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大唐 卷二 风过大唐 第一百零四章 儒、道、佛之争(下)

作者 : 太行情雪

经过孔颖达、颜师古两人的一番唇舌楚风等人才明白南朝佛门有了极大展不仅在与儒家争夺信徒而且由于寺院经济的急剧膨胀已经危及皇权以及世俗地主的利益。因此在南朝时期儒佛之间的冲突便不单单限于思想文化观念。

而佛家提出的神不灭与儒家的神灭之间的争论促进儒佛在思想上的融合部分儒者一方面将儒家思想引入佛教义理促进佛学儒教化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佛门思想引入儒学使传统儒学一些本质性的变化儒学在与佛教冲突中更不自觉地与道教亲近以结盟联合抗衡佛教种种变化之后形成南派儒学。

而此时中国的北半部处于中国历史最黑暗时期民族纷争的混战状态史称“五胡十六国”。在这几百年中北朝是儒学的一统天下而且儒学的学风较南朝纯正。这其间的原因是北方胡人皇帝面对中原文明而不得不进行的一次汉化。

北朝儒学不似南朝儒学与佛道结合求导创新而是趋于汉末的学术传统以接受、应用儒家经典为要务研习儒家经典中固有典章、思想学术具有相当明显的实学倾向。但由于北朝皇帝采取的是佛、道、儒三教并举儒家虽然坚持自己的经义却也不得不面对其他两教的挑衅而佛与道派也不是和睦相处北周二武灭佛事件就是佛道冲突而成。

而孔、颜两人正是北派儒家代表不过两人修订的《五经正义》也包含了不少南派儒家要义。

楚风心中明白这么多冲突说白了就是中国本土文明和外来文明的碰撞自己选择儒家支持也不是就真的欣赏它只是把它有利于自己统治青州而此时佛门寺产之丰富丝毫不下那些门阀地主看来自己上任后如果有必要的话就得向他们开刀。

楚风小心问道:“不知道我大隋儒、佛、道三教还有纷争么?”

孔颖达意味深长的看着楚风淡然道:“自然有现在只不过是表面平静罢了底下暗流汹涌暴风雨前的平静啊。”楚风身上一个激灵难道这人看破自己的心思了?楚风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问道:“我记的中土的宗教争斗应该是在魔门与静斋、佛门之间吧。”

颜师古捻须笑道:“不错看来楚公子了解的很清楚只是魔门之人天性凉薄损人利己只要它一现世必定引起各大势力的围攻我儒家也不例外。只是这几百年来儒家大不如以前这道魔之争便没有参与。”

“其实也不尽然魔门原本是在秦汉时倍受打压的法、墨、阴阳、纵横等百家学派他们倍受迫害之下便联合在了一起心中难免有些愤世嫉俗久而久之再加上魔门和胡人融合便形成损人利己这一不二法门说到底也是我神州一脉。”这孔颖达依旧信奉儒家“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观念。

楚风恍然大悟这三派因为能够在阳光下存活不能容忍别的势力加以插手一有外来势力便一起大加攻击那势力一但被打压下去这三派便继续接着掐而现在儒家实力下降便退出了对外的斗争专心抵抗这道佛的侵袭。

楚风小心的继续试探道:“不知道孔先生所说‘暗流汹涌’是指什么?”

孔颖达不由仰天大笑声音清越悠扬远远荡出他看着楚风一字一顿道:“老夫如若不是看你一身武功近似儒、道两派这些话也不对你说。”楚风大惊自己这一身本领连邪王也是试探过才现自己会武功这人竟然知道自己武功心法流派那他武功高到了什么地步?他怎么说自己的武功是道、儒?是了宋时儒家吸收道派“无”之思想武功心法自然相近。

似乎看出了楚风的想法孔颖达淡淡道:“楚公子不必吃惊那日在曲水殿师古从你的字迹和武功中推测出来的。”

楚风顿时松了一口气转身对出颜师古施礼道:“原来颜先生也参加了那日盛会小子眼拙竟然没有现。”

“是啊公子可能没有注意到我在人群的最后面公子那副书法当真是精妙非常融武于书法之中难得。”颜师古对楚风微笑回礼道。

孔颖达意味深长地笑道:“我想楚公子也是‘胸有大志’之人吧。”

“噗!咳!咳!”赵仲杰顿时被这一声“胸有大志”吓的剧烈咳嗽起来他平常以君子之道约束自己虽然认楚风为主公猛然间听见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还是无法接受。

