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 第四十章

作者 ︰ 張振鵬

自我激勵︰讓孩子獲得動力的不竭源泉

強烈的自我激勵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

——(德國)斯普林格

切莫垂頭喪氣,即使失去了一切,你還握有未來。

——(英國)奧斯卡•王爾德

在一次研討會議中,有一位性格活潑熱情、非常具有幽默感的女士,她的熱情與活力感染了在座的每一個人,但誰都想不到她曾有過一段非常坎坷的成長經歷。

那位女士小時候被認為智力低下,在智障學校待到5歲。後來才發現她不是智障,只是失去听力而已,于是被轉往聾啞學校,直到十幾歲才借著助听器過上較為正常的生活。就在人生剛剛有了好轉的跡象時,一次意外的車禍讓她在醫院躺了兩年。

她十分困惑︰我的人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不如意?

但她隨即深信,任何事情的發生必然有其因果,且最終一定會對有益于我!因此,她堅強地面對這一切,並試著交了男朋友。然而,就在她的人生再度有起色時,又因患乳腺癌而切除了兩個**。縱有千般不如意,但她始終相信,任何事情的發生必有因果,且最終一定有益于我。

當她的母親歉然地對她說︰「寶貝,真的很對不起,把你生成這樣。」她卻回答︰「媽媽,您把我生的太好了,這樣我今天才有這份熱忱把自己的經歷與體驗與他人分享,化阻力為動力,化恐懼為力量,為自己在每個困境中找出值得收藏的禮物!」

成功的人往往擁有積極的心態,而積極的心態來源自與樂觀豁達的性格,以及不斷的自我激勵。要知道,一個人無論多堅強,都需要愛和勇氣的力量,缺乏對自己的激勵就無法擁有足夠的熱情。

但是,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所以對待困難的態度就十分重要。困境可以激發我們的潛力,從內心挑戰自我是我們生命力的源泉。善于激勵自己的人,才能走出困境,才能鑄就自己的成功。真正的力量來自內心,來自于對自我的認可和不斷的超越。

教孩子學會自我激勵,不僅能使孩子的潛能充分發揮,最終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還能讓孩子始終保持飽滿、和諧的心靈,從而以積極的心態去開創輝煌的前程。

培養建議

建議一︰幫孩子樹立一個自我激勵的目標

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會走出什麼樣的人生。儒家經典《中庸》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人生也是如此,給自己一個目標與計劃,才能更好地掌握人生。明確的目標,可以激勵出奮斗的熱情,指引行動的方向。岳飛以「盡忠報國」為目標,奮殺疆場;孫中山以「天下為公」為目標,領導起辛亥革命;周恩來總理以「中華崛起」為目標,為人民國家鞠躬盡瘁……自我激勵的動力來自遠大的目標,和對成功的期待。一個有目標追求的人,才能凝聚繼續向前的力量,並不斷地用它激勵著自己努力和奮斗。

在1972年的墨西哥奧運會馬拉松比賽中,一個黑人選手在膝蓋受傷的情況下,憑著堅強的意志堅持跑完了全程。

在他到達終點時,其他的選手早已跑完回去休息了。其實能否跑到終點,都不會有名次,但他依然堅持跑完全程。

當他到達終點時,記者問他︰「是什麼力量讓你堅持跑完全程的呢?」

他回答說︰「我只是不斷告誡自己,一定要跑完!」

這位選手的自我激勵精神,贏得了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他以終點為目標,不斷地激勵自己,才能克服傷痛並最終到達目的地。所以,父母應該幫孩子樹立一個自我激勵的目標,這樣才能使他在遇到困難時有前進的動力。孩子真正的人生之路,是從有目標時開始的。毋庸置疑,自我激勵的最好辦法,就是幫孩子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並鼓勵他百折不回地為之努力。

建議二︰讓孩子學會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

成功者遇到困難總是用「我要」、「我能行」、「一定會有辦法」等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于是便能克服困難、不斷前進,直至成功。失敗者遇到困難,總是挑選容易退縮之路,對自己說︰「我不行了,還是算了吧。」所以,就會陷入失敗的深淵。

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的差別在于,成功人士常擁有積極的心態。怎樣才能擁有積極的心態呢?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善于使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心態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他對生活有著良好的期許,才能激勵著自己走向成功。

1991年,一個叫坎貝爾的女子徒步穿越了非洲,戰勝了森林和沙漠,通過了400千米的曠地。當有人問她是如何完成這令人難以想象的壯舉時,她回答說︰「因為我說過‘我能’。」當問她對誰說過時,她說︰「對自己說過。」

父母可以贊許孩子,讓他知道自己是多麼為他驕傲自豪;老師可以贊許孩子,他是多麼的勤奮、努力。但孩子不能一直依賴父母和老師的贊許獲得自信,還要依靠自己內心的動力而前進。所以,父母不但要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目標,還要讓孩子學會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比如「我很棒」「我一定能考好」、「我是個很受歡迎的人」……

教孩子經常對自己給予肯定,有助于讓他樹立自信,擺月兌自卑。堅持在心理上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培養積極的心態,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徑。

建議三︰幫孩子擺月兌消極的情緒

成功心理、積極心態的核心是積極的自我意識;反之也一樣,自卑意識、消極心態就是經常在心里「徘徊」的消極的自我暗示。人們發現自己常常會進入莫名其妙的情緒低迷狀態,這就是「情緒周期」。

父母要讓孩子學會及時調節自己的情緒,走出情緒周期,盡快擺月兌消極的情緒。要知道,消極會使心靈變得枯萎,這時即使有再多的能力也不能很好地發揮。因此,父母可以讓孩子學會與自己進行良好的溝通,適時地舒展自己的心靈,不讓消極情緒困擾著自己。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教孩子擺月兌消極的情緒呢?可以嘗試以下幾點方法︰

第一,適當宣泄。消除不良情緒的最簡單辦法莫過于將其宣泄出來。父母要注意和孩子談心,讓孩子說出心中的不快;或者鼓勵孩子寫日記,將情緒發泄出來,不要埋于心底。

第二,目標轉移。幫助孩子把注意力和思想轉移到其他方面。比如,和孩子一起把最近高興的事回憶一下,或者帶孩子一起進行他喜愛的游戲或運動。

第三,冷靜分析。從目標、環境、主觀、客觀等方面入手,找出孩子受挫的真正原因,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並正確地面對現實。教孩子正視自己,接受自己,確立一種自強、自信、自立的心態。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最新章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全文閱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