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 中国式秘书3 第六章(6)

作者 :

黄一平当场点头答应:“没问题,我一定设法办到。要说大恩大德,当年康局长同样有恩于我哩。阿姨你放心,今后要是有什么事情,你们直接找我。”

这一番对话,不知躺在病床上的康局长是否能听到,或者听到之后会作何感想。

31

康局长家属同意免职的消息,很快传遍阳城机关。

上边说到,廖志国早已将胡春来视作眼中钉,千方百计要拿掉他。而以苗长林为首的“三剑客”这边,却力保其顺利接替局长、党组书记,名正言顺主掌教育局,以便这个规模与权力最大的部门牢牢控制在己方手里。

凭心而论,以苗长林为首的“三剑客”,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权力争斗中,倒也与廖志国不相上下,很难说有真正意义上有胜负。大半年前,洪大光离任之后的那次书记之争,虽然最终廖志国得以接任,可整个过程并不顺利。作为阳城二号人物、政府市长的廖志国,遭遇到那么猛烈的匿名举报,民主推荐、测评得票与得分很低,社会舆论评价的不佳,令其个人形象跌到最低谷,若非省委梁副书记力挺,恐怕结局会相当糟糕。经此波折,廖志国不仅留给普通民众不良印象,就是在省、市机关及领导那儿,形象分也是大打折扣。这样一来,一年后将要进行的市党代会上,书记一职仍然充满了悬念,廖志国是否能够顺利继任就还是一个变数。由是,综合考量此一战役之胜负,廖、苗两大阵营基本算是打了个平手。

现在,廖志国在市委书记任上坐了大半年,放眼当前局势,则又有不同。眼看距离党代会召开时间越来越近,形势于廖志国那边倒是日益有利,“三剑客”这头则明显处于下风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官场角力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最后决定胜负成败主要还是凭借实力,说白了,谁手中拥有的资源雄厚,谁就打得起消耗战、持久战,也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廖志国已然身居市委书记的位置,手中握有绝对优势的权力资源,相比较而言便处于制高点,而“三剑客”则处于下坡。这种落差,一旦交起手来,就很容易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二,双方在省里的后台、背景还是有些不同。廖志国那头,依靠的是省委梁副书记,双方关系上下传承了两代人,交情非常深厚,而且后者又深得龚书记的信任。而苗长林他们这边,后台是常务副省长卜国杰,位置自然不如副书记显要。何况,相互关系也不像廖志国与梁副书记那样密切。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廖志国手下有黄一平这样的得力干将,不但赤胆忠诚、铁心追随,而且还善于谋划、长于运筹。别的不谈,单说前些时,先是运用智慧巧妙将赵瑞星收归麾下,后又合谋把个海北县委班子搅和得稀里哗啦。正是有了这样的智囊、高参,才使廖志国的几次出手皆以精彩取胜收局,令“三剑客”始料未及之际士气大挫。

如此局面,足令“三剑客”十分沮丧,也十分焦急。倘若任其发展,苗长林距离梦想中的市委书记位置,则会越来越远。

回望己方阵营中,虽然也有于树奎这样的猛将,可还是缺少更多忠心耿耿、肯于和敢于卖命的角色。胡春来虽然有些傲气,猛有余而智不足,似乎也还没有达到忠心耿耿、俯首帖耳的程度,但毕竟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在“三剑客”方面看来,这次一定要倾全力确保胡春来这个局长位置不失。如此,一来可以稳住胡春来这个“革命军中马前卒”,将其牢牢拴在己方战车上,说不定“三剑客”就能成为“四剑客”。二来,能够起到稳定人心、巩固阵地的作用,让追随自己的亲信看到希望,尝到甜头,愿意紧跟与卖命。尤其对本方阵营中那些持观望态度的“骑派”“风派”人物,可以产生良好的感召、暗示效应。三来,教育局是市级机关中的大局,直接或受托管辖着那么多的学校院所,又大都是处级乃至副厅级别,是每次参与民主推荐、测评之类活动人数最多的部门。而且,教育系统与政界本就联系广泛,通过师生、校友等等关系的衍生,辐射力极强。何况,那些生性耿介的老师、学者,又都是些敢说话、要说话、善说话的人,其影响力非常人堪比。四来,也让反对派阵营中人看看,虽然那边主帅是市委书记廖志国,可他同样不可能一手遮天、为所欲为,咱“三剑客”也不是吃干饭的角色,说不定还能拉来一两个变节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最新章节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文阅读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