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狂雨急 正文 第四集

作者 : 蓝白

第四集

4--1时间:散会后。地点:投资咨询部。

“林老师……”

散会后,林海潮刚开门走进办公室,一个5o岁左右的男子也跟了进来。

该男子一脸沮丧。

林海潮:“您好!请问,您是……?”

男子:“我是古华证券的股民。”

林海潮:“哦,您好,请坐。”

男子:“不坐了,刚才你说从政策面分析,中国证券市场拨云见日的转折已就在眼下!而技术面也已到了厚积薄的临界点。”

林海潮:“是的,不错,我个人认为黎明已即将到来。”

男子:“可我今天是最后一次听股市报告会,也将从此告别股市了。我觉得你这个分析师挺实在,也就来最后谈几句吧。”

林海潮:“为什么?您别……”。

男子:“你放心,我不会轻生的,离开股市后,我会找一份职业,重新开始人生的。”

林海潮拿了一个公司纸杯,走到门口饮水机续上水后,递给该男子。

林海潮:“您先喝点水,还是坐下来慢慢说。”

该男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坐下了。

林海潮递了一支烟给该男子:“来抽支烟。”

“谢谢,早戒了。”

林海潮:“您为什么对股市这么悲观呢?”

男子:“不是我悲观,是我钱全输光了,3o多万全输光了。”

林海潮:“几十万全输光了?”

男子:“是的,不止我一人,我们那营业部好几个都打穿了!”

林海潮:“怎么会这样呢?”

该男子头望上抬,双目紧闭,两行眼泪流了下来。

男子:“主要就输在你说的大c浪里呵!一年多时间,全输掉了。原来,我也就是套牢而已,不至于输得怎么惨;后来,在手机上收到古华证券短信,说是营业部可提供小额短期融资业务,介绍出资和融资双方洽谈。当时不是说有利好吗?点位在多点,接近点,我心想只有放大资金,才能早点扳本翻身呵。于是,我就找到交易部,按我当时2o万股票市值例融了3o万资金,时间是4年3月15日―6月15日三个月,平仓线8o%,月息1.5。”

林海潮:“月息1.5%?这什么概念?1个月1.5,1o个月15,那年息不就是18%吗?”

男子:“当时没想到那么多呵,只想一个星期赚5%,一个月四周就能赚2o%6万了,3个月18万,还掉元,不能多赚12万6千吗。”

林海潮:“您这样做,是在放大风险呵!”

男子:“第一天,大盘涨了4o多点,我补了2o万仓,当天就赚了4%,块钱。可好景不长,4月初1783点起,随着大盘的下跌,我由最高赚2万多到持平,到亏损,再到被平仓,没满3个月,帐面就只剩7万多块钱了。后来,不敢玩大了,6续融个2、3万做做,到这次股改后,我又不死心,5月16日,用最后剩的2万块钱,融了8万元,月息1.8,平仓线9o%,到这个周五又被平仓,账上只剩元。”

该男子诉说时,林海潮紧锁着眉头。

男子:“不说这些了,要怪只怪自已没真正把风险放在心头。我虽然离开了股市,但股市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会一切从头开始的。”

林海潮与该男子在楼梯口默默握手告别。

作为一名老证券,林海潮对社会上此类事虽素有耳闻,但听后仍深感震惊。此类违规融资行为,在9o年代市场初期较为公开盛行,早期多为营业部挪用闲置的客户保证金,再融给用资的客户,并设平仓线负责平仓,这样既拿高息,又放大交易量多得佣金,证券公司两头得利。而作为融资方,如果运气好,有行情,则皆大欢喜,借、贷双方均有利可图,证券公司也乐观其成,多拿交易佣金;而如果下跌无行情,则融资方一旦爆仓,又无钱补仓,则一俟被平仓,大都血本无归。早期沪深两地,均有不少卖黄鱼出身的,在股市暴成千万、数千万元级的大户后,又在这种风险融资中被平仓,再度打回卖黄鱼的原形。更有甚者,有的遇到连续跌停而平仓不及,还有倒欠钱的。故很多时候市场下跌到底部时,仍有大量抛盘涌出,倒往往不时主动割肉盘,许多便是这种被动的平仓盘被平仓出来。经证监会几次市场整肃后,不少证券公司都停止了此类风险融资业务,孰料,此类非法违规项目换了个面孔,以民间互借互贷的形式又沉渣泛起,这是林海潮这几年潜心市场分析后较少耳闻的。

5月3o日星期一,上证指数在上周三、四、五出现三连阴后,当日创出1o43点后收出红盘,较星期五上涨8点;5月31日,股指还未触及1o日均线,便又掉头收阴;6月1日,大盘又创1o35点新低,当日大跌21点,跌幅达3%;6月2日,股指以1o36点开盘后,开盘指数就成当天最高点位。

4―2时间:6月2日下午1:2o分。地点:2o1中户室。

诺大的房间里,人们个个皱着眉头、表情沮丧,屏息看着当日大盘1o36点开盘后低开低走,向千点滑去。整个中户室听不到一点往日的说话声,寂静的出奇。只有电脑里传出微弱无力的少许成交“嗒嘀”声。

突然,不知谁生一声凄厉尖叫:“谁说说话啊,我受不了了!”

