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 正文 第六十七回:中兴府事件

作者 : 婺州客

第六十七回:中兴府事件

攻陷大都后,醒言立即做了相应部署,把俘虏交给了第二、三军,由第三军派出一部进驻居庸关,第四军一部前往滦平驻扎,防备东北方向的蒙古军队,另一部带上部分俘虏疏浚桑干河,使运送粮食、给养的水道保持畅通,防备部分游兵散勇的破坏。自己带领原来的五个师顺势拿下本已空虚的宣德,并越过长城直扑隆兴府,隆兴府虽是隆兴路的府,在行政级别上算是个大城,事实上由于蒙古游牧民族的特点,其城镇的规模还不如大宋的一个小县城,不过现在正是草长莺飞之时,很多牧民正在此放牧,城外有很多牧民的帐篷。由于消息闭塞,他们并不知道大都的失陷,大宋军队的突然出现是他们始料未及的,醒言一声令下,步兵们轻松解决调隆化的守军后立即开始工事作业,准备迎接正气急败坏回师救援的窝阔台大军。两个骑兵师则毫不客气地把方圆数十里的牧民和马、牛、羊群全部接收,然后由李建怒师带着马群帮还在艰难地翻山越岭的炮兵去拖那些大炮、辎重。

这时第六军、第八军也已经顺利占领大同府和西凉府,只有第七军遇到点麻烦,由于一路上进展顺利,加上西平守军不战而走,全军上下不免有些轻敌,在渡黄河时没有做适当防范,遭到诈败的西平守军和中兴府守军的夹击。当时已有两个旅的士兵在渡河,大炮也正拆开装卸,第七军士兵又没经历过什么大的战事,被从背后杀出的蒙古骑兵突袭后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蒙古人一下子冲进炮兵队伍就是一阵猛砍,这种近距离的交战对炮兵来说犹如噩梦,他们只能拿起工兵铲抵抗。要不是附近的骑兵和山地师拼死救援,那损失可就大了,好不容易打退了身后的敌兵,还在河中间的两个旅又被对岸的弓箭射得抬不起头,尽管船上的士兵拼命向对岸射击,可是在摇摆不定的船上,那准头可想而知,无奈之下只能仓皇撤回。看着数百具尸体和那些伤痕累累的士兵,周梦翎当着全军将士的面狠狠给了自己几个大耳光,之后下令先退回西平休整了几天。

第二次渡河时蒙古人又来偷袭了,而且这次人数更多,不过周梦翎已经学乖了,蒙古人在地雷、子弹、手雷、炮火的打击下什么也没捞到,反而被我军重创。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次对岸的蒙军却没有出现,第一梯队顺利达到对岸并建立起防御阵地,后续梯队立即跟进,连续三个步兵梯队抵达对岸后,火炮部队也分成三个梯队渡河,等第一支火炮梯队过河并建立起阵地,第二梯队才拆卸装船开始渡河,如此这般步步为营,节节掩护,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第七军才渡过黄河向中兴府攻击前进,完全没有再给蒙古人机会。

河东的蒙军等第七军远去,立即转头向西平攻击,希望夺回西平,切断我军的补给线,可已经吃过蒙古人苦头的周梦翎在西平留下了整整两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团的兵力。虽然西平城墙低矮破败不堪,但西平周围地势平坦,视野极好,蜂拥而来的蒙古人在茫茫草原上无遮无拦,简直就是活靶子,子弹、炮弹打过去躲都没地方躲,他们那些落后而笨重的攻城器械根本就是累赘,成了火炮最好的目标,西平守军整整打了两天,始终无法靠近西平。西平守将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如此,就该把整个西平一把火烧个干净,现在可好,自己把一个完整的西平丢给了宋军,如今被宋军守得密不透风,自己这点人马不要说打下西平,自己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无奈之下,这股蒙军只能沿河北上,准备抢在七军抵达之前跑回中兴府。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中兴府现在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消失了一阵的阿里不哥突然出现在中兴府,半个月前他和拔都潜入中兴府,秘密联络了拖雷旧部将领札合扎理温等人,乘中兴府守将忽尔察、忽尔脑两人带兵迎战渡河的大宋第七军时,迅控制了中兴府。随后札合扎理温率数千骑兵直奔忽尔察、忽尔脑大营,拔都也隐藏在队伍当中。札合扎理温、拔都一行抵达忽尔察大营时,他们刚在白天打退了渡河的宋军,两人正为庆贺胜利和手下诸将喝得兴高采烈,札合扎理温突然举着一块金牌带人大步走进大帐,醉眼朦胧的忽而察等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群凶神恶煞的大汉扑倒在地绑了起来。

