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一卷:大西洋 第十七章:釜底抽薪(五)下

作者 : 红色猎隼

片岛群已经不再被称为英属福克兰群岛,但是身为福克兰岛防卫军中的一员,汉拉恩却依旧在继续战斗着。那怕在过去的两个星期里,他的战友已经6续被击毙在这片已经被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土地之上,或选择向拥有装备优势以及足够的燃料和食物的阿根廷人投降,他仍决定战斗下去。

这种执着的动力究竟来自何方,事实上汉拉恩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为了为那些战死的同僚复仇?这多少象是一个玩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和汉拉恩一样,是为了英镑才来到这片自己根本不属于的岛群,而汉拉恩对他们也缺少了解更谈不上友谊。是为了那大英帝国的光辉与荣耀?该死,自从汉拉恩在波黑的维和行动中第二次负伤以来,他便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了厌恶和憎恨。或许一切都只是一种本能和惯性,何况已经48岁的他并不在适合战俘营的生活。

透过前方那杂乱无章的荒草,汉拉恩缓缓的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它本应属于自己的上司―那位在斯坦利港外围战斗中被阿根廷伞兵打死的Z连连长穆得尔上尉。通过黄昏下最后一点昏暗的斜阳,汉拉恩默默的注视着今晚他所要起进攻的目标―一栋孤立的牧羊人的住所。房子的男主人此刻正驾驶着汽车从远方的牧场回来,脸上丝毫没有那些被征服者的黯淡和沮丧,相反他显得很高兴,甚至一边开车一边得意的吹着口哨。

是的,他没有理由失落。因为在短短的二周之内阿根廷人给了岛上的居民以他们所想梦寐以求的一切。英属福克兰群岛第31任总督―亚历山大.唐纳德.拉蒙德在宣布投降之后,便被阿根廷军方押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但是填补他所离去后的政治真空的并不是阿根廷人的军事管制,而是真正由马尔维纳斯群岛公民自治的民选政府。阿根廷人无意改变群岛的政治现状,因此曾经只是摆设的立法委员会和行政委员会被赋予了实权。也就是马尔维纳斯群岛公民无须再向一个高高在上的总督以及他所代表的英女王负责。

布宜诺斯艾利斯方面宣布从阿根廷的军队再一次登上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时开始,英属福克兰群岛将不复存在,这一地区的新名称是马尔维纳斯群岛特区。原有的立法委员会和行政委员会将继续维持群岛的运转,直到三个月之后在阿根廷的主持之下为这片属于阿根廷但又遵循着原有英国式生活方式的群岛选出一位“特区长”。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地缘的角度来看阿根廷都对马尔维纳斯群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今天我们英勇的战士再次将祖国的旗帜插上了这片神圣的土地。……用了漫长的时间去等待、去追求,最终上帝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从来没有放弃过阿根廷人。……当然我们还要感谢远在另一个大6的盟友们,我的感谢并非仅仅局限于他们对阿根廷在物质无私的援助,更要感谢他们那然的智慧。他们所提出的‘一个国两种制度’的政治主张必将在后世成为全世界国与国之间解决领土纠纷的不二良方。当然在这里我还警告那些曾经与阿根廷人为敌、正在与阿根廷人为敌以及准备与阿根廷人为敌的国家。战神的天平不会永远先你们倾斜。阿根廷人已经作好了准备,愿意为保卫自己的每一寸国土而流血抗争。”

汉拉恩是在一个马尔维纳斯群岛居民的家中听到阿根廷军政府脑―阿根廷军事委员会主席胡安.卡洛斯.穆尼洛的上述讲话的英语版本。作为一个英国人汉拉恩对“一个国两种制度”这一个名词并不陌生,他没有忘记就在英国人在第一次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之中大获全胜,以武力收复距离英国本土上千海里的荒芜群岛之后,被西方世界敬畏的称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曾挟英国皇家海军远征舰队的战胜之威,于1982年9月24日奔赴北京与当时刚刚走出阴霾,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就香港主权问题展开谈判。

汉拉恩也曾经去过香港,亲眼见证过东方之珠的繁华和绚烂。相比之英属福克兰群岛的荒凉和贫穷,已经穷了大英帝国百年之功的香港似乎更值得大不列颠用武力去保卫。但是面对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一向以铁腕政治而著称于世的“铁娘子”却撞上了钢铁。根据撒切尔夫人当年的外交顾问鲍威尔勋爵的回忆,在轮谈判之中两国领导人便生铿锵有声的碰撞,会议的气氛一度非常的紧张。

