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 正文 第三十七回 西河口之战

作者 : 婺州客

第三十七回西河口之战

刘晋用望远镜看了下对面,籍辣楷吉也在看他,还朝他竖起三个手指头,意思是有三千多骑兵,刘晋冲他点点头。不一会,蒙古骑兵进入了河谷,这一带因战乱基本成了无人区,蒙古兵根本没有多想,丝毫没有减直接往河谷里冲了进去。突然一匹打头的马痛苦地长嘶一声,前腿一软跪了下来,马上的蒙古兵促不及防从马头飞了出去,重重摔在地上。摔马是很丢脸的事情,其他蒙古兵先是一愣,看到那人的狼狈样都哈哈大笑起来。

那个骑兵爬起来看到自己的马躺在地上,他忙跑过去查看,原来马蹄下插进一块尖锐的石头。他扒拉开地面的浮土,看到浮土下有不少尖锐的碎石,忙站起来招呼大家慢点,浮土下有碎石,骑兵们心疼自己的马,连忙勒住马头翻身下马,牵着马小心翼翼往前走。前面的突然慢下来了,后面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下子涌进河谷挤做一团。整个队形顿时有些乱了,刘晋看最后一队骑兵进了河谷,摇了摇边上一棵小树。守在河谷入口山坡上的几个人狠狠一拉手中的绳子,只听轰轰巨响,埋在山坡下的几十个手雷一齐炸响了,爆炸的声浪裹胁着大片碎石飞向殿后的一队蒙古骑兵,顿时把他们砸得人仰马翻。

后面马队一下子惊了,往前疾窜,这下前面那些下马走路的倒霉了,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急冲过来的马队踩在了脚下。而入口两边的陡峭山壁因爆炸轰然倒塌,大堆碎石生生把河谷入口给堵住了。这几乎完美的一幕看得刘晋心花怒放,他大吼一声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手雷,拉了下瓶口的细绳就朝河谷中人堆里扔了过去。

随着手雷的爆炸声,两边山坡上飞出上千个火把,迅点燃了河谷周围的枯草,接着河谷两头也燃起大火。接着火把开始往人群里丢了,蒙古骑兵已经意识到中埋伏了,忙射箭反击,顿时有西夏百姓中箭倒地。可伴随大火而来的呛人浓烟,很快让蒙古射手们失去了准头。更不妙的是马匹也受不了烟雾开始不听使唤了,数千匹马在烟雾中乱冲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刘晋他们可管不了那么多,仍然不停往山谷里丢火把,没火把的丢石块。眨眼间,小小的山谷到处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烟雾,烟熏加上火烤,还有时不时砸下来的山石,射出的箭支,蒙古骑兵受不了。开始死命想往外冲,但两头都有石墙给挡住了,于是有人开始扒拉着石头往上爬,有人毫无目标张弓搭箭垂死挣扎。可这样招来了更密集的石头、火把,刘晋他们的火枪也开始射击了,西夏士兵手中的弓箭也开始射杀了,只要哪里有人企反击或突围,就会有石头、箭支、子弹、火把招呼过来。

烟雾中不时传来惨叫声、哭喊声、咳嗽声以及战马悲惨的嘶鸣声,在烟火的熏烤下,数千匹战马在这个不大的河谷中象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这对被围困的蒙古兵来说是雪上加霜。如此一边倒的战况让那些西夏军民既解气又意外,多年来西夏一直被蒙古人摁着头暴打,如今在大宋这个年轻官员的指挥下,一千多老百姓现在居然轻松暴打三千多蒙古兵,让这些西夏军民对这个年轻人既惊且佩。

渐渐地,蒙古人的反抗越来越弱,刘晋让边上一个西夏人吹起牛角号,示意大家停手。大家停下手,但仍然端着枪,张着箭警惕地戒备着。过了好一阵,烟雾渐渐稀薄了,河谷中的动静也越来越小。大家渐渐看清的眼前的惨像,河谷里躺满了横七竖八的人和马,没有几个是站着的,每个人身上都是千疮百孔,衣衫褴褛,脸上皮开肉绽。马匹也死了不少,很多马还是被蒙古人自己砍死的,的确在这种情况下不杀马由着它们乱跑,那这些蒙古人不被烧死也会被马踩死。刘晋看到有一匹马没断气,梗着脖子惨叫着想站起来,可是肚子踩破了,肠子流了一地,刘晋拿过一支枪,朝马头补了一枪。这一枪把那些醒着的蒙古人吓了一跳,有几个忽然想起什么,用汉话喊道:“胡醒言!”

