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一卷:大西洋 第十一章:谁的噩梦(五)

作者 : 红色猎隼

除了以狙击手对抗狙击手的精确清除之外,以密集的火力持续扫荡特定区域,通过弹着点逐步接近敌方狙击手隐身处,逼迫对方狙击手采取反击或快月兑离现场,最终通过直接而快的火力压制和火网扫荡予以歼灭也是各国地面部队在遭遇狙击手伏击之时的常见战术之一。而配备有坚固装甲防护和强大火力的坦克和各型装甲车辆更一直以来都是各国6军部队克制狙击手的无双利器。因此在常规地面作战之中,各国6军都会选择派出配备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反坦克手与狙击手互相掩护。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狙击手对于装甲目标毫无办法。在现代狙击手的任务序列之中除了针对传统的人员等软目标之外,硬目标的破坏同样也被列入狙击任务之中,在对通讯设备与油槽、水塔等具战略意义的目标实行破坏的同时,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单独对抗坦克、武装直升机、轻型装甲车的作战。当然在这些战斗之中弹种的选择就益形重要了,而事前的情报收集与前置准备则更是不可忽略。

面对着在自己周遍打的火花四射的米机枪子弹的扫射,蒙托亚冷静的从自己手中的米狙击步枪上取下了只剩下2子弹的弹夹。换上早已准备好的第二个1o弹夹。虽然俄制穿甲弹可以有效对付米距离内的人员或器材目标,但是面对象的“潘哈德”型装甲侦察车这样的硬目标,俄罗斯人早已为系列狙击步枪开了专用的曳光穿甲燃烧弹,使系列狙击步枪可以担负在西方6军之中必须依靠米以上大口径狙击步枪才能承担的反装甲任务。

就如同1名狙击手可以破坏1个通讯基地或导弹弹射基地一样,只要狙击手知道他要面对的目标的弱点在那里,1名训练有素的狙击手同样可以对付1辆现代化主力战车或武装直升机。狙击手可以摧毁的主战坦克的通讯天线、车长用潜望镜、外挂油箱与驾驶用潜望镜,虽然这些都无法直接对战车造成伤害,但却可以有效的遏止对方的机动和作战能力。而如果有反坦克猎杀小组配合的话,狙击手更可以以穿甲燃烧弹先行引燃现代化主战坦克的主动反应装甲块,在令主动反应装甲块爆炸丧失防御性之后,再由反坦克猎杀队以重型反坦克火箭筒或导弹瞄准已无反应装甲块保护的区域加以击毁。此外狙击枪也可以有效的摧毁直升飞机,只要攻击旋翼轴等外露且脆弱的部位,即便是以7.62毫米的半自动狙击枪进行射击,同样可以在2o之内令其俄制米―8型军用直升机这样硬性目标丧失作战能力。

与披坚执锐的主战坦克和盘旋在空中的武装直升机相比,轻型装甲车辆在一个老练的狙击手眼中并不比敌方的步兵更难对付。在确认了自己手中的狙击步枪已经装填了曳光穿甲燃烧弹和穿甲弹混合装填的弹夹之后,蒙托亚用一个深呼吸调整了自己的情绪,猛的探出身去,瞄准着直扑自己藏身的射塔全驶来的那辆法国6军的“潘哈德”型装甲侦察车的驾驶室扣动了扳机。显然这辆装甲车早已安装了坚固的防弹玻璃,即便是穿甲弹也无法直接洞穿它的防御,因此驾御着它的法国外籍军团士兵并没有按照进入战区的实际要求放下驾驶前的装甲挡板,用潜望镜驾驶车辆。或许他从未想过有象蒙托亚这样的狙击手敢与正面与一辆装甲车交锋。