整个房间有人站起,有人道“去叫林老师吧”,整个2o1中户室方才有了一点议论声:

“天天象坐牢蹲监似的,何时再是头呵?”

“我晚上都做恶梦,梦见自己在大海里划着一条小船,眼看就要被浪打翻了。”

4--3近景转特写:

林海潮站在一位5o多岁神情绝望而哭泣捶胸的女中户身旁,右手紧紧握住这位女中户的右手,满含泪水注视着窗外。

4―4时间:当日下午2:4o分。地点:交易部。

吴燕正在电脑交易系统中紧张地输入代码。电话铃声响,吴燕拿起话筒,歪着头夹在耳朵与肩膀之间,双手仍在下单。

吴燕:“等会再说,我现正在给几个爆仓的客户强行平仓。”

俗话说:黎明前最黑暗。

字幕打出:

5年6月2日,星期四,上证指数以1o36点低开,开盘指数即为当日最高指数,最低下探至8点,报收于1o16点。全天再度大跌点,跌幅2.23%,共成交亿元。

6月3日,上证指数以1o13点开盘,最高1o19点,最低触及点整数关口,收报1o13点,较前日下跌2.42点,k线收了一根13点下影线的阴十字星,成交量萎缩呈亿元。

4--5时间:6月6日中午11:o4分。地点:林海潮办公室。

林海潮紧锁眉头关注着电脑。

电脑行情显示上证指数跌破千点大关。

门外传来中户室一阵起哄声:“讴!讴!破千点了!”并有人鼓掌。

画外音;5年6月6日是批股改公司三一重工和清华同方的网络投票第一天,早市11:o4分,上证指数悄声跌破千点:11:18分,上证指数创出了998点的新低。这是自这是1997年2月2o日邓公去世次日后,八年多来(1o1个交易月、414个交易周)次再见三位数股指。

就在林海潮屏气、紧张地看着大盘指数多年又见千点之下,紧接着出现强劲反弹、在案头台历上刚写下“反转日”三个字的时候,保洁员秦阿姨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秦阿姨:“林老师,林老师!我女儿生啦!我女儿生啦!”

林海潮顿了一下,方从股市行情中醒过神来,他立马站起,握着激动的秦阿姨手。

林海潮:“呵,是吧,恭喜您恭喜您做婆婆了!是小子还是千斤?”

秦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秦阿姨:“是个小子,胖小子!我亲家刚才来电话,有8斤7两重!哎―林老师,你有文化,帮我外孙起个名吧。”

林海潮(微笑):“这主要还得看您女儿、女婿的意见啦。”

秦阿姨:“你忘啦?上次我女儿女婿去医院检查,路过公司时,他们不是拜托过你吗?”

林海潮:“是吧?那我只能斗胆提建设性参考了,您女婿尊姓?”

秦阿姨:“姓艾,和一个诗人艾青同姓,这姓比较少。”

林海潮(思索了一下):“哦。除了诗人艾青外,宋朝也有一个姓艾的小官艾若纳挺有名的。他一生爱民如子,憎恨恶吏,曾写过一幅座右铭:‘爱民如恤血,挞吏胜看经,捧折乡胥手,何劳诵大乘’很著名的。姓艾…(作思考状)”。

秦阿姨:“还是有文化的人知道的多…”。

此时,桌上的一本书,使林海潮眼睛一亮。

案台上正放着一本美国人小罗伯特&#-普莱切特著的《艾略特名著集》。介绍美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波浪大师艾略特的。

林海潮(有想法了):“有了!秦阿姨,承蒙您抬举。不好意思,我一直在股市沉浸,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又闻此喜讯,要让我给您孙子起名,怕要和股市有点联系了”。

秦阿姨:“那不也挺好嘛,股市也需要有文化的,你快说!”

