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一卷:大西洋 第十九章:征服天堂(五)下

作者 : 红色猎隼

“想不到您会约我在这里见面,虽然有些冒昧,但是我还是请再确认一下―这里安全吗?”在托洛廖夫上校的对面坐下,查尔斯一边大大咧咧的从服务生手中接过印刷考究的菜单,一边故作轻松的用自己在多年前在柏林所学会的俄语问道。虽然查尔斯一向自诩自己在谍报战领域混了这么久、见多识广,但是贸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多少还是有些心里没底。

“红军撤出了柏林,但‘格鲁乌’并没有!”拥有一张典型的俄罗斯冷俊容貌的托洛廖夫上校放下手中的高脚杯,对着身边的服务生低声轻语了几句,便挥挥手,让对方先走开了。不久之后,这个服务生便再次走来,手中所捧着的餐盘之上放着一瓶外型并不张扬的白酒。但是多年以来和俄罗斯人打交道无数的查尔斯却早已看出那是来自俄罗斯的“生命之水”―“伏特加”。

“为了我们的先辈曾并肩作战,埋葬了第三帝国……开杯。”举起手中那散着浓郁酒香的透明色液体,查尔斯不无豪迈的说道。好的伏特加用黑麦和山间清泉水酿成,不过这样的上品并不多见。大路货伏特加用小麦或土豆加水酿成,味道远比上述品牌逊色得多,先小麦、土豆比不上黑麦,其次水的质量远达不到清纯的地步。因此普通的伏特加口感温润中略带辛辣,苦中有甜。只能算是中度酒,一般不高于45度。但是此刻托洛廖夫上校用来款待查尔斯却显然不是凡品,口感柔软细腻之余,口味凶烈,劲大冲鼻,咽后月复暖。平时也好为杯中之仙的查尔斯干了第一杯之后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我们先辈们的确共同对抗过法西斯。但是柏林却只有一座。”托洛廖夫上校同样酒到杯干,但是显然喝的并不愉悦,查尔斯注意到他的目光始终没有偏离过窗外那灯火辉煌的景色。此刻他们所在的地方可谓柏林的心脏所在。离勃兰登堡门不远处是德国的国会大厦,也称“帝国大厦”,它建于1884至1894年。现在是联邦议会所在地。同国会大厦遥相呼应的是德国总理府。这座白色大厦是新建政府区最醒目的建筑之一。勃兰登堡门东侧的巴黎广场,纪念1814年普鲁士军队在解放战争中占领巴黎而命名。菩提树下大街从勃兰登堡门向东横穿柏林市中心,一直通往柏林博物馆岛和柏林电视塔,是欧洲最华丽的大街之一。

而勃兰登堡门西侧的三月十八日广场,纪念1848年3月18日的德国三月革命和年3月18日民主德国的第一次人民议会自由选举而命名。六月十七日大街,则是为了纪念1953年6月17日生在民主德国的人民起义,它从勃兰登堡门起向西经过柏林胜利纪念柱,穿过柏林动物园和柏林工业大学。当然托洛廖夫上校的目光最为集中的还是高26米深11米的勃兰登堡门。

这座以雅典卫城的城门作为蓝本设计的建筑,其设计者是普鲁士著名的建筑师―朗汉斯。他由12根各15米高、底部直径1.75米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撑着平顶,东西两侧各有6根,依照爱奥尼柱式雕刻,前后立柱之间为墙,将门楼分隔成5个大门,正中间的通道略宽,是为皇家成员通行设计的。大门内侧墙面用浮雕刻画了罗马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的海格力斯,战神玛尔斯,以及智慧女神、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保护神米诺娃。勃兰登堡门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希腊神话中的尼刻,罗马神话中的维多利亚)铜制雕塑,女神张开身后的翅膀,驾着一辆四马两轮战车面向东侧的柏林城内,右手手持带有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铁十字勋章,花环上站着一只展翅的鹰鹫,鹰鹫戴着普鲁士的皇冠。雕塑象征着战争胜利,雕塑是普鲁士雕塑家沙多夫的作品。

“阁下是第一次来到柏林吗?”看着目不转睛的注视着窗外的托洛廖夫上校,查尔斯微笑着从自己的怀里取出一个烟盒,轻轻的打开,推到了对方的面前,里面平躺着12根堪称极品的古巴哈瓦那雪茄。“我的确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因此多少有些好奇。我实在无法将今天我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与摆放在我家里的哪张照片联系在一起。”托洛廖夫上校默默的举起一直放在手边的那张黑白照片,在那永远定格的历史画卷之上,一群满身硝烟的苏联红军士兵正在手风琴的伴奏之下在被炮火熏的乌黑的勃兰登堡门下,跳着奔放的哥萨克之舞。

