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 第一百一十一章康斯坦丁王子

作者 ︰ 自由有多遠

()戰爭勝利使威廉在國內的人望再次飆升,因為經過這次戰爭,德國終于確立了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全文字小說更新最快)遙想100年前的弗里德里希大王時代,即便在最輝煌的時候,普魯士依然難以體面的成為歐洲大國之一。至于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普魯士在歐洲史上的地位並不比瑞典更高。

經過100年的發展,昔日地處德意志東北邊境,人口不足千萬的中等國家經過幾代人充滿艱辛的努力,終于在19世紀的最後一個十年綻放出璀璨的華彩。

當然,這個榮譽屬于民族覺醒後的全體德意志人,而非皇帝本人。昔日為君主個人利益而爆發的王朝戰爭正在逐漸走向決定民族生死存亡的總體戰。

在柏林菩提樹大道舉行的凱旋儀式上,威廉和薩克森國王、符騰堡國王、巴登大公等十幾位參戰的君主騎馬率先通過勃蘭登堡門。後面緊跟著的是各集團軍的軍官代表和數千名獲得嘉獎的士兵們。威廉身著土紅色陸軍元帥服,騎一頭黑色的安達盧西亞公馬走在最前面,所過之處人群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德意志萬歲」,「威廉皇帝萬歲」的叫喊聲不絕于耳,威廉則微笑著向人們揮手致意。

這種被人民發自內心的敬愛的感覺真的是很不錯,尤其是當這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時候,騎在馬上的威廉自然是有一種指點江山,君臨天下的感覺的。

當天晚上,柏林皇宮舉辦了威廉親政後規模最大的一次舞會,受邀的來賓多達近千人。同時,柏林市政府也為市民們準備了免費的伏特加和啤酒,全部工廠和商店放假三天,整個城市都洋溢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

在舞會前的家宴上,維多利亞皇太後,威廉的弟弟妹妹們,皇後全家,布倫瑞克公爵阿爾弗雷德一家,悉數到齊。阿爾弗雷德和威廉平輩,是著名的「血王子」卡爾的兒子,因為精神不大好,所以很少在公共場合露面。他的父親弗里德里希•卡爾是霍亨索倫王室在19世紀最優秀的統帥,作為方面軍司令參與普丹、普奧和普法戰爭,是那個時代歐洲各國公認的戰術指揮大師。因為這個原因,阿爾弗雷德得以享受近支親王中最高的俸祿並獲得布倫瑞克公爵的爵位。

「哥哥,我們聖誕節前就要回希臘了,而且明年可能就不會再過來了。」說話的是威廉的妹妹索菲,那脆生生的聲音渀佛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哦?這麼說,斯巴達公爵是要從我的軍隊中退役了?」說著,威廉笑呵呵的拍了拍索菲的丈夫——希臘王國康斯坦丁王子的肩膀。

「陛下,我已經在德國生活了六年,在軍隊中也已經歷練了兩年時間。按照父親的安排,明年起就要回國擔任軍職了。」長著一個女圭女圭臉的康斯坦丁,白白淨淨,身材修長,雖然有些靦腆,但卻屬于很能討女孩子喜歡的那種,也難怪索菲當年對他一見鐘情了。

「嗯,不錯。你們年齡也不小了,回國幫助喬治國王分憂自然是應該的。回去後想來是要真正負責一些事情的,所以肯定不能像現在這樣隨心而欲了。將來不管是在軍隊訓練還是武器裝備方面,如果有問題都可以寫信給我,這里永遠都是你最堅強的後盾。」說著,威廉再次拍拍康斯坦丁的胳膊。這時,維多利亞皇太後也會心的朝他笑了笑。

「陛下,這里沒有外人,我想冒昧的問一下,隨著戰爭的結束,沙皇陛下在巴爾干的影響力逐漸削弱,維也納政府有什麼新的打算嗎?」康斯坦丁一本正經的問道。

「嗯。」威廉沉吟了一聲道︰「這件事就是你不問我也是要告訴你的。在最近的一次會晤中,我和約瑟夫皇帝重新討論了德奧兩國對于巴爾干的政策。一般說來,在巴爾干地區有直接利益並且和希臘關系最親密的首先是英國,其次是俄國,德國在巴爾干地區沒有直接的利益,所采取的政策主要是基于保護哈布斯堡王朝的影響力。為此,德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希望維護土耳其在當地的統治,以抗衡俄國的。」