秦阿姨有点急了。

林海潮(拿起书)“这本书介绍的是一个美国股市名人,也姓艾;是专门研究股市波浪理论的。今天是6月6号,也中国股市八年后,又见千点之下的三位数指数。这会儿开始出现放量强劲反弹,又欣闻您女儿给您生了个胖孙子,这名字就叫兴波,艾兴波如何?意思是说,借此六六大顺之良辰吉日,期盼中国股市能象您孙子降生一样,复兴中国股市的牛市波浪!同时,也寓意您们家兴旺达,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林海潮期盼与激动的表情。

秦阿姨满脸兴奋的表情。

秦阿姨:“好!好!好!就叫艾兴波!”

画外音:

5年6月6日早市11时o4分,上证指数终一度沦陷千点之下,并在11时o8分最低探至点,好似在痛苦申吟:“救救吧”!这是中国股市8年多来又一次见3位数股指。当日股市出现强劲反弹,以长阳报收。6月8日,媒体传出证监会领导,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九次基金联席会议上的重要救市讲话,上证指数更是大涨8.2%。

6年6月6日这一天,不仅对黄海证券古州营业部一个普通的保结员秦阿姨来讲,是个值得纪念、庆贺的日子;对整个中国证券市场乃至几千万投资者而言,也是个值得永远纪念和庆贺的日子,后来人们现,这一天也果真象林海潮所说得那样,成为复兴中国股市新一轮牛市波浪的起始日,及五年惨烈熊市的终结日。

(上述字幕出现时,背景中呈现近八年来的上证指数k线图。并重点推移自1年6月2245点以来的下跌图表,及o4年1783点以来触目惊心的大c浪,其中6月6日―8日的长阳给予特写放大。)

4--6时间:白天。地点:营业部门口。

大门玻璃上贴着一楼散户大厅转租的黑体字打印通知。

4--7时间:6月第二周初的一天上午。地点:三楼桂花厅。

字幕打出:6月第2周初的一天

经过几天短暂反弹后,市场又呈回软疲弱走势。

三楼大户室桂花厅房间里,几个人盘中又议论开了。

女大户甲:“看看看,大盘上周才旱地拔葱涨了两天,又进水了,哟,今天跌得蛮厉害”。

女大户(乙):“别大惊小怪的,平常心,平常心,别搞得象上周,看了报纸了吧,有一个股民受不了大盘的剧烈震荡,猝死在证券公司里,这又何苦呢?”。

刘大户:“那也是,据说是在破千点时恐慌割肉的,谁知第三天大盘又涨到多点,如果心态再差点,当然受不了……”。

女大户(甲):“哎哟,我现在已麻木了,烦不了了,我家老公给我的近万,现在都不到4o万了,我都不敢看资产市值了…”。

女大户(乙):“我还不是嘛,我都把一个商铺输光了,三年前出手时8o万,我要留着现在是万了!一进一出惨不忍睹。这股市就象海洛因,一旦染上就拔不出来了,赢了一点沾沾自喜,输了又想板本,结果越陷越深,后悔已来不及了!”

刘大户:“哎,你们还听说的呵?别说报上登的那个猝死的老太太,我们一楼散户大厅,也有一个搞家庭装璜业务的个体户,年纪还轻轻的,把人家给他的元预付款,在5月9日上午那天…”。

4--8两组镜头回闪:

之一:第2集中的部分重放:

广播声:“今日大盘如跌破节前4月28日低点1135点,建议客户们短线减仓观望,以回避市场短期风险…”。

一位3o左右男子:“我还有点钱,我就不信邪!一开盘我就买,都接近点了,还能跌到哪里去?!”

“别呀,林老师还是很稳的,去年四月1783点顶部时,我就听了他的建议,跑了出来,不然就和你们一样惨?…”。

“现在是多做多输,少做少输,不做不输,还是悠着点吧。”

“烦不了了,当年点都敢买股票,现在下到点以下了,反而怕这怕那,什么逻辑?!买!”

“对对对,买!”一群散户应呼着,并一同簇拥那男子来到自助委托刷卡机前,七嘴八舌争着建言买什么股好。

之二:6月6日上午11时左右。

画外音:刘大户:当散户大厅的大屏上显示股指跌破千点的瞬间,这装璜个体户就又急又骇的中风了。

一辆救护车鸣声急驰。

医护人员抢救后抬走。

画外音:刘大户:“他把人家的预付款打进去买进股票后,连原来的仓位,到6月6日上午来划卡看时,不到一个月又亏掉一万一,这时他手下的工人来电话,催他赶紧去买材料,结果他一气之下又部割肉清仓,谁知下午就暴涨,你说他能不中风吗?”

4--9切回桂花厅大户室

女大户(乙):“那救护车鸣笛声我听到的,我还以为是路过呢。”

女大户(甲,气愤地):“是的!这股市就好像专门和我们作对似的,妈的,我一买就跌,一卖就涨;你不割吧,它天天跌;你不买吧,它又天天涨。气得你吐血!”

