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探戈 第14节 有个电话找你,是外国来的…

作者 : tweimin

第14节有个电话找你,是外国来的…

从刘子丰医院出来,沙秋雯心里充满希望,不明白为什么,她现在已经确认张少南的人,照的就是姐姐的女儿,确信刘子丰很快就能够把她找到,确信通过她找到姐姐,她甚至设想,既然姐姐的女儿有那样的气质,(沙秋雯从画片上看见她时尚中透着清雅、流行但不媚俗,眉宇间还真隐隐呈现出母亲特有的忧郁,这都显示出沙家特有的教养和文化……虽然目光中明显放着野性,可是而今眼目下的所谓阳光女孩儿,不都显露放肆的野性吗,这并不能改变她们的固有素质,当然主要是先入为主让沙秋雯已经把她当成侄女了,侄女当然应该是具有沙家的气质)。这当然是姐姐长期培育形成的,因此,姐姐肯定活着,而且活得不错,而且姐夫也一定会是个不错的男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象冯超?突然的比较,让沙秋雯脸红了,她忙看周围,原来已经到了家门口。刚准备上,才想到出门时把门钥匙拉在屋里了,妈妈今天要给农民工文化夜校上课,晚上才能回来。沙秋雯现在只有“折磨”时间了。

妈妈来成都还不到一年,作为特级教师,她教的物理课,不仅在本校,就是整个县都是很有名气的。因此,退休后又被学校返聘。那个G省的偏远县城不通铁路,也不经过高速,沙秋雯从成都回去,又是飞机,又是火车,又是汽车,紧赶着都得三天。妈妈在沙秋雯工作后,乘汽车火车来成都,每次都花了5天。所以,妈妈刚退休,沙秋雯就要求妈妈搬来成都,两个单身女人,本来就是相依为命,应该在一起,而且妈妈的身体状况总让沙秋雯担心。可是妈妈不愿意不工作,她说没有了工作就没有了生命的意义,而且她正担任高1的课呢,她执意要将这些学生送到高考,要知道她送的每批学生高考时物理都在90分以上。听说她退休的消息,当时不少家长都到学校、教育局,甚至到她家去要求为自己的孩子授课。沙秋雯拗不过妈妈,最后才妥协:送走这批高1的孩子后就考虑去成都。终于搬来成都了,沙秋雯现在的居住条件比县城好了不是一个档次,毕竟是一个部门的一把手嘛,妈妈也从女儿终日繁忙的工作状况,体会到应该和女儿在一起,为女儿作些事,成都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妈妈很快就适应了,母女相依,其乐融融。(百度搜索读看看)但是,沙秋雯很快就发现母亲的郁闷,特别是每天上班离开家时,母亲的在门口送别的目光,常常使沙秋雯心疼,更别想每次要出差几天离家前夕了。沙秋雯知道,那不单是母亲对女儿平安的担心,更多的是孤身在家无所事事的惆怅郁闷。一次同学聚会,沙秋雯无意说给和张少南一起来的钟渺渺听了,过几天钟渺渺竟亲自找了沙妈妈,说了建筑企业的农民工文化夜校的事,沙妈妈当天就催着钟渺渺带她去了,当天晚上就上了课。沙秋雯从此发现妈妈没有了郁闷,终日乐哈哈了。不过,沙秋雯对妈妈晚上上课的出行安全,总是担心。可是,妈妈从一开始就坚决婉言谢绝张少南钟渺渺要开车接送她的要求,更是坚决不准沙秋雯用任何方式接送她,她说,放心,请尊重我这个健康的母亲的自尊心。

大概受妈妈影响,象沙秋雯这样美丽的女人,竟然不喜欢逛商场,没有这个爱好,一个人在街上走,真是要多无聊有多无聊。回单位,走拢就该下班了,而且请假电话上因为支支唔唔已经引起人笑话,现在在单位出现不知道要怎么解释才清楚,谁让你是个未婚美女呢,虽然过了三十,可毕竟还是一支花,谁都想………

沙秋雯无目的的拖着步子,不知不觉的已经走进小区的夜市,虽然夜幕没有降临,规定的开市时间未到,但是拉棚架钢管的、搭钢管棚架的正在各条街巷的人行道上、街边上忙碌,片刻工夫,人行道消失了、街巷变窄了,比川戏绝活《变脸》还快。拉木箱的变脸更快,木箱拉到棚架旁边,五光十色的货品立即上了摊床、上了空中。一切是那样有条不紊、是那样有声有色。忙碌着的人们还不忘嬉闹调笑、打情骂诮,当然更忘不了吆喝买卖:好消息,特大好消息,我厂接近破产!所有产品一折起卖………亏血本。大甩卖!……。买一送二!,买一送二………满100送现金五十啦!这些吆喝没有一点赔本破产的悲伤,而是和高音喇叭放着欢快的音乐、破嗓的流行歌曲及那边烤炸臭豆腐的浓烈窒息的大粪般气味一齐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三维三相空间。

沙秋雯既无买卖目的,又无逛市场的兴致,机械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群拥挤着前进,被动的扫描过目的货品。到是熙熙攘攘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让沙秋雯来了兴趣,她真希望在他们中间发现“侄女”,好几个女孩都让她兴奋又立即失望,然后又希望的重新寻找,连饥饿也忘了。

