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 正文 第五十三回:中原大战(二)

作者 : 婺州客

第五十三回:中原大战(二)

“震天雷”的确对金兵造成极大的伤亡和心理震慑,本来窝阔台准备用这玩意狠狠轰击霍州城,不断杀伤金兵,彻底打击金兵的士气,最好能用“震天雷”炸开霍州城,最后再让士兵起攻击,一鼓作气拿下霍州城,彻底消灭完颜合达率领的这支军事力量。可万万没想到到了第三天早晨,抛石机刚刚推到城下准备轰击,霍州城头突然飞出无数冒着火星的东西砸向这些抛石机,这些玩意不但炸散了抛石机,同时还裹挟着大量的碎石,把那些操作手和一些看热闹的蒙古兵伤得不轻。窝阔台吓了一跳,怎么金兵也有了“震天雷”,忙不迭令大家后退,骑兵马快,一下子跑远了,可抛石机是笨重玩意,一下子撤不下来,顿时有不少被炸散了架,还好那玩意准头差,开始时因为布设密集,不少被直接炸散了架,后来疏散开来就不容易被炸到了,可还是损失了不少,见到此景城上的金兵欢呼雀跃起来。

窝阔台迅稳住了阵脚,清点后现抛石机损失惨重,有三成多被炸坏,其中两成已经不能修复了,士兵伤亡倒还好,金兵的这种“震天雷”威力不大,只要距离不是太近,那些石子虽能伤人但要不了命,现在是冬天,大家穿的厚实,而石子的穿透力差,被炸到的士兵除了一些头部受伤比较严重外,其他都没什么大碍。窝阔台虽然恼火,但很快恢复了冷静,他现金兵的“震天雷”不但威力小,而且数量不多,于是他对抛石机重新布阵,在霍州城的四面都部署了一些,并且分成两层,第一层直接对城内轰击,第二层向城头轰击,并在抛石机周围布置了盾牌手保护,同时命令骑兵向城墙射箭掩护。

正当金兵还在为打退蒙古人而高兴的时候,窝阔台的第二波攻击开始了,数万骑兵呼啸而来,绕着霍州城城墙一边飞奔,一边射箭,蒙古人弓硬膂力大,弓箭的射程极远,这也是他们在常年东征西战中赖以制胜的法宝之一。随后抛石机在盾牌手的保护下缓缓推进,冒着金兵的炮火架设起来开始射击,前次蒙古人由于轻敌,遭到一些损失,现在他们小心翼翼而来,操作手现在有了盾牌手的保护,尽管无法避免伤亡,但还是很快就把金兵的轰击压制了下去。毕竟蒙古人准备充分,他们的“震天雷”装药足威力大,一旦炸响数丈方圆内都会被波及遭受损伤,落在城内的不但把房屋都点着了,有些房子都被直接炸塌了。

但是很快金兵也想出了办法,一包包冒着浓烟的麻包抛射过来,这些麻包用枯草、木屑、人畜粪便混合了桐油制成,点燃后能冒起非常呛人的浓烟,接着一些装有桐油的陶罐也跟着被抛了下来,这些东西因燃烧生成的烟雾、火焰,那可不是盾牌能挡住的,抛石机被桐油砸中点燃,那基本上就毁了。更要命的是火焰如果把堆在抛石机附近的“震天雷”给点着的话,那个还是闹着玩的,窝阔台急忙下令赶紧把那些“震天雷”搬到后面去,抛石机毁了可以重新造,“震天雷”点着了那可大事不妙。尽管窝阔台反应快,可还是有被点着的,爆炸还引起连锁反应,堆在一起的“震天雷”接二连三生爆炸,周围数十丈内都被波及,有几个被点燃后却被之前的爆炸炸飞到附近人群后才炸响,蒙古人被自己的炸弹弄得手忙脚乱,死伤一片。

这一来,蒙古这边的攻势立即减弱,城上那些被炸得抬不起头的金兵开始反击,他们在城墙上,不但视线好而且射击距离远,蒙古人的伤亡开始增加,窝阔台一看不妙,立即下令暂时后撤。这一轮的攻击又草草收场,更令窝阔台郁闷的是这次伤亡中有不少是被自己的“震天雷”给炸得的,这种打法是他在和大宋交战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刚刚研究出来的一种新战法,没想到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令他感到非常丢人,事实上当时他造这些东西的时候,曾遭到拖雷、别里古台等一些人的反对,甚至他手下的将领也有反对声,他们坚持使用成吉思汗一贯的传统战术,反对使用火器,认为那种笨重的家伙根本没用。但他坚持了下来,没想到被大宋运用得得心应手的战术和武器,到自己手中却把自己被弄得如此狼狈。

其实窝阔台的这种思路还是靠谱的,这在当时很前,即便是一些大宋的军官恐怕都没有这样的战术意识,在攻城战中或是攻击起前先用炮火摧毁对方的防御工事,给敌方造成伤亡和心理震慑,然后再起攻击,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身伤亡,为胜利取得更有力的保证,但因为环境和技术的局限,窝阔台的这种思路不但一开始就遭遇挫折,甚至影响到之后的蒙军战术思想,蒙古人后来一直对火器的使用极度排斥,一直到被大宋赶出蒙古草原,不得不游荡于贝尔加湖附近时才反应过来,但那时为时已晚,他们既没有资源更没有技术,已经失去了和大宋争霸的资本。

