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北湖 第 十 章 豋门认亲

作者 :

[[[cp|w:250|h:190|a:c|u:/chapters/20121/2/]]]午的阳光直射朱襄城。西关的惠济河泛着涟漪般澄清,水面中闪耀着鱼鳞般的波纹,水蒸气随着微风飘到河畔上的村庄,与炊烟结合到一起,飘飘然然袅袅上升。

“嗷,”我终于明白了,爱被认可,把男朋友带回家说明关系已经确定,否则不会带回家的,笑着讲:“邀我参观邵园汉墓是假,上你们家是真……”

“顺便吗,”她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使出激将法,“你说呢?已经路过家门口了,按照情理该不该见见母亲?”

“该!可是我不知道家在哪,如果知道的话早回去了,”我光拣好听的说,因为,我清楚,如果把男朋友领回家认门,说明关系已经确定。当然拜见父母是必要的,好让父母参考参考,得到父母的支持更加保险。随笑着点了点头讲:“老婆说的在理,我们走吧,”

刚刚走了几步却又挺下来,不妥,这样两手空空,第一次上门多不好意思。可是,这里不是城区,哪有卖东西的呢?

“你怎么啦?不想去算了!”她见我犹豫不决立即使出激将法,“去不去由你,我先走了……”

“唉唉!谁说不去,”我伸出手来让她看看,“这样两手空空……

“嗷!”她立即回头对着我的胸脯拍了一下,“只要有这颗心就中了,”说完挽起胳膊就走。

“心是你的,包括整个人都是你的,”

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惠济河从村边而过,四周绿油油的庄稼,好一派碧野绿水的景象。进入村中,果树成荫,遮掩了整个村庄,果树下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百灵鸟站在枝头歌唱,秋蝉一旁奏乐,真是鸟语花香。再加上四周翠绿地庄稼发出的亮光,描绘出一副美丽多彩的图画。又好似一曲正在汇演的大舞台。一种天然的美。

“这个村庄太美了,”

“美吗?我怎么感觉不到,”

“美!实在是美,美在这个村庄跳舞!美在这里泛光,处处呈现出美。”使我立即感到,这里不但有漂亮的女孩,而且地美,水美,人的心灵更美。

我们手牵手穿过村庄的果树林,来到一户农家四合小院,使我立时愣了起来,瞪眼观看;蓝色的瓦房檐下挂着琳琅满目的金黄色饱满的玉米,它们葵花般交错着盘旋在屋檐下。

我进入大门,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那堂屋的左边墙上;挂着一串火红火红的三樱椒,那辣椒又小又尖。右边墙上;挂着辫子似的当地特产---大蒜,那蒜骨朵很大,蒜瓣也大。门的上头正中墙上;挂着一面镜子,据说用于驱鬼避邪的,远处看来又明又亮。

“哎呀,你好会布置啊!”

“见笑了,窝囊的很,当然,比不是城市了,”

“不,她比城里漂亮,是城里没有的东西,这种布局好似一首乡土诗,又好像一幅对联。”

“是吗!说说看,”

“你看那右边;”我手指右边挂在门口的大蒜,“多像一副上联,那蒜头又大又显眼,”我当即顺口编出一句;“农家小院金光灿烂,”

“不错,不错,这是我妈妈挂的,哪里想到这些,”她点头笑了笑,那左边的一串三樱椒不正是下联吗,她立接顺口对上下句;“火红辣椒耀眼夺目,”

门头的镜子是横批;“一片光明。”

“好一副对联,”她点头笑了笑,又向我介绍起来,“我们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建设中,放心,不久的未来一定超过城市,”

“是的,现在已经拉近了城乡的距离,说实话,有些城市的居民还不如农民呢,几百元的生活费,有什么节余,因为,什么东西都要买,”

“是的,我们吃粮不用买,青菜全是自己种的,水果有果树,零食有花生,葵花,等等,应有尽有。不过,有一点不好,那些收获到家的庄稼摆在院子里,影响卫生,所以,在卫生条件上不如城市,”

“这个没法,”我点了点头,庄稼是农民们的命根子,想摆月兑不容易,“我看对卫生没什么影响,倒增添了不少光彩,美化空气,少了城市汽车喷出的碳气,浊气,对人体有危害的气体,”

“那是的,可是,卫生咋不影响呢,”她指了指院子中间,“那些乱七八糟的让你看了见笑,不过,体会一下乡村生活也好,”

是啊,说不影响卫生是假,院子里晒满了土特产,地上用板凳架着高粱杆制成的“薄”,上边摊着洁白如玉的棉花。我立即建议,“就是差点绿叶的衬托,如果周围再摆些红薯藤,是多么漂亮地一片洁白的鲜花啊。”

她见我想象布局合理,竟然一唱一和,“你看那地上,不是摊晒着一片粒粒饱满的花生吗,显得丰果累累,岂不美极了。”

