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天下 正文 第二章 赤诚撼天

作者 : 龙人

重山河麾下的五百名战士在祖年的带领下返回坐忘城在由北门进入城中时正好遇见了匆匆赶至的贝总管、伯颂等人。

伯颂见五百人马去而复返不由暗自松了一口气忍不住对身边的铁风低声道:“幸好重兄弟总算没有失了理智……”

却听得贝总管以同样低的声音道:“重尉并不在其中!”

伯颂一怔。

这时祖年翻身下马向前抢了几步跪倒于地嘶声道:“贝总管、南尉大人、东尉大人北尉大人已领‘清风三十六骑’奔袭卜城阵营恳请定夺!”

伯颂心头“啊呀……”一声暗忖原来返回城中的只是重山河手下的人马他自己却仍是离城而去了这岂非更为危险?

铁风对祖年道:“你起来说话吧——情况究竟如何?”

祖年依言起身将前后经过飞快地说了一遍。

铁风听罢立即道:“以‘清风三十六骑’与重兄弟的度一般人已不可能抢在他们与卜城战士交战前将之截下——除非重兄弟自己主动中途而返不过以他的性格这种可能性更小!”

贝总管颔表示同意铁风的分析并补充道:“双方人数的众寡不言自明现在的关键就是重兄弟及‘清风三十六骑’能不能月兑身返回坐忘城的问题而不是胜负的问题!”

贝总管对形势的估计并不乐观而众人知道这也是必须面对的事实。

伯颂有些焦灼地道:“依总管的意思该当如何?”

贝总管神色凝重地道:“由重尉将让五百战士折返坐忘城这一点来看大致可以推断出他的用意并不是与对方持久作战而只是要利用‘清风三十六骑’的精锐、灵动完成一次突袭所以其策略应是战退绝不会与对方缠战。这样一来若遇上的不是卜城精锐对方是难以阻止重尉将计划的实施的他应该无恙——但若是遇上对方的精锐力量那么非但他们难以月兑身一旦有更多的人马出城施以援手恐怕会被卜城战士截断后路被迫在没有地利可言的百合草原上与对方决战……”说到这儿他没有继续分析下去而是沉默了片刻方沉痛地道:“贝某的意见是我们只能等待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不久将有一场暴雨降临在这种时候休说出城接应重尉将就是找到他都不易!”

铁风抬头望了望夜空又看了看祖年及其身手的五百名战士沉声道:“看来也只有如此了。”

伯颂最后点头。

果不出贝总管所料当众人在焦虑不安中等待了不到半炷香时一场狂风骤雨便席卷而至了。

贝总管、铁风、伯颂不得不退入北尉府中而曾随重山河一道出了城后又折回的五百战士却不愿避雨一行行、一列列地伫立于北尉府前的广场上仿佛成了五百尊雕塑五百人众的方阵竟没有任何杂音只听得雨水不停歇地冲淋着甲胄的“沙沙……”声。

尽管知道五百战士不是借此对自己三人的决定的无声抗议而是因为自责没有随重山河一起出生入死才这么做但贝总管、伯颂、铁风仍是感到心情沉重再也无法在北尉府中安坐不约而同地朝外走出。由北尉府透出的灯光将广场上五百名坐忘城战士的身影映衬得影影绰绰。

伯颂心头忽然升起一股悲壮之情。

就在这时进入这个广场的一扇侧门忽然很快打开了两名北尉府府卫飞快地冲入广场内嘶声禀报:“报——北尉大人与‘清风三十六骑’遭遇围杀三十三人中仅有一人生还!”

每一个字都如一记重锤般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坎上语音已落偌大的广场竟仍是一片死寂只闻“沙沙沙……”的雨落之声。

生还的一人绝不会是重山河——场中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一点。以重山河的性情怎么可能在随他同去的“清风三十六骑”悉数被杀后独自一人返回坐忘城?

