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兩大兩小

作者 ︰ 自由有多遠

()由于德俄兩國在1891年里加灣海戰切實檢驗了速射炮在實戰中的所具備的壓倒性優勢,因此基于對速射炮全面防護的軍艦設計思路不僅僅在德國,也在意大利獲得認可。

在這個背景下,「加里波第級」裝甲巡洋艦提前一年開工,于1892年底,意大利戰爭爆發前不久,在**海軍船廠鋪下第一根龍骨。

戰爭結束後,財政困頓的撒丁-皮埃蒙特王國無力支付剩余的造艦款項,船廠只得向他國另尋合適的買主。

根據德國的建議,威尼斯在意大利王國解體的「大分家」中僅僅購買了可有可無的幾條魚雷艇和一條舊式巡洋艦,其新船的建造工作在戰後隨即展開。

由于不設陸軍,所以威尼斯海軍有著充裕而固定的財政撥款,這使得威尼斯海軍之父——恩里克中將決心建立一支強大的艦隊,並借此恢復威尼斯海軍的古老光榮。

恩里克早先是意大利王國海軍主管戰術研究的副總參謀長,戰爭結束後,以他為首的來自威尼斯和倫巴第的海軍軍官們全部加入威尼斯王國海軍,其中也包括「畏罪潛逃」的前「杜里奧」號槍炮長鮑爾。

恩里克打算參考德國最新的設計方案並結合地中海的作戰特點,先在漢堡的造船廠訂造兩艘大型軍艦。

不過,就在此時**海軍船廠甩賣「悔單貨」的消息傳來,這條代號為「m」的裝甲巡洋艦是來自米蘭的意大利著名軍艦設計師馬斯第奧的作品。馬斯第奧建議威尼斯海軍買下這條軍艦,同時他自己也有意離開**轉而為自己現在的祖國效力。

像馬斯第奧這樣有著豐富經驗的軍艦設計師無論在哪里都是搶手貨,當他打算離開**的消息傳來後,不僅意大利的造船廠,就是法國和英國的一些私人造船廠也向他發來了邀請。

不過和這些私人船廠的工程師相比,威尼斯海軍造船總監的職位更有吸引力。

恩里克和馬斯第奧兩人是多年的舊識,在意大利王國海軍時代,恩里克負責收集和提出海軍的對艦船性能的要求,並和船廠溝通,所以兩人時常保持工作上的聯系,彼此知根知底。

這種情況下,兩人一拍即合,馬斯第奧隨即加入威廉斯海軍,擔任造船總監一職。為了感謝老東家的情誼,馬斯第奧提出買下「m」號裝甲巡洋艦,恩里克並未過多考慮便允準了,因為這條軍艦的設計要求便是他親自提出的,其作戰性能如何他是再清楚不過了。

就這樣原合同價格65萬英鎊的,歷史上的「加里波第級」首艦被威尼斯海軍以60萬英鎊攬入懷中。至于那差額的5萬英鎊自然是由單方面毀約的撒丁政府埋單了。

接著,馬斯第奧懷揣「m」號的設計圖紙陪同恩里克走訪了德國在北海岸邊的各大船廠,結果布洛姆-福斯船廠和伏爾鏗船廠靠著雄厚的實力和豐富的軍艦建造經驗獲得馬斯第奧的青睞。兩家工廠各獲得了一條軍艦的建造合同。

當日本考察團考察布洛姆-福斯船廠的時候,威尼斯海軍訂造的那條代號「鯊魚」的裝甲巡洋艦已經鋪設完所有龍骨,鋼筋工和鉚接工們正在加緊建造船底。

當時船廠老板布洛姆先生親自陪同日本客人參觀工廠,也大體介紹了一下「鯊魚」號的情況。

抵達柏林後,山本權兵衛和造船總監高橋武夫,吳海軍工廠的總工程師中村正樹詳細比對德國海軍提出的幾個方案,結果三人一致認為,裝備了大量150毫米速射炮的「鯊魚」號才是最符合日本要求的。隨後他們向布洛姆-福斯船廠索取了施工草圖和各項設計參數,仔細研究了一番。

