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第048章 知府的排场

作者 : 金坐佳

几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了永乐城.士兵们一个个垂头丧气.这里有败兵的郁闷更有连日來又渴又饿的折磨.这种精神和**上的双重折磨让行走的队伍的步履异常的沉重.西夏军队已经让出了一条让宋军退兵的道路.他们安静的注视着宋军离去的身影.沒有人因为胜利而欢呼.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也曾面临那艰难的一刻.

沒有兵戈铁马之声.无论是宋军还是西夏军都不是这场仗的赢家.最大的赢家大概就是化名王石的梁乙逋.此时他正在高出看着撤退的宋军.在人群中寻找的王旁的身影.关于王旁的故事.他曾经听的太多了.却沒想到自己竟然是王旁的儿子.如今他已经见过王旁的机智谋略.虽然他认为王旁回京城必然遇到很多险阻.但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身來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大概也就是王旁能为自己做的最多的事.

终于在人群中王石看到父亲王旁的身影.高大雪白的赛龙雀衬托着王旁的矫健的身影.他的头微微的扬着.周围被宋军的官员簇拥着.在人群中王旁那么的夺目.这种气势与萎靡不振的队伍形成极大的反差.这种反差更让人觉得他注定是那个无冕之王.

尘埃过后永乐城里已经沒有了宋军.西夏军留了大部分驻守在城外.王石带着横山寨的弟兄进驻永乐城.府衙变成了王府.大厅重新布置成了议事厅.正中的座位空着.那是留给王石留给王旁的.永乐王.只有一个.王石相信总有一天王旁会回來.庄严郑重的登上宝座.

宋军出了永乐城.回到边境过了几个大寨最终停了下來.沈括吩咐各路调集的军队有领军带领回归各路.最后再清点人数.只有一两千的禁军跟着沈括等将领撤回京城.

一路下來虽然这仗败了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轻松.毕竟活下來保存了宋军的实力.或者说毕竟不论输赢这场仗结束了.但有一个人却不是那么轻松.每次他看到王旁和众人谈笑风生.心中总是十分不得劲.不过他又总好像担心王旁会半路变了主意而离开队伍一样.一双小眼睛时时刻刻盯着王旁的动向.似乎监视王旁反而成了他最大的乐趣和最重要的事.

队伍出了延州继续东.经过鄜州的时候.队伍行进的速度越來越慢.沈括派士兵前去打探.过了不大的功夫士兵回來报告:前面就是鄜州首郡鄜城.不少出城进城的百姓阻住了道路.

沈括心里难过.若是打了胜仗众人欢欣鼓舞.经过哪里早会有知府通判出來迎接.现在眼看就到了城下.队伍就这么冷冷清清的前行.想到这越发觉得有点凄凉.

“李稷.去寻馆驿定下下榻之处;高永能安顿士兵安营.”沈括吩咐完毕.转头看着身边的王旁说道:“王爷.咱们已经行进了六七日了.现在已经远离边境.不如在此地稍加休憩.”

王旁点头说道:“也好.我也十多年沒回到宋朝了.这一路故地重游感慨颇多.前面鄜城当年我还真來过.说起來还经历了一些事.不如明日咱们兄弟到城中看看.”

徐禧听到凑了上前说道:“沈经略.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要不你也跟着.”沈括沒好气的回了一句.王旁微微一笑.沈括还是这几分倔脾气实在太合自己的心意.徐禧碰了一鼻子灰到也不介意.反正这一路也习惯了看不到什么好脸色.这个人不但脸皮厚.而且他坚定认为只有找到王旁的罪证.那么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将永乐城之败的责任推到王旁身上.

“那更不好了.不如这样你们逛你们的.我正好休息休息.”徐禧挤着笑容.暗想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如暗地里偷偷的跟着.

第二天.路上向着鄜城方向走的人更多了.不时有人看着路边驻扎的部队的营帐交头接耳.王旁和沈括从馆驿出來.两个人骑着马慢悠悠的跟着人流前行.

“哎.张二哥.你说这是不是从永乐城败下來的队伍啊”

“应该是.你看那一个个灰头土脸的.不过你听说沒有.这次出了新鲜事了.”说话的人骑着毛驴.走在沈括王旁的前面.他的身前左右跟着四五个人有老有少.

道路并不是很宽.沈括和王旁索性放慢了速度跟在后面听着.

“什么新鲜事快说说.”人群中有好事爱打听的问道.

被称作张二哥的摇着驴鞭.但并不往驴身上落.似乎为自己知道这么多消息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嘿.你们记得不记得当年那个王侍郎.”

“你说的是和薛公一起救灾的那个吗.”

“正是.后來当了王爷的那个.”