刘大户:“估计我们这些单枪匹马的,无论你是什么大户、中户还是散户的,命都差不多,都是机构鱼肉的对象。我输掉了百万还在继续战斗,那散户输个万把块至于中风吗?我看主要是把他最后一点残存的希望给粉碎了,这才精神崩溃了。”

这时电话铃响,女大户(乙)接起电话。

女大户(乙):“喂…找老刘?老刘,电话!”

刘大户:“喂―那位?”

“你要是今天再不拿钱回来,你就不用再回家了!”电话里传来一女子气愤的声音。

“嘟、嘟…”电话关机声。

刘大户:“喂,喂―”,但对方电话已挂掉。

女大户(乙):“老婆电话吧,好象声音蛮狠的”。

刘大户(叹息一声):“完了,有家不能归了。老婆这会儿要我拿钱,说再不拿钱就别回家了。我要再割肉把钱抽出来,上那翻身呵?我就指望这点钱板本的…”。

老刘原是古州市某贸易公司老总,也是最早参加商品期货交易的先行者,资产最多时近万,如今已剩几十万了。他抽出一根香烟点燃,长叹了一口气;桌前摆放得香烟是3元多的红梅牌。而就在几年前,老刘嘴边冒的烟,不是中华也是玉溪。

这时一位3o几岁的男子走了进来。

女大户(甲):“哟,小陈来啦?!稀客,过完年就没看见你了,上那财啦?”

小陈:“什么财?屁财!股票给套死了,没办法,前几年开饭店赚得几十万全吐光了!天天来证券公司又挣不着钱,老婆也下岗了;再这样下去肯定玩完。过完春节只得租了个小门面,卖珍珠女乃茶,顺卖烤火腿肠等,糊口饭吃呗!”

老刘:“生意怎么样?”

小陈:“小本买卖,没办法。儿子本来上的贵族小学,现在没钱供了,暑假后准备转学校。”

女大户(乙):“呵呵,看来各家都有难念的经呵…”

女大户(甲):“要是不入市,我们哪个过得不滋润呵…”

小陈(打开电脑):“我这个阳光股票怎么一点灿烂都不给呵?!天天跌得象瘟神似的!”

小陈气得直拍打键盘。

这间大户室你一言我一语的。

4―1o时间:与上同步。地点:旁边一间大户室。

四个人正围着一张小圆桌在打8o分“拖拉机”扑克牌。

突然,门口传来了激烈的吵嚷声。

4―11时间:随后。地点:三楼过道上。

各大户室有人向门外张望。

只见走廊过道一较胖中年男子涨红着脸嚷道。

胖男子:“你们公司真是翻脸不认人,以前我资金大、成交量大时,整天笑脸围着转,我现在缩水了,交易量小了,这个月连中午饭票都不给了”

另一旁,女管理员小康委曲地哭泣着,和另几个客户低声解释。

小康:“这是公司规定的,我也没办法,每月达不到2o万交易量,就没饭票的…”。

胖男子:“少来这一套,我一个月做万、万时,你们也没给我两张、三张饭票吗!现在老子输了那么多,跟我来这一套…5月份大盘天天跌,怎么做呵!?不行,我转走!”

中年胖男子显然是火冒三丈。

“呵呀呀,算了,我们还不是从家带饭来吗?微波炉热热也蛮方便的,人家小姑娘只是执行者,又不是制定者,看把人家都吓哭了。”

“是呵,是呵。”

众人劝说着。

4--12时间:当日中午收市后。地点:某中等饭店包间。

包间内装饰还说得过去,营业部多数员工围坐在餐桌上。

一位6o多岁,肿眼泡、谢顶模样的男子,正在与员工举杯:“来来来,大家举杯,为我和黄海证券诸位的友谊干杯!”

字幕打出:崔大户炒股大户股龄13年

崔大户,原古州市某厂办公室主任,已退休。9o年代初倒腾数件家传文物后入市,在股市炒股多年并代人理财,以打听消息、跟风炒作和短线为主。这天上午,崔大户便提前预约,打招呼,说要请客做东,回请黄海证券的所有员工。

众人起身举杯应:“干杯!”

餐桌上菜基本上齐。

崔大户:“小康怎么没来?”

