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歌 第二十四章 天雄郭威

作者 : 紫残

晨光熹微,淡淡射进窗来,天痕眯着眼睛坐起身来,小眼惺忪,却见思远坐在椅子上含笑望着自己,不禁笑道:“爹爹,什么事那么高兴啊?”思远一笑,将昨晚之事尽数告诉天痕,天痕顿时高兴地从床上蹦下来,道:“爹爹,你当真投郭将军了?”思远含笑道:“好了,快收拾东西吧,等会你柴伯伯和赵伯伯便过来接我们了。\\\超速首发\\”天痕欢喜拍手。

二人匆匆收拾好行李,出了客栈,便见柴荣与赵匡胤二人早已等在门口,笑意盎然。柴荣仍是一身淡黄儒衫落落大方,而赵匡胤却是大刀挎腰,铁甲裹身,显得英武神勇。天痕一见二人便小脸绽笑,叫道:“柴伯伯!赵伯伯!”

二人皆俯首微笑,赵匡胤一下将天痕抱起来,笑道:“小天痕,以后赵伯伯带你行军打仗好么?”天痕微笑点点头,赵匡胤哈哈大笑。思远见赵匡胤这身打扮,不由问道:“三弟,你这是……”赵匡胤哈哈道:“今天天雄军各厢指挥使组织训练,三弟这小小都虞侯怎敢不去?”柴荣笑道:“好了,三弟,你快去吧,不然等会又被罚了。”思远也颔首道:“既是这样,那你快去吧。”赵匡胤笑道:“好,你们等会过来,我先去了。”说罢放下天痕,抱拳便阔步向城东去了。

柴荣淡淡微笑道:“义父在府上等大哥,待会我们一同过去。”思远颔首,拉着天痕随柴荣前行。

片刻来到将军府,柴荣领思远父子进去,思远上次已经来过,只觉这堂堂大汉天雄军节度使的府宅太过寒陋,甚至连普通县令的县衙都不如,亦知郭威爱惜百姓,不肯劳民伤财,不禁又对郭威生出敬慕之感。三人过了大院,来到一间竹制阁楼,门前有匾,上书:竹苑书香,楼前栽着几株竹子,竹下有石桌椅,显得幽静淡雅。

天痕叫道:“爹爹,这里好漂亮。”思远笑道:“想不到,堂堂将军府也有如此幽雅之处。”柴荣一笑,道:“这是我亲二哥郭信所建,他性情清雅,又喜欢竹子,以前他便在这住过一阵子,大哥今后便住这里吧。”思远微异道:“难道郭伯父的家眷没有过来么?”柴荣摇头道:“皇上不许,郭家一家老小尚在京城。”忽又苦笑道:“就连天痕的弟弟小柴宜也在东京。”天痕闻言,道:“柴伯伯,怎么不带他来和我玩呢?”柴荣俯身笑道:“等过阵子,柴伯伯带你去看他,还有你柴伯母。”天痕懂事地点点头。

思远摇头道:“这刘承祐也太过分了些,若是长期驻扎,怎有不带家眷之理?”柴荣叹息道:“皇上年幼,做事冲动,当时下旨亦没说清,在小弟想来,皇上是害怕义父功高震主,所以让家眷留京,从中要挟,皇上哪会知道义父对大汉的赤胆忠心啊!”思远一时无语。

柴荣笑道:“昨晚太过高兴,竟忘了大哥是哪里人氏,大哥好像不是大汉人?”思远一笑,便将自己身世说与柴荣,提及沫然时,心中又不禁难过,只是淡淡一带而过。柴荣听后大喜道:“想不到大哥竟是段帝之子,段帝乃南疆大理一代英主,小弟甚是佩服。”思远微微苦笑,又将因何逃出大理说与柴荣,柴荣愣然,旋即笑道:“大哥,以前的事就别提了,今后又新的开端!”思远轻笑一声,心中却微微颤抖。

