魇宫 第三章 地目玄机3

作者 : 老路在路上

()此时此刻,藤原心里的焦虑要大大地超过“冯鞋帮子”。

凭心而论,他也实在是不想跟清远道长这样一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出家人去过多的纠缠,但是他很担心返回驻地后,无法向山冈师团长交差。此次打进这座县城,作为机动先遣队队长,他的功劳确实不小,109师团已经把他的表现向rì本陆军部做了汇报,并且告知了他远在东京都的藤原家族,在这件事上他很欣慰。但今天带队进山,在未遭遇任何武装抵抗的情况下,他的队伍里却莫名其妙地丢了两个士兵,这让他恼怒的不可容忍。

亥时已过,一阵大雾渐渐地在山乡里的树林、田野间弥散开来。

黑夜里的雾,犹如一层可以遮挡任何光影的巨大纱幔,把五帝庙笼罩在其中,寒气袭人。原本在院子里烤篝火的rì本兵三三两两的进到了各个神殿里,打开行李包裹,拽出棉被盖在身上,互相挤靠在一起抵御寒气。时间不长,慢慢地都打起了呼噜。

藤原次郎却依旧很固执地在后院中独自转悠着不肯进屋睡觉,身上竟有淡淡的白霜花。

“冯鞋帮子”在屋顶上憋着一肚子的火气,同时还憋着一泡忍了很久的尿。

他决定去通知在外等候的伙伴:不管藤原睡不睡觉,都要趁着大雾的掩护赶紧动手营救清远。

他的计划是:让清远从屋里打开门,这样负责看守的那个端机枪的鬼子和院子里的藤原必然会转去阻止想出门的清远,到时就由清远出手解决掉看守。而他,自信在清远与看守动手的同时只需一柴刀就能从背后劈倒藤原。只要能在睡觉的鬼子们反应过来之前跑出庙门,他们就可以借着大雾的掩护遁入树林顺利月兑身了。

在约定好动手暗号为两声夜猫子叫之后,五帝庙外树林里潜伏着的那几个年轻人在大雾的掩护下悄悄地模到了庙门口,距离那两个正在倚着院墙打瞌睡的岗哨只有数步之遥。

然而,正当“冯鞋帮子”再次爬上了清远的屋顶时,他却被眼前发生的一幕惊呆了。

藤原次郎就站在院子的zhōngyāng。

透过雾气,借着未熄灭篝火残光的照耀,他看到藤原的表情变得异常的诡谲恐怖,他的双眼痛苦的紧闭着,咬紧牙关两只拳头紧握、整个身体在不住的狂烈抖动。刹那间,一道耀眼的白光从他的额头上冲天而出,那光芒犹如划破夜空的火流星,但却没有发出一丁点儿声音。几秒钟不到的功夫,他额头上的耀眼白光消失了。“冯鞋帮子”从屋顶上赫然看到藤原次郎的双眉上方的正中心,多了一只细小的却能发出幽幽亮光的“眼睛”。那只“眼睛”里发出的幽光似乎能摄人心魄,那种光芒,就像是来自地狱中的“冥火”一般。

藤原次郎慢慢低下了本来仰望天空的头,依旧紧闭着双眼但却像在看东西一样四下环顾了一周。然后,他便转身推门毫不犹豫地走进了藏有神秘洞口的那间偏殿。

刚才发生的一幕,把“冯鞋帮子”给惊了个七荤八素,握着柴刀的手微微地在发抖。如此诡异的景象他活到这么大从来没有看见过,尤其是藤原额头那只闪着幽光的“眼睛”。

但“冯鞋帮子”还算是镇定。在藤原走进偏殿后时间不长,他便回过神来意识到这是解救清远道长的最好时机。

随着两声夜猫子叫,他踮着脚顺着二层平台模下,他看到端机枪的rì本兵竟瘫坐在清远的屋门口,枪掉在地下,裤子湿乎乎的一大片,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偏殿房门的方向一眨不眨,像掉了魂儿一般。“冯鞋帮子”快步上前手起刀落,那个倒霉的、连晚饭还没吃的、已经被自己长官吓傻的鬼子一声没吭便被他剁翻了。

