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二、把企業做大,首先把心態擺好(20)

作者 ︰ 松林

可是事與願違,那時如何運用品牌的想法在他頭腦中還沒有完全形成,他在自己的服裝上打的標簽是「美特斯制衣」,卻不見「邦威」二字,久而久之,人們知道了美特斯,卻不知道「邦威」品牌。此時正想進軍零售行業的周成建決定去注冊新的品牌——美特斯,然而卻因同音太多而未成功。「于是干脆將錯就錯,把‘美特斯’與‘邦威’合並一起」。周成建說,那時整個溫州大環境做生意必須是討價還價,可是這對于零售來說則是一大忌,「可我該怎麼折騰呢?」簡單的一件賣衣服的事情,到了周成建那里又變成了一件復雜的事情。

將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其實就是將平常的事情不平常去理解,去運作。

剛開始,周成建保留批發的同時附帶零售,並明碼公開成本價。1994年,開業當天,周成建公開店內所有服裝的成本價,包括面料、紐扣、電費、稅務等等,然後由消費者定價,只要高于成本價哪怕一元錢,都可以成交。這開闢了溫州零售業的一大創舉。┌┌

現場大大出人意料,「太瘋狂了,原本只有一個門的小店,不得不將倉庫的後門也打開,媒體也爭相報道」,周成建說,所有的衣服全都賣掉,實在是太好了,利潤遠遠超過了批發,美特斯。邦威也開始叫響。就這樣,經過一年的批零兼營,美邦正式決定放棄批發全面進軍服裝零售產業。

在公司里建一所大學,建一個博物館,這看起來好像跟服裝生產、經營並沒有直接的聯系,但在美特斯•邦威周成建眼里,那就是他的「商道」,與常人不同的經商之道。這也遵循他「不走尋常路」的一貫作風。他聲稱︰一場百年品牌戰還剛剛開始。

如今,「不走尋常路」的廣告語已經深入消費者的心中,周成建作為一個農民企業家,從小裁縫到大富翁創業經歷讓他對自己所走過的路有更為深刻的反思。他似乎很在意他的不尋常,當他穿著一身特制的紅白相間的毛衣出現在美特斯•邦威上海總部啟用媒體見面會上時,記者感受到他興奮的臉上洋溢地滿足感和成就感。看得出,那是一件特制的毛衣,這讓他走在哪里都成為視線的焦點,那是一件很有紀念意義的毛衣,毛衣的心口位置繡著「95」字樣︰斗轉星移十年間,從溫州到上海,從幾個人到三千人,從幾十萬到20億,再到現在的180億。

現在美邦股票已經成功上市,卻逆勢上漲。與此同時,美特斯•邦威的全新子品牌e&ity也閃亮登場,這時周成建打響雙品牌的第一站。而美特斯•邦威自上市消息傳出後與zara等快速時尚服裝品牌的頻頻並舉,更在側面折射出周成建的品牌觀念,以及他不走尋常路的思維。周成建依然以他不同尋常的思維方式,獨到的市場看點去關注未來,迎接新的挑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