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第一百回 魂未滅埋骨他鄉 血在燒威震北疆

作者 ︰ 紅塵愚者

()上回說到太史慈欲與趙雲再定輸贏,以殺賊多者勝!在這兩猛人的帶領下,竇輔快速剿滅了這股山賊,並從其巢穴中搜出的書信,證明這些人乃是張純潰敗後的散兵,正準備再次集結前往遼東投奔張純。竇輔知道這一消息後,大驚失色,連忙用財物召集敢死之士,並自己所有親衛,鄉勇,共計五百,交給太史慈趙雲統領,先去救援。自己統步兵隨後趕到。近前在金錢的催動下,竇輔所部只用了九日便到達了遼西境內,管子城近在咫尺。

原計劃竇輔決定派斥候通知太史慈趙雲等人,內外夾擊,一起救出被困的黃忠所部。結果,斥候被敵軍發現,全軍覆沒。好在太史慈趙雲等已經知曉竇輔到達,為了與竇輔取得聯系,殺出重圍,不得以下,趙雲親自護送于佑殺出重圍,且獨自斷後。在竇輔見到于佑後,知曉情況緊急,遂馬上統大軍前往接應。

當竇輔來到戰場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雖然這些年征戰不斷,但是如此慘烈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上。離城尚有數里便能聞到空氣中那濃濃的血腥味。只見遠處管子城搖搖欲墜,叛軍硬是用尸體鋪出了一條上城之路。但是城頭的兩面大旗依舊迎風飄蕩,旗子也被染成了黑色。那是因為一層層的鮮血凝結而成的。雖然上面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但是‘公孫’與‘黃’字,竇輔依稀還能辨認。

而在城西數里處。太史慈所部騎兵已經被圍死,發揮不出應有的騎兵功能。隱約還能看到中軍飄蕩的‘太史’二字。而在不遠處尚有一騎在左沖右突的搏殺,望之正是趙雲。

見眾人都還活著。竇輔大喜。竇輔抽出龍淵劍,將劍尖向前方一指,聚集全身力氣,大吼一聲︰「大漢威武!沖啊!」

身後數千人一起嘶吼︰大漢威武!沖啊!如同一條玄色絲帶,飄進血色大河之中,又如一道黑色閃電,劈開赤色火山!

此時的大漢還是有著凝聚力的。哪怕是最後時刻的吶喊,依舊可是震攝敵膽的!那個威武雄壯的大漢依舊,打敗了草原霸主匈奴的大漢精銳依舊還在!隨著這一聲大漢威武。遠處一聲聲大漢威武的呼喊,響徹天空!無數疲倦了的戰士,再次舉起了手中的長矛,無數受傷了的戰士。飛身撲向沖上城頭的胡人。一起從城頭摔落。

隨著這聲聲吶喊,嘶吼,無數的聲音由小積大,由遠及近!所有的人沸騰了!

而此刻戰場的叛軍與胡人亦拼命了,因為他們知道此刻在不拼命,如果戰敗,後果會更加可怕。這些殺紅眼的漢軍將士會將他們撕成碎片。此刻,戰場上的每個人都在拼命揮舞著手中的武器。拼命嘶吼著心中的憤怒,恐懼。瘋狂!

漢軍如此,叛軍如此,胡人亦如此!

有的為了尊嚴!有的為了報仇!有的為了活命!有的為了什麼也不知道!總之每個人都癲狂了,如同死神之舞!收割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草地上的鮮血,已經染紅了青草,漸漸的匯成了一灘灘血色的池塘。所有人不知疲倦的揮舞,不畏死亡的沖鋒,如同最原始的野獸一般撕咬著。直到倒地不起,臉上才露出了微笑,是啊!終于解月兌了!此時,活著是一種罪孽,一種折磨,沒有比死更幸福的事了,沒有比死更值得期待的事了!