“冯鞋帮子”拉着清远道长悄悄地来到庙门口,外边接应的伙伴已经得手。

一行人随之便迅速地消失在茫茫雾sè之中。

等达叔的故事讲到这里,超哥已经盯着我的脑门儿左看右看老长时间了。

我的伤口被他盯的火辣辣地痛,很不自在。“达叔您说的那个“三只眼”的人,就是藤原次郎?我脑门上的伤口跟他的那只“怪眼”很像?”我疑惑的问道。毕竟,达叔说的那个跟我很像的人是个rì本鬼子军官,我觉得还不如像“二郎神”或是“天津饭”来的舒服。

“嗯。当年我的冯爷爷,哦,也就是“冯鞋帮子”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是拿来当个鬼故事听的。所以,当时一看到你的额头,着实吓了我一跳。毕竟,鬼子藤原出现“三只眼”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座五帝庙,而你们正在听故事的这间房,就是当年清远道长的卧房。”

这话又是让我一阵瘆得慌。

达叔脸上有些笑意,“刚才,你们又差一点走进那个洞门,我觉得这一切好像冥冥之中注定有些说不清的瓜葛,才决定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听。”

“那后来呢?藤原为什么会出现三只眼?他进那个洞里去了?”超哥一口气替我问了三个问题。

“后来?后来,由于清远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返回五帝庙,所以不知道那些rì本兵什么时候撤走的,也不知道藤原次郎有没有再从那间偏殿里出来,因为“冯鞋帮子”只是看到他进了偏殿,并不知道他进没进那个洞。”

“那清远道长知不知道藤原为什么变成了“三只眼”?”

达叔又喝了一杯茶,答道:“清远道长只知道他的第三只眼是怎么一回事,却不知道这只“眼睛”是怎么出现的。”

在救出清远道长之后,“冯鞋帮子”向他讲述了自己看到的当时那骇人的一幕。

清远沉吟了片刻,叹息道:“想不到,这样的造化竟然发生在一个杀生无数、毫无半点yīn德的人身上。”

“冯鞋帮子”是直接听不明白。

“贤弟,你可知道鬼子藤原额头正中的那只眼叫什么吗?”

“冯鞋帮子”看着清远直摇头。

“地目!”

“地目是啥东西?”

“要讲“地目”,须先说“天眼”,贫道这就慢慢的讲给你听。”清远说道。

“在我们道家和佛家,都有“开天眼”的说法,你可知道?”清远讲道。

“我们的眼睛,被世人称为智慧之门、灵魂之窗,它能够使人明辨是非、增长见识。然而,我等凡夫俗子经由父母所生的凡胎肉眼,能看见的距离和观察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太小、太大、太近、太远,均非肉眼所能见之;太过黑暗或过于强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适应和承受。而所谓的“天眼”,是能看见肉眼所不能见的事物,不受大小、距离、明暗的限制,亦不受遮隔隐藏或通透显露的限制。它完全不需通过光影的反映,而是由jīng神力产生的反shè和折shè来看透事物。

这天眼,在我们道家被称做“天目”,而在佛家则称之为天眼通,亦称天眼证智通。他的目光所至,完全超越了天地的远近、时间的过去和未来,一切现象都能在开天眼者的心池明镜里清晰的呈现,无一遗漏。”

“冯鞋帮子”还是云山雾罩一句没听懂,只大体明白开了“天眼”是一件很厉害的事。因为,在他知道的神仙里就有一位“二郎神”是三只眼,那肯定就是清远口中的“天眼”。

“然而,却并不是每一个修行者都能够打开天眼的,因为这需要极高的天赋、卓绝的修为,还要有异于常人的、在生生世世因果轮回里修来的福缘福报。因此,古往今来得开天眼者,唯寥寥几人而已。”清远唏嘘道。

“而刚才贫道所言的“地目”,与“天眼”有本质上和能力上的明显不同。须要知道,古人有云:“上下八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宇”代表的是我们凡夫俗子所生存的这个大千世界、滚滚红尘;而“宙”,则代表的是古今与未来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唐代的诗人李白在《chūn夜宴桃李园序》中曾有“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yīn者,百代之过客”的名句,这便是阐述“宇”与“宙”最简单的解释。可以这样简单的告诉你:“天眼”可观“宙”,而“地目”则只看“宇”。

清远道长话说至此,这才注意到“冯鞋帮子”那满眼的迷惘,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过于深奥了,眼前的这个庄稼人实在是消化不了这一套融合了太多“之乎者也”的高论。他淡然一笑:“善哉善哉,贤弟可知道谁有三只眼?”