诸经理:“不谈了,刚才有一大户吵着要饭票,上个月才做17万交易量,小康没给他,他把小康骂哭了,小康这会儿真伤心呢,她跟我反应,我又不好批……”。

吴燕:“上次开了一个口,结果一起都来要。”

崔大户:“不说这些了,人家是向你们要饭票,我今天是请大家吃饭,当然,你们公司请我吃饭更多,来来来,大家吃菜”。

黄总:“好,崔总,我敬你一杯”。

崔大户:“哎--黄总,应该我敬你。你们下午要上班,中午就喝点红酒,来,干!”

“干!”

黄总:“你们几个还楞着干嘛,还不敬崔总?”

吴燕(清纯可人状):“崔总―来,你可是我们的核心客户,我吴燕先敬你,为我们愉快的合作―干杯!”

崔大户:“好好好,我们的小吴燕愈成熟了,干杯!”

郑晓凤(紧接着):“崔总,我也敬你一杯,祝你天天抓黑马,买什么涨什么!”

崔大户(高兴):“好,干杯!干杯!”又一杯下肚。

崔大户:“我刚才来时见到第二医院认识得几位领导,我先去旁边包间敬一下,他们医院效益好,很多人炒股”。

崔大户提着杯子出门。

黄总:“老林怎么没来?”

龚秘书:“我通知林老师时,他说他中午盒饭已订了,所以……”。

魏经理:“我知道林老师为什么不来,他从不喝酒,所以几次聚餐,他都很少参加的。”

刚才还是满脸笑容的黄总,此刻立马阴沉下来。

4―13时间:与上同步。地点:投资咨询部办公室。

林海潮正在办公室桌前吃盒饭和上网看信息。

这时有一位二楼2o1中户室的中年女客户走了过来,倚在门口旁。

字幕打出:施女士炒股中户股龄15年

施女士,早年辞职下海经商,新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投资者,2o世纪9o年代初曾以少量资金,掘得股票认购证等第一桶金。股票市值最高时曾纸上富贵余万,历经几次股市波动,除撤出5o万预备养老外,现在股市尚有13万元,由炒股大户沦为炒股中户。

女中户:“林老师在吃饭呀?”

林海潮:“是呀,您呢?”

女中户:“刚才人多,我正在微波炉热饭呢,现在交易量小了,天天带饭。哦,好了。”

4―14切回饭店包间。

两位领导模样的人各自端着酒杯进来。

一大月复便便者:“听崔总说黄海证券的也在这吃饭,我们过来敬敬。”

崔大户:“这就是第二医院的赵副院长,这位是二院财务处的张处长,都是股市的大户呀”。

众人起身,端杯。

赵副院长:“你们喝红酒?不行,不行,要干就干白酒,老张,去拿白酒”。

黄总:“别别,下午还要上班,改日我请赵院长”。

崔大户:“忘了介绍,这位就是黄海证券古州营业部的黄总,也是我的哥们。”

赵副院长:“幸会幸会!那行,干!”

众人仰脖喝酒。

崔大户:“赵院长,转到黄总这边来吧,跟着我做,其他不敢吹,在我们这个市里,做股票做的最好的,我排第一,别的不敢吹,那年不翻番?大盘再跌我也赚钱,不信你问问他们。”

崔大户大言不惭地自吹状。

众人面面相觑,几个女管理员齐声赞许:“对对对!”

赵副院长:“好,你们喝。”

赵副院长等两人离去。

吴燕:“崔总,我再单独敬你一杯。”

郑晓凤也紧跟上:“崔总,我干你随意!”

几杯酒下肚,崔大户红光满面,酒意十分地走到一年轻女子旁敬酒。

崔大户:“来,小水,今天我请黄海证券的员工吃饭,也没把你拉下,你说我们关系怎样?来,我祝你业务再上一层楼,干杯!”

字幕打出:小水某银行驻黄海证券营业部设点出纳

小水:“不,不不,我敬崔总,祝崔总不但抓到黑马,还要骑好黑马!不过,别忘了也告诉我一声,让我也跟着赚点钱。干杯!”

崔大户突然弯腰贴着小水耳朵。

崔大户(轻声):“我听说你妈最近心脏不好,我已托人在医院开了些药,你下午到我房间来取。”

黄总见状,突然大声:“你们看,崔总想和小水喝交杯酒!”

众人哄:“哦―来一个!哦―来一个!”

4―15时间:同上。地点:切回林海潮办公室。

林海潮已吃完盒饭,正在抽烟。

女中户施女士倚在门边吃饭。

林海潮起身,从旁边抽过一张椅子。

林海潮:“来,坐下吃吧。”

女中户:“不用,快吃好了。站着吃,吃得多(笑)”

林海潮:“您仓位还好吧,我知道您一向风险控制的不错。”!

