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 第一百六十七章 殖民序曲

作者 ︰ 自由有多遠

()1894年在世界醫學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一位生活在德屬西非的猶太醫生利用高倍顯微鏡發現了蚊子體內的瘧原蟲。

這一重要發現再一次引起了歐洲醫學界的注意,早在兩年前,一位法**醫就曾經模糊的指出,蚊子乃是瘧疾傳播的元凶。

歐洲頭號的微生物學家,柏林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科赫博士受命對此進行進一步的確認,在此之前,他一直是堅定的「細菌學說」的支持者,他認為是熱帶地區的土壤和水中的某種致病菌使人們染上熱帶病。

當科赫博士從一位瘧疾患者的血液中的清晰的看到瘧原蟲的時候,一個重大的科學發現被確認了。

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通過蚊子傳播。

當蚊子作為傳播的元凶被發現,真正預防瘧疾就有了辦法。之後,科赫博士以及美國和法國的同行們又再接再厲,確認了黃熱病等數種熱帶疾病都是由蚊子傳播引起的。

既然病原體和傳播途徑都已經明確,那麼熱帶病也就不再那麼可怕,1895年開始,又一波熱帶殖民的熱潮在歐洲涌起。在大量噴灑除草劑並消滅了居住區三公里內的積水的情況下,歐洲人終于可以安心的在熱帶生活,而不用整日為患上熱帶病提心吊膽了。

瘧原蟲的發現和被證明比歷史上足足提前了將近10年,這一醫學上的大發現在這一關鍵時點引發了一系列歷史事件的大改變,以至于令威廉感到瞠目結舌。

首先一個事件就是已經瀕臨死亡的法國環球運河公司突然重現生機,當瘧疾和黃熱病得以控制,那麼修建運河再不是什麼令人絕望的事情。

1895年開始,環球運河公司重新獲得法國政府的注資,依靠在運河沿岸的大規模滅蚊行動,再一次開始在巴拿馬地峽行動起來。

與此同時,美國人也為這一發現感到興奮,這將使他們在尼加拉瓜修建運河的項目總預算可以大大壓縮。

第二個事件就是西班牙通過在古巴大規模滅蚊,外加大量裝備機槍,逐漸控制了黑人的叛亂,這使得美國意圖以古巴為借口對西班牙宣戰變得更加困難。

此外,德國對于熱帶殖民地的開發逐漸走上正軌。德屬西非無論沿海還是沿河地區,都興建了大批由猶太人經營的種植園,帝國殖民局一方面為種植園建設提供有限貸款擔保,一方面撥款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陛下,這是總參謀部戰略資源處剛剛提交的報告,對于未來十年內我國在非洲的殖民事業提出了一些建議和計劃,您看看是否需要做出改動。如果不需要的話,這份報告將直接送交殖民局照例執行。」在例行的御前會議上,瓦德西將一份文件交到威廉的手里。

一般來說,這種文件威廉只需要簽上名字就可以,基本無需過目。不過,出于對殖民地的好奇,以及對經濟地理知識的了解,威廉還是打開文件大略瀏覽了一遍。

這份報告是由總參謀部戰略資源處非洲課主任施泰恩騎士和他的兩名手下歷時三年在非洲進行了詳細的田野考察,並綜合了當時可見的全部有關非洲殖民地的信息後作出的。

報告的第一部分是關于西南非洲,施泰恩認為這片土地雖然干旱而貧瘠,但是戰略地位重要、礦產資源豐富,新近發現的鑽石礦足以從財政上擺月兌對于國內的依賴。

報告一開頭寫到︰「要了解西南非洲的特質以及當地人生存的勉強性,必須觀察西南非洲在非洲次大陸中所處的位置與地面上氣流的關系。正是這種氣流決定了西南非洲的氣候,特別是降水……」

「對于一般的移民、農牧業和采礦業安排,該地區的行政專員已經做出了較為合理的安排,該地區的確不適合進行過多的移民拓殖。該地區幾乎沒有農業價值,就牧業來說,根據該地區的特有氣候,我們建議引進更為耐干旱的卡拉庫爾羊以取代目前正大規模養殖的美利奴羊,在那樣干旱的地區,後者的單位面積載畜量過小,從而消解了其經濟價值較高的優點。」

「……誠然,修建一條從楚布科至維爾沃斯灣的鐵路是必要的,該地區的銅礦對于提高我國銅金屬的自給率有重要意義。」

「對于西南非洲,我們最主要的建議在于其海洋資源的開發方面。考慮到維爾沃斯灣的建設日益完善,這不僅是我們在南大西洋海域最為堅定的海軍要塞同時也是有極大商業和漁業價值的港口。據一份英國開普殖民地在十年前提出的報告認為,本格拉寒流給西南非洲沿岸地區每年帶來超過200萬噸的有價值的漁業資源。海流將有營養的物質從海底卷上來,各種魚類遍布于海岸不遠的上層海水中,十分便于捕撈。我們認為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漁業資源和條件極好的維爾沃斯港口,十分適合發展海洋捕撈業。無論以凍魚或者咸魚甚至直接加工成听頭輸往漢堡,乃至于銷往歐洲割地都是十分有利可圖的買賣,咸魚作為肉類的廉價代用品可以補充人體必須的脂肪和蛋白質,對于提高工薪階層的營養水平很有幫助……」

報告的第二部分是關于德屬西非和多哥蘭。

「大西洋向西方和南方延伸,把西非和外部世界截然分開,這是過去它和世界其他地方隔絕的主要原因。西非的海岸又加強了這種隔絕性,因為它的作用很像一道屏障,由于沖擊海濱的碎浪和紅樹林沼澤構成了屏幕,由于缺乏天然的港灣,就把陸地和海洋隔開了。它不像北海盆地或者地中海海岸那樣是海和陸地的直接聯系地帶。在西非以北,橫亙著撒哈拉沙漠的廣闊屏障。長期以來由于他是通行的障礙物,所以它就成為劃分熱帶非洲和地中海地區的文化分界……」

「通常濕季的長度和降雨量從幾內亞灣起越往北越減少,到了沙漠,比如距離多哥蘭北方的極遠地帶就完全消失……西非地區豐富的地形和氣候使各種熱帶和亞熱帶作物都可以各得其所。為了方便說明,我們簡單分出四個寬闊的地帶加以討論︰森林地帶、熱帶草原地帶、蘇丹地帶和撒赫爾地帶……」

「森林地帶土壤十分肥沃,氣溫和降水幾乎適合任何熱帶作物的生長,尤其適合油棕、可可,這兩種作物早在兩個世紀以前便是和歐洲貿易的大宗商品。此外,咖啡、香蕉和甘蔗也被認為是不錯的種植品種。出于進口替代的考慮,以及對于經濟的重要程度,我們建議森林地帶優先發展油棕、可可,這對于我國減少對美洲油脂的依賴很有幫助,其次是咖啡。熱帶草原地帶的十分適合種植棉花。該地區傳統作物是花生,花生雖然亦有價值但是就重要性來說不如棉花,所以我們建議指導當地酋長擴大棉花的種植規模,由于地處內陸現階段還不適合白人建立種植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最新章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文閱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