思远将行李放在竹楼,便牵着天痕随柴荣来到一个小院。但见一人黑袍及身,身材魁伟,在院中持卷踱步,柴荣笑道:“义父,月大哥来了。”黑袍人闻言转身,只见此人年逾知命,生得重眉虎目,眸如寒星,鬓发如剑,一张国字方脸不怒自威,肤色如枣,须发如墨,虽是居家轻装,但一股不可压抑的雄浑霸气直欲破衫而出!此人便大汉禁军最高统领天雄军节度使郭威。

天痕乍得看见郭威,心中一吓,却不知为何,思远也不禁心头暗凛,暗道:“此人真是名如其人,凛凛生威!”郭威一见思远,淡淡一笑,道:“月贤侄,老夫听得小儿百般夸你,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当代英杰!”思远连忙拜手道:“郭将军过誉了,思远怎及将军万一,将军乃当时豪杰,思远来投将军,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郭威哈哈大笑,拍着思远肩膀笑道:“年轻人内敛是好事,但也不必太过,该出鞘时就出鞘,想当年老夫还是毛头小子时,嘿嘿!就在闹市里杀过人了。”

天痕听得一寒,道:“郭爷爷,你怎么胡乱杀人啊?”思远一惊,却听郭威俯身笑道:“月天痕,待你大了就懂了,在这乱世你不杀人,人就杀你,你说你愿意杀人还是被人杀?”天痕哦的一声,道:“郭爷爷,是被逼的?”郭威嘿笑一声,仰首望天道:“被逼也好,不被逼也好,活在这个时代,有些事情你是不得不做的。”天痕百思不解。

郭威轻叹一声,低头哈哈笑道:“走吧,今日操演又可提出几个将才,匡胤小子升得挺快的,才几个月就到都虞候了,看看今天他又有甚表现!”柴荣笑道:“义父,我去请魏叔叔!”郭威道:“嗯,叫上老魏,我们在门口等你。”说罢便拉着思远去大门,路上又问起思远身世,思远不敢隐瞒,如实回答,郭威听得,亦是颇感意外,但也没多问。

不过多时,柴荣便带魏仁出来,此人面貌清癯,长须如墨,一看便知是郭威谋臣,思远在替顾德作证时曾见过魏仁,此时二人微笑致意。众人坐上马车,便向城门驶去。

待出了城门,郭威才叫众人换上骏马,向天雄军操练营地疾驰而去。

林木速退,野草刷响,不过须臾,思远便听得杀声如闷雷隐隐响起,郭威在前方哈哈大笑道:“都是些好小子!月思远快到了!”扬鞭挞了几下,马儿吃痛,长嘶一声,奔如疾风,众人当下策马奔腾,紧紧跟着郭威,蹄后激起一股乱尘。

郭威一马当先,跳上一块高地,勒马停了下来,众人紧随其后,跃将上来。思远一提马缰,放眼望去,只见方圆数十里的大荒地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披铠带甲士兵,手持戈矛,分为十余块大方阵,十余块大方阵又由七八个中等圆形方阵组成,那七八个中等圆形方阵又划为若干小方阵,层层重叠,却是整齐有序。

忽然只听瞭台角号呜呜吹响,直洞云霄,辽远壮阔,数十万大军顿时齐齐震喝,喊杀之声震天动地,戈矛列摆,昂首正步,徐徐前进。方阵之中,穿梭着骑马的将军,巡视众兵,不时大喝一声,所属方阵立时破嗓震喝,喊杀之声,此起彼伏,犹如滔天巨潮,滚滚不绝,又如陡壁狂风,咆哮怒号,天痕震得心神摇晃,差点从马上跌下来。

郭威哈哈一笑道:“月贤侄,你我皆不是外人,你可知天雄军为何镇守于此?”思远沉思道:“此地距东京不远,又在东京北部,当是镇守京城,保大汉周全。”郭威道:“不错!皇上命我来此,便是以邺都为屏障,以防契丹南下,拱卫京师,而京畿之地,我手中握着的便是大汉命脉,若三十万天雄大军亡了,大汉亦就亡了!”

