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郭京 真命大帝 第十章 岳飞之死

作者 : 玉无点

为了配合议和,杨康召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入朝,任命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枢密使、枢密副使都是负责军国要政的)。明升官职,实解兵权。不久放手让秦桧去陷害除掉岳飞。九、十月间,秦桧派谏官万俟?收集伪证,组织狱词,罗织罪名。又收买、勾结岳家军重要将领张宪部将王贵、王俊等人,秉承秦桧意旨,诬告张宪欲据襄阳为变,以谋恢复岳飞兵权。张宪遂被捕入狱,岳飞,岳云父子也被送往大理寺。

十一月,兀术派萧毅到临安,提出“划淮为界,岁币银绢各二十五万,割唐、邓二州’为议和条件.杨康只想尽快达成和议,对割地、称臣、纳贡不是很在意。在他眼中,这些迟早要从金人手中拿回来。而兀术算是故交,现在卖他个情面,也没什么不好。便同意秦桧签署书面协定。这就是宋金第二个和约,史上仍称“绍兴和议”。

说起来杨康也不是没有想过靠能征善战的将领,领军收复中原。但实际上这是难以做到的。总的说来,在军事实力上,还是金强宋弱。自己先祖杨令公也算绝世名将,辅佐疆域比现在更广,国力比现在更强的前朝,和辽国顶多打个平手。而以前的辽国只是现在金国的一部分。南人不适合北战,原因有很多,民风、骑兵、气候等等都是。所以杨康现在最想做的是议和,等自己儿子杨过成长起来了。十个金国都不是一个南宋的对手。

这日,杨康在深宫一处偏院指导儿子杨过修炼,并无旁人。转眼杨过已经14岁了,由于天分奇高,自幼努力,道行不浅。杨过突然问:“岳将军劳苦功高,爹爹能否赦他无罪?”

杨康心里一震,面色不改道:“谁告诉你岳飞入狱了?”

杨过说:“是娘亲告诉我的。”

杨康说:“哦,虽然岳飞治军有方,战功卓著,但他桀骜不逊,难以驾驭,所以没法留他。”

杨过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若是身具雄才大略,桀骜不逊又有何妨。”

杨康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已疑他,何必用他。”

杨过说:“爹爹更疑秦桧,为何还用。”

杨康说:“秦桧与金人关系不同一般,现在朝廷主和,所以用得着。”

杨过说:“因为岳飞主战,所以就用不着了吗?别忘了,去年正是他打退了金兵。”

杨康说:“打退金兵的不只他一个人,还有其他很多英勇的将士。没有他,也能做得到。”

杨过说:“杀有功之臣,动摇军心民意,乃是大恶。”

杨康说:“所以这件事我不直接插手,而让秦桧去办。”

杨过说:“岳飞乃是文武全才,国之栋梁,连这种人都杀。难道你指望秦桧之流能治国吗?”

杨康说:“岳飞他算什么,杀掉一点都不可惜。况且这也是和议所需。”

杨过说:“岳将军乃盖世英才,也是爹爹一手提拔的。为何爹爹心中其实如此轻视他。”

杨康说:“和你比起来,岳飞、秦桧实在无足挂齿。他日你神功大成,凭一人就可横扫天下。你才是真正的盖世英才,国之希望。”

杨过说:“原来爹爹心中只做此想。”杨过暗思,等到自己即位,一定还岳飞一个清白。

杨康说:“如果岳飞只凭十万兵马,就能灭亡金国,我倒是留他重用,可惜他做不到。”

秦桧照金人意图,准备除掉岳飞。岳飞被捕已两月有余,“罪状’还投编造好.一天,秦桧独居书室,吃了柑子,用手指划柑皮,若有所思。秦桧妻王氏素来阴险,看见秦桧的动作就讪笑着说,“老汉怎么一直没有决断呢!捉虎容易,放虎难哪!”秦桧听懂了王氏的意思,写一张小纸片差人送给狱吏,上书“杀飞虎”,却未具名。

岳飞当天就死在狱中,岳云、张宪被杀于市,这一天正是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秦桧深恨岳飞多次声盲和议失策,又上书杨康要求制定国家大政方针。这都与秦桧的投降政策相违背,所以秦桧总想杀掉他。

岳飞被捕,有正义感的臣民愤愤不平。岳飞将被害时,韩世忠十分气愤,质问秦桧,岳飞父子究竟犯了多大罪,事实如何,有什么证据?秦桧说:“莫须有”(这是当时的口语,意思是“可能有”,“也许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时韩世忠已罢枢密使之职,他满腔愤怒,只得骑驴载酒绕西湖了。岳飞被害后,家属流放岭南,被株连者或坐牢或流放,或死于狱中,相反,凡跟着秦桧陷害岳飞的,都各有升迁。秦桧除将岳飞等陷杀外,还积极迫害南宋其他忠臣良将,结党营私,把持朝政。

杨康碍于形势,也是听之任之。本来朝廷就分主战和主和两派。现在借秦桧之手打压了主战派,总不能将秦桧在内主和派也打倒吧。这样的话,谁来帮忙治理国家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侠郭京最新章节 | 大侠郭京全文阅读 | 大侠郭京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