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歌 第二十五章 锋芒初露

作者 : 紫残

只听一人扬声道:“左厢五军都虞侯赵匡胤!”

西南阵营高声呼喝,有人大声叫道:“赵大哥,让我上吧!”又有另一人叫道:“都虞侯!让我来!”西南众兵纷纷站起请战,但见赵匡胤神色严峻,勒马在阵前巡视几回,沉声道:“五军新到士卒全部出列!”众兵齐愣,片刻刷刷出来十余人,列成横队。\\\超速首发\\赵匡胤冷眼看了一回,抽出五人,让其余人回列,又抽出五名老兵,组成十人阵。

思远在阵外看见,心中担心,低声道:“二弟,三弟这般岂不吃亏许多?”柴荣摇头笑道:“这可不一定,大哥待会一看便知。”天痕个小,坐在马上看不见,心中不由着急,使劲伸长脖子观望,柴荣见了一笑,将天痕抱过来,让其坐在自己肩上,天痕居高望远,小脸欢喜。

但见那人每高声喊出一人名字,便有一名将领在欢呼之下骑马出阵点兵,须臾之后,九人勒马提棍站在圆场边上,身后跟着十人的马阵,俱是横眉冷视,只等号角声起。

郭威捋须呵呵一笑,思远见这九名将领个个都是熊腰虎背,彪悍至极,定是骁勇善战的狼虎之辈,便问道:“二弟,不知天雄军这九人是如何选出?”柴荣笑道:“从都开始,顺次往上,名额越来越少,待到厢的时候便只有这几人啦,大哥,这能从三十万大军中月兑颖而出的人,岂能是平凡之辈,少说也能以一挡十啊。”思远听得心中一凛,不由笑道:“那三弟真是有能耐!”郭威嘿笑道:“匡胤小子天生将才,单凭他敢用新兵这一点,老夫便颇为赞赏,此人不过五年,定是一员统领三军的虎将。”思远见郭威如此看好赵匡胤,心中也不禁为他一喜。

天痕伸着脖子,看见九人齐在场上,感觉奇怪,便问道:“柴伯伯,怎么全部都上啊?难道要一起打么?”柴荣含笑道:“对,这九人只能留三人,兵士下马便离场,下一个就少一个,而主将一旦下马,那整队便输了,就得全部离场,懂了么?”天痕听了一惊,道:“那主将岂不是万般凶险?己方十名兵可以不用管彼方士兵,直接十人围攻主将。”柴荣一笑,道:“别忘了他们自己也有主将,你若不管自己主将,你的主将也岂不是万般危险?”接着又微笑道:“时机都是相等的,胜败关键在于主将本身,这不仅仅考验主将的武艺,而且考验主将如何运用阵法,如何使得将卒一心,如何应用计谋,如何反转逆势,总之以小战可观出大战,正如点滴水可藏浩瀚海,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天痕听得懵懵懂懂,不由皱起眉头,低头小口喃喃,忽地脑中灵光一闪,大喜叫道:“我知道怎么三谛啦!”柴荣一愣,正欲询问,突然号角呜呜再起,战鼓雷动,大军欢呼,但见尘飞土扬,九个方阵霎时如九条巨龙舞抓怒吼搅在一起。

赵匡胤大喝一声,盘龙棍转如风车,一马当先,冲入战阵,盘龙棍数挥,便有几名士卒痛呼落马,身后十人马方阵化作两翼,形如树杈,宛似一把巨剑直插过来,旋即将混乱战阵切成两块,却是孙膑十阵之锥形阵,郭威颔首捋须道:“匡胤小子不错,趁人不备,这个时候锥形阵最是有用。”

一个将领不及反应,迎头便被赵匡胤当胸一棍打下马来,身后兵马阵顿时溃散,兵士吓得屁滚尿流,连忙出了圈子。天痕拍手道:“赵伯伯真是厉害!一次冲锋便灭了一阵。”柴荣淡淡一笑。