沈括看了看身边的王旁.这说的本主就在后面听着呢.王旁反而是一脸的好奇.当年的事要说也过去有二十年了.竟然还有人记得.眼看这些人的年龄也都是四五十.老点的有六七十岁想必正是当年受到恩惠的那些人.

那张二哥大声说着:“告诉你们吧.我看啊是薛公显灵了.镇南王死而复生了.而且你们知道不知道.要不是镇南王估计咱们宋军就会被困死在永乐城了.”

“真的假的.”人群中一阵质疑声.

“这我骗你干什么.咱们这次进城一定好好祭拜薛公.保佑王爷能恢复当年的气势.要不然咱们以后的日子会越來越难.”

王旁听了一惊.忙问沈括:“祭拜.薛公.”

沈括一拍脑袋:“哎呀.我都忘记了.今天是薛向的祭日.难怪这么多百姓去鄜城.薛向在此地呆了八年.政绩斐然.而且当年鄜城也是青苗法推行最好的地方.想不到这些.这些都是祭拜薛向的.”

王旁心里一酸.十四年恍然而过.当年自己与薛向也算莫逆之交.薛向善于理财.自己还跟薛向学了不少的东西.甚至均输法也可算是受薛向启发.想到很多人连最后一面都沒见到.都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少事.王旁心里愈发的感慨.

沈括也看出了王旁的心思.他劝慰道:“世事难料.贤弟也不必太难过.好在你十四年后回來了而不是一百四十年.要不然你连愚兄恐怕见不到了.”

王旁知道他在宽慰自己:“沈兄不必过虑.生老病死也是人之常情看开了就好.你看前面的人也说了.想必我们这次是薛公庇佑了.呵呵要不我怎么这个时候偏偏出现在西夏呢.走吧.我也去祭拜祭拜.”

说完两个人提快了马速从人群旁穿过.向鄜城赶去.越到城门处行人越多.男女老少挑挑的担担的朝城里走.两个人下了马.走过城门和路人打听着.顺着人们指的路來到薛公祠.

城中不大的祠堂.熙熙攘攘的进出不少人.王旁和沈括下了马.便有随从跟上前來接过马缰栓在路边.迈步进了薛公祠.这是一座不大的院子.正厅里有座薛公像.祠堂之中香火极旺.不少來拜祭的人都燃香祭告.

王旁和沈括也烧了点香.祭拜了一下.听得身边百姓各有吊祭之词:有感谢薛向为官之时为民所做之事;有的叨念若是薛公长生便可如当日一样繁荣;更有的祈愿薛公在天之灵能否让自己亲人重生.

见此情景沈括感慨道:“有的人就能被百姓所爱戴.有的却为千夫指.王爷.你说都是做官的怎么差距就这么大.”

王旁眼前香烟缭绕.他眯着眼叹到:“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沈括回味着王旁的话.淡淡的说道:“当年汉武帝喜怒无常刚愎自用.司马迁在《报任安》由此一言.可见他为自己遭遇不幸.无以抒发之情.王爷此时有此感慨.莫非也有司马迁之激愤的心情.”

王旁叹了口气.自己无非是想起了《为人民服务》中的一句.想不到沈括竟然引用到了自己身上.要说赵顼虽然不算刚愎自用.也不算喜怒无常.但赵顼的任性自负并非表现出來的.而是一种低调的心机.想到从少年便与赵顼结识.一次一次为他护驾.最后反而被他逼着消失.王旁心中还真多少有些愤慨.

他冷笑了一声说道:“我怎么敢和司马迁相比.再说我不想也不会落到那样的下场.”

两个人说着.互相让着朝薛公祠外走.忽然听到一阵铜锣声.紧接着从外面大大咧咧的进來不少官兵.一边朝里面走一边驱赶着众人.

官兵一边赶着人一边吆喝着“快散开.出去.出去.”

“官爷.我们都是來祭祀的.今天是薛公祭日.不犯法吧”有人问道.

“让你们出去就出去.沒看我们大老爷要來祭祀吗.快走.”官兵一副张扬的样子让人生厌.來祭祀薛向的人竟然有这么张狂的随从.似乎让这祠堂一份清廉有些失色.

“走吧.”沈括拉着王旁走出祠堂.门口已经有不少被赶出來和正要进去被拦在外面的人.

“这位老兄.麻烦打听一下.这是什么人要來拜祭.”王旁向身边的人打听着.

“新到任的知府.厉害的不得了.人家是大老爷嘛.怎么能和我们这样的平民百姓一起祭拜呢.你看轿子还有几百步.这开路的排场都快赶上京官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争宋最新章节 | 争宋全文阅读 | 争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