遭逢突变的忽而察等人醉意顿时被吓醒了,忽而察刚要问却被堵上了嘴巴,却看到拔都从帐外走了进来,忽而察什么都明白了,索性闭上眼睛等死。不过这时拔都并不敢立即把他们都宰了,毕竟外面还有数万大军,这些人大部分是忽而察等人的本部子弟,一旦哗变可不是札合扎理温带来的数千人所能控制得住的。这时扎合扎理温先出面,把几个和自己交好的将领先松绑安慰,并用封官封地等条件加以利诱,在争取到这些人的合作后,连夜以忽而察的名义将他属下的那些中高级军官一个个骗进大帐杀掉。干完这一切天都亮了,这时拔都才宣布接管大营,失去作用的忽而察等人被当众砍下脑袋。忽而察部的士卒这时已群龙无,一些人选择了投靠到拔都帐下,宣誓效忠阿里不哥大汗,大部分却一哄而散,拔都怕出意外并没有追击,随即带兵回到了中兴府。在随后的几天里,阿里不哥和拔都对中兴府的窝阔台系人马进行了清洗。倒霉的西平守将是忽而察的亲信,他倒是抢在第七军到达前先赶到了中兴府,却一头撞进了阿里不哥怀里,莫名其妙丢了性命,临死前还以为是要处置自己偷袭失利和无法夺回西平的罪过,拖往刑场的路上还在解释宋军火器过于厉害,不停叫屈喊冤,可这样的叫喊不但毫无用处,反倒坚定了阿里不哥结盟大宋的决心。

等第七军开到中兴府城下,中兴府已经完全被阿里不哥和拔都控制,他们控制中兴府的目的很简单,争取得到大宋的支持与窝阔台对抗。周梦翎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向中兴府开进,结果一路上除了看见一些身异处的尸体,连根兵毛都没遇见,心中满月复狐疑,以为蒙古人在搞什么鬼。结果他刚在离中兴府三十里外扎下营,阿里不哥的信使却带着忽而察、忽而脑的头颅来见周梦翎了,看完信周梦翎觉得兹事体大不敢擅自做主,让信使先回去过几天再来,到时候再给他们明确的答复,。

大臣议会和国防部得报后立即综合了各处情报进行分析,觉得事情靠谱,同意了阿里不哥的结盟要求,但要求他们必须撤出中兴府,大宋会在粮草上给与他们支持,至于别的大宋会派特使前来接洽、谈判。得到答复后阿里不哥和拔都都非常光棍,立即撤出中兴府前往不远的贺兰驻扎,周梦翎兵不血刃占领了中兴府,不过由于之前的轻敌小败,功过相抵不予嘉奖,他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对此自然不会有什么怨言。

那些一哄而散的忽而察部士兵大都跑到了哈拉和林,阿里不哥、拔都出现在中兴府的消息随即被窝阔台得知,在隆兴府被醒言教训得灰头土脸回来的窝阔台被气得急火攻心,遇宋则败的郁闷、阿里不哥死灰复燃的气恼、谋臣尽失的惊慌、亲人被俘的牵挂、长途奔袭的疲劳,五下里夹攻之下窝阔台终于病倒了。

阿里不哥到贺兰十天后,周梦翎亲自到贺兰传达大宋皇帝的旨意,让他们率部前往哈刺兀那(今呼和浩特一带),那里已经被大宋控制,大宋特使将在那里和阿里不哥商谈结盟事宜,如果结盟顺利,哈刺兀那将作为结盟的礼物送给阿里不哥作为根据地,并告诉阿里不哥,他的母亲和哥哥都在哈刺兀那等着他,不过他的二哥忽必烈已在宋军攻打大都被炮弹炸死了(忽必烈的死真的不是阴谋,是忽必烈自己倒霉,那颗炮弹实在太准了,当时那么多炮在轰实在无法查证这炮是谁打的,否则我真想狠狠亲一口那小子),好在阿里不哥和这个哥哥的关系并不融洽,听了倒也并不怎么伤心,甚至他对即将见到自己母亲这件事也没有周梦翎想象中的那么高兴,只是微笑地表示了感谢。倒是一旁的拔都听说他们将得到草原上最肥美的土地,显得异常兴奋,立即出去召集部属收拾行装准备启程。

阿里不哥控制并撤出中兴府,并提出结盟大宋的整个过程,后世称之为“中兴府事件”,此事与后来的“阿里不哥归化”一事对整个蒙古部族及其他草原部族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他的后裔在之后的大宋政权中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建大宋帝国最新章节 | 重建大宋帝国全文阅读 | 重建大宋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