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第九九回 滅山賊千里奔襲 募勇士以財相激

作者 ︰ 紅塵愚者

()上回說到竇輔打敗了阻攔其離去的小將于佑,而後得知太史慈也與一將打起來了。憂心太史慈安危,竇輔忙趕去支援。卻來年見與太史慈敵對之人,武藝高超。在兩人比試危急之時,竇輔忙出手救援。結果,太史慈任然以一箭之差落敗。而對方從竇輔鐵箭上刻著的名字,知道了對方身份。並且出言開解太史慈,而所說之觀點,竇輔非常贊同,遂起了招攬趙雲的心思。而就在此時,黃敘派人傳言,已經發現山賊,並與之激戰,望竇輔等速去增援。

听到這一消息,不光竇輔,趙雲也急了。正當要出發時,太史慈卻出言要與趙雲再比一次!一決勝負!趙雲無心于此,竇輔都微怒,說道︰「子義,休得再胡鬧!此刻,數百村民正等著吾等解救!」

太史慈接口道︰「二哥!小弟正是此意!」說完,對著趙雲道︰「子龍,慈與子龍便比接下來看誰殺的山賊多!多殺者為勝!」言畢,策馬疾馳而去。

趙雲亦被激起豪氣,高聲答道︰「好!就依子義!」說完,亦絕塵而去。竇輔苦笑的望著兩人,對著身後部曲,喊道︰「听到太史將軍之言否?多殺者為勝!優勝者,本將賞酒一壇!」

軍中不得飲酒,這些自由慣了的世家私兵,這段時間可是。如今听到竇輔之言,皆高聲應和,隨著竇輔沖了過去。

其實,這也是不得已為之。畢竟這不是自己的部曲,也不是漢軍精銳,若不如此。恐無法讓他們效死力!

當然,這伙山賊很悲劇,在太史慈與趙雲這兩個殺神面前,他們的還擊是無力的,死傷是慘重的。而等身後那群虎狼之兵沖過來後,他們發現趙雲與太史慈還是仁慈的。

因為在那些私兵眼里,這些山賊就是美酒啊。那個砍的順暢啊!而砍得最多之人,居然是辛家的一名護院,名叫薛鳳。他如願獲得一壇美酒。但是,他卻沒有獨自飲用,而是與眾人分了。竇輔暗自點頭,覺得此人是個人才。在這個時候。就看得出各家的私兵真實水平了。

而趙雲與太史慈依舊不分勝負。只因為最終賊酋被兩人同時射中頭顱,很悲劇的是,兩人都射中了那人的眼楮,一左一右!當然,這個時候沒有人同情他,真正的死有余辜!

趙雲讓于佑安頓婦人與青壯先回村,自己領著一人來拜見竇輔。在趙雲的介紹下,竇輔知道了此人乃是趙雲兄長趙剛。因為受了傷,走路不是很方便。但是趙剛卻堅持要來拜謝竇輔。竇輔當著趙剛的面,直接招攬趙雲,趙雲很是心動,但是又擔心兄長。結果還是趙剛說服了趙雲,要趙雲知恩圖報,好好追隨,建功立業去。

而竇輔也知趙雲的擔心,便讓趙剛隨同願意離開的族人前往荊州避難。趙剛知道村寨已經燒毀,而河北如今兵荒馬亂的,為了族人安全,也為了讓趙雲安心,便同意了竇輔的請求,帶著族人投奔竇輔。

竇輔大喜,忙讓數名親衛隨趙剛一起南下,自己寫來書信,讓他們先到潁川找荀彧,再安排船只,走水路南下零陵,這樣比較安全。見竇輔安排如此妥當,趙雲銘感于心,決意好好報答竇輔。而趙剛離去前,也將部分族中青壯留下,跟著趙雲,以待將來追隨竇輔建功立業。那于佑死纏爛打的也被留了下來,做了趙雲的副手,竇輔隨即將四千余部曲,分別讓太史慈,黃敘,趙雲並自己各帶一部。對于竇輔如此器重,趙雲暗暗發誓,要誓死追隨!

當這一切安排後,竇輔原本準備休息了。但是,黃敘卻來找他。原來,黃敘奉命帶著投降的山賊,去抄了他們的老巢。結果卻無意發現了一個。在山賊老巢之中,除了搜出的錢財外,還有數十份書信。從書信中,竇輔得知這伙山賊居然是張純余孽。當初,張純被公孫瓚等石門打敗,各自逃散,如今在烏丸的支持下,又在幽州遼西郡聚集,這些書信就是來召集舊部的。而這賊酋怕自己人少,不受重視,才下山去劫掠人口,強行充當兵員,準備北上投靠的。而且竇輔還從信中得知黃忠公孫瓚等如今被困遼西管子城,已達百余日了!

