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440.第四百四十章 御駕親征

作者 ︰ 關駒

[第2章正文]

第450節第四百四十章御駕親征

呂蒙道︰「我軍猛攻新城已近一月,新城城牆崩壞,魏軍疲憊不堪,弓箭礌石也日漸稀少,此正奪取城池之時也,大王為何要退兵?」

孫權皺起眉頭,道︰「孤非不知城中情形如何,可軍中光景如何,你可知道?」

呂蒙道︰「連日攻城,將士們是很辛苦,難免口出怨言。不過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還請大王三思。」

孫權沉吟片刻道︰「如今曹仁的十萬大軍已到雩婁,不日便當進抵合肥,到時與城中兵馬里應外合,我軍將死無葬身之地。」

呂蒙道︰「如今魏國精兵盡在北方,如何還有兵馬派到揚州來,此必曹丕的虛張聲勢之計,大王切不可上當。」

孫權低頭沉吟,在營中走來走去,過了良久,道︰「沒事了,你先下去吧。」

呂蒙道︰「大王,錯過了……」

孫權揮手道︰「下去吧,進兵之事,孤自有主張,就不用你費心了。」

呂蒙嘆了一口氣,退了出去。

孫權在營中踱來踱去,可越走越是煩悶,根本靜不下心來。于是他雙手負後,飄然出帳,在寨中信步閑走,安定心神。行了一陣,來到一所營帳邊上,只听帳中有人輕聲悶哼,另外一些人則在竅竅失語。孫權心中好奇,當下停下腳步,側耳細听。

只听帳中一人說道︰「張四哥不知得了什麼病,這麼嚴重。」

另一人說道︰「如今天氣亢熱,大王卻還讓我們沒日沒夜的拼死攻城,我們的身子又不是鐵打的,又怎能不生病?」

先一人道︰「就是,听說其他大營之中也有不少弟兄生病了,已沒法再打仗。可各營將校仍不住催逼。再這樣下去,我們早晚也要生病。唉,這吳王也是個大混蛋,三天兩頭的攻打合肥,害得我們家里的地也荒了,這樣的日子當真沒法過了。」

又有一人說道︰「噓,小點聲,要給統兵將領听見了,可是要掉腦袋的。」

先一人道︰「吳王不給咱們活路,咱也不跟他客氣。明日吳王若是好好退兵還則罷了,若是不退,我就反他娘的,左右都是個死,這樣轟轟烈烈大殺一場,就是死了,心里也痛快些。」

另一人道︰「就是,這口窩囊氣我也受夠了。不過殺官造反的事太大,鬧不好這條命便要賠進去,還是跑到魏營中投降來得實在些,運氣好還能混個小官當,強似在這里等死。」

先一人道︰「嗯,營有已有不少弟兄,偷偷跑去投了魏國,听說魏人待他們著實不錯。」

孫權听到這里,知軍心已變,長眉一軒,輕輕咳嗽兩聲。

帳中之人听見了,一人大聲叫道︰「是誰!」

孫權道︰「我便是你們口中的大混蛋!」說著掀簾進帳。

帳中之人大吃一驚,只見孫權叉著雙手站在門前,不怒自威,為他氣勢所懾,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道︰「大王饒命!」

孫權笑道︰「起來吧。」走到榻邊坐好,模了模生病之人的額頭,嘆了口氣,道︰「少時孤便差御醫前來為這位兄弟診治。」

帳中兵士見孫權面目和善,和藹可親,顯是不以他們適才之言為意,放心不少。其中一人大著膽子,道︰「啟稟大王,弟兄們個個生病,再這樣下去,既便不戰死,早晚也要病死。還請大王看在我們上有老下有小的份上,饒了我們,下令退兵吧!」

其余兵士齊聲道︰「請大王開恩,下令退兵吧。」

躺在榻上的病人听見動靜,睜開眼來,見孫權坐在面前,掙扎著坐起,道︰「還請……大王……退……退……」說到這兩眼一黑,向後便倒。

孫權忙扶他躺好,嘆道︰「孤不親自到此,如何能知道軍中情形?」頓了頓,又道︰「你們不必擔心,孤已傳令退兵了,明日一早便走。」

帳中兵士聞言歡聲雀躍,眼淚鼻涕齊流,一疊連聲叫道︰「這可太好了!大王英明!」

轉過天來,孫權領著大軍撤圍而走,徐徐而退。孫權在五百親兵的擁衛下,走在最後,回頭向著城牆望了一眼,嘆了口氣,策馬遠去。

一場轟轟烈烈的攻城鬧劇就這麼慘淡收場了。孫權親自領著十萬大軍攻打合肥新城近一個月,徒勞無功,將士多病,只得灰溜溜退走,這可是轟動天下的消息,老百姓茶余飯後,自然津津樂道,因此這消息傳得快極,不出數日,天下盡知,輿論一片嘩然,孫權可算是出了大名了。