这句话问到点子上了,“二郎神呗!”“冯鞋帮子”赶紧接话到。

“呵呵,贤弟所言极是。二郎真君眉间之目,便是“天眼”。那贤弟可知,在我教之中还有一位三只眼的神圣?”

达叔讲到这里,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笑,但又觉得不合时宜赶紧忍住了。我实在是以为清远道长会扯出“天津饭”来。

“还有一位三只眼的神圣?我真不知道。道长别卖关子,快说好了。”“冯鞋帮子”催道。

“马王爷!”

“冯鞋帮子”作恍然大悟状。“不给你点厉害看看,你就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这句话,他的确从长辈老人的口中听过,这句话通常是用来教育jǐng醒不识时务的晚辈子孙的。只是,这位“马王爷”很少在神话故事和庙宇殿堂上出现,竟被自己忽略了。

“这位马王爷是我教之中的“马神”灵官马元帅,他的凡身是西汉时期的匈奴王子金rì磾。这位“马王爷”在未月兑凡身之时勇猛万分、战功显赫,对手无不闻风丧胆避之不及。他在一次大战之中额头曾为汉军流矢所伤,伤愈之后眉心之上突显怪异一目,幽光荧荧甚是骇人。据传此目可视藏隐之物、可视虚中之实亦可视千里之外。他曾跃马持刀刃紧闭双眼,单靠此目所视杀入千军万马之中从容提回敌将首级,一时名声大噪无人可敌。”清远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马王爷的这第三只眼,便是贫道所言的“地目”。”

清远道长继续说道:“这“地目”,与修为无关,与天赋无份。打开地目之人,须有极其顽强执着的意志力,再就是一份冥冥注定的机缘巧合。按照你刚才给我讲述的藤原的表现,我相信,他确实是机缘巧合的打开了“地目”。这玄妙的“地目”竟然如此巧合的开在这相隔几千年的两个武人身上,难道还与常年征战杀戮随身带来的“戾气”有关?”

“冯鞋帮子”听到这里,突然觉得有一个问题很重要,比“地目”的解释更重要。他忙问清远:“道长,你觉得藤原在打开“地目”之后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突然就走进了那间偏殿?是不是他看到了洞里的什么东西?”

清远道长愣了一下“贤弟怎知偏殿内有洞?”

“哦,我忘记告诉你,你当时跟藤原讲话的时候,我就在你的屋顶上”“冯鞋帮子”解释说。

“看来你都听到了。唉~”清远长叹了一口气。“如果刚才就告诉我你知道偏殿里那个有去无回的洞口,我就不会对你说这么多关于“地目”的事情了。不是刻意的隐瞒你,贫道也是想为你好”。

“为什么?我不懂”。

“贤弟,你我皆是俗世凡人,贫道只不过是比你多几年清修静心,也摆月兑不了诸多疑问烦恼的困扰。现如今乃多事之秋,人人但求自保,何必自寻烦恼?有些事情,不懂便罢,不必去刨根问底。叮嘱你万全一句,贤弟务必答应愚兄:你千万不要因好奇之心进洞探究,否则悔之晚矣!”清远道长一脸严肃的神sè,很郑重的对“冯鞋帮子”说道。

“噢,我知道道长是为了我好,我答应就是了。可是道长,那个洞口,就是你跟藤原所说的那条通向一个谁都不知道的世界的通道,到底通向哪里?”“冯鞋帮子”有些不甘心。

“魇宫!”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魇宫最新章节 | 魇宫全文阅读 | 魇宫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