“对了,我都忘记啦,花生也是朱襄城的特产啊!这里喊叫落生,”随又打听一句,“据说朱襄城种植的是彩色花生,”

“是的,刚刚培育的新品种,”她立即向我介绍起来,好像很专业似的,“彩色花生是普通花生,因果仁外皮颜色变异,产生了多种颜色。其果仁外皮颜色分为黑、紫黑、白、紫红、红白,彩粒等几种。我们县培育的是五彩花生,有黑色、雪白、白底红花纹、黑底黄花纹、黄底黑花纹等颜色。”她立即抓出一把花生秧子让我观看。

“从花生秧子的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区别,”

“是的,长出的花生秧子与普通花生没有区别,”她分析起花生藤,“只是叶片稍大一些。可是,花生的粒色就不同了,按粒色可分为两粒黑,四粒黑,两粒彩,四粒彩,双粒花,双粒白等。”

“嗷!还有那么多讲究,”我不再往彩色花生上讲;把话题扯开,“狭小的空间晒了不少东西。”

“有花生,棉花,玉米,大蒜,辣椒……应有尽有,”

我当即夸奖一句;“你们珍惜土地,值得赞扬,”

“这叫综合利用,”她点了点头向我介绍着,“院子虽小,使用价值不小,我们不想浪费资源,留下一片土地造福子孙后代吧,”

是啊,多么淳朴的乡音啊,农民们都知道珍惜土地,而我们呢!浪费了多少资源?城市建设毁掉大片良田,高速公路是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同样毁掉良田,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天要吃要喝,需要地里长出的庄稼供给,土地需要重视啊。

“这个院子布局十分合理,”我细心地观看着,那左侧靠墙处有一口压水井,此时,一位十来岁半大男孩上下压动杠杆,一股清凌凌的泉水从井中冒出。

“进来吧!尝尝我们的井泉,”

“好的,”我即刻走向前去双手接着井中流出的泉水,首先洗了一把脸,而后喝了两口,甜丝丝的,拟人心肺,立即夸奖一句,“这是井泉,比那市场上销售的山泉不差分毫,”

突然,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咕咕”地叫着从身旁掠过,我好奇的抬头观看,这些小鸡还不到拳头大,毛茸茸的,不管是黄色羽毛还是黑色羽毛,它们的足和喙都是金黄色的。小鸡叽叽喳喳的叫着跟在母鸡身后,好像一群顽皮的小孩子喊叫妈妈,“等等……”小鸡要喝水,它们来到水沟旁,胆怯的踏进水里,那金黄的喙在水里触了触,而后昂起头来张了张喙,把水咽下。

“咩……咩……”那边拴着一只白母羊,雪白的羊毛,长着两支弯曲的角,长长的胡须,使劲的扯着,挣扎绳索。可能也是想喝水。因为,它看到两头小羊羔跑到井台边,与小鸡争着喝起流到地下的水。

我点头夸奖一句;“家庭副业搞的不错,”

“妈,”她喊叫一声。

我抬头观看,一位五十多岁微胖的老太太,从房里抱着一大抱衣服走出,是到井边洗衣服。洗衣机放在井台的一旁,她放下衣服,捞起桶里已经甩干的衣服,准备往衣架上搭。

“回来了,”老太太说着停下来,她那满头银发上,显得神采奕奕。见到女儿,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好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他来了,”她走向前去,夺过妈妈手中的衣服,自己往铁丝上挂着。

“啊!”我大吃一惊,随埋怨一句,“你……你……,弄得我措手不及,”此时,不知说什么好,只好连忙弯腰施礼,喊叫一声,“大妈好?”

“唉,”她舒展一下挂好的衣服,做了个鬼脸,开玩笑讲:“要去掉‘大’字,应该喊妈,”

“喊啥都一样,”大妈笑了笑,看样子对我很满意,说着掀起自己的布衫擦了擦手上的水,“进屋去吧,”

“院子里挺凉快的,”我一边说,一边跟着老妈妈走进了堂屋。

这时正是中午,虽然已经入秋,但,被直射的阳光蒸晒着的屋顶,散发出闷热的气息。她也跟着进来了,“坐下歇歇吧!”说着她打开电风扇,一股清凉的气流吹得我舒适惬意。

“女乃女乃!”突然一位五、六岁的小男孩喊叫一声,立即扑倒在大妈怀里。

“这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她随即介绍起来,“家里大人下地干活去了,无人照看,妈妈就帮忙照护一下,”

“哎呀,”我还以为是妻侄呢,感到失礼,“正准备埋怨为何不提前告诉我,弄得措手不及,原来是隔壁邻居家的啊,”

“就是怕你误会,才赶紧向你讲明,”

我闻听所言,心想,她们母子是多么善良啊,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处处为他人着想,而且勤俭持家。

欲知后事

请看下章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情洒北湖最新章节 | 情洒北湖全文阅读 | 情洒北湖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