揚州刺史府中溫恢正和蔣濟對弈,溫恢心不在焉,連連告負。兩人正下棋間,忽見一名親兵走進,報稱孫權已退兵濡須,溫恢哈哈大笑,道︰「果不出你所料。不過你這計謀也是險到極處,若是孫權發現細作傳的是假消息,根本沒有援兵,後果豈不大大不妙?」

蔣濟笑道︰「孫權豈是因為那一紙虛無飄渺的假消息而退兵?我可听說,孫權軍中多病,戰士皆無戰心,紛紛投降。孫權撤走,也是迫不得已,這心里別提有多難過了,哈哈!」

溫恢道︰「你也是夠鬼的,在孫權最困難的時候出了這麼一招,嚇他個半死,逼他下定決心,灰溜溜的滾回老家去了,哈哈!」

蔣濟道︰「這是要不是大人指揮若定,派遣細作假闖敵營傳遞消息,孫權也不可能這麼快退兵。如今大人不費一兵一卒便解了新城之圍,雖孫吳復生不能過此也!」

溫恢道︰「哈哈,你太會怕馬屁了。我有何本事,能解合城之圍?這自是皇上洪福齊天。如今吳寇倉惶而走,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不可不速讓皇上知曉。」說著看著已被吃得七零八落的黑子,微微一笑,道︰「好了,我還要寫折子奏聞皇上,這棋便下到這里吧。」

蔣濟眼見著自己又要大獲全勝,卻听到這麼一句話,不禁心中郁悶。這溫恢是他的頂頭上司,又不能直斥他賴皮,只得苦笑了笑,告辭離去。溫恢哈哈大笑,來到書房,提筆寫了一道奏章,將孫權攻城不果,倉皇遁走之事,詳細的記了,奏折中還詳細列明蔣濟功勞,請求朝廷褒獎其功。

奏折寫好後,溫恢差人火速送往鄴城,曹丕接過一看,懸著的心總算是放到肚子里去了,當即頒旨升賞有功將領及大小三軍,並大擺筵席以慶其功。席間馬屁自然也是必不可少開味佳肴,群臣將溫恢、蔣濟、樂進之功一概忽略不計,視同不見。沒口子的夸將曹丕,將他說得天上少有,地上無雙,前無古人,後人來者,當真是什麼什麼之中,又什麼什麼千里之外,好像這戰從頭到尾都是曹丕一人在打一般。曹丕聞言自是心花怒放,酒量大增,歡喜之余,有酒便吞,也不知喝了多少爵,不多時便即爛醉如泥,不省人事,被宮女抬將進去,酒宴就此盡歡而散。

三日後早朝,曹丕升御坐,大小官員跪坐兩旁。曹丕昨晚同郭皇後胡鬧,正事整到近四更才完,這會精神頭自然不濟,打了個呵欠,道︰「昔年孫權入寇,太祖武皇帝率師討伐孫權,不幸中箭崩殂,此仇牽延至今尚未有報。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朕每思及此,不勝赧愧。如今吳寇不識天命,興師犯境,不勝而遁,軍心嗟怨。蕩平東吳,此其時也!朕決意御駕親征,興師伐吳,不知諸位有何高見?」

侍中辛毗道︰「皇上登基以來,興建皇宮、高陵、合肥新城,又用兵並州,勞民已甚。再者中原之地,土闊民稀,此時若欲用兵,未見其利。唯今之計,莫若養兵屯田十年,足食足兵,然後用之,則吳、漢兩國可一戰而定也。」

曹丕見孫權攻了合肥三次都不勝退走,心想江東兵馬不過如此而已,這樣軟的柿子當真百年難得一見,不捏它捏誰。自己都不用打戰,只要親提一旅,飲馬長江,在江邊耀武揚威一番。孫權便會嚇得尿褲子,哆哆嗦嗦的跑來投降。取了東吳之後,魏國實力大增,蕩平天下便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到那時他便是天下共主,九五至尊,這個皇帝當起來才有點搞頭。像現在他是皇帝,劉備也是皇帝,兩人平起平坐,誰也管不著誰,這皇帝當得一點意思也沒有。再者江東美女如雲,大小二喬的大名,他是早有耳聞,時常幻想著二女的絕世容光,意亂情迷。這攬二喬于東南兮,也是他夢寐以求之事,怎可不速速行之?若待美人垂垂老矣,變成兩個黃臉婆,哪搶來還有何用?他心里有如此想法,自然恨不得一鼓作氣將東吳平吞入肚。正當他得意忘形之時,卻見辛毗竄將出來潑冷水,這一怒當真非同小可,喝道︰「此腐儒之論也!」

華歆道︰「如今兵馬盡在並州,皇上雖欲伐吳,無兵可用,奈何?」

曹丕昨晚已同郭皇後商量好了,自然早有準備,不假思索的道︰「劉備佔盡地形,伐之未見必勝。當初朕一時不明,令太尉興兵往伐,鑄成大錯。如今朕決定召回太尉,罷並州之兵,專事東吳。」