赵匡胤勒马刹住冲势,率兵转过头来,却见一个锥形阵已杀到眼前,原来各阵领将适才皆没来得及变阵,就被赵匡胤冲得七零八落,一个将领大为恼火,未出手便先折三人,当下也变个锥形阵,背后直追赵匡胤而去。

赵匡胤喝道:“变阵!”众兵大喝一声,反转身来,以赵匡胤为轴,两翼微展,形如鸿翅,却是孙膑十阵之雁形阵,那将领一惊,不料赵匡胤手下士兵变阵如此之快,却已刹不住势,只好硬着头皮杀了进去,待锥形阵插入,赵匡胤大喝一声,两翼迅速合拢,形成包夹之势,瞬间再分四翼,将锥形阵硬生生切割开来,四翼相连,互帮互助,似是以二敌一,锥形众兵孤立无援,纷纷落马。那将领见自己士兵片刻被赵匡胤雁阵点点蚕食干净,而自己又被团团包围,长叹一声,缴械投降。

思远见赵匡胤那些新兵如狼似虎,勇猛至极,心中起疑,不禁自语道:“这些新兵怎如此之强?”魏仁一笑,道:“不是新兵强,是赵都虞侯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月公子,你想想如此重要的操演,照理年长士卒更有经验,把握也更大些,但赵都虞侯却不全用老兵,而从辖下五百士卒中选出五个新兵,这些新兵会如何以为呢?定会以为都虞侯看得起他们,对他们信任,在这重要操演委与他们重任,而他们又会如何做呢?呵呵,定是誓死效忠,奋勇直前了。”思远一听,顿时恍然,忖道:“三弟平时马马虎虎,却竟是大智若愚之辈,如此功于心计。”却听郭威笑道:“一有新兵的勇猛,二有老兵的经验,匡胤小子又想夺魁了。”

柴荣笑道:“那可不一定,大家看,三弟被夹了。”思远放目过去,果然见赵匡胤被两阵夹击,身后士卒已折了两人,顾此失彼,甚是狼狈。此刻场上只剩五队,有两队战得极为激烈,一时难解难分,另外两队将领甚是默契,同时来袭赵匡胤,显然是事先暗通,打算携手晋升。

赵匡胤率众兵已结成环形防御阵形,却是孙膑十阵之圆阵,内虚外实,环环相扣,两队分以锥形阵、数阵猛攻,却丝毫不进,但圆阵乃防御阵形,欲想破阵却是难上加难。思远看罢心里不由暗暗着急。

但见圆阵愈缩愈小,渐渐已缩成一团,两队领将见赵匡胤众兵已是不支,心下大喜,化阵围拢,形成合围,欲将赵匡胤一举灭于圈内。形势危急,退无可退,座下众马已紧紧贴在一起,转眼又见两人跌下马来。西南阵营已是悄无声息,各个士卒无不瞪大眼望着,心中不禁为赵匡胤捏了把汗。

猝然之间,赵匡胤暴吼一声,大喝道:“无地分马!”说罢双臂一震,竟从马背上飞了起来,一个纵身,高高跃起,凌空之间,盘龙棍反撩而出!但听嘭然一响,左队将领尚未还神便被一重棍打飞出去!就在赵匡胤纵起的同时,剩下那六名士卒亦大喝一声,纷纷跃起,脚踏马背,来回奔跑穿梭杀敌,座下战马已挤得宛如一块平台,两队士兵猝不及防,连坠几人。

天痕目瞪口呆,喃喃道:“有这种打法么?”须臾之间,只见赵匡胤如同一只猛虎,纵横于马背之上,如履平地,盘龙棍大开大合,连扫几人,又猛然大喝一声,抡棍直取右队将领。

不料那将领先见赵匡胤操兵如神,此时又见其神勇无敌,徒然听得一声如炸雷般的大喝,瞬时吓得肝胆俱裂,盘龙棍未到,自己已跌下马来。

大风呼过,三十万大军寂静无声,唯听得旌旗猎猎,赵匡胤当先提棍站在马上,威风凛凛,宛如天神,身后站着六个筋疲力尽,手脚俱软,气喘吁吁的士卒。

而东南两队见赵匡胤以一敌二竟然赢了,当下罢手,仅剩三队自是不用打了。

只听一人轻轻拍掌,踏上场来,却是郭威。

郭威哈哈大笑,扬声道:“好!好一个诱敌深入,绝地反击!”

