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 第十七回:惊天动地扯呼声 火山刀海退雄兵(50)

作者 : 天然一木

五十

吴三桂走了,孙友功败了。远在京城的崇祯帝在一个歌妓地提醒下,想起了这些败军之中还有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十三骑据清军三万,荡平太行山十八寨的夏侯候。

崇祯非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目光短浅、刚愎自用、心胸狭窄、贪财如命。他功利性过强、驭臣无术。他诛杀阉党、整理朝纲,却又惟内臣是信、肆意杀戮文武将官。面对烽烟四起的破碎河山,他殚精竭虑,调兵遣将,用尽浑身解数,仍无法扶正将倾之大厦;面对空馈的国库,他肆意加税,搜括粮钱,仍然无法支付官军俸禄。李自成、张献忠高举义旗,满清乘虚而入,太平盛世下的大明军队竟如此不堪一击,连连败退,损失了二十多万兵马,崇祯这才急了。然而都督府竟再也点不出什么能臣干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的崇祯,在歌妓李巧巧的提醒下,这才想起了夏侯候。他就像溺水之人,抓住了一跟救命的稻草。

但夏侯候从孙友功手中接过帅印时,有些悲哀。提携他的这种方式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满朝文武大臣,竟连一个妓女都不如。

这也是大明的悲哀。

这场旷日已久的战争,由于主帅的转换,局势有所逆转。

夏侯候坚持采用坚壁清野的战略,他针对满清骑兵快速、善变、奔袭、冲刺见长的特点,采用稳固防守的战术。他在全线设立烽火台,只要敌军进犯,烽台上的士兵就燃气烟火,将消息传递给夏侯候。

每凡敌军来犯,他总是再三告诫将士们:“如果敌军进犯,你们只能据险防守,千万不能主动出击!”

有一次,左路军巡检王孙越,见一小股清军来犯,便率部倾巢出击,结果被随后增援的满清国劲旅包围,五千人马折去大半,最后狼狈而还。

这位巡检,便是早年山海关外十三骑据满清国的一员,追随夏侯候多年,忠心不贰。

为了严令三军,夏侯候不得不判其斩立决。

执行那天,他捧起一碗酒,满怀深情地说:“王兄弟,你随我出生入死多年,为兄敬你这杯酒,不枉你我兄弟一场。

今天夏侯候斩你实非所愿。为了扭转败局,我只好借你的人头来严令三军。你喝了这碗酒,就安心去吧!你的家人便是我的家人,来生咱们还做兄弟!”

王孙越眼含热泪,接过那碗酒,一饮而尽。

三通鼓响,刀斧手双手挥刀,血溅三尺,王孙越已是人头落地,三军一片肃然。

在治军的同时,夏侯候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军。他把那些年龄大、身体弱以及病残的士兵一一裁掉,在后方与当地百姓一起开荒屯田,发展地区贸易。八十多万军队一下子减掉三成,不仅军饷负担轻了,战斗力也大大提高了。

对精简后的军队,夏侯候又分为三个梯队。前线只保留一个梯队,三个月一换。其余二个梯队一边修整,一边屯田。他将贸易税收所得充作军资,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以军养军。

夏侯候无为而治的防守战略,虽然取得了相当高的成效,但是朝廷那些士大夫们大都不同意他的作法,认为他是一位怯儒无用的将领。

崇祯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下令让夏侯候采取主动,激进的方式,但夏侯候不予理睬,依然故我。

孙友功、吴三桂等人趁机添油加醋,崇祯一怒之下便收回了他的兵权,改由孙友功代理其职。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佛光寺最新章节 | 佛光寺全文阅读 | 佛光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