双方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寒暄和客套,撒切尔夫人先提出:“:“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但是邓小平便直截了当的告诉撒切尔夫人,中国一定会在1997年收回香港,也不能接受英国继续管治香港的主张。当时情况机会就是给出了最后通牒,在强硬的中国面前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并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空间。撒切尔夫人曾一度想利用外交手腕来淡化冲突的可能。但是邓小平却以提醒的方式告诉对方―中国是有权派军队武力收复香港。无法转圜之下撒切尔夫人只能回答说:如果真是这样,将会导致战争和香港的崩溃;但是刚刚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击溃阿根廷的英国远征舰队在中国领导人的眼中却似乎根本不值一提。邓小平只是淡然的回答说:“如果这样,我们必须一起要勇敢地面对这场灾难。”

随后撒切尔夫人不得不转换方向,在1982年到1997年之间的15年过渡期上作文章。提出在漫长的15年过渡期内,香港很可能会出现政治和经济上的波动。介时英国政府将概不负责。但是邓小平却回答:“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在那次会谈结束之后,一向以强悍而睿智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撒切尔夫人竟然在走下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之时,面对全世界的镜头狼狈地跌倒了。据说当时政治嗅觉极度灵敏的香港在收看到这一新闻之上便马上意识到:在几分钟前结束的会谈中,一定生了什么足以令撒切尔夫人心神迷乱的事情;以至于她的脑袋里充满了恐惧?思索?或者其他什么奇怪的念头,以至于无法腾出那么一小点注意力,去照看自己脚下的路。而且她所摔倒的姿式,又不能令人不自觉地想起了中国传统的跪拜礼。甚至想象成她似乎是向着中国力量的象征──**下跪。而且如果不是她有两个反应度奇快的助手,那么她将向中国力量致以人类历史上最夸张的跪拜礼。

对于中英就香港问题的谈判细节,早已被无数亲身经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诠释和记叙了。英国人在此后曾幻想以典型的“迂回战术”式谈判维护大不列颠最后的颜面,比如在1997年6月3o日把香港政治、行政管理权直接交给特区政府,来个“私相授受”以绕开中国政府;在回归后的香港所设立总领馆或领事馆改名为高级专员公署(:英国把其设在英联邦国家的大使馆叫做高级专员公署,以表示它的特殊地位。标准的英国式小动作);谈判中要求规定外籍人士可以担任港府行政的高级职员,即司长级官员。当然最著名的争论还是中国政府要不要在香港驻军的问题。

为了阻止中国政府在香港驻军,英国人再次搞了一个小动作,在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之际,英国方面授意香港记者找到中国政府的一位高级领导人,说香港老百姓很怕中国政府在香港驻军,中国政府是不是一定要在香港驻军?由于这位领导人并不熟悉香港问题,于是只是不经意地回答了一句:“也可以不驻军吧!”结果第二天,香港各大报纸便在头版头条报道,中国政府的某领导讲不必驻军,这就代表着中国政府的意见。

这一事件最后竟导致邓小平在会见出席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港、澳地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之时,对着记者公然辟谣说:“驻军是主权的体现嘛!为什么中国不能在香港驻军,英国可以驻军?我们恢复了主权反而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驻军,天下有这个道理吗?驻军起码是主权的象征吧,连这点权力都没有,那还叫什么恢复行使主权哪?必须要驻军。”

这些折冲樽俎早已成为了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在看似波澜不惊的背后,香港的主权之争曾一度险些将东亚乃至世界推入战争甚至是核战的深渊。事实上自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之后,随着英**队在东亚殖民地的全线溃退,当时的国民政府便有意收回香港。而当时的英国政府英国出于需要中国出兵保卫其殖民地缅甸和印度的目的,也曾主动提出与蒋介石政府进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谈判。

但是随着战争局势逐渐向有利于英美盟军的方向展之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便变得日趋强硬。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丘吉尔甚至直接回绝了企图提出香港问题的蒋介石,在斯大林面前曾始终处于下风的丘吉尔公然宣称:“不经过战争,休想从英国拿走任何东西!”而此后美国政府的鼠两端,更令中**队在香港接受日本投降的计划化为泡影。

而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便在朝鲜战场上与以美国为的“联合**”正面交锋,身为美国盟友的英国自此便对其在香港的殖民地惶惶不安起来。而与此同时香港的经济开始全面起飞,在英国的海外经济版图上也日益重要。此时的香港已经不再是英国工业制品的倾销地,更成为英国与亚洲各国经济往来的桥头堡。因此对于新中国以武力收复香港的恐惧也就与日俱增。

英国国防部对于中**队先制人武力收复香港指定了一系列的应急预案。但是英国人很清楚在无险可守的条件之下,即便香港居民如英国政府所设想的那样被迅而有效的动员起来,以驻港英军和所谓“港民义勇军”组成的部队仍不可能在常规战中抵挡住中国6军的百万虎狼之师。因此从1952年英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利用核威慑甚至核打击阻止中**队收复香港便成为了伦敦的唯一办法。

