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第047章 败兵是谁的错

作者 : 金坐佳

历史开始被改变.当王旁再次回到宋朝.他的意识强化了改变之后所有磁场都发生了变化.就像永乐城之战.真正历史上的永乐城之战:夏军终攻破永乐城.徐禧、李舜举、李稷、高永能等人死难.宋军二十多万士卒役夫阵亡.只有曲珍、王湛、李浦、吕整果跣逃月兑.史称“灵武之役.丧师覆将.涂炭百万.帝中夜得报.起环榻行.彻旦不寐.”.神宗对辅臣痛哭失声.史称永乐城之战.

当然.现在的赵顼无须痛哭失声.因为宋军仅仅损失了一两万兵.战死的也不过是李舜举.赵顼会对这样的接过满意吗.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于眼下的大宋來说.赵顼沒有用真金白银填满他的三十二座库房.这一仗也的确让赵顼有些伤筋动骨.而且最让赵顼坐立不安的是从前方传來的消息.镇南王回來了.

这个消息几乎让赵顼从御座上跳了起來.十多年來当年一晚情景时常在赵顼的脑海中浮现.王旁和他对峙时候眼中的傲慢不羁.眉宇之间的倔强.以及一种冷冷的失望.当年赵顼听了秦敏学的计策直接宣布王旁的已死.王旁的银行已经是大宋王朝的了.包括他之前所做的一切也都随着宣布他死完慢慢被人们遗忘.可是现在.王旁竟然还活着.不但活着而且还出面搅局了永乐城之战.

也许赵顼并不感谢王旁.虽然他早听到战报.几万大军被困永乐城损失惨重.虽然他也知道败局已定.但赵顼绝不甘心.这场仗就这么草草的收尾并未被王旁周旋做了了解.

他在勤政殿殿中來回的踱步.这种焦虑被殿中的杨戬看在眼里.枢密副使吕公著手里举着奏折.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他偷偷的用余光瞟着赵顼身影.现在他也不明白.赵顼这是为了败兵焦虑.还是为王旁回來而高兴.所有人都知道.眼前这个皇上是爱才的.尤其是对王旁常常庇护.当年得知王旁的死讯.皇上也是哀叹不已.王旁要是活着回來.想必圣上会很高兴.不过朝中恐怕又要有人倒霉了.

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蒲宗孟手里提着笔.不错眼珠的看着赵顼.皇上要说什么要降什么旨意.那可是要逐字逐句记下.可这跳下御座來回踱步不在要记录的范围.

“你先退下.”赵顼朝吕公著摆了摆手.吕公著应声向后退了几步.快到殿门附近才一转身.趁着转身的功夫长处了一口气赶忙走出勤政殿.虽然出兵是皇上的决定.但是兵败之事掌管掌管军政的枢密使也是有责再身.皇上沒翻脸骂人已经算万幸.有什么事等着沈括他们回來再说.到时候起码自己这个枢密副使就算受罚也是轻的.况且还有枢密使冯京在自己前面.这两天冯京称病在家.所以才轮到自己送这消息.吕公著想着出了皇城像冯京府上走去.

看到皇上沒立刻降旨.蒲宗孟放下手中的笔.杨戬忙断过茶盏:“圣上日理万机多有劳累.是否需要休息片刻.”

要是这会赵顼点头.蒲宗孟就该收拾收拾撤下去.赵顼忽然看了年近花甲的蒲宗孟.眼前的一些学士也好.修起居注也好.这人平时话是最少的.但是每次说话.都是一语中的.甚至都是猛料.修起居注只是个官职名.主掌记录皇帝言行.以三馆.秘阁校理以上官从事.这可是个好差事.因为陪在皇上身边近距离和皇上接触.甚至皇上会经常非正式的说一些政事.因此能做这个差事是不少官员的心愿.

这个职务迄今为止只有两个人不愿意做.一个是当年仁宗时期的王安石.直接拒了这个官差.另一个是这个蒲宗孟.这个人刚正不阿.枢密都承旨张诚一很放肆专横.他的地位在学士之上.更加接近皇帝和经常参与重大政事.他经常假借皇帝有什么旨意來威胁其他官员.蒲宗孟觉察到这一点.就到皇帝跟前问皇上究竟有沒有这些旨意.结果都是假的.赵顼很欣赏蒲宗孟并赏赐他官服上佩戴金鱼.学士在官服上佩戴金鱼.就是从薄宗孟开始的.

不过自从做了这些官职尤其是修起居注之后.蒲宗孟的话反而更少了.现在赵顼心里烦.而且是那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烦.怎么处理王旁的回京.如果自己不能拿出个主意來.想必上朝的时候又会掀起轩然大波.

“传正.”

这可不是赵顼要传召谁.传正是蒲宗孟的字.

“臣在.”

“永乐城失手.此事你觉得是谁的过错”

杨戬见皇上问蒲宗孟.就差抓耳挠腮了.如果皇上问自己.那他肯定会说是王旁的错.早不出现晚不出现非要在这个时候出现.也许那样皇上就会顺理成章的治罪王旁.但是这个蒲宗孟在王安石进行改革推行新法的时候可是积极支持者.他会说是王旁的错吗.

