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 第十九回:冷风吹寒将军心 热粥焕发众豪情(52)

作者 : 天然一木

五十二

在建威将军夏侯候的记忆深处,1641年的那个冬天格外的冷。临近年关,北京城内已是玉树琼花,披上了喜庆的盛装。满清人前来进贡,让崇祯一时心花怒发,早已把都督府的进表忘到九霄云外,对满清随时准备侵犯的担忧也一扫而光。

大殿之上,满清的使臣虚于委蛇,以一个臣属国的身份,对崇祯大放溢美之辞。面对这一切,夏侯候更是忧心似焚。此时的明朝,已是风雨飘摇,山东、河北成群的饥民揭竿而起,反朝廷杀地方官员,摧城拔寨,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江南洪水肆虐;淮西瘟疫猖獗;万千百姓生灵涂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山海关外的满清人,更是秣马厉兵,虎视中原,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然而,就在这国势衰竭,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人遭之厄,大明皇帝竟在清使的颂辞中,有些昏昏然、飘飘然、不知所以然了。

软弱昏聩的崇祯,倒真的沉溺在孙友功等人粉饰的太平盛世中里。

夏侯候有些心灰意冷。当今朝廷,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陷害忠良,深可悯念。大明江山社稷,就像画上那些纸花纸叶一样,纸饰的太平,虚假的繁荣。

关于安内,还是攘外这个争论,早在半年前就提出了。

以建威将军夏侯候为主的大臣们认为,河北、山东平民的造反,完全是因为税赋过重,生活无望才逼上“梁山”的。如果朝廷给予一定的宽宥,完全可以兵不血刃,对其招安。然而北方崛起的游牧民族满清人,觊觎中原已久。这一带边防线又过于薄弱。如果不提前防御的话,一旦让他们抓住时机,便会乘虚而入,直逼皇城北京。

都督府的进表,夏侯候的力谏,再加上“风云雷电”四大校尉的陈词,崇祯才意识到这个部落带来的威胁。

就在都督府东西厅官员和三殿太尉们据圣上密旨,欲对边防线进行调整之际,清国的使臣却来到了北京。与他们唱对台戏的孙友功,频频上奏,说小小满清不足为患,如果太过于“杞人忧天”的话,有损大明国威。

崇祯对先前下的那份密旨,又有些动摇了。

怎样促使崇祯下定拒清的决心,让夏侯候绞尽脑汁,一连苦思冥想几个晚上。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他决心铤而走险。

为了避开孙友功的耳目,他带着家将夏侯春秋,密约“风云雷电”四使于东郊菜市密谋。

这个菜市不属于繁华地段,而且大都是平民区,在这里议事,比较可靠,又能避及孙友功之党的耳目。

这个冬天好像过得那样的匆匆,屈指算来,好像是腊八了。天还是干冷干冷的,没有下过一场雪。在这个无雪的冬天里,已近耳顺之年的夏侯候感到岁月不饶人。多年征战,身上那十几处伤疤,再加上日以继夜的劳累,一点点茧食了他曾经强悍的躯体。

他望着那灰蒙蒙的天空,叹了一口气。

从山海关外十三骑拒清军到今天,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军越来越少了。朝廷年年的文武科举,大都掺了一定的水分。大都督孙友功权倾朝野,卖官鬻爵,栽培同党。每年的科举都流于形式,成了一些平庸之人的晋身阶梯。

然而真正的能征善战,文韬武略者却缺乏一块晋身的真正阶梯。

他和“风云雷电”四大校尉,是战火熔铸了他们一身功名。

满清人走了,李自成、张献忠又来了。就在这来来往往,岁月流失中,成千上万的官兵血洒疆场,马革裹尸还,他们没有功名,有的甚至还找不到祖籍。与这些人相比,我夏侯候又是何其幸运。

夏侯候又叹了一口气。

这个清使,此次来京之前,孙友功等辈早已受之厚礼,与之沆瀣一气,都督府的那份草案,可能皇太极早已先崇祯一步过目了。他这次派使者来京,假意是进贡,实则乃是掩饰其狼子野心。虽然他们对大明疆土早已垂涎三尺,蠢蠢欲动,但时机尚未成熟。发动战争都是用实力讲话的。虽然多年来,明朝与李自成、张献忠连续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消耗,但实力还是有的。

此时此刻,摆在崇祯和满朝文武大臣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布防。

如果朝廷能够抽出一部分重兵防御满清人;如果崇祯派“风云雷电”四大名将中的任何一员屯兵山海关,与吴三桂的军队既能呼应,又能相互掣肘;如果都督府的讨论形成定势;如果一切都按夏侯候的布局走的话,将是实力与实力的对话。满清人的铁蹄要想踏进中原半步,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皇太极不想这样过于消耗自己。所以他采用了攻心为上的战略,用金钱美女这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武器,先一步瓦解了汉人的斗志。

皇太极不仅仅懂得中原万里疆土的辽阔,鱼米之乡的江南,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源远流长的孔孟之道,而且还熟读“孙子兵法”。

世界上任何事情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崇祯的更弦易张,彻底粉碎了夏侯候的良苦用心。

这个昏聩的皇帝,手下不乏熟知兵书,深藏雄韬伟略之臣,却不懂得怎样任用他们,提携他们,造福于江山社稷,造福于黎民百姓。在他君临天下,唯我独尊的思想里,这些人跪在他面前口呼万岁,多讲一些溢美之词,便是大大的忠君爱国了。

他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养痈遗患,让孙友功们骄横跋扈,为所欲为。

这不仅仅是崇祯的悲哀,更是大明的悲哀。

情不得已之下,促使夏侯候萌生密杀清使,逼迫明、清两国结盟破灭的想法。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佛光寺最新章节 | 佛光寺全文阅读 | 佛光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