和德國正在建造的新式裝巡相比,「鯊魚」采用了成熟的圓式鍋爐,性能穩定可靠,不過效率也低一些,最大航速20節;武備方面,雖然減少了2門210毫米主炮,但是多出了8門副炮,而且副炮的口徑也是人工裝填的最大口徑︰150毫米。日本海軍認為這個口徑才是最佳的副炮口徑,至于德國采用的105毫米則被認為「威力過小」;在裝甲的材料和設計方面兩型軍艦倒是大同小異,都采用了克虜伯滲碳鋼以及全面防護的設計思路,不過「鯊魚」號的裝甲厚度略厚,主要部位達到了150毫米,次要部分也在100毫米以上。

「可惜‘鯊魚’號的造價太高了,1300萬馬克,折合60萬英鎊的價格還不如我們再加些錢購買英國的新式萬噸級戰列艦呢?」曾長期在英國學習造船的高橋武夫在听到布洛姆-福斯船廠的報價後,咋咋舌頭說道。

「貴有貴的道理,40倍徑的21厘米主炮是克虜伯工廠的最新式火炮,至于45倍徑的150毫米速射炮是該廠應威尼斯海軍的要求專門研制的,預計一年以後才能造出來。這些都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火炮,哪怕再過10年都不會過時。據說150毫米速射炮一門的預算就高達8萬馬克。最主要的是,德國皇帝既然慷慨的半賣半送把兩條改裝過的老式鐵甲艦給了我們。那麼我們就不用再為無法對抗‘定鎮’二艦而發愁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兩條先進的裝甲巡洋艦外加兩條廉價的小型巡洋艦絕對比兩條大型戰列艦更適合我國海軍的實際情況。」山本反駁道。

「60萬英鎊的價格雖然不便宜,但是‘鯊魚’號在速射火力方面比英國戰列艦豪不遜色,在速度方面則大大超過後者。至于40萬英鎊的差額說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了,德國的小型裝甲巡洋艦報價只有18萬馬克,6000噸的改裝鐵甲艦德國人才要我們22萬英鎊,你說是不是。」中村正樹慢條斯理的對高橋說道。

「這倒也是,不過德國人的小型裝巡價格可真夠便宜啊,雖然噸位小了點,但是火力和速度都還不錯,更是采用了十分昂貴的新式裝甲,怎麼看兩條這種小裝巡都要比瓦茨先生向我們推薦的穹甲高速巡洋艦更加有用。」高橋點點頭道。

之前,日本考察團在英國訪問期間,英國著名的亞羅造船廠總設計師瓦茨(還不是爵士)曾經向他們推薦了一種航速高達23節的超高速巡洋艦,艦體修長火力凶猛,裝備了4門150毫米速射炮和10門120毫米速射炮,這便是歷史上的「吉野」號。

不過當裝甲巡洋艦真正誕生後,一切穹甲艦都要被掃進垃圾筒了。

至于裝巡的好處,只要是了解海軍的人士,那麼稍加講解就能立刻明白。所以,在山本權兵衛的主持下,日本海軍的訂單全部投給了德國,英國船廠連一條都沒拿到。

西鄉從道在離開德國前和布洛姆-福斯和伏爾鏗船廠各簽署了建造一條「鯊魚」型大型裝巡的合同,另外還向不萊梅的霍爾瓦特船廠和埃爾平的席肖船廠購買了兩條已經正在為德國海軍建造的2000噸級小型裝巡。

按照德國政府為了鼓勵本國造船業的最新規定,正在為本國海軍建造的軍艦在通常情況下允許被船廠優先出售給外國客戶,然後補建一條便可以。

所以,一年以後,這兩條已經開工半年的小型裝巡終于及時建成,並參加了大東溝海戰。

日本海軍「兩大兩小」共4條新船的訂單,外加「王儲」號和「弗里德里希卡爾」號,總合同價款高達4400萬馬克。對于附加值極高的外銷軍艦來說,原料其實只有鐵礦石和煤炭,其價格連4400萬的一個零頭都不到。剩余的價值主要以德國工人的工資和船廠利潤的形式被留在了德國國內,這都是實打實的財富,也是日本人民尤其是流落南洋的望鄉女們的血汗錢啊!

正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泰晤士河兩岸的英國同行們冷眼看著德國船廠的火熱場面,心中泛起了十二分的妒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最新章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文閱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