因此从1957年起英国空军便秘密在马尔代夫的冈岛修建可以起降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大型军用机场,同时扩建在新加坡的丁加机场。以之作为皇家空军远程奔袭中国的中转基地。1962年英**方次将“红胡子”战术核航弹布署在丁加机场,同时“胜利者”、“勇士”和“火神”三种远程战略轰炸机也开始进驻该。随后英军在丁加基地进行了频繁的模拟核航弹投掷训练。在整个2o世纪6o年代,英国皇家空军始终不断在这一地区进行核攻击演习。而为了扩大打击范围,英国还在马来西亚的巴特沃思机场和肯尼亚的军事基地之内修建了特别设施,用于储存核武器。此外,英国还轮番派遣携带有核弹的航母战斗群在东南亚海域游弋,并一度计划将装载有“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部署到东南亚。

除此之外,英国政府还竭力拉拢和唆使美国在香港问题上站在英国的立场上搅和进来。在高傲的英国人看来除了自身拥有的海、空优势之外,再加上强大美国盟军,武力保卫香港并不成问题。但是随着1964年中国也加入到有核俱乐部之后,英国的核威慑战略便成为一场危险的游戏。中英双方的力量对比又回到同一层面之上。

为了鼓舞士气,英国国防部只能在争夺香港的各种沙盘推演之上努力贬低中**队的战斗力,夸大自己所谓的精兵战略。在1981年英国国防部递交给英国相撒切尔夫人的有关保卫香港的战略计划之中,甚至说中国空军的飞行员根本没见过高楼大厦,在空战中会撞楼坠毁。可谓“滑天下之大稽”。据说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通过情报部们看到这封报告,报之一笑说道:中国要收复香港何需动用枪炮,只有把广州东江水厂的阀门一关。香港立即断水。不用三天就全港哗变了。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釜底抽薪。

但是撒切尔夫人在会谈时,曾当面向邓小平称赞其“一国两制”构想是“天才的创造”。“一国两制”可谓是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钥匙。鲍威尔勋爵也曾大力赞叹过“两种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可以在一个国家共存,这给予香港人民在1997年之后继续维持其生活方式的保证;意味着即便最有才能的人也将准备继续留在香港,为香港未来的繁荣作贡献。没有‘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无疑仍会收回香港的主权,但可能继承的只是一个空壳。”但是这两位当时英国政府的脑都没有想到阿根廷人会在十多年之后“依样画葫芦”,用同样方式以不算和平手段从英国人手中夺回了自己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入夜了汉拉恩悄悄的从自己的潜伏的低洼地里出来,猫着腰跑向那栋孤立的小木屋,他要的并不多只是足以维持他一周的食物而已。但是刚刚进屋,迎接他的就是女主人撕心裂肺式的尖叫。好在男主人从他的污浊的军服识别出了他的身份。便慷慨的款待了他。

坐在餐桌上品味着久违的热饭,汉拉恩随意的与男主人闲聊着。直到他的头顶想起了那熟悉的轰鸣声,那个声音属于阿根廷新组建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特区驻军所装备的俄制卡―29型共轴式双旋翼战斗运输型直升机。“你们出卖我……。”汉拉恩愤怒的注视着一脸默然的男主人,却得到了一个令他心碎的答案―“我热爱自己的家园,无论它叫英属福克兰还是马尔维纳斯,我们依旧厌倦了争斗。投降吧!阿根廷人并没有虐待你的那些被俘的战友。”

汉拉恩没有选择投降,他冒着正在降落之中的俄制卡―29型武装直升机强大的气流跑出木屋。直到在他的身后响了那致命的枪声。汉拉恩并不知道阿根廷人除了给予马尔维纳斯群岛居民以自治的权力之外,还将福克兰群岛公司的资产没收之后分给了当地居民。福克兰群岛公司1851年由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它和曾经显赫一时的英国皇家东印度公司一样,是直接附属于英国皇室和政府的“国营企业”,并且至今仍是该群岛唯一的最大的牧羊场主。在将其所拥有的土地和羊群分给每一个马尔维纳斯群岛居民之后,他们自然成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忠实拥护者。据说胡安.卡洛斯.穆尼洛的这一创意同样来自于中国,那是他在翻阅《**选集》时从“土地改革”中受到启,同样是釜底抽薪。

但是胡安.卡洛斯.穆尼洛并没有想到在他沸腾的锅底同样有人在准备抽去那燃烧着柴薪。

第十七章:釜底抽薪(完)

敬请期待下一章:回到主题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龙的力量之天狼最新章节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文阅读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