“其中那个军官应该是您的祖父吧?”接过照片查尔斯一眼就认出了照片右侧端坐在一辆T―34型主战坦克之上的那位红军中校。除了多年培养而成的敏锐洞察能力之外,整张照片之中那位红军中校的脸上丝毫露出笑容,反而写满了忧郁。“是的!他的确是我的祖父。他是‘红色乐队’的成员之一。”托洛廖夫上校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如此长时间的潜伏在纳粹的心脏地带,他一定是一个伟大的间谍!”虽然多少有奉承对方的意味。但是身为一名特工,查尔斯还是对格鲁乌在二战之中成功的在德国本土建立起代号“红色乐队”―这一颇具传奇色彩的情报网敬佩有加。1938年,波兰籍犹太人,**员特雷伯.利奥波德,化名让.吉伯特.奥托受苏联总参谋部情报部的委派,前往西欧开展针对纳粹德国的情报活动。不久,特雷伯就建立起一个主要由外国**人和左翼人士组成的庞大情报网,代号“红色乐队”。由于大多由来自西欧各地甚至德国本土的左翼或反纳粹人士组成。因此这个情报组织的很多成员渗透到了德军的高级职位,因此能提供了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包括军事部署、武器等等。

“伟大的间谍?他在战争中不过是靠出卖灵魂才苟延残喘。”托洛廖夫上校冷笑着讲述起了自己祖父那些不光彩的往事。“红色乐队”著有成效的工作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苏共中央对这个主要由外国**人和左翼人士组成的“乐队”极不信任,为此,派遣了许多年轻的苏联情报军官来领导“红色乐队”。但是这些年轻而又缺乏情报工作经验的苏联军官的到来却给“红色乐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托洛廖夫上校的祖父就是其中之一。

1941年11月12日,化名肯特的苏联军官、“红色乐队”重要成员维克多苏库洛夫在马赛被盖世太保逮捕。半年后的1942年7月,“乐队”的另一主要成员,苏军上尉艾弗雷克也在法国落入盖世太保手中。这两名主要成员被捕后不久,就先后招供,盖世太保迅利用二人为突破口,突破了“红色乐队”,逮捕了许多“乐队”成员,其中大部分人最终被德军处死。

但是包括托洛廖夫上校的祖父在内很多来自苏联的年轻军官却活了下来。盖世太保利用缴获的电台和密码,以“肯特”的名义继续与莫斯科进行联系,并通报说“肯特”仍很安全,于是莫斯科继续向“肯特”布置情报任务。为了进一步迷惑苏联,德国决定在巴黎成立以德中央保安局中队长潘维茨为负责人的“特别行动队”,策反“红色乐队”被捕人员,充分利用“红色乐队”间谍网的秘密电台,以“红色乐队”名义向莫斯科报告有关英美与德国单独媾和的假情报,从而分化、瓦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德方将这次行动命名为“大赌博”计划。据说是为了尽量拯救被捕的部下和破坏敌人的计划,托洛廖夫上校的祖父表示同意参加“大赌博”计划。此后苏德双方都利用该间谍网开展了真假难辨的侦察与反侦察活动,直到二战结束。“红色乐队”的情报不仅被放在斯大林的案头,也同时被希特勒审阅着。

在战争结束之后,迎接那些“红色乐队”成员的并不是鲜花与拥抱。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因叛国罪被逮捕,并被军事法庭宣判了长达数十年的年劳役。赫鲁晓夫上台后,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没有得到久违的平反,而是被再次被宣判。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很多人才重见天日。与这些同僚相比,托洛廖夫上校的祖父或许是幸运,因为他的岳父是当时乌克兰方面的高级将领,他幸运的躲过了审判。但是在他生命中剩余的岁月里,他却始终承受着良心上的谴责。

无论是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围绕“红色乐队”的猜测和谁是英雄、谁是叛徒的争议一直不曾中断。事件的疑点主要集中于:这些人被捕之后是否叛变?是谁出卖了“红色乐队”?他们最终重返祖国,是因为走投无路,还是因为无愧使命?但是被视为世界情报史经典案例的“红色乐队”间谍网的所有成员都已离开人世,“红色乐队”终于拉上的历史的大幕,而那些有关“红色乐队”的谜团也就再也无从获解了。但这或许就是俄罗斯这个北方之国的生存模式,残酷、冷漠,伴随巨大的成功背后的永远是巨大的牺牲。