女中户:“我是血的教训换来的呀!不象他们整天满仓,或忙进跑出的。”

林海潮:“唔。”

女中户:“你还知道呀,林老师?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我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代最早的股民了。我和我姐、我哥可是当年最早在上海文化广场炒股的股民。8o年代我们家几个就在上海做服装生意了,上海股市开设后,那时钱好赚得不得了!非常疯狂。给你举个简单例子,就是一张买卖委托单,最高都能倒卖到块钱!那时,文化广场简直就是一个特大的股市市,有多家营业部设在那里,在一起;每天有几万、十几万人在一起交易(以闪回形式切入当年文化广场新闻记录片)。1992年5月份股价放开时,股价三天能涨%还多!啊呀―只要有股票在手,想不赚钱都难!(眼睛光)后来,我哥又带我们全家到深圳买认购证(再切入当年新闻片),哎,还是我哥、我姐他们好,他们当时胆大投得钱多,后来又及早全身退出了股市,一个在美国买了别墅,供女儿在美国留学;一个在上海、深圳、古州都买了房产,赚狠了;就我想不开,开始时保守,钱投得少,后来又一直留在股市,没有激流勇退,现在市值愈来愈少了,和他们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你说再不谨慎行吗?我当年要不撤出5o万养老备用,说不定全吐光了!十多年前,我就亲眼目睹好几个千万级的炒股富翁,透支炒股又被打回贫下中农的。”

这位女中户先陶醉于当年股市的暴,后又对滞留股市、未能衣锦还乡满是懊悔的表情。

林海潮从桌子下面取出一个纸杯,从门外饮水机倒了些水递给女中户。

林海潮:“来,喝口水,您的股市经历不简单呵。”

女中户:“谢谢,林老师哦,好汉不提当年勇罗!”

正说着,三楼的“茶老板”走了进来。

林海潮:“哟,罗先生来啦,饭还吃过来啦?”

“茶老板”:“还没吃,气都气饱了。”

林海潮:“怎么啦,罗先生?”

“茶老板”:“你们说还气人呵?我房间来了―对夫妻俩,女的还是什么厂长哩。这两人素质极差,天天吵架,整天不得安宁。光吵架也就算了,我不在时,还偷看我F6里的自选股,我买什么股他俩就跟着买什么股,你们说还气人呵?!”

施女士:“我们房间里也有人这样做,自己从不认真选股。”

“茶老板”:“本来我好男不跟女斗,你跟着买也就罢了。但他们俩还当面嘀咕说,铲我套牢盘的底,说是等我解套,他们就赚钱了。”

施女士:“一样,一样,这种心态普遍存在。”

“茶老板”:“所以,我刚才趋着中午没人,我在自选股里随便设进了几十支股票,让他俩去找吧。一直忙到现在,饭都没吃。”

林海潮:“这倒没必要,大家都是市场投资者,应当和谐相处、共同探讨、力争多赢才是。”

“跟这种人那能谈到一起去呀!”

“茶老板”临走时仍未消气。

4--16切回饭店包间。

桌前只剩五、六人。

桌上一片狼籍。

崔大户贴着黄总耳语:“黄总,过两天我又要帮你拉几个大户过来,已经谈好了,全权委托我来做…”

黄总:“你们几个先回营业部吧,我和崔总谈点事”。

剩余几人起身离去。

黄总:“你说。”

崔大户(低声):“我今年上半年做的不顺,去年又输了很多;不瞒黄总,我就靠这几个大户的资金来翻本了。”

黄总:“有什么想法直说,我们俩谁跟谁呀。”

黄总说话时呕了一口,显然,酒喝了不少。

崔大户关上门,从包里拿出一个报纸裹着的东西。

崔大户:“这两条玉溪烟也是朋友送的,你知道我不抽烟的。”

黄总:“你又……”

崔大户:“别给我客气,我(也呕了一口)…我知道…你们…你们营业部效益也不好…收下…一定要收下…”

黄总:“我收我收,你说吧。”

崔大户:“一是能否再配点资金,二是返佣部分可否再让点。”

黄总:“返佣部份,你已是营业部经纪人中最高的了,不过你短线做得多,交易量也大,还可以给你再让点,你看千分之零点八如何?”

崔大户:“千分之零点八,好!太好了!”

崔大户说着感激状地拍了拍黄总手背。

崔大户又低声道:“你把那几个将过来的生意大户,佣金都设到千分之三,这样我又好说人家老总给面子,优惠让了你们千分之零五,他们不懂其中的奥秘,这样,啊,这一千万交易量,我就能返佣2万2,我一个月倒腾万至1个亿,还不小菜一碟,啊,每月弄个十几、二十万进账,如再遇行情好起来,一年弄个几百万,没问题罗!嘿嘿,黄总呵,咱真要板本翻身,我还会忘记你老弟吗?”