再次遭受挫折的蒙军不得不重新开始,他们害怕那些笨重而且不受控制火器,重新回归到传统,开始打造云梯,采集石头,他们要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攻下霍州。小小的霍州城在数十万人马的血腥搏杀中颤抖着、摇摆着,双方都杀红了眼,每天都有无数的血肉之躯倒下,蒙古人虽然勇猛,斗志旺盛,但是完颜合达、移剌蒲阿统和他们手下的关陕精兵们知道,他们已到了生死关头,依蒙古人的脾气,他们就是投降也是死,抵抗也许尚有一线生机。求生意识激了他们的斗志,他们疯狂地和蒙古人厮杀起来,蒙古人好几次已经把城墙砸开缺口,甚至杀进城中,但都被金兵拼死杀退并迅堵上缺口。金兵利用防守的优势,利用身边一切可以杀人的东西反击蒙军,居然奇迹般挡住了蒙军持续不断的猛烈进攻。

大名府和沁州的情况大致相同,横行草原的拙赤合撒儿、别里古台在地形相对复杂的东昌、广平一带已经在完颜陈和尚、杨沃衍手中吃了不少苦头,虽然他们重创了杨沃衍部,但完颜陈和尚所部依然完整,现在他们虽然把陈和尚和杨沃衍都赶进了大名府,但仗却更不好打了,先退到大名府的杨沃衍不但迅把大名府的百姓组织起来,还从各地调集了不少粮食,甚至也和沁州守将一样,来个坚壁清野。等他们杀到大名府城下,大名府的防御措施已经做得很充分了,而且大名府早在北宋时期就是当时著名的都市,经济比较达,更是后来金国相当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这些年不仅要应付蒙古入侵,还要防备彭义斌部的袭击,这里囤积了大量军备物资,因此杨沃衍很轻易就把当地百姓武装起来。双方在此展开激战,完颜陈和尚以坚城为依托,不论防守还是反击都打得有声有色,陈和尚熟悉蒙古人的战法,坚决不上蒙军诱敌追击或突围的当,虽有反击但绝不离开城内守军的视线。日子一长拙赤合撒儿、别里古台有些受不了了,尽管每次交战都不吃亏,金兵的伤亡都多于蒙古兵,但就是不算那些临时武装起来的百姓,金兵人数也多过蒙古兵,这么消耗下去可不是办法。拙赤合撒儿、别里古台不得不停下攻势专心围困,不管对方是否上当,只在城下叫骂挑衅,引诱城内守军突围或出击,不再强攻。一时间蒙古人也没什么有效的办法对付大名府和沁州的守军,只能做长期围困的打算,在两城的外围挖掘壕沟,防止城内守军突然出击或突围,派出游骑兵架设瞭望塔时刻观察城内守军的动向,切断外界和被围城池的对外联系。

这些动作对准备比较充分的沁州、大名府守军来说还好些,可对霍州的完颜合达来说那就麻烦了,城内很快就断粮了,整个霍州城所有能饱肚子的东西都被守军拿来吃了,为了活命,有的士兵已经开始杀马了。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医少药,很多受伤的士兵得不到救治,加上天气寒冷,非战斗减员在暴增,也幸好现在天气寒冷,尸体都冻得邦邦硬,暂时没有腐烂,否则引了瘟疫那就不用打了。

沁州、霍州、大名府6续被围后,金哀宗完颜守绪开始几天还能收到消息,当得知完颜陈和尚还在坚持反击,完颜合达甚至重创了蒙古军,不禁满怀欣慰,但渐渐的消息中断了,特别是知道了完颜合达被窝阔台二十万主力包围的消息,不由心急如焚。金哀宗不是窝囊废,他了解霍州的状况,知道以霍州那点资源支撑不了二十万大军几天,哀宗立即下令驻扎平阳的石末冬儿增援霍州。

可石末冬儿是个混蛋,他带领四万人马只走了不到几十里地,探马回报说附近现一支穿着非常奇怪的的队伍,他们现金兵探马后,用弩箭向他们射击,这种弩一射就是三支,他们一队十余人只跑回了他一个人,石末冬儿也不问问清楚,毫不犹豫掉头就带兵回平阳了,为了逃避责任,他还给哀宗上报,说是刚出平阳即遭遇蒙军伏击,现在平阳附近有人数不详的蒙古骑兵出现等等虚假消息,石末冬儿去不去救霍州本来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不会这么大,的确他那点人本也救不了霍州,但他的假情报让哀宗方寸大乱。哀宗得报更是大惊失色,平阳可是汴京的西北重镇,平阳失守那金国的西北就无险可守,蒙古兵可以长驱直入,绕过重兵把守的潞州等地直扑汴京。哀宗脸都绿了,他病急乱投医,做出了第一个令他后悔终身的决定,命令潞州守军倾巢出动增援平阳府。潞州处于平阳、霍州、沁州、大名府几个地方的中心,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这几个防御重镇最重要的战略支撑,潞州的驻军随时可以这些地方进行支援,即便不去支援,潞州守军的存在也能对包围这些地方的蒙古军队形成威慑,使他们有所顾忌,霍州之所以能撑到现在,就是因为窝阔台抽出了相当的兵力布置在霍州与潞州之间,防备潞州援军接应完颜合达向潞州方向突围。

现在好了,潞州十万大军没事跑去平阳,窝阔台可以放心地收拾完颜合达这个老冤家了。沁州守军的所有退路也完全被切断了,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而在金国第三批使者到达临安后,大宋朝的理藩部官员终于和金国使者见面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建大宋帝国最新章节 | 重建大宋帝国全文阅读 | 重建大宋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