思远陡惊,忖道:“原来郭威手中之权如此之大,难怪家眷俱被扣在京城,此人若是造反,大汉岂不顷刻土崩瓦解?”只听郭威感叹道:“吾皇委老夫重任,力重千钧,老夫当年效忠先皇,东征西讨,现在已是有点力不从心,却皇上不知听何人所言,偏偏让老夫来此。”

思远笑道:“想来贵皇对郭伯父信任,可喜可贺啊。”话方说出,却听魏仁冷笑道:“刘承祐那小子年幼无知,荒婬无耻,我看他信郭将是假,他害郭将是真,否则郭将好好待在京城作枢密使,又怎会……”话没说完,却被郭威猛然喝断:“老魏!”魏仁悻悻住口。

郭威神色阴沉道:“老魏,不管皇上如何对我们,我们既为大汉子民,就当尽忠效力。吾皇年幼,勿听谗言,将老夫排挤于此,虽然对我不义,但我郭威岂能就此不忠?老魏,日后这类话,莫再让我听见。”魏仁轻叹一声,不再言语。

思远却是愈听愈惊,忽又想到大理皇室纷争又何尝不是,亦不禁叹息一声。此刻却听天痕问道:“柴伯伯,那些军队为何这般列队?”柴荣一笑,指着下方大军,侃侃而谈:“天雄军分为四级,分是:厢,军,指挥,都。厢分左、右,每厢辖十军,设厢都指挥使一人,每军辖五指挥,设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每指挥辖五都,共五百人,设指挥使、副指挥使各一人;每都一百人,步军设正副都头或是军使、马军设正副兵马使各一人。”柴荣边说边指,将天雄大军一一划分开来。

天痕细细听完,定睛一看,叫道:“果然清楚好多!”思远听后心中异道:“二弟这好像不是大汉兵制?”郭威呵呵一笑,道:“荣儿苦读历代兵制,自己尝试编制的,老夫看来,各国兵制杂乱亢繁,还是这套简单实用。”思远四顾后点头道:“二弟真是用心良苦,却实比大汉兵制要好些。”柴荣淡淡一笑。

郭威哈哈大笑,道:“走!下去吧!”说罢立马长嘶,当先狂奔下去,众人亦驱马下去。

郭威须发俱张,徒然大喝一声,犹如春雷炸响,晴天霹雳。大军前方见得郭威来,纷纷亦跟着大喝,喊声激起千层浪,如同战鼓,使人耳聋发聩,震得思远耳根隐隐生疼。

郭威哈哈大笑,大声吼道:“众位将军还好么?”顿时万人破吼,惊天动地,回答之声层起不穷,在天空激荡翻涌,将空气绞得支离破碎,天痕早已捂住耳朵,仍感嗡嗡鸣响。

柴荣一笑,道:“好男儿!”郭威一到,便有几人提马过来,想是各厢指挥使,参见之后,郭威道:“嗯,可以开始了。”各厢指挥使领命,纷纷调马回去。

号角又起,却是急锐至极,宛似一把尖刀刺进人耳,天雄大军喊杀声急如密鼓,迅速分割,在这块大场地围成,里里外外十余层的大圈,中间空空如也,风吹过,裹起一丝一缕黄尘,倏忽便消逝不见。

号停。声息。步止。

郭威大步踏进,大声道:“今日共剩几人?”一人起立大声道:“九人!”郭威道:“好!去六留三,各领十人,胜者升为马骑步军副使!”

天痕小眼一亮,道:“赵伯伯!”只见赵匡胤剑眉斜挑,眼眸璀璨射芒,一身铠甲熠熠生辉,手提盘龙棍,缓缓勒马而出。

西南一方顿时欢呼,戈矛齐举,喊声震天。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绝歌最新章节 | 绝歌全文阅读 | 绝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