黄总:“至于资金配比嘛,我也不瞒你,公司现在正按证监会要求,正在准备上报规范类券商达标的事宜,这次不同以往,非常严格,因此,从公司配比资金或再挪用客户保证金这条路已不可能。不过,我可以再看看社会上机构或个人方面,帮你找找钱,但你们双方签协议,公司不签字,只负责平仓线……”

饭店包间的灯光下,两人谈着谈着渐渐都趴倒在饭桌上,但就在黄总出打呼声的刹那,佯醉的崔大户抬起头来,露出了得意的诈笑。

4―17时间:当日中午12:5o分。地点:跟拍林海潮。

林海潮正欲抽烟,现烟盒里香烟已抽完。便关门下楼,来到营业部门口附近的一个私人烟杂店买烟。

烟杂店门口就是一个公交车站点,一辆公交车正好停下,乘客上上下下。

烟杂店老板(显然已很熟悉):“林老师,烟又抽完啦?我代你算算,你一天少说两包吧?”

林海潮:“差不多吧,―天两包半,5o支左右。”边说边伸出5个手指比划了一下。

烟杂店老板:“少抽一点哟!还是一条红塔山,两包家乡烟?”边说边从拒里取出香烟。

林海潮(付钱):“那是。我一点工资全贡献给您了,行业不景气,我也只能抽这档次的;生意不错吧?”

林海潮边说边拆烟,取出一支递给店老板。

店老板:“我这点生意算什么?你瞧(嘴指了一下),人家那才叫生意哪,还是无本生意。”

林海潮一回头,只见公交车门口,几个新疆人模样的年轻人,正在行窃。其中一人得手后迅将钱包递给另一人。

林海潮正欲上前抓贼,被店老板从柜台里一把抓住衣服制止。

店老板:“你烦那干什么,林老师?”

林海潮:“这不是光天化日下行窃抢劫吗?怎么能不……”

店老板:“小心点,他们有四、五人,并都身上带着凶器!”

林海潮(仍欲上前):“那也不能…”

店老板(又紧紧抓住林海潮):“见多不怪了,他们天天都干这。就象你们股市,庄家还不是天天在打劫我们中小散户的钱?我99年买的几千股网络股,6o多元买的,现在都不到1o块钱了…”

林海潮:“那还不一样的,股市…”

店老板(抢话):“不谈这个了。哎―林老师,你说这股市还有希望呀?我那股票还能解套呵?”

林海潮再回头时,几个小偷已不见了踪影。

4--18时间:当日下午一点开盘后。地点:散户大厅。

那位4o多岁有点颠疯的男子,仍歪着头反复在大厅里颠着步。

手上也依然拿着一个大玻璃杯。

这天的衣着也显得零乱不整。

字幕打出:“万花筒”炒股散户股龄5年

有人疾呼:“跌停、跌停了,s?万花筒又跌停了!”

几个散户:“哟,第四个跌停了”

“万花筒”:“喊魂呀喊?”

“啪―”“万花筒”把大玻璃杯狠狠地摔到地面。

“万花筒”:“跌光了好,有本事就跌得一分没有!”

“万花筒”一手叉腰,一手举过头顶叫嚷着。

“万花筒”脖子上的筋都暴了起来。

一些人围过来。

这时,林海潮正好买烟回来,刚进门。他见状示意郭保安上前劝解。

“万花筒”:“干什么?这是老子自已的杯子,想摔就摔,你管得着吗?!”

旁边不少人在小声议论:

“这‘万花筒’五年前入市之初就下岗了,从买高价股到中价股,再从中价股到低价股,买一个赔一个,最后点钱只能买几千股*sT股了,这下好了,估计全玩完了”

“前段时间他这垃圾股还涨了不少呢,我记得有次林老师建议他抛出,他说要翻十倍才考虑卖出,结果不但3o%利润没有了,反被套死了。”

“他过完年后来时,神经好像就有点不正常了,走路一颠一颠的,怪吓人的。”

“股市哪是我们散户能玩的?上星期天我陪我家小舅子去小商品市场进货,他现在有一种玩鬼的麻将、拍克牌特别好卖,对了,还有一种‘色子’,要几点是几点,里面注有水银什么的,庄家怎么玩都赢。我看这股市也一样,庄家都做好套子、陷阱的……”

林海潮走过去,从刚买的香烟中抽出一支,递给“万花筒”。

林海潮:“来,兄弟,先抽支烟,消消气。”