“这个……我并不是很喜欢。况且我刚从加勒比地区回来。”说完自己祖父的故事,托洛廖夫上校推回了查尔斯递过来的烟盒。“哦!那么说你们已经恢复了卢尔德斯监听站了?”身为一名情报人员,查尔斯敏锐的捕捉到了对方话语之中的漏洞。

卢尔德斯监听站位于古巴都哈瓦那西南2o公里处,占地4o平方公里,建于1964年。当初建站的目的是为了苏联能够有效地监视美国的核试验,监督美国执行削减核武器协议的情况,这是当时美苏之间达成的核裁军协议的内容之一。但古巴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最近的地方离美国只有9o海里。为了满足与美国争霸的需要,监听站的职能后来就不仅仅是监督核裁军,而是搜集所有的信息。这里配备了最先进的电子跟踪设备,有卫星接收系统,大功率电台,以及其它高科技间谍设备,辉煌时期监听站内曾有多名苏军高级技术人员和军事情报专家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除了军事情报外,政治、经济和商业情报同样不放过,据美**事专家透露,卢尔德斯能监听到白宫的所有通讯线路,就连美国金融或者商业通讯以及普通军用通讯也逃月兑不掉这只“猎犬”的耳朵。卢尔德斯监听站获取的战略情报占(苏)俄情报总量的75%。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古巴在冷战时期一直处于两争霸的前沿阵地,自身的安全压力很大。因此当苏联提出要建一座对美监听站时,古巴政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古方不仅未向苏联收取任何费用,而且免费提供土地和其它力所能及的帮助。当然俄罗斯获取的情报要与古巴共享,这对古巴的安全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一落千丈,因此从1992年起断绝了对古巴的一切经济援助。作为对应措施,古巴政府也开始向俄罗斯就继续使用卢尔德斯监听站收取租金,每年2亿美元。

年12月普京访问古巴时,曾与卡斯特罗一起参观了卢尔德斯监听站,并且表示俄罗斯将对监听站继续投资,更新站内设备。然而时隔不到一年,普京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脑会前夕宣布关闭卢尔德斯监听站。俄方的决定让古巴政府非常不满,因为这不止意味着收入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国家安全少了一层保障。

当时莫斯科方面的决定虽然让人感到突兀,但却是经过了一番利弊权衡。在政治方面,它显然是俄为改善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关系而采取的一个实质性步骤,普京选择出席亚太经合组织脑非正式会晤前夕宣布撤销驻外基地,无疑是为了向世界,尤其是美国,表明俄已经摆月兑冷战思维。在经济方面,每年2亿美元的租金对俄罗斯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近年来,美国政府也开始把俄监听站问题与经济挂钩,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一个决议,指出在俄罗斯没有关闭这个监听站之前,美国政府不能同意对俄罗斯所欠债务进行重组。技术方面,虽然俄罗斯对这个监听站加强了投入和维护保养,尽力维持它的正常运转,但由于多种原因,监听站仍然处于一种半瘫痪状态。

但是美国方面借口伊朗的导弹威胁,打算在捷克部建立一个雷达站,并在波兰部署1o枚拦截导弹的东欧反导部署,却最终令俄罗斯作出了在古巴恢复无线电电子跟踪和监听中心的来回应华盛顿步步进逼的决定。随着俄罗斯经济恢复,投资和技术都已经不是障碍,所以从其全球战略考虑,莫斯科正在决定是否重启这个一度被美国视为心月复大患的监听站。

“是的!不过那只是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南美洲全局部署的第一步……。”托洛廖夫上校微笑着回答道。显然他刚才所透露的情报并非是无心之失,而是有意为之。“看来您有兴趣将这方面的情报透露给我。那么我应该如何来回报您呢?”身为一名国际情报掮客,查尔斯敏锐的感觉到了对方的弦外之音。“让我来猜一下,您想要知道一些什么呢?我这里有这次欧洲遭遇大规模恐怖袭击的真正幕后黑手的情报,您有兴趣吗?”虽然知道对方未必对自己所抛出这个的情报感兴趣,但查尔斯还是决定投石问路,以试探对手的斤两。