一切文明終將在這種野蠻中毀滅!當然,此時的竇輔已經沒有時間思考這些了,他能做的就是不斷沖鋒。

竇輔左手劍,右手戟,再一次一馬當先沖入敵陣,往趙雲處沖去,黃敘于佑緊隨其後,護衛左右,因為竇輔此刻沒有親衛了。黃敘與于佑為了鼓舞士氣,將‘漢’‘竇’字,這兩面大旗,綁在自己背上。隨著竇輔沖鋒。一路上不斷有受傷的離群的漢軍加入進來,如滾雪球一般的越滾越大。直到沖到趙雲跟前,竇輔與趙雲相互攙扶在一起,沒有力氣說話,沒有力氣感謝,甚至連一個微笑都沒有力氣去做。

兩人撩開面龐,因為血水粘在一起的頭發,一面影響。隨即,上馬,繼續往太史慈所部處沖去。

沒有人趕到疼痛,不是沒有受傷,而是傷的太多,傷口在北風中凍的麻木,初春的北方還是極其嚴寒的。望著初升的太陽,照耀在身上,仿佛趕到了一絲暖意。正是這一絲暖意,讓人覺得自己還活著,還活著!是啊,還活著,多麼奢侈的願望啊!

在遠處,張純中軍大 下,一左一右立著烏丸首領丘力居,偽皇帝張舉!他們看著遠處一路沖殺的竇輔,第一次感到了害怕,張舉很後悔自己的沖動,只是如今已經沒有了回頭路。為了鼓舞士氣,他與張純將自己的家小全部帶來了。不成功便成仁!他們確實有資本造反,如此梟雄心性,難怪如此之多的人跟隨!

張純是三軍大元帥,見到竇輔即將和太史慈匯合。他命令中軍全部壓上,先攻破城池。人有的時候,一個決定會帶來生的希望!有的時候,一個決定會帶來死亡的恐懼。只是在做決定之前,自己並不知道。所以孫武在兵書中提出了︰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顯然張純沒有讀過,或者讀的不深刻。他不先聚殲城外機動的有生力量!而去攻取堅城!勝負之勢已定!若他先殲滅城外援軍,城內絕望之下,也許不攻自破。如今援軍近在咫尺,自己又有堅城依托,城中困守之人,何不拼死抵抗啊!張純卻天真的以為援軍是因為見城池未破,才拼死沖鋒的。若城破了,他們士氣也就散了!他的天真使得叛軍最後的生機也斷絕了。

當竇輔見到敵軍中軍動了,心頭大驚。但是面色不變,只是加緊前沖,希望能更快與太史慈匯合。

可緊跟著他發現敵人中軍居然不是來圍殺自己的,而是沖向管子城。心頭大喜,知道戰機已現,隨加快向太史慈靠攏。

竇輔也許不知道,歷史上這場仗打的也很慘烈。卻遠沒有今日這般慘烈。歷史上,張純丘力居只是將管子城圍死,圍了兩百余日。因糧盡退走,那時的公孫瓚手下只有千人不到,雖然最後也沒有剩下什麼人,但是。傷亡絕對沒這麼大!不知道。竇輔知道了會不會後悔!此次黃忠典韋就有兩千余被困城中,還有公孫瓚帶來的兩千余眾。而城外自己則帶來了近五千人馬。敵方張純丘力居亦糾集了剿殺兩萬多人馬。這小小的管子城,方圓數里,居然集結了近三萬人馬在廝殺。

可是歷史已經悄然發生著改變,歷史也沒有如果。在經過半日的廝殺,竇輔與太史慈所部終于順利會師了。只是,這個會師地點是在敵人的包圍之中。望著連綿不絕的叛軍,竇輔目現苦笑。他實在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殺出重圍,去接應黃忠等人。他也不知道接到黃忠後他能不能安然撤退。這對竇輔此時來說,太遙遠了。他不敢想!