「這一點我明白,陛下,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從來都是由彼此的利益決定的。國際政治的核心乃是權力、秩序和利益。而前兩者都是為後者服務的,權力爭取利益,秩序維持利益。德國的外交政策乃是出于對國民的負責,這一點無可厚非,陛下也根本無須解釋什麼的。」康斯坦丁微笑著侃侃而談。

「不錯,年紀輕輕就有此見地,不枉在海德堡大學深造四年啊!」威廉開心的笑了笑了說道︰「不過,德國的政策馬上就要轉向了,亞歷山大三世陛下已經承諾不會再過多干預巴爾干問題。所以,土耳其在歐洲的存在對德國已經沒有任何價值,5年內,巴爾干地區應該會爆發一場反對土耳其統治的大規模戰爭,希望你早做準備,到時候為你的父親和希臘人民在戰爭中爭得榮譽。」

「多謝陛下提點,我會早做準備的,希望有朝一日能訓練出像卡爾大公麾下那樣的精兵來。」說著,他笑著看了看阿爾弗雷德。不過,後者一直在專心的吃著點心,根本沒有听他們的談話。

歡樂的時間總是很短暫,給自己放松了不過短短幾天時間,便又等來了赫伯特發布的「新任務」。

新副本有兩個,難度都是三星,如果完成度為完美,那麼還有額外獎勵。這是威廉听完赫伯特介紹後的第一感覺。

威廉在書房接見了赫伯特,隨便問候了幾句後,赫伯特便急匆匆的直入正題,他首先談到的是英國問題。

「陛下,英國大使羅素最近兩次詢問我關于《法蘭克福條約》有無針對英國的附加條款,雖然我很明白的告訴他絕對沒有,但是他卻告訴我不是他不信,而是英國的政治評論家們不相信。並直言希望陛下能夠在合適的時間訪問倫敦以消除女王和英國臣民的不安。」

「嗯,這個是有必要的。」威廉沉吟著說道︰「《法蘭克福條約》的主要目標是和法國達成和解,至于共同對付英國,雖然是兩國的遠景目標,但就眼下來說卻是不現實的。而且目前我國和英國至少在表面上並無任何矛盾,因此這種和諧的外交局面是應該盡量維系下去的,對于我們至少沒有壞處。」

「另外一件事就是新任的意大利首相克利斯皮十分爽快的就答應共同修建蒂羅爾-威尼斯鐵路的事情,所以為表示感謝,同時也為了消除意大利國王的不安,我認為我們應該訪問一下威尼斯。如果是您親自去的話,效果會更好一些。」

「哦,這可是一個好消息,怎麼一夜之間意大利人怎麼變得如此乖巧了?」威廉揚揚眉毛,小有驚喜的問道。

「陛下有所不知,焦蒂利首相屬于議會自由派,他本人做事比較謹慎,這當然並無不好,但其在波蘭戰爭後的中立聲明怎麼看都有背棄盟友的嫌疑,而且由于參戰太晚,以至于不僅沒有獲得任何戰後補償,還因為陸軍無能而遭受了國際上的嘲諷。所以他辭職後,議會中保守派的勢力迅速膨脹,克利斯皮首相順利當選。」

「克利斯皮是什麼來頭?對我們有何影響?」

「克利斯皮先生也是意大利很有威望的政治家,和我父親大概屬于一代人的。他出身軍隊,贊成君主制度,做事十分果決,對于三國同盟更是十分的贊同。在戰爭爆發後,幾次呼吁應該毫不遲疑的加入戰爭,而不應兩邊下注,否則只會遭人恥笑。從他最近幾年的言論看,他認為意大利處于歷史上最為寬松的時期,應該依托三國同盟,在非洲事業上有所突破。他十分關注意大利在紅海南岸的殖民地拓展,幾次在議會中推動增加殖民地軍費開支,希望意軍向南征服整個提格雷地區。」

听了赫伯特的話,威廉十分疑惑的走到書房牆邊的大幅世界地圖前,在非洲左下角仔細的找了找那個叫做提格雷的地方。

「暈,原來所謂的提格雷就是後世的厄立特里亞啊!這尼瑪地名變化可真大。」威廉心想︰「不過,這也許是個機會。」

威廉雙目一眯,手掌從地圖上排成弧形的「阿比尼西亞」一串德語單詞上一劃而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最新章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文閱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