号角陡吹,战鼓雷鸣,三十万天雄大军齐声震呼,戈矛上抛。

赵匡胤跳下马来,便见天痕奔过来,便大笑将天痕抱起,天痕笑道:“赵伯伯,你可真厉害!”思远此刻也走了过来,笑道:“三弟原来早有计谋,害得大哥白白担心一场。”赵匡胤哈哈大笑,辖下士卒纷纷过来欢呼,将其团团围住。

郭威捋须微笑,忽然沉声道:“左厢五军都虞侯听令!”

赵匡胤连忙拜首抱拳道:“末将在!”

郭威道:“本将介于你这几月来出色表现,今日破格升你为马骑步军兵马使,统军五千,接令吧!”

赵匡胤一愣,随即大喜道:“是!”

郭威颔首,从魏仁手中拿过一块令牌,抛与赵匡胤,那块令牌雕金镂玉,在空中闪闪发光,划过道弧线,赵匡胤一把紧紧抓住,神情激动。郭威呵笑道:“匡胤小子,好好努力!”说罢又转头晋升另外两名将领,任封完毕,郭威便扬声道:“各厢军收兵吧!”

众指挥使领命,纷纷击鼓收兵,大军迅速集合,列队收操。

郭威抱起天痕,带着众人有说有笑骑马回城去了。

自那日起,思远便与天痕在将军府住下,郭威让思远负责修订军纪,再将柴荣所制军制加以修正,有时亦让思远传授一些年轻将领武功,这些事本是简单,但思远做得仔细认真,郭威大为高兴,对思远越是看重,不时有军机大事时,还会叫上思远出谋划策。

柴荣平时负责城中事务,甚至比在军中的赵匡胤更为忙碌,城中大小事务全经其一手操办,但让思远佩服的是无论遇上何等难事,柴荣始终面带微笑,风度翩翩,处理得有条不紊,一个邺都城都井然有序。

柴赵二人一有闲暇便到竹楼小坐,兄弟三人开怀畅饮,说些笑话,兄弟之情日益深厚,思远对柴赵知遇之情更是铭感于心。小天痕在将军府颇受宠爱,赵匡胤年纪最小,经常带着天痕出去逛街,忽而上山打鸟,忽而河里模鱼,天痕最是欢喜,而柴荣看天痕不小,便让思远送其到城中学堂念书,但天痕好动不学,经常将先生弄得吹胡子瞪眼,有一次打抱不平还将人额头打得了个窟窿,使得人家爹娘来到将军府门前,哭天喊地,思远弄得好不尴尬,道歉之后,又赔了医药钱,回去思远铁青着脸,将小天痕打得皮开肉绽,但见天痕紧咬嘴唇,硬是不肯出声,心中难过,又赶紧拿来药材,捣烂敷上。

天气越来越凉,渐渐干燥,一日清晨,小天痕仍在香睡,思远拨了拨炉子,披上件棉衣,欲去书房,拉开房门,但见院中已是积满皑皑白雪,天空中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委实美丽。

思远呼出口白气,搓搓通红的手,拉上房门,朝书房去了。

此刻已是大汉乾祐三年十一月份,距思远初到邺都又过了半年,一场悄无声息的大雪静静降在邺都城上,整座城池银装素裹,宁静祥和。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绝歌最新章节 | 绝歌全文阅读 | 绝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