米的机枪子弹呼啸着在蒙托亚的耳边擦过,与此同时这名狙击手手中的米狙击步枪也几乎同时扣响,和大多数穿甲燃烧弹的结构相同,俄罗斯军方为系列狙击步枪开的专用曳光穿甲燃烧弹同样采用了尖头流线型钢芯包裹铝镁粉的制作方法,而在铝镁粉的外层再包着一层铅,而后整个弹头外形再包上一层铁皮。当子弹准确的击中防弹玻璃之时,弹头的外层铁皮在被击中的高聚复合材料制造的防弹玻璃与弹头钢芯的挤压下变形,从而压迫钢芯头上的铝镁粉,瞬间产生高温令铝镁粉燃烧,在高温和强动能的双重打击,具有良好的韧性的防弹玻璃也无法再抵御这致命的攻击,彻底的崩塌开来。但即便如此射穿阻碍的子弹同样无力再伤害车内的驾驶员了,不过它的作用已经足够了。蒙托亚连续扣动扳机,用炙热的枪膛将穿甲弹射向了那名可怜的驾驶员。子弹准确的射穿了这名来自摩洛哥的法国外籍军团士兵的胸膛。在大量从破损的内脏中涌出血液的作用之下,这名士兵无力再把握手中的方向盘,整辆装甲车猛的横了过来。

不过蒙托亚并打算就此放手,他将自己的第4的穿甲燃烧弹射向眼前这辆装甲车侧面暴露出来的油箱。当以9o度弹着角足可击穿厚度为1o毫米的钢板的曳光穿甲燃烧弹高冲出枪口飞向目标。钢芯击穿装甲,足以将强大的热量带至钢板后面的易燃物(如油箱),导致易燃物燃烧爆炸。但就在这辆“潘哈德”型装甲侦察车油箱被击中,燃烧爆炸的刹那之间。一个矫捷的身影却突然跃出了即便毁灭的炼狱。面对着逃过此劫从车辆残骸月兑逃的对手,蒙托亚可以轻易的补上一枪。但是作为一名猎手,他并不嗜杀。已经在同一个点射击4子弹了,是该月兑离的时候了。他以最快的度躲入钢架的保护之后,同时甩掉了原来钩在自己腰间的的绳索,系上了早以准备好的下一条绳索,再度纵身跃下。这一切都是雅克达在丛林中教习给他的狩猎法则。正是这种快在树丛之中移动的方式,令蒙托亚多次以寡抵众,甚至全歼远比自己多的多的对手。

但是这一次他却注定要为自己那最后一枪没有射出而懊悔。因为他错过的那个对手来自古老的中国,名叫李同根。就在蒙托亚迅转移阵地的同时,从燃烧的装甲车中跃出的李同根在坚硬的水泥地翻滚着站稳着身姿,手中的法制突击自动步枪迅转向那高耸的射塔。作为一名军人,他必须为刚才同车的那些“铁牙”营的袍泽们讨回血债。在纷乱的战局之中,他独自一个冲向了“阿丽亚娜”第3火箭射架。

“投降吧!你们是在和整个欧洲对抗。”在射控制中心之内来自法国的对外安全总局负责人―伊万.巴博此刻显然已经走出了方才“切.格瓦拉”旅采用人质肉弹式的愤恨和震惊的状态。此刻从整个射场各个角落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显然已经宣告了全面强攻的开始。无论是法国国家宪兵特勤突击队从射场地下的管道突入还是德国边防第9反恐突击部队的空中索降,事实上已经是一种特种进攻的手段。现在当所有的面纱都已经揭去,真枪实弹的正面强攻一旦开始。法国外籍军团的步兵和装甲车辆足以凭借着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消灭缺乏后援的“切.格瓦拉”旅突击分队。

“你难道忘记了我的手中还有核弹吗?”担任此次“切.格瓦拉”旅前线指挥官的曼科,卡帕克少校用一个狰狞的笑容回答道。“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你们不可能引爆它。因为即便是卖给你们的前苏联‘格鲁乌’和‘克格勃’成员事实上也不知道真确的引爆密码。何况从你的眼神之中我可以读到―你同样畏惧死亡。”伊万.巴博再度重申了自己手中的底牌。“死亡?列宁同志曾经说过:死亡永远不属于人民和他们的事业。我现在还没有引爆我手中的核弹头并非因为我害怕死亡。而是我们的战斗还没有最终失败。”曼科,卡帕克少校站起身来,看着眼前用于监控射场内每一个角落的摄象机屏幕。