接到太史慈後,竇輔連忙詢問他城中情況。太史慈告訴竇輔,城中情況不妙,自己只有當夜剛到時,與黃忠有過短暫接觸。城中沒有糧草,公孫瓚輕傷,典韋也受了傷,情況不知道!城中可戰之兵還有不足兩千。

听到這些,竇輔眉頭皺的更緊了,自己這一路帶來的五千人馬還不足三千,也就是說,雙方加起來不足五千,而叛軍此刻還有萬余,一倍之敵,且如今雙方都是疲憊之師了,這將是一場更加艱苦的戰斗。

想了片刻,竇輔也無什麼好計策,不由想著,此刻若是戲志才或者郭嘉有一人在此就好了!竇輔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遂搖搖頭,將這不切實際的想法甩出腦袋後,便將眾將聚在一起,列陣沖鋒!竇輔居中,太史慈趙雲一左一右,黃敘壓住陣腳,以剩下不足三百的騎兵為先鋒,步兵緊隨其後,往城池突進。

兩支不死不休的軍隊再一次撞在一起,再一次剿殺在一起。無數忠魂埋骨他鄉,無數義士魂魄無歸!是他們的鮮血忠魂,有一次捍衛了大漢的尊嚴!

遠處的張純終于察覺到自己之前命令的不妥!但是,為時已晚,竇輔已經與太史慈部匯合!正向著城池沖來!

張純恨啊!恨自己的愚蠢!一恨對方敵將的堅韌!他緩緩開口問道︰「敵方主將是何人也?」

丘力居沉默許久,開口道︰「護匈中郎將竇輔!」

張純一愣,喃喃道︰是他?!射殺了受鮮卑大人的竇輔!?他不在並州到此地來,這時溫為何?

丘力居沒有說話,沒人能回答他。也許竇輔在收割了鮮卑後正是來收割烏丸的!大漢從來不缺名將!這又將是一個草原民族的噩夢!

丘力居與張純同時下令,死死圍住竇輔,不得讓他再前進一步!不惜任何代價,殺死他!

望著陣形一點點向城池推進過來,城頭上的黃忠公孫瓚都握緊了拳頭。而一旁受傷的典韋數次想要出城去接應,都被公孫瓚攔了下來。若只是公孫瓚,典韋當然不會听。可是,黃忠也如此阻攔,典韋卻不不停听。因為竇輔離去前,叮囑過一定要听黃忠的。典韋也知道,此刻的黃忠也很焦急,絲毫不會比自己少擔憂,因為他的獨子黃敘就在城外廝殺。黃忠恨不能以身相替。但是,他是主將,不能亂!竇輔交給他的兩千余騎兵,此刻還剩下一千不到,他一定要保住。這將是竇輔東山再起的本錢。所以,黃忠忍了下來,哪怕知道兒子在城外死戰,隨時會沒命,他依舊咬牙忍著。

因為他們出城的機會只有一次。如果說不出城有一線生機的話,那麼出城後,若無法突圍,或是未能與竇輔匯合,被隔開的話則將毫無生機!因為出了城,敵人不會再給他們進城的機會!

所以黃忠與公孫瓚都在等,等一個合適的機會,等那一線生機。如今,在城樓上已經能看到竇輔的身影了,黃忠心里呼喚著︰快點!再近點!

可是,就是那麼一點距離,竇輔他們卻再也無法向前挪動哪怕分毫。漸漸的黃忠不再期望了,他絕望了!因為他看得出,竇輔他們盡力了,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漸漸的黃忠的雙眼變得堅定,變得決絕。最後他向著典韋吼道︰「子忠!集合所有騎兵!隨某出城!」

典韋大喜,他等這句話等了一天一夜了!看著城外殺聲震天,自己卻如烏龜一般縮著,典韋難受死了。他寧可戰死,也不願意如此窩囊的活著!所以,當黃忠喊出集合時,典韋飛一般的下了城樓去集結部隊了!

听到黃忠的吼叫,公孫瓚急道︰「黃將軍要冷靜啊!稍安勿躁!此刻出城風險太大啊!」

黃忠最終會出城嗎?公孫瓚又會作何選擇?竇輔等能突出重圍嗎?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ps︰今日第三更!好累!放假了!希望看到一點支持!謝謝!

每日三更,求票!祝大家節日愉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最新章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文閱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