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八、跑步的哲學(1)

作者 ︰ 松林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翅膀。]

八、跑步的哲學

41、專注核心業務

美特斯邦威是依靠「虛擬經營」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周成建的創新大都集中在企業發展的早期,動力來自于其強烈做大企業的沖動和對市場的敏銳。因為他是實干出身,從推銷紐扣到服裝設計到裁縫到加工到銷售,他都做過,在溫州妙果寺市場打拼的那幾年,他意識到「服裝在技術上沒有什麼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就是品牌」。于是當時在妙國寺非常紅火的他,做了一個大膽的行動︰退出西服主流,搬離那個當時國內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自創品牌。

由于當時管理非常落後,手頭資金非常有限,所以他不得不有大膽地決策一步,將生產外包,只留品牌和設計。決定之後依然賣掉自己的工廠,之後去一步步實施自己的計劃。這便是「虛擬經營」。00bk

在他看來,「虛擬經營」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復雜,其實就是把高附加值的核心業務和附加值不高的非核心業務區分開來,在核心業務上專注兩件事︰一是品牌經營,二是產品設計。對于非核心業務的生產與銷售,全部采取外包的方式來解決。

經過到全國各地考察生產基地後,他決定在上游定盤生產,在下游特許經營。這樣便可以節約大量的資金,他將這筆資金全部用于核心業務。所以周成建給美特斯邦威的定位是服裝運營商。它既不是制造商,也不是經銷商,更不是零售商。通過電子商務網絡系統,隨時能看到上游工廠的生產情況,隨時看到全國各地的庫存情況和運營情況,這樣美特斯邦威僅依靠品牌就能組織上下游資源的流通,從了解客戶的需求到生產,只需要15天。

采用「虛擬經營」方式後,美特斯邦威從1995年到2005年整合了上游e工廠250多家,下游代理商、專賣店1500多個,年銷售服裝3000多萬件,年銷售額已達30多億。

虛擬經營鏈搭建成功後,美特斯邦威這個品牌也逐漸扎根在人們心中。

美特斯邦威正是依靠虛擬經營為企業擴張節省下的資金,大量投在經營管理、服裝設計、品牌提升等業務上。如果這麼多店都由自己來投資經營,則至少需要超過5億元的成本。

美特斯邦威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到品牌經營與設計等環節,並利用成熟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保證整個協作系統的高效運行,而優秀的管理團隊則成為他最寶貴資源。

美特斯邦威認為核心競爭優勢應體現在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上。所以在美特斯邦威創立開始,就一直在不遺余力地進行大規模的明星代言人宣傳,強勢打造。針對目標顧客群年齡在18歲-25歲的特點,公司不惜重金聘請郭富城擔任品牌代言人,借助明星的魅力進行「攻心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