“这个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谁都知道‘脏弹’的理念最初是由法西斯德国所倡导的。”托洛廖夫上校冷笑着回答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在核物理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的纳粹德国可能是最先提出核武器理念的国家。经过长达4年的研究,德国方面不但拥有制造原子弹的全**纸,更拥有生产核武器所必须的铀和重水。因此在极端机密的情况之下,1945年春德国的核物理学家制造出了第一枚实验性核武器,并还在波罗的海吕根岛进行了爆破试验。纳粹科学家称这种炸弹为“神奇武器”,试验结果导致方圆米内的地区被彻底破坏,数百名军人(主要是被俘苏军官兵)死亡。

但是事实上德国人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原子弹,虽然德国确实有一些科学家根据核反应原理试图制造这种级武器。但是当时在战局已经处于不利状态。德国政府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用于提纯浓缩铀的设备。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当中,随着强敌的步步逼近,在德国西南部一个废弃的啤酒窖中,一个研究小组利用匆忙组装的反应堆原型,实现了持续性地连锁反应。但是当时的纳粹科学家已经没有时间来计算临界质量,因此,在得到浓缩铀后,只是用普通炸药从外面把浓缩铀包严,制成了所谓的原子弹,然后点火试验,炸弹爆炸后,铀粒子散出来,试验地区受到辐射沾染。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子弹,其威力并远没有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那样强大,它们的威力只是具有现在所谓的“脏弹”水平。

这一试验的结果令柏林方面大为失望。因为如此小规模的杀伤力并不足以改变战局,相反却会招来苏联和盟国更为凶猛的报复。因此最终希特勒下令终止了纳粹德国的核计划。但是二战结束后,有数百名德国科学家为苏联核项目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可以说是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的共同研制者。苏联在德国成功找到了一些研制核武器使用的原料,到战争末期,纳粹德国共生产了15吨金属铀,这些原料后来都在苏联“车里雅宾斯克-4o”工业反应堆中得到使用,提取出了苏联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钋。试验成功后,德国博士里尔成为“苏联劳动英雄”,许多德国科学家被授予苏联奖章。

“不过德国人从未放弃过进行核武装的图谋,为此一些野心家和新纳粹党伙同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指定了所谓的‘罗马大火’计划。这个计划的中心思想就是以苦肉计的方式,在德国本土引爆一枚或数枚‘脏弹‘,以之为借口。在德国推行核武装计划。为了推行这一计划,德国政府秘密制造了一批脏弹并将其封存在德国本土的秘密基地之内。”托洛廖夫上校继续侃侃而谈道。查尔斯清楚他所说的并非虚妄。事实上美国中央情报局也一直在严密监控着所谓“罗马大火”计划的进展。

“在受到恐怖分子和中东的威胁之际,柏林有必要采纳建立核威慑的建议。我们有必要问问自己,我们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对恐怖国家的核威胁作出反应。如果需要,甚至可以使用我们自己的核武器。当然美国和北约曾许诺将向我们提供保护。但是如果我们的伙伴不能保证提供保护,就有必要公开讨论建立我们自己的核威慑问题。我意识到我在谈论一个禁忌,但在面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能掌控在恐怖分子手中的危险时,这是一个应该认真讨论的问题。”曾在1988年至1989年的科尔政府中担任国防部长的鲁珀特.舍尔茨曾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如此表述过德国应该建立核武库的意愿。但是他的话一度遭来了德国民众和反对党的一片嘘声。可如果“罗马大火”计划真的实施,德国的民众还会如此理性吗?查尔斯不得而知。

“现在本应点燃德国的‘罗马大火’已经燃烧到了整个欧洲了。那么俄罗斯方面就没有相对应的措施吗?”查尔斯进一步试探道。“烈炎熊熊,又何必引火烧身呢?但是莫斯科方面很清楚,德国政府此次全力帮助英、法两国保住在南美洲的殖民体系决非是出于所谓的欧洲一体化考虑。所以我希望阁下可以提供柏林方面一直以来秘密推行的‘乌斯塔沙’计划的相关情报。”托洛廖夫上校图穷匕现,终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此刻的窗外,柏林已经是一片灯火阑珊。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并不知道此刻在遥远的大西洋之上一支前所未有的欧洲舰队已经开始集结,准备扬帆远航。当自己的家园沦为地狱之时,那么何妨征服天堂。

第十九章:征服天堂(完)

敬请期待下一章:人间赤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龙的力量之天狼最新章节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文阅读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