飞又转换了一个话题对陆文仲说道:“以前我跟你讲的一些生存之道主要针对的是我们这种穷乡僻壤的山沟沟,因为这里的人相对朴素,相争的利益也不大,懂得的计谋也有限,因此,害人的手段稍微简单一些。但一旦进入了军队,进入了城市与官场,相争的利益便大,那使用的手段便会更高明,更层出不穷,什么招数都有,让你应接不暇,防不胜防。因此,你必须还得提高你的生存方式与防范策略。总的来说,可以用《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这是作为一个将军,也就是一个被人盯住了的人物要注意的五种危险情况,防范了这五点,你个人保全的系数就高,成功率便大,否则便过不了关,很难成就你的宏伟志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必死,可杀也’指的是一个人若抱了必死的念头就一定会被人家诱杀,因为你不怕死嘛,就会勇往直前地向前冲,哪怕是中了人家的埋伏也在所不惜,这样到最后便必死无疑了;‘必生,可虏也’则恰恰相反,一个人若抱着贪生怕死的念头,到最后必然会缴械投降了;‘忿速,可侮也’则指的是一个人的性格,若是太浮躁的话便很容易被人激怒,从而自寻烦恼,节外生枝,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廉洁,可辱也’则说的是一个人若太注重名节,必然会孤芳自赏,月兑离群众,不合群,不愿同流合污,但法不罚众,最终吃亏的只能是你一个人;‘爱民,可烦也’这一句最损了,就是利用你的爱心与善心来要挟你,逼你就范,战争中,这种例子屡见不鲜,最著名的就是楚汉相争中项羽用刘邦的父母妻儿要挟刘邦投降这一事例,但刘邦最后置之不理,致使项羽的计划失败。这就是这句话的诠释。但一个人要防范住这五点其实很难,尤其是最后一条,说白了就是要你六亲不认,让你最终成为一个孤魂野鬼,付出的代价最大。所以说,要成为一个将军,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何其得难啊!”

听到这,陆文仲不免深沉了起来,就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刚才的那种兴奋劲头一下子便被浇灭得烟消云散了。

见此情景,江鹏飞又给陆文仲打气道:“其实,这人也未必就一定要去当将军,做大官,只要你不出风头,不去张扬,保持低调,适当地掌握一下那五种情况,风险还是会小很多的,也还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不过,到了军队中,想要站稳脚跟,那还必须注意一条……”

“注意什么?”陆文仲急切地问道。

江鹏飞郑重地答道:“那就是要记住,只有不怕死的军人才配活着,注意!我说的是‘才配活着’,而不是说‘不怕死的就能活着’,这是两个概念。为什么说‘只有不怕死的军人才配活着’呢?我们得先讲一下古代军队中的一条规定,那就是战争中若一队人马出去战斗之后,若该队人马领头的队长阵亡了,而他手下的士兵还活着回来了,那这些活着回来的士兵便都要被执行军法,那就是斩了,这是相当残酷的,为的就是要士兵作战时先得保护好当官的,否则的话,即使是打了胜仗,也逃月兑不了被杀的厄运。当然,近代军队早已废除了这种规定,但潜规则还是存在,作为一个军人,若是贪生怕死,那下次战争便很有可能会被用来充当炮灰,或者被充当诱饵去送死,因此,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永远也不要暴露出你贪生怕死的一面,而是要时时刻刻都表现出你很积极、很勇敢、不怕死、吃得苦以及任劳任怨的态度,这样,长官才会看重你,保全你,认为你有利用价值,这样你才会有活着的机会和作用。事实上,不光是军队,在官场上,团体内,乃至一个家庭里,听话的孩子总能得到父母的垂爱与关注,不听话的孩子自然会被大人所抛弃,从而让你自生自灭。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说,一个人,一支部队只有不怕死的才配活着,才有资格和机会活着,但能否活着,最终还得看你个人的本领和运气,也就是你的造化了。”

江鹏飞的这一席话说得很平淡,但却让陆文仲听得毛骨悚然,也让一旁的江茂华受到了一次大教育。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生存的印迹最新章节 | 生存的印迹全文阅读 | 生存的印迹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