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朝前拱 正文 第104章:第19章 喜从忧来 1、隆重丧礼

作者 : 张贤春

——颜仲江得知驾驶员在家补瞌睡准备在外单位另找一名驾驶员时办公室主任吴义勇主动说他会开车也有执照——

仲江和吴义勇来到古成竹家院坝时看到古成竹停放在大门口前吞口左边的木板上易婵停在堂屋里。易婵的亲人们围过来七嘴八舌重申了用柏木棺材安葬的条件。他答应着向家里走去。将正在为众人煮饭的母亲喊到一边安排大哥喊舅妈和她两个女儿来商量如何安葬。不一会古江慧和古江燕来到孟江说舅妈睡在床上头昏眼花四肢无力起不来。谈到龙家寨那些人的粗野行为时仲江说:“将心比心也可以理解要求也不是十分过分。妈你看这样行不行?将你那盒棺材让出来先将易婵安葬了再说这天色(气温)太大了。”——

古成兰迟疑了一下回答:“我有哪样意见哦反正我们死了早迟都是你们埋。”——

为了打消古成兰的疑虑仲江说:“妈你放心等这事情过了我们两弟兄再买。”——

颜河义插言:“靠你两弟兄空的。你大哥吃穿都搞不住你那两个工资想买辛娅怕也不会同意。我们自己慢慢想办法。”语气中露出一些怨气——

“这你们不管我先问她同不同意如果不同意我工资交给她了单位多少她也不知道提来的烟酒我拿点去卖了也凑得起一盒棺材钱。”——

颜河义盯着仲江说:“你不要去搞些烂事情像晋成刚那样我头次在城里看到他和他老婆一道上街低着头眼睛盯着鞋子那穿着和面容比我们农村人好不了多少。有个工作活路又轻松天晴不遭太阳晒下雨不遭雨淋;一个月管他三百两百到时候了就领;人走到哪儿也受人家尊敬。”——

仲江笑着回答:“我晓得。”他转头问江慧:“大姐如果明后天江华都不回来舅爹由你来安葬行不行?”——

江慧急忙回答:“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牛不该我牵马不该我骑他又不是没有儿子。小时候他没有送我读几学书1o来岁就帮他做活路结婚也没得他多少打(嫁妆)现在也不想他那几根柱头棒棒(继承遗产之意)。再说我的家庭二姑爹二姑妈也晓得我没得那个能力。”——

前不久江慧丈夫骆范仁半夜回到家中听到江慧与一男子在床上嘻笑不觉怒火中烧大骂着将门撞开拉亮电灯一个身影从后门飞奔出去江慧裹在被单里索索抖。他抓住江慧的头从床上提下来一阵拳打脚踢随后抓过一根竹竿在江慧身上一阵乱打直到江慧被打得晕了过去。才气喘吁吁的停下来穿过堂屋将睡在另一间屋的两个女儿叫醒说她们妈得急病了赶快到古家寨通知她们外公外婆。两个女儿赶到古家寨古成竹、聂景红和江华赶到江慧家时天已大亮江慧已爬到床上。骆范仁将女儿喊开后当着他们三人的面添油加醋绘声绘色将江慧与那男的苟合之事演说了一遍。古成竹尚未听完大骂江慧说他们的脸皮都被她臊尽了今后不准她迈进他家门坎半步否则打断她的腿。随后拉上聂景红转身走了。江慧对古成竹的怨恨又增了一层。骆范仁当天没有留下一分钱又离家出走第二天在虎坪场被派出所用手铐铐了起来说有人告他贩卖人口当天将他送进了沿江县公安局。后来聂景红问她为什么“不学好”她回答说“骆范仁三两月才回家一次家里铧田挑抬经常要请人……”——

成兰说:“我看这样江燕又小这事由你们两弟兄来跳。要没有就等他没有把你爸那盒棺材先拿出来把你舅爹埋了再说。”她看到颜河义白了她一眼接着说“这些江燕记个帐以后江华回来了喊他买来还。”——