雨忽然变小了并最终停止了。

只有屋檐上的雨水仍在淅淅沥沥地滴落着在屋檐下方的水沟中溅起一串串的水涟。

在两名北尉府府卫的身后侧门处又出现了一道蹒跚的身影跌跌撞撞地走向广场这边其动作显得笨拙而缓慢就像一个喝了太多的酒的醉汉一般。谁也无法看清他的脸容因为他的头杂乱无章地披散着乱遮去了他大半张脸而露在乱外的一小部分又是鲜血淋漓所着衣衫也已是破烂不堪。

谁都明白此时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人定是“清风三十六骑”的惟一幸存者他脸上的鲜血只能是来自于他自己头部的伤口否则在暴雨中早已被冲刷得干干净净了。

在数百双目光中那人摇摇晃晃地向贝总管、伯颂、铁风三人这边走来他走得很慢很慢让人感到他所有的力气都已在那场血战以及之后的突围返城过程中消耗殆尽。有好几次他都几乎要摔倒了却又奇迹般地重新站稳脚跟。

终于他站定了面向贝总管几乎是一字一字地道:“清风……三十六骑……未遵循城主之令……擅自……出城我本想代清风……三十六骑向……城主……请罪现在……看来我已见……见不到城主了请总管代……代为转告城主……还有杀害卿子的人……武功奇高只在三招之间卿子就……就已受了重伤……所以我……我……”

后面的话他终是未能说完已狂喷一口热血颓然向前仆倒。

△△△△△△△△△

自从地司杀率领二百司杀骠骑强闯乘风宫那天开始爻意便住进了小夭的红叶轩。当时是为了照顾小夭后来小夭得知父亲并未遇害身体便渐渐恢复过来不过爻意也未再搬出红叶轩毕竟在红叶轩中本就有专门伺侍小夭的侍女爻意居住其内起居更为方便。

自战传说离开坐忘城后爻意就一直心绪不宁。虽然种种事实让她不能不相信与她的“威郎”无比酷似的战传说其实与她本无任何关系但战传说与“威郎”实在太相像爻意对战传说有着本能的亲切感加上两人曾一同经历了诸般风风雨雨爻意已把战传说视为最亲的人。

可如今坐忘城与外界的联系几乎已完全被隔断爻意不能从任何地方打听到关于战传说的消息。其实就算没有卜城的封锁爻意也难以打探到战传说的情形如何因为战传说前往“无言渡”见晏聪是秘密之举不宜向外人道诉。

随着时间的推移爻意心头的不安情绪越来越甚按时间推算战传说应该已经返回坐忘城了。

“难道是因为卜城大军压境使他难以返回坐忘城?不不可能!以他的修为卜城不会有多少人胜过他何况到今天为止卜城也还没有对坐忘城形成真正的合围之势他要返回坐忘城卜城的人马不会成为障碍——难道是被其它事情耽搁了?而晏聪办的事情又办得如何?……”

小夭见爻意眉宇间有丝忧郁之色便猜出了十之**心中如打翻了五味瓶种种滋味齐涌心头。

她忍不住道:“爻意姐姐可是在挂念着陈大哥?”

爻意几乎未经思索便点头道:“的确如此。”她心中坦坦荡荡丝毫不会觉得这有何不妥。

小夭没有料到爻意如此直言不讳像是根本不介意别人知道她对“陈大哥”的牵挂不由呆了一呆心中早已想好的话一时竟又忘了不知该从何说起。

爻意见小夭忽然沉默不语有些奇怪便道:“你在想什么?独自一人呆。”

“啊没什么。”小夭回过神来美眸一轮随即拈来一个话题:“我在想像爻意姐姐这样无拘无束地游历乐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定是件很开心的事。”

爻意微微一笑道:“这么说来你感到受的拘束太多了?”

“是啊!”小夭不假思索地道:“我都十七岁了可走出坐忘城的次数却还不到十七次!城内的街街巷巷我闭着眼睛都能走。但乐土有比八狼江更宽广的江河有比天机峰更高的山脉——但我却从未见过爹绝不会轻易让我离开坐忘城的……爻意姐姐我真羡慕你!”

见小夭一脸神往的表情爻意心头似有什么被勾起了她淡淡地道:“其实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在一起什么都是美丽的。否则纵然看再高的山再宽广的江河又有何用?”

小夭的心忽然开始“怦怦怦……”地跳得很急耳垂似乎也有些烫她的双眼甚至不敢正视爻意而是投向了窗外园子里的那丛凤凰竹轻声道:“那……爻意姐姐一定有最亲近的人吧?”