此刻射场内,助推器组装厂房、有效载荷厂房的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从地下和空中同时突入的法―德两国反恐部队已经顺利的扫荡了这两个工厂之内的大多数地方。除了少数“切.格瓦拉”旅的士兵还在负隅顽抗之外,这两个工厂之内的战斗已经基本为欧洲联合反恐部队所夺回。但是胜利者所付出的伤亡也同样惨重,除了数十名优秀的特种战士倒在了“切.格瓦拉”旅士兵的枪口之下外,所有在押的人质也无一获救。而更为恐怖的是,“切.格瓦拉”旅在人质身上所安装的定时炸弹,令整个工厂内到处是散落的残肢和肉块。

最后的战斗集中于射控制中心的外围,虽然曼科,卡帕克少校投入了他最为精锐的老兵,并成功的击落了3架nh-型战术运输直升机,但是毫无疑问在不断涌来的法国外籍军团士兵的猛攻之下,他们的防线正在逐渐被撕裂。在镜头前,一名使用俄制―18型反坦克火箭筒的“切.格瓦拉”旅士兵刚刚将一辆法国外籍军团的“潘哈德”型装甲侦察车击毁,火光之中又一辆装甲输送车撞开战友的残骸出现在了刚刚抛掉一次性射管具的射手面前。装载在车头部的米口径的机枪子弹横扫而来,瞬间从腰部将脆弱的人体撕碎成两半。而更多的法国外籍军团“铁牙”营的士兵从车后打开的车门之中蜂拥而出,法制突击自动步枪闪烁着致命的火焰,一个又一个“切.格瓦拉”旅的老兵被无助的击倒在地。“前进!”随着队列之中一名法国外籍军团的上士高举起右手,猫着腰的步兵们向着纵深冲击而去。

但是“切.格瓦拉”旅的抵抗依旧在还继续,就在那名法国外籍军团的上士试图收回自己高举的手臂之时,一颗致命的子弹从高空射来,斜斜的打穿了他的胸膛。爆裂的伤口之中,被撕裂的血肉和碎骨喷溅了一地。“杀不完了吗?!”高耸的射塔之上,蒙托亚已经可以感觉到了明显的压力,大厦将倾,一木难支。虽然他已经击毙了过1o名以上的敌人,但是战局已经无可奈何的倒向了不利于“切.格瓦拉”旅的一面。而他自己此刻也已经身处危险之中。就在他将枪口转向下一个目标之时,一种前所未有的不详感觉,令他突然猛的转身。就在电光火石的刹那之间,3短梭点射的5.56毫米子弹几乎贴着他的身体划过夜空。惊魂未定的蒙托亚顺着子弹飞来的方向望去,一名身着法国外籍军团制服的男子正在距离自己不到3o米的射钢架之上仰头向自己射击。

“混蛋!”蒙托亚咒骂着试图用手中狙击步枪来结果这个自己疏忽放过的对手,但是很快他就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愚蠢的念头。在这个距离之上,用狙击步枪对抗自动步枪显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而这名从猎物转化为猎手的法国外籍军团的士兵显然是一个久经硝烟的百战之余,一击不中之后对方迅利用钢架的掩护隐藏了起来。令蒙托亚无从施展自身精准的射术。

既然阵地战处于明显的劣势,那么运动战便成为了最后的选择。长于丛林的蒙托亚对于自己的攀爬能力拥有足够的自信。就在转瞬之间,他便利用单手和双足灵巧的向上爬去。显然拉开距离对他更为有利。但是再度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那名法国外籍军团的士兵竟紧随其后的向上追来,和蒙托亚一样,他同样是利用单手和双足攀爬,时而还能利用自己的右手操控着自己手中的法制突击自动步枪向高移动中的蒙托亚射击,虽然这种射击的精准度并不好,但却有效的减慢了蒙托亚的度。就在地面上双军短兵相接的同时,一场怪异的追逐也在射塔架上进行着。