華歆見曹丕伐吳之意甚堅,也就不敢再說什麼了。

辛毗道︰「並州地當要沖,不可不守,若罷並州之兵。劉備必會興師來犯,到時將我大魏將月復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還望皇上三思。」

曹丕瞪了他一眼,厲聲道︰「用兵之道,你老悖何知?休得嗦,朕自有安排。」

辛毗兩番苦諫都踫了一鼻子灰,自也不敢再放聲音了。

曹丕問道︰「你們還有何高見?」

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話可說。

曹丕微微一笑,道︰「傳朕旨意,令曹洪領兵十萬留守並州,以防劉備來攻。速召太尉回朝,商議伐吳之事。」

眾大臣齊聲叫道︰「皇上聖明。」

曹丕哈哈大笑,宣布退朝。

三日後司馬懿回轉鄴城,這日早朝曹丕問司馬懿道︰「朕欲伐吳,不知你怎麼看?」

司馬懿道︰「吳有長江之險,非船莫渡。皇上必御駕親征,可選大小戰船,從蔡、穎入淮,取壽春,至廣陵,渡江口,徑取建業,此為上策。」

曹丕點了點頭,道︰「你們听听,這樣才叫主意,瞧瞧你們,出得都是一些什麼狗屁主意,當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群臣大氣也不敢多出一口,殿上鴉雀無聲。

曹丕笑了笑,對司馬懿道︰「就依你之見,你這就去趕造龍舟十只,並收拾戰船。龍舟完工之日,便是朕御駕親征之時!」

群臣不敢再有異議,齊聲叫道︰「皇上聖明!」心中卻道︰「前世不修,不幸遭逢桀紂,命不久矣!」

曹丕哪知群臣心里所想,哈哈大笑,跑回宮中摟美媚看歌舞去者。

司馬懿領了聖旨,點起工匠,連夜趕造特大號龍舟十只,長二十余丈,可容二千余人。又沿江征調戰船,以便征進。時漢吳兩國皆有細作在鄴城,這麼大的動靜,他們只要不是偷懶睡大覺,不可能不知道的。當下漢朝細作報入長安,吳國細作報入武昌。這日一名吳國細作飛馬趕到武昌報知此事,近侍慌忙入奏孫權道︰「魏主曹丕決定親自乘駕龍舟,提水陸大軍三十萬,從蔡、穎出淮,取廣陵渡江,來下江南。如今正征調船只,還請大王早作準備。」

孫權大失驚色,忙召眾文武商議,顧雍道︰「大王既與漢朝連和,可修書與劉備,令起兵出並州,以分其勢。一面遣一大將,屯兵建業以拒魏兵,可保萬全。」

孫權點了點頭,向階下望去,不片時目光掃到陸遜身上,微微一笑,道︰「不知伯言可敢去?」

陸遜尚未答話,呂蒙竄將出來,道︰「臣雖不才,願統一軍以當魏兵。若曹丕親渡大江,臣必生擒,以獻殿下。若不渡江,亦殺魏兵大半,令魏兵不敢正視東吳。」

孫權笑道︰「台下說話之人不是吳下阿蒙麼!你乃不學無術之人,焉可獨當一面,還不速速退下!」

呂蒙道︰「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始大王令臣讀書,臣听從大王教誨,日夜苦讀,學識已非昔日可比!」

孫權心中暗暗點頭,表面卻不以為然,道︰「哦,那孤考考你。」說著當眾出題測試呂蒙的才學,呂蒙應答如流,眾文武素知吳下阿蒙大老粗一名,粗鄙無文,今日卻見他博學多聞,不禁大吃一驚,當真是刮目相看。

原來孫權很看好呂蒙,有心栽培他,見他不學無術,肚子里竟是長魚面,一點墨水也無,便勸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其時呂蒙也和張飛、許褚差不多,一听說要讀書便一個頭變兩個大,當場就對孫權說道自己軍務繁忙,沒有時間學習。

孫權便道︰「我豈是想要你治經典當博士?只是讓你涉獵典籍,知往事明興替罷了。你說你軍務繁忙,有我忙麼?我如此繁忙,空閑之時,常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呂蒙見孫權如此說,便開始博覽群書,開頭幾天自然是看沒多久便睡著了。可是長期堅持下來,便發現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的好處當真不小,于是便用心專研,細心領會。如此不過年余,他便發現自己已然月兌胎換骨,再也不是昔日的大老粗矣。

孫權連問了幾個堅深的問題都沒難住他,心想自己果然沒看錯人,微微一笑,道︰「嗯,你的學問依孤看來,也就馬馬虎虎,將就還過得去。不過讓你獨當一面,孤還是不放心,這樣你與伯言、文向二人同往建業,抗擊魏軍。」

呂蒙、陸遜、徐盛三人同聲答應,退朝後點起五萬軍馬徑往建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最新章節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全文閱讀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