杨戬是真不明白赵顼此刻的心情.赵顼想的则是这个时候偏偏不是治罪王旁的时候.否额自己在天下人面前表现的对王旁的恩情惜才可就前功尽弃了.之所以问蒲宗孟也无非是想听听这个常常一语中的的人如何说.

蒲宗孟听到皇上喊自己.就知道有事要问.但问的这么直接他可沒想到.自己现在六十岁了.从來沒怕得罪人.自己做事也力求公正.可永乐城的事他从开始就觉得是皇上的错.难道要他说:“圣上是您的错.”这话可是万万不能说的.

“皇上.您怎么问蒲翰林呢.他又不参与边关事物.又不在当时.您让他说这不是为难他么.”杨戬陪着笑的说道.

蒲宗孟瞥了一眼杨戬.心里老大的不痛快.自从李宪立功以來.内臣的地位在朝中不断的提高.这次李舜举战死.更让赵顼觉得太监之忠可嘉.所以现在内臣在皇上面前的话越來越多.这可让人反感.

他正色说道:“圣上.臣早就知道永乐城会败.”

赵顼有点不高兴:“早知道你不早说”

“不是我早知道.是朝中大臣很多人都知道.包括圣上您也知道”

“我.我怎么会知道.我要是知道难道还会派兵修城.你把话给我说清楚.不然你今天别想走!”赵顼有些不高兴.

蒲宗孟是不说则已.要说就往狠里说:“圣上.当初您要用徐禧的时候.王安礼曾谏言:徐禧志大才疏.必误国事.您听了沒有.王安礼建议您少用兵.少少置狱.您也沒听.自熙宁开边以來.为了得到西夏夏葭芦、吴保、义合、米脂、浮图、塞门六堡这些地方.总工死者六十万人.钱粟银绢以万数者不可胜计.修永乐城又是兴师动众.沈括.李舜举曾劝阻您不要再那里筑城.您也沒听.甚至种谔回京觐见阻止.您仍不听就认准了徐禧说的.您说.这永乐城败兵怪谁.”

蒲宗孟就差说明了.要怪就怪你不听劝阻.赵顼的脸上已经乌云密布越來越阴沉了.杨戬见状忙说道:“对.就怪这个徐禧.蛊惑圣上.这个徐禧实在可恶.”

这个台阶给的太是时候了.赵顼呛的咳嗽了几声.杨戬忙轻轻的给赵顼顺着后背:“圣上.您该休息了.”

“退下吧.”赵顼终于朝蒲宗孟摆摆手.蒲宗孟拜别转身出了勤政殿.身后传來杨戬的声音:“圣上.别气坏了龙体.这个徐禧实在可恶.您想怎么处置于他”

蒲宗孟摇摇头.宦官误国这话一点都不错.今天有个徐禧明天就能有李禧.张禧.皇上偏听偏信这事不能改变.以后还会出大麻烦.

侍婢宫女为赵顼除去罩在外面的龙袍.只留了一身汗衫在身上.赵顼已经热透了.在加上刚才來回的踱步出了不少的汗.这会儿感觉精疲力竭的靠在御座龙椅上.身后的宫女缓缓的摇着团扇.一丝丝清凉驱不走赵顼焦躁:“行了.行了.都下去吧.”

杨戬拿过一把团扇.一边给赵顼扇着一边轻声的问道:“圣上.您说着镇南王早不回來晚不回來.偏偏这个时候回來.前段有听说西夏梁王爷自认是王旁之子.后來又更名叫王石.这次永乐城之败会不会和王旁有关系.”

赵顼摇摇头:“沈括送來奏折说.王石志在西夏王朝.如果咱们支持他.将來愿意年年进贡岁岁称臣.更何况王旁与西夏有不解之仇.他总不至于为西夏做事.”

“西夏自建朝.从李元昊到李谅祚都沒少干对我大宋称臣的事.但又常常挑起事端.这劣根性不改想必一旦有机会还会寻衅滋事.我看圣上不可轻信.”

“你知道什么.要是这王石真是王旁之子好歹是宋人.不过我看他的身份也是个迷.小毛孩子先让他蹦着.倒是王旁让官家不安心啊.”

杨戬笑了笑:“圣上有何不安心呢.他的旧部圣上您安排的妥妥帖帖的.而且都加官进爵有的还委以重任.想必十多年过去.王旁再无当年的人脉.他要是真回來了.无兵无权的圣上给些安抚就是了.天下还会盛赞圣上仁慈.”

“给些安抚.依照王旁的性格.不会在乎什么安抚的.”

“那就把他……”杨戬做了个杀的手势.

赵顼摇摇头:“你说的也对.无兵无权的我怕他做什么.当年太祖可以杯酒释兵权.我也可以杯酒释就念.人嘛.无非就是功名利禄.酒色财气.总有一样是他现在想要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争宋最新章节 | 争宋全文阅读 | 争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