“将手提箱拿过来吧!”射控制中心外激烈的战斗终于分出了胜负,由“切.格瓦拉”旅的老兵组成的防线最终在对方强大的攻势之下被击溃。残存的战士只能退守射中心,依靠坚固的外墙进行最后的抵抗。面色铁青的曼科,卡帕克少校向自己的部下命令道,最后的时刻终于到了。“你们不会成功的!”看着曼科,卡帕克少校的双手按上那两组由33个俄语字母和1o个阿拉伯数字组成的密码键盘,伊万.巴博留意到了对方的手指在不可避免的颤抖着,没有人不畏惧死亡。恐怖分子也是一样。

“不!闭嘴!”就在准备按下第一个字母之时,曼科,卡帕克少校的手突然宛如电击般的缩了回来。他同样过不了自己那一关。但是在镇定了片刻之后,他还是选择了从容。但就在与此同时两个模糊的黑影高从战场的上空掠过。“妈的!这不可能……。”坐在ec-635型军用直升机之上的德国边防第9反恐怖大队(9)指挥官马尔里奇.韦格纳少校清楚的辨认出那两个黑影的真实外貌。那是两架由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设计生产的共轴旋翼式布局的武装直升机―卡―5o。

西方军事家情报界早在2o世纪8o年代初期就知道当时的苏联正在研制―种性能卓越的共轴旋翼式攻击直升机,但是由于苏联的严格保密,因此这种低空杀手的详细情况一直不为外界所知。多年前,美国国防部曾获得一张该机在空中飞行的线条轮廓模糊不清的照片。但是鉴于前苏联军用直升机领域一直以来由米里设计局一统天下的局面,西方情报部门更愿意把这种带有明显卡莫夫设计局风格的武装直升机作为一种不可能列装部队的技术验证型机型,甚至只是一种战略欺骗手段。因此根据北约对前苏联武器冠以绰号的习惯,将其称为“噱头”()。但这只是北约方面的理解。俄罗斯人更喜欢将这种世界上型单座近距支援武装直升机称为“人狼”。

**且具有较好的流线型的机身,敏捷的翱翔在库鲁欧洲航天射中心的上空。呈锥形的机头前部火控计算机正通过着的传感器向飞行员提供各种相关的数据。机头下方装有探测器舱更不断自动修正的武器的瞄准参数。机身两侧的短翼的翼尖之上挂载电子干扰舱,而在短翼下方的挂架之上4个B-8火箭射巢,正蓄势待。“这些俄罗斯人来淌什么混水?”而刚刚从有效载荷厂房里走出来的法国国家宪兵特勤队指挥官布鲁托少校此刻同样仰望着天空。

1992年8月和9月,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研制的卡―5o型武装直升机,分别在莫斯科国际航展和英国范堡罗国际航展上公开露面。多年来,一直令西方好奇的前苏联共轴旋翼式武装直升机之谜,至此终于亮出了谜底。而卡―5o一出现,就以其独有的外型和卓越的技术性能,使世界各国的同行都大为惊讶。虽然这种技术上已经成熟的武器在1991年就已经足投入批量生产。但是由于缺乏俄罗斯军方的订货,该机型的生产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除了有俄罗斯米里设计局研制的米―28这个很强的竞争对手,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军方的国防预算困难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俄罗斯空军多次宣称将装备或者购买卡-5o/52、米―28型直升机,但大多只是宣传需要或维持科研生产机构能力的必须手段,最终却没有实质行动。不过受到车臣战争、北高加索冲突和里海危机的影响。卡―5o型武装直升机还是受到了用于反恐作战的俄罗斯武装力量特种部队和边防部队的青睐。而俄罗斯总参谋部情报总局便购买15架卡-5o“人狼”武装直升机用于装备其所属的特种部队。据布鲁托少校所知,这支特种部队便被称为“人狼”。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龙的力量之天狼最新章节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文阅读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