爻意也走至窗前与小夭并肩站在一起目光投向窗外道:“有——”

小夭忽然又觉得自己的心跳变得很慢很慢一股莫名的苍凉感觉渐渐地弥漫在她的心间。

“那……他是不是也把你视作他最亲近的人?”小夭的语很快仿佛她在担心如果说的慢了就会缺乏足够的勇气将话说完。

“当然。”爻意的思绪已陷入回忆当中以至于冰雪聪明的她竟也没有留意到小夭的神色继续道:“可惜现在我们不能在一起……”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威郎的身影忖道:“如果有威郎在我当然是开心的可如今我却是世间最寂寞孤独的人了。”

小夭忽然觉得自己问了一个最愚蠢的问题她暗忖道:“我又何必问?我早该知道陈大哥也是会把她视为最亲近的人的爻意姐姐如此美丽……”

一时间两个女人都陷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久久不语只是望着窗外在秋风中依旧葱翠的凤凰竹怔怔出神。方才的那场暴风雨洗去了凤凰竹枝叶间的尘埃使它像经历了一场洗涤般线条清晰只可惜夜色朦胧仅仅依靠几扇窗户透出的光尚不足以将它们照得分明。

朦朦胧胧的凤凰竹的婆娑身影就如此时两个女人的心思一般难以分辨。

△△△△△△△△△

在暴雨来临之前石敢当就已从黄书山那儿返回自己的房中。

他之所以匆匆离开黄书山的房间就是因为他不愿听黄书山继续诉说关于道宗、关于“九戒戟”的种种“蹊跷”。

石敢当知道黄书山所言不会是空穴来风肯定能说出一些理由但在石敢当看来这毫无意义——或者说就算道宗得到“九戒戟”以及蓝倾城成为新一代宗主这些事都有一定的隐情但在他看来这些隐情都是无碍大局的自己既然已不再是道宗的宗主就不宜在枝枝节节的细节上苛求蓝倾城乃至整个道宗。

石敢当自忖能够想象得到黄书山如今在道宗的孤独也很同情自己这个忠心不二的老旗主但同时他又断定正因为黄书山对他情义太深看待今日道宗的大小事宜更是很可能会存在成见、偏见自己离开道宗已有近二十年之久若是刚与道宗有联系便凭黄书山的一面之辞对道宗大小事宜插手的确有越俎代疱之嫌。

石敢当只能暂时回避就算要过问道宗的事也要在对道宗现状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否则难免会有失偏颇。

当石敢当要从黄书山房内退出时他分明看到了黄书山眼中的失望之色这让他有些不忍不由又说了一句:“你也不必急在一时二十年时间都过去了又何必在乎再多几年?若仅仅因为我重新涉足武界而使本来很平静的道宗陷于混乱那我就是道宗的千古罪人了!”

黄书山比实际年龄更显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苦笑并且这一抹苦笑很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让石敢当很不习惯的毕恭毕敬的神情他道:“老宗主教训得是书山记住了。”

石敢当太了解黄书山了知道他对自己如此毕恭毕敬其实是对自己一种无声的抗议心中暗叹一声终未再说什么。

回到自己的房内石敢当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正思绪万千之际那场来势迅猛的狂风暴雨更增添了石敢当心中的烦躁。在隐凤谷的近二十年本已将他的性情磨砺得古井不波了没想到当有关道宗的种种记忆重现心头时他并不能如自己想象的那样平静。

毕竟道宗的兴衰荣辱曾经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甚至直至今日仍是如此。真正能做到古井不波者必须是无牵无挂而石敢当显然不是这一类人。

直到骤雨初停石敢当的心情方渐渐平复。

窗外雨水依旧滴滴嗒嗒地落着反而更显夜的宁静。

蓦地南尉府中一声惊呼:“有刺客——”

惊呼声顿时打破了短暂的宁静紧接着呼声四起显然是南尉府的府卫在围缉刺客。

石敢当立即想到伯颂此刻已不在南尉府而是被贝总管邀去共商重山河私自出城的事了其长子伯简子又重伤未愈再联系到今日白天术宗的人动袭击击伤了一人的事顿感不妙忖道:“白天出手之人的‘守一**’修为极为高明应是术宗数一数二的人物若现在的刺客就是此人那么仅凭南尉府府卫是无法对付得了的……”