仲江点头同意来到舅妈床前问她的意见聂景红唉声叹气擦着眼泪回答:“老二我们还不到你们的情了你们说怎样办好就怎样办。”——

仲江出屋将以自己为主负责安葬的事给吴义勇说后请他回城转请王书记管一下单位的工作喊辛娅租副冰棺来。王义勇说可以直接打电话给王林佳讲。仲江举着手机说:“这手机就是王书记的他说是单位为局长配的坚决不用就给了我。再说这里没有信号要上白虎山半山才打得通。”吴义勇走后仲江和孟江、颜河义分别安排人帮忙抬棺材漆棺材请古八字敲三天两夜的道场。第二天早晨易婵出丧时仲江现一个二十五六岁的男子泪水无声流下双颊就如岩层里的浸浸水连绵不断擦了又流很是伤心。仲江问那人是谁身边的人回答说那人叫龙情所也是龙家寨的比易婵高一辈在村小教民办书教得还可以。仲江听说过这个名字还听说昨天龙家寨的人准备来拆房子、打人是他劝说住了——

将易婵安葬上山后仲江走进厢房呼呼大睡起来之前已给母亲打招呼没有什么急事不要叫醒他。好像才迷糊一会就听到鞭炮声从坎下传来不久哀乐声从舅爹家的屋里传出。他睁眼一看已是下午4点过。他急忙起床下去原来是吴义勇等人拉来冰棺已将古成竹的遗体装进冰棺里放上了哀乐。古八字在大门两边贴上了白纸挽联:不迎不送丧家礼;自去自来吊客情。香盒下大方桌上装满大米的升子里插着写好的灵牌灵牌上中间写着古成竹的出生地址和姓名两边是“昨日堂前客今朝纸上人”。同来的陈春明将仲江喊到一边递给他一个信封说是他和公安局其他几位弟兄的“意思”太忙了安葬那天只能争取来。仲江口里说着“不必客气”接过信封揣进了裤包里——

仲江问吴义勇通知辛娅没有租运冰棺的钱是多少以便拿给他。吴义勇回答说辛局长明天来租运冰棺的钱由单位出到时一并开在车辆维修费里报销。仲江觉得这样不合适吴义勇回答说以往都是这样谁家的父母死了单位都要负责一些日杂费用。他指着院坝猪圈边几朵雪白的花圈说:“那是我为你们准备的不晓得是写你们两弟兄的名字还是写你们老表们的名字所以没有写。”——

“谢谢。我这种情况与人家父母去世不同回去后我把钱算给你。”仲江说——

吴义勇回答:“你这种情况有哪样不同?比死父母亲还要厉害些。另外我通知各乡(镇)教办和中学了他们如果得空的话就来看一下也顺便避避暑热。”——

“义勇这样做不好我又不是办酒。再说要放假了都忙。”——

吴义勇笑着说:“颜局长就是因为你没有办过酒上次搬集资房家家都办乔迁酒了你也怕麻烦不办你送出去那么多人情总得收点回来呀。不管你同不同意我不可能再去通知人家不来。你得准备一下多杀头猪多找两张桌子来打麻将哟。”——

“我不办酒不仅是怕麻烦还怕去还人情。”仲江沉吟了一下又说:“那你今天回去后通知一下辛娅喊她明天一定来一趟。”——

次日中午从青龙山开下来几辆大小车子一字停在青龙洞前的公路上一行十余人扛着数朵花圈向古家寨走来。辛娅和关兴明来到颜河义家喊人去青龙洞前抬棺材是盒柏木大棺材太重了要多安排两个人。原来是关兴明听说后买来送给仲江父亲的说老人家有盒棺材放在屋里会延年益寿的。仲江问他多少钱说要给他钱口头推让中关兴明说:“弟兄之间又不是外人说些多话就隔外了。”——

仲江只好不与他争执将辛娅喊到屋里商量怎么接待。辛娅说:“一中的老师、家属我们单位的同事和那些同学也在谈要来。从今天起肯定天天有人来人家也是看得起才来来了饭总得要吃也不可能吃光饭。”商定孟江专门负责所需物品的购买应付古八字等先生敲道场;除粮食蔬菜自有的由父母拿出来外凡是需要用现金购买和开支的全部由仲江负责;单位来的礼金由仲江收其他亲戚和寨上的归舅妈。孟江搭车到青龙场购买孝帕、香、烛、钱纸、鞭炮;根据古成兰的吩咐仲江来到古成旺家请古成旺当总管安排一下帮忙的需要什么就给他和孟江讲;他又找到古成林请古成林到时负责杀猪办厨每餐都安排两样晕菜单位来的多上碗白菜肉丝;他对古勇说由他和江燕负责喊寨上的小孩帮忙借桌子板凳……——