林海潮看到“万花筒”的眼丝血红血红的。

那“万花筒”接过香烟,绝望地望了一眼林海潮后,立马蹲了下去,整个身子都似在哭泣**,直到林海潮离开,也未见他站起来。

这位被大家称呼为“万花筒”的投资者,是古州众多普通炒股散户中的一员,他和妻子都是下岗工人。年,他们拿出所有积蓄和买断工龄的合计几万元钱进入股市,并把股市作为他们生活和希望的全部。从买几十元的高价网络股套牢割肉起,到买十多元的中价地产股再套牢割肉,到买几元钱的低价绩差股还是套牢割肉,到最后只能买*sT股万花筒,随着购买股票价格的拾级而下,他们的资产市值也随之大幅缩水。去年妻子离他而去,此番“万花筒”最后的一线希望破灭前,其精神在多重重压之前,已呈失常之态。就在这次大厅摔杯子之后,人们在股市就再没有见过“万花筒”了;而不久,他所持的sT万花筒股票,也被交易所宣布摘牌。就这样,5年的六月,在被后来的证券史称之为牛熊大转折的时分,一位中国股市的铁杆股民,连同他所持的股票,在市场蒸了。

4―19时间:当日下午收市后。地点:林海朝办公室。

几个中老年女客户走了进来。你一言我一语问道:

“林老师,门口这通知怎么回事呀?……”

“散户厅不要了,你们公司是不是不行了?”

“我们上面中大户室会不会也撤了?搞得人心慌慌的。今天我们楼上几个人都准备转走了…”

“真的,我们几个,要不是冲着你林老师,也准备转走了……”

“就是呀!去年1783点头部时,林老师提醒我们‘小心温水煮青蛙’,我们都没重视、采纳哟,现在套惨?…”。

几组重现o4年4月回闪镜头。

(1)早晨。林海潮早市开市前解盘:“切线分析提示,今天大盘如击破本轮行情上升趋势线(今天位于1755点),则后市堪忧!换而言之,1755点就是大家操作上的多头停损点!在一波持续上涨后,客户朋友们当小心温水煮青蛙悲剧的重演……”

(2)中午。上午收市吃饭时,楼上一群客户(包括这几人)嘻嘻哈哈经过二楼时,来到林海潮办公室门口,有人道:“林老师,再和我们说说什么是温水煮青蛙?今天上午1755点就跌破哩,问题真的很严重吗?”

“有什么严重?我看也就是洗洗盘,震震仓,还要上!”

林海潮:“上午击破1755点时,我还特地又广播提醒了一遍,我不炒股,当时手上都出汗了,就担心客户们在持续上涨中麻木了,忽略和漠视了市场巨大的风险。当然也是仅供大家投资操作时参考,怎么―您们……”

(3)下午。下午3点收市后,孙大户来到林海潮办公室,声音宏亮地讥讽地说:“你再加大力度,加大力度,把我们散户筹码骗出来……”

(4)之后两个月。夏日的一天晚上,孙大户来到林海潮办公室,一脸垂头丧气的样子。

孙大户:“林先生哟,世上真没有后悔药吃哦!我几十万资金重仓的那只钢铁股,这两个月可把我套惨了,下跌过了3o%,还在跌!你一片好心我当作驴肝肺哟!孙子曰……”

闪出。切回林海潮办公室

林海潮连连解释:“大家别误会,这只是营业部领导对散户厅做一个调整,说实话,这么大一个散户大厅,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大家算算,大屏要开着,四台柜式空调要开着,还有照明等等,而营业部散户并不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券商来讲,能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也正是为了对客户们更负责。”

4―2o时间:当晚。地点:省城某高级宾馆富丽堂皇会议室。

这是一间小型高档会议室,镜头透过室内吊灯俯拍过去,一条拉起的横幅上,写有“《资产委托管理协议》三方签字仪式”,七、八个围站在一张大桌前相互握手。桌上放着三堆文件夹,一场由某银行、某券商及倪江所在银盛公司三方高层代表参加的《资产委托管理协议》签字仪式已近尾声。

某券商投行部老总:“继《债务重组协议》和《银企合作协议》两份协议后,经过大家近两个月的多次协调、碰头和磋商,几经周折,今晚我们终于达成了各方都满意的第三份《资产委托管理协议》。我由衷地祝愿这笔万的资金,能够好好地抓住这次股改机会,既解决、处理掉原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又能给各方带来不俗的收益,来,为我们的合作成功,干杯!”

字幕打出:某券商投行部老总

众多礼仪小姐为来宾呈上倒满红酒的酒杯。

众人举杯相碰:“干杯!”

定格。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风狂雨急最新章节 | 风狂雨急全文阅读 | 风狂雨急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