楚风没有理会一旁的赵仲杰平静的回答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小子虽然从海外归来却也知道这大隋摇摇欲坠为了亲人安危小子也只好尽最大努力来保护他们至于这大志么……嘿!那就看两位先生怎么理解了。”楚风引用论语之言暗示这两位大儒心中知道就可隐隐让这两位做出选择。

孔颖达和颜师古两人对视力一眼面露微笑心中均想这小子还真不是个简单人物。

孔颖达微笑道:“既然如此咱们就把话说开老夫和师古毕生以恢复儒家辉煌为己任经过十数年之努力编纂出《五经正义》即《诗诗正义》、《尚书正义》、《周易正义》、《礼记正义》和《春秋正义》本以为可以使分裂的南北儒家合而为一。”苦笑一声孔颖达继续道:“不料先皇对此根本不理不睬等当今皇上即位时虽然对这表现出一些兴趣并用之于科举但实际的效果上对统合儒家没有起到丁点儿作用反而引起一些人的嫉恨数次暗杀于我等。”

楚风点点头历史上对这个有记载孔颖达因为名气过大而招来杀身之祸幸亏杨公就是杨素对他加以庇护没有遭到毒手便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两位先生才学太过引人注目这才遭人嫉恨。”

孔颖达微微苦笑摇头道:“不止如此原因还有……算了不提这个。我和师古想跟随楚公子只希望公子将来支持我等整合南北儒学。”

楚风心中狂喜忍住激动装作漫不在意的问道:“两位就对我这么有信心?”

颜师古飒然一笑傲然道:“老夫别的本事稀松平常这观人之术还是破有心得公子来到洛阳所做的一切老夫都有所耳闻楚府门口那三尊门神更是了不得的大将之才呵呵不由我等怀疑啊。”两人都是阅人无数的老前辈自然能从种种迹象看出程知节等人的不凡。

“喔这样啊不知道两位先生能给在下什么帮助?要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得到一样东西必然会失去另一样东西。”楚风表情淡然似乎对两人丝毫不感兴趣一般他知道这些文人肚子里花花肠子太多远不如武人豪爽你越是表现出不感兴趣他们的兴趣反而越浓。

这两位大儒显然也没逃月兑出这一规律孔颖达微笑道:“公子手下猛将虽多文臣却少的可怜我与师古虽愚钝却对这治理之道有些许心得经验而且我还有一批北派儒学学子可为公子效力。”

楚风抑制住心中的激动问道:“两位先生如此待我所求的必定不仅仅为整合南北儒学吧?”他确实不相信两人仅仅为了统一儒家而花费这么大气力一定有别的图谋。

颜师古轻笑一声摇头道:“公子年纪轻轻见识却如此不凡相必公子那日在曲水殿上的表现也是装出来的吧?”不等楚风反驳他继续道:“若是仅仅统一儒学我二人只要任找一阀、如宋阀、李阀、宇文阀等就可以但是我二人还想恢复儒家以往的地位与辉煌所以就不得不打压佛、道两派这宋阀与静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李阀阀主耳根极软优柔寡断在他手下实现这个愿望不大可能至于独孤阀外戚耳宇文阀杨广走狗作恶太多和他们在一起玷污儒家仁义之名。”

“那两位为何不尝试瓦岗翟让、李密河北窦建德、青州长白(注)王薄等义军?”楚风打断两人的话语。

孔颖达眼中闪过一丝蔑视淡淡道:“我等士子岂投靠这些乱民百姓况且他们根本成不了气候。”

楚风恍然大悟他们这些儒生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从心眼儿里看不起这些平头百姓说到底他们还代表着门阀或者庶族地主阶层便冷声道:“我上任后可能要摧毁门阀制度难道你们还跟随我么。”

孔颖达闻言一愣随即淡淡道:“既然门阀已经不合时宜摧毁他也是理所当然我等没有什么意见。”他和颜师古都是出自小官宦之家对那些门阀也没有什么归属感所以痛快的答应了楚风的要求。

“好既然这样我答应二位先生不过在下对两位先生也有些小小要求这些要求咱们还是敞开说明白了好省得到时候大家都不痛快。”楚风微笑这直视两人脸上浮现出一丝得色。

ps:南儒北儒确实存在但此时是否统一不确定本书假定其为分裂状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绝美大唐最新章节 | 绝美大唐全文阅读 | 绝美大唐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