单位前来吊孝的客人一天比一天多辛娅说她要招呼客人又要记礼金腰也酸腿也痛眼睛也睁不开了还是请负责记帐、收钱的吴义勇和统计局办公室主任提前“上任”“昏昏浊的万一把人家的礼金记掉记错了不好。”仲江也说这一天站得腰酸背痛。二人商量交替休息上午和下午主要由仲江接待晚上招呼打麻将主要由辛娅负责。在自己休息期间除非有特殊事情重要客人到来得让自己睡醒为止——

到了安葬前一日来的客人更多了有县直单位和乡(镇)的领导、职工也有教办的领导、职工和中学的校长、老师以及亲友和同学停在青龙洞前的车辆也是来来往往变换着不同的型号和颜色。远远看去田埂上的花圈如开在路边的牡丹鞭炮还在寨前就一路响着来到院坝边。五颜六色的花圈在猪圈边、柿树下堆放一层又一层。仲江站在院边路口带着微笑不停地与来人打招呼递烟。交通局长梅成接过他递去的香烟时说:“车要是能开到寨子上就好了。”——

仲江笑着回答:“交通局长大人亲临调研我想不久我回家就能把车子开到大门口了。”——

“这进来不到两公里路面又平要不了多少钱就修通了。”——

“这路还不是钱的问题议过很多年了主要是公路占地问题。有的人觉得自己有几个儿子多的是劳力不怕肩挑背驮管你拿多少田换他那块土就是不同意。现在他们的儿子杀广了有钱买点煤挑进来还是感觉吃力。来不及挑晚上还得到公路边睡有时半夜突然下大雨煤被冲跑了人也被淋成落汤鸡。他们原来那种态度已有所改变。”仲江看到牛维贵在人群中笑着喊道“牛支书你早就谈要修进寨公路现在财神来了你和他具体谈谈。”——

梅成对走来的牛支书和仲江说:“没有哪样谈法只要你们把土地调整好组织劳力把进寨毛路拉通炸药、水泥算我的。”——

“当初要是听秦老头的公路往白虎山这边走就好了当时我只想到怕占良田就没想到图方便这一层现在多得些事来做。”牛维贵说着和梅成刚离开供电局长向仲江走来。两人正在打招呼屋里突然传来说停电了。仲江开玩笑说:“电老虎是哪样意思一来就把电停了?”——

供电局长模出手机一看指着走在身后的电信局长说:“我倒想给问问是哪样原因但他不同意。”——

仲江接过话说:“没有关系把你的手机交给我我喊人到半坡以你的名义给青龙供电所打电话问问保证他们见到号码就如见到圣旨一般。”说着仲江将手机拿过来喊古勇上山去打电话——

不到一小时电灯重新亮了起来原来是变压器坏了。这时古江慧和她那边的亲友一道吹着唢呐扛着花花绿绿的旗龙幡伞赶着头系白花的黑羊和黑猪走来。收下这些祭品后古成兰将江慧喊去她家中按事先商量的为了江慧有面子将仲江的元猪羊钱悄悄递给了她——

到了晚上颜河义、古成竹家的院坝安满了麻将桌麻将声与堂屋敲道场的锣鼓声和唢呐声一夜不绝。天亮丧时城里来的人在颜河义和古成竹家的床上及天楼地楼的地铺上或仰卧或侧睡犹如红苕下种般排列着。寨上的男女老少和农村来的亲友一人将两朵或三朵或四朵花圈扛在肩上随抬丧的人蜿蜒在山路上缓缓向坟山走去履行完安葬仪式返回时回望那墓地就如一座花山——

(第19章喜从忧来2、信解疑团,周三.)/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猪朝前拱最新章节 | 猪朝前拱全文阅读 | 猪朝前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