在小区夜市上,沙秋雯每个摊区都走了四个来回,小区夜市占据的所有街巷都走了四个来回,摊位的各色电灯早亮欢啦。沙秋雯又累又饿,估计妈妈该回家了,才往家去。

慢慢地散步回家,小区夜晚出现的人比较多,上班回家的人,去接送孩子放晚学的人,出去夜生活的人,来来往往的好不热闹。

在宿舍前的花台边,沙秋雯又等了好久,才听见妈妈的声音从路那头传来:可以啦,可以啦,我到啦,让我下来,你们都回去。沙秋雯忙迎上去。

一大堆欢笑的青年男女,讲着不同的地方口音,拥着坐在趴的上的沙妈妈,一直到了门前,才让沙妈妈下车,在门前的路灯下,沙秋雯看清楚这些穿着时尚但朴实的青年,肯定是妈妈的学生。妈妈还在和他们争执:妈妈坚持请他们进家喝点水,否则现在就再见,他们却坚持抬沙老师上,不进屋。沙秋雯太感动了,忙宣布了偏向妈妈的决定:我先送同学们到街口,让你们的沙老师由我回来接她回家,保证安全。已经太晚了,我知道你们住得远,就赶紧走,别让你们的沙老师担心。也许是沙秋雯的领导者风度,让小青年们服了,一一亲切和沙老师告别,硬把沙秋雯留在妈妈身边,才欢喜离开。

望着离去的学生们,沙妈妈一动不动,她高兴的说:“这些女圭女圭真懂事,每次都是这么多人拥着我上公共汽车,下了车,还让他们家的趴耳朵轮流载我回家。往常你还担心我安全,不想让我去夜校教书。今天你看见啦,真是比儿女还想得周到,放心了?”

沙秋雯没有吱声,她现在才知道妈妈为什么去上课以后没有了郁闷的原因。看来老年人不仅仅需要休息、旅游、娱乐和亲情,更需要为社会作力所能及的事业,而且在更重要的层次看,社会的承认是老年人生活的精神支柱,象沙妈妈他们这些退休老人,在低收入高积累的时代就兢兢业业工作,这些年工资开始提高了又退休了,社会保障局的养老金不高,他们并不骂谁,清贫一生惯了,只要物价不要涨得太快,还是过得下去,他们又不赶时尚、追流行,在菜市上买收市前降价的大路菜、买收刀肉(成都话,是快卖完时仅剩的质量差的肉块),生活还是滋润的。他们渴求的是在他们还健康时,把他们的知识、技能、经验传给年轻人,他们不愿意健健康康就躺着吃养老金,虽然这养老金低得将他们推进了弱势群体。

沙妈妈已经看不见走远的学生们,呐呐说着:“这些女圭女圭真乖呀,白天上班够累了,还是坚持上学,没有一个缺席的,连迟到都没有,课堂纪律好,好学,都懂事了,比学校的学生好教,就是一个教室快100人,班大了,三四个人挤在两个人的书桌……”

沙秋雯扶着妈妈慢慢上,为了不破坏妈妈的兴致,她默默听着。她突然想“侄女”会不会在这些女圭女圭中间?立即又否定了,照片上的“侄女”和刚才路灯下他们留下的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过具体什么不一样,又说不明白。

妈妈开了门:“你走时拉下钥匙了,喊你,没有喊着,吃饭了吗?我是吃了走的,给你留了,用微波炉热…。”

沙秋雯听着、应着,看着开心的妈妈很有感触。要是以前,现在妈妈肯定要念叨姐姐了。当她将热好的饭菜端到客厅吃时,妈妈已经陪着电视剧里人物喜怒哀乐了。

吃着看着,沙秋雯突然觉得妈妈身边该有个小孙孙了,她觉得太对不起妈妈了,已经过了30岁了的她,连男朋友都没有,妈妈心里肯定急,可是又正因为那个牛顿第N定律是妈妈要求遵守的,所以,母女俩从来不谈这方面的话题,妈妈只能心里干着急,女儿似乎忘了这档事情。现在沙秋雯的一闪念,连沙秋雯也奇怪怎么冒出来的。沙秋雯立即想到冯超,他现在在哪里呢?已经几个月了,就只是两个月前从新加坡来过一次电话,一般问候,也许是因为妈妈接的,妈妈又在旁边关切的望着,让沙秋雯听电话有些不自然,让冯超感觉到了,怕妈妈,就那样,就不再来电话。可是真顾虑妈妈,可以打手机呀。为什么不?不会生病啦?那几天本来就病……“对,一定生病了。”沙秋雯急了,竟然说出了声!

“你说什么?谁病啦?”妈妈的问话让沙秋雯发现失态了

电视是广告了,妈妈站起来,是向卫生间去,又站住,说:“看我这记性,忘了告诉你,有个电话找你,说再过三天再打给你,是外国来的………”

沙秋雯心里刚刚少许平静,盼望又立即升起来。相思可以令人心碎,相思也会让人心醉。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成都探戈最新章节 | 成都探戈全文阅读 | 成都探戈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