思及此处他再不犹豫循声冲出房外。

△△△△△△△△△

爻意、小夭已拥衾而眠却因各自怀有心事而难以入睡。

小夭一边听着爻意轻微、均匀的呼吸声一边想着心事忽然有一个念头闪过她的心间她在黑暗中睁大了双眼。

她本是背向爻意的也不知爻意是否已入睡便轻轻地唤了一声:“爻意姐姐……”

“嗯?”爻意也没有入睡。

小夭便侧转过身来将暖衾拥紧了些这才道:“你说一旦卜城的三万人马将坐忘城围了个水泄不通陈大哥还能不能回到坐忘城?”

爻意道:“当然能够。对了你怎么知道卜城有三万人马?”

小夭道:“整个坐忘城的人都知道这一点。”

爻意道:“这我也听说了但这是卜城自己宣称的所以我从来没有完全相信。”

“为什么?”小夭道在这些方面她真的是一无所知。

“原因很简单既然卜城与坐忘城同为乐土六大要塞那么彼此的实力应该不会相去太远所以卜城所有的人马应在三四万左右与坐忘城相若。”爻意道她对乐土的情况已渐渐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卜城、坐忘城为乐土六大要塞之一。

小夭佩服地道:“是啊卜城战士的确是在四万左右我听爹说过没想到你一猜就猜中。”

爻意心道:“这可不是猜的。”

她接着道:“如果这一次卜城真的投入了三万人马那么在卜城内剩下的力量就相当薄弱了而他们又必须面对……”

小夭提醒道:“是千岛盟。”

“对他们必须面对千岛盟。千岛盟若得知卜城城内空虚岂会错过这等大好良机?所以如果卜城真的投入了三万人马进攻坐忘城就一定不会将此事泄露出去既然如今他们自称三万人马恰好证明他们根本就没有投入这么多人马在卜城城内尚有大部分力量。还有如果卜城投入的力量太多城池空虚那么他们肯定应只求战决以免两头应战。但由他们的行程来看显然不是只求战决。种种迹象足以表明卜城所谓的三万人马只是虚妄之言。”

小夭听得呆住了半晌才叹服道:“姐姐真是神机妙算于千里之外!”

爻意“扑哧”一声被逗笑了也侧过身来小夭立时闻到了一股似兰似麝、沁人心脾的幽香。

爻意笑道:“什么叫神机妙算于千里之外?这句话我怎么越听越觉得拗口?”

小夭一本正经地道:“姐姐的神机妙算那是不用说了而且妙算的还不是身边的事而是遥远的卜城当然就是神机妙算于千里之外了。”

爻意见她说得有趣心头的忧郁孤单感顿时消散了不少忍不住逗小夭道:“若我还能算出千年之前的事那岂不是还要加上神机妙算于千年之前?”

“真的?!你还能算出千年之前的事?”小夭惊奇不已地道。

爻意心道:“那有什么难的?我本就是来自于两千年前的人!”

她正待开口忽听门外传来小夭的贴身侍女阿碧的呼唤声:“小姐……小姐……”

小夭道:“我睡了什么事?”

阿碧的声音道:“没什么事方才南尉府现刺客阿碧担心小姐的安危所以……”

小夭嘀咕了一声:“又是南尉府……”随后提高了声音:“你放心爻意姐姐的本事出神入化就算真的有刺客到红叶轩来也是有来无回你也歇息吧。”

“是。”阿碧在门外应了一声。

对于刺客的事小夭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倒是爻意颇为关切道:“在这种时候能进入坐忘城的刺客恐怕颇有来头!”

“多半是南尉府或坐忘城往日结下的仇家见此刻的坐忘城正面临着一场血战想从混乱中捞一些好处罢了。”小夭说完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娇憨地道:“听你说围困坐忘城的卜城人马绝不会有三万之多我就不再担心了只想——睡觉!”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玄武天下最新章节 | 玄武天下全文阅读 | 玄武天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