“大胆,我们将军的名字也是你叫的吗?你们听好了,我叫刘晋,是胡将军的手下。对付你们还用不着我们将军亲自出手。”

刘晋让籍辣楷吉带人下去把活着的都绑起来,一点俘虏居然有两千多人,原来他们大部分是被烟熏得晕过去了,死的人大多是被自己人或马匹给踩死的,直接被刘晋他们打死、烧死的并没多少。打扫完战场,天已经开始暗了,大家终于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点起篝火一边烤肉,一边唱歌喝酒,西夏人很久没这么开心了,纷纷提着酒袋跑过来给刘晋他们敬酒。

当孟珙率人赶到西河口时,刘晋等人已经打点好行装,押着俘虏正准备启程,了解完事情经过,孟珙树起大拇指连声说“了不起”。

这次胜利让整个兵部又一次扬眉吐气,兵部改组以来连战连胜,先有胡醒言的五马山大捷,后来兵部又策划了“楚州事变”,铲除了李全在楚州一带的势力,接着海军突袭登州,并粉碎了李全对台湾的图谋,如今又来个西河口大捷,这连番胜利,极大鼓舞了军队士气和百姓对朝廷的信心。后来有人甚至传言,成吉思汗是被刘晋他们给气死的。

而且,刘晋的神来一笔也带来几个意外之喜,这批西夏贵族可以说是西夏的最后一批精英。那个耶律和就是当年辽国贵族后裔,他祖父在辽国被成吉思汗灭国后跑到西夏,如今他的父兄都已在和蒙古人的战斗中牺牲。他成为一个死硬的抗蒙分子,他虽对西夏抵抗蒙古军没有信心,但要他投降蒙古他做不到。此人对汉学打骨子里喜爱,非常注重了解宋朝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信息。在最近两年,他注意到了宋朝生的一些变化,多次派人到四川一带收集宋朝报纸。在成吉思汗率军包围中兴府期间,他建议夏主李晛秘密转移部分皇室血脉离开战区,前往大宋避难,建议被李晛采纳。

六月初,李晛遣使到蒙古军中议降,求宽限一月献城。成吉思汗答应了,李晛密令耶律和等护送几个宗室贵胄和忠臣之后,乘蒙古军放松警惕悄悄逃离中兴府。这些人中有英王李德诚,他是献宗的弟弟、李晛的堂叔,李晛堂妹汨阳公主李蕻,大将嵬名令公的儿子嵬名兆,大将籍辣思义的小儿子籍辣楷吉,右丞相高良惠的侄子高令铭,史官曲枢迄、还有西凉宿卫官粘合、扎哈扎不等。他们一行人悄悄出城,化装成百姓一路东躲西藏,绕开蒙古军大营一路往南,居然真让他们跑出来了。因一路上碰到不少难民,汨阳公主又是个软心肠,随手给了几个难民一点吃的,这下可好,附近的难民都来要吃的。扎哈扎不、粘合两人想赶走难民,一着急说漏了嘴,暴露汨阳公主的身份。英王李德诚看情势不妙,索性召集这些难民一起保护他们南逃,李德诚平时颇有威信,难民们果然很听话地跟着一起跑,沿途还搜集了一些无主的牛羊用以果月复。

李晛本想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喘口气,没想到六月下旬生了一场大地震,刘晋设伏那天清晨所感觉到的大地震动就是因地震而起。那场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由于天气炎热,造成瘟疫流行,走投无路的李晛只好在七月初向成吉思汗投降。

可是当时成吉思汗已经因病去世了,去世时怕西夏人反悔特留下遗嘱:死后暂秘不丧,夏主献城投降时,将他与中兴府内所有兵民全部杀掉。蒙古人把成吉思汗的死归罪于西夏人,毫不犹豫地执行了这个遗嘱。嵬名令公等随夏主李晛投降的一些大臣,以及中兴府的所有军民被全部屠杀,消息传来,这些西夏遗少、难民无不满怀悲愤,对蒙古人充满仇恨。嵬名兆、籍辣楷吉、扎哈扎不、粘合他们几个武将纷纷要求上阵撕杀,以报灭国之恨,家人被屠之仇。在醒言的安排下,这几个人均加入了禁军,开始接受新的军事知识和训练。

也就是这批人,在以后征服草原的过程中,为稳定当地民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建大宋帝国最新章节 | 重建大宋帝国全文阅读 | 重建大宋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