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 正文 第九回:守株待兔

作者 : 婺州客

第九回:守株待兔

说起这个沈复,我们一直不放心他,也一直看不懂他,按说他这么精明的人,肯定能够感觉出来,但只要我们开口要他做什么,他向来无条件执行,从不推月兑。虽然说我们让他赚了不少钱。但嘉定十二年后,我们把镜子镀银的配方都给了他了,那些玻璃匠人也都是他的人,珍珠养殖的技术他那些工人早都掌握了,他早就可以甩掉我们了。可他还是一如既往,和过去一样对待我们,以至我们常常扪心自问,对他是不是太小人之心了。后来当上皇帝后我问他,他只说了一句:小民第一眼见到陛下就知道陛下等非凡人。怎么问都是这句,直到他死也没问出来为什么。后来沈从龙和赵与芮喝酒喝茫了,透露了一点:他父亲极迷信,自从嘉定元年起,家道开始中落,干什么都不顺,买什么赔什么,种什么死什么,大儿子也在去日本的路上遇飓风翻船死了。有次在临安净慈报恩寺求签,得一下下签,说他不久会有血光之灾,他急了,忙问解法,解签的说让他回老家,到处走走,如遇有神奇之人,千万与之结交,可避灾祸。

因此他回乡后,遇到什么人都客客气气与之结交,之后在6游家遇见我们后,确实让他感觉到了神奇,于是拼命结交。而之后,当他因玻璃、珍珠赚了钱后,沈家其他生意也一起好转起来,从此,认定我们就是神奇之人,我当了王爷,后来又登基即位后,更是死心塌地了。说起来,在后来的对金、对蒙战争以及之后的海外扩张,他们家的功劳极大。

嘉定十三年皇太子赵曮去世。

嘉定十三年年底,我和弟弟赵与芮回到绍兴过年,过完年哪儿也不去,就天天在家读书写字,我要在这等个人,起码历史上说我今年会认识一个改变我命运的人。而老娘去年则被沈家接到绍兴住了一阵,过年前才回来。我们也趁这机会尽量多陪陪她,现在她身体越来越不好了。

嘉定十四年四月初,这天一早起来就闷热异常,我和弟弟与芮有一搭没一搭的边说话边看书,快到中午时分,天暗了下来,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接着就下起雨来,舅舅急匆匆跑了回来,嘴里骂咧咧的“这鬼天气,说变就变啊。”手里拎着几尾鱼,冲着厨房喊:“儿他娘,把鱼弄弄,一会给我们下酒。”我打趣道:“舅,又是哪家孝敬的啊。”

“哪里,一早去了下陈,给根宝保媒去了,这是那边给的,嘿嘿。”

我们开心的和舅舅边聊边等着开饭。

菜刚上桌,响起了急促的悄门声。

舅舅嘟哝了句:“谁这么会挑时候。”弟弟过去开门。

门口站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儒生,个子长挑,浓眉大眼的,衣服被雨淋得湿透了,紧紧贴着身子,胸前捧着一个褡裢,模样甚是狼狈。他站在门口歉意的说:“打搅,这雨来得太急,请容暂避一阵。”我连忙让弟弟把人请进来,搞不好他就是把我引见给史弥远的那个贵人,岂能怠慢。

这人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宁愿自己淋雨,褡裢里的文房四宝倒是顾的挺紧。忙对那人说道:“看,都湿透了,我外甥的衣服小了点,你看要不先穿我的,让我家的帮你把衣服熨干了你再换回来?”

“是啊,先换下衣服,要不激出病了就不好了。”

这个书生嘴上客气着,心里是一阵温暖,终于找到组织了。

换好衣服,请那人坐下一起吃饭,边吃边聊,当听到那句:“鄙姓余,名天锡,字纯父……”的时候,其他我什么都听不到了,只有那句话犹如天籁之音,没错,我命里的福星,就是他。我苦苦等了这个***足足十多年啊。

“先生一看便是满月复经纶之人,今科必能中榜。”马屁值几个钱,拍吧。

“我看也是,先生现在哪里高就?”

“哦,惭愧,在下现恬为史相府西席。”

“哎呀失敬失敬!”舅舅虽看似粗人,其实心思也蛮机灵的,一听是丞相史弥远的家塾老师,马上来劲了。

“快,再弄几个菜,把那鸡杀了,还有那鹅,还有……那什么……反正活的全宰了。快点,这是贵客!”

“别别,仁兄客气了,客气了。”余天锡不禁有些飘飘然。

“哪里哪里,能在丞相府教书那学问还了得。来,喝喝。”

“这两位可是仁兄令郎?”

“哦,是我外甥,不过,他们可是皇家血脉啊。”

“此话怎讲?”余天锡心中一动,他想起了临行前史弥远的一番话:今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太子去年又……哎……,如今太子去了,皇子竑却又视老夫为陌路。纯父,皇上召太祖十世孙入宫学习的事,你要多加留意绍兴、庆元一带,是否有我皇室血脉。朝廷不能落入奸佞之手啊。

“他们俩是我朝太祖之十世孙,燕王德昭之后,这是赵与莒,那方十八,这是赵与芮,年方十六。可怜我妹夫早死,他们母子衣食无着,就到我这栖身,你说我不管谁管呢,哎……好在他们两个恭谨谦让,兄忠弟悌,温良孝顺,没让**什么心,可惜了啊。”我靠,没想到舅舅口才了得啊。

其实,当太子死后,宁宗曾有谕,选十五岁以上的太祖十世孙入宫学习,意在遴选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可这事全保长并不知道,这么说无非是自抬身价,好跟余天锡套套瓷。可这话听在余天锡耳朵里就留意上了。

“啊,原来是太祖之后啊,果然一表人才。”

“哪里,过奖了,先生贵为相府之师,学问自是非同一般,他日皇榜高中,前程未可限量。在此,晚生以薄酒一杯,祝先生金榜提名。”

“好好,公子可否写几个字给鄙人看看。”

这是考我呢,这么多年下来,对字还是有点自信的。

我说道:“在下生面前献丑了,先生不日定能登科,晚生借花献佛,就借孟郊的《登科后》祝先生早登龙门: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写完施了一礼,“让先生见笑了。”

“不错不错,颇有颜柳之风啊。这字就给我留个纪念吧,此次多蒙仁兄和两位公子款待,他日定当相报。”说完把字收了起来。

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互相吹捧,看雨停了,余天锡准备上路了,我本想送他点什么,但转念一想,送贵重了不行,送便宜的没意思。所以只是做依依惜别状和他拱手道别。反正他的目的达到了,我的也达到了。

当晚我就跑到了石坳,向大家报告这一消息,大家顿时兴奋起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建大宋帝国最新章节 | 重建大宋帝国全文阅读 | 重建大宋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