竇輔憂心黃忠等安危,心急如焚,可是手下四千余人,卻只有千余馬匹。于是,竇輔讓黃敘將所得財物,取小部分讓趙剛帶走,沿途使用。余下的全部搬到露天,分成兩半。

隨後,竇輔集結了全部人馬,告訴他們,如今形勢危急,需要招募三百敢死之士!願意去的便站出來。這其中半數錢財,就有這三百人分了!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就挑選了三百余精壯之士,再加上竇輔的百余親衛,趙雲的百余鄉勇,組成五百敢死之士,由太史慈與趙雲統領,太史慈為正,趙雲為輔。正好太史慈勇猛敢死,趙雲沉穩內斂,兩人相互配合,將是黃金組合。當然,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趙雲剛剛加入,驟然為主將恐將士不服,也對趙雲不利!

黃敘也想去,但是,竇輔考慮到黃敘年輕,而其父被困,怕他沖動誤事!而且他與太史慈性格都太過急躁,不宜同行。再者,這五百人中,還有趙雲的百余鄉勇,綜合考慮,由太史慈趙雲兩人統領是最為恰當的。

同時將營中千余馬匹集合,一人雙馬,火速趕往遼西管子城。而此去的主要目地是讓城中知曉援軍到來,以堅其心。趙雲是北方人,熟知馬戰,竇輔嚴令二人,若非城破,不得死戰,以游擊騷擾為主。盡量拖延時間,等待自己到來。

太史慈與趙雲躬身領命,遂帶著五百勇士縱馬出發了。其實,竇輔何嘗不希望自己親自統領,但是,這手下四千部曲,皆是潁川世家私兵,若非自己,旁人恐怕鎮不住!無論太史慈還是趙雲都不行,所以,只有自己親自統領了。

但是,竇輔也會急行軍前進的。畢竟竇輔心知靠太史慈趙雲等只能拖延,還要自己率主力到達,才可能救出黃忠等人。于是,竇輔對著余下眾人,指著地上財物說道︰「地上所有財物,全部贈與諸君!輔只有一個要求,十日內必須趕到!若等按時趕到,請盡分財物,明晨出發!若過時不到者,斬!待破敵後,敵軍輜重,馬匹牛羊任取!」

下面數千人,只猶豫了片刻,便在各家領隊帶領下,上前接令!然後將地上財物盡數分了。

這就是金錢的力量!對于這樣的烏合之眾,就要行非常之法,竇輔相信,一路跑到石門,能堅持下來的,也就成了精銳之師了!至于說,有人逃跑,竇輔不擔心,因為這些都是世家私兵,家眷都在潁川,能跑哪里去。財帛動人心的道理就是這樣的。

至于說能否如期趕到,竇輔並不擔心,這些人,都是勇武之士,否則世家也不會用以保家護院。只是,缺乏動力,如今給了動力,又怎會不沖!歷史記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千里,便是兩條腿跑出來的。竇輔相信眼前這些部曲,身體素質絕對不會比夏侯淵的兵差。

果然,在得了財物的激勵,又有盼頭,希望早日殺到,發更大的財。所有人都拼了命的行軍,到第七日時,已經過了石門,第九日便進入遼西郡。離管子城尚有五十余里,竇輔命令大軍駐扎,軍士休息,恢復體力!同時,派出僅有的斥候,去聯系太史慈,趙雲所部。

斥候派出去一日一夜,都不見歸來。竇輔心知不妙,便將大軍集結,準備出征。

而就在此時,竇輔營寨來了一位熟人,但是,這位熟人已經成了一位血人!他就是于佑!竇輔忙將于佑扶進營帳,詢問詳細情況。原來一日前太史慈與趙雲便知道竇輔大軍到來了。

因為竇輔派出的斥候,在途中全部被烏丸騎兵劫殺,只有最後一人被趙雲救下,但是,隨後便氣絕身亡。因此太史慈趙雲等不知計劃,也不知竇輔具體位置,無法協同作戰。

而此時的烏丸也知道了漢軍援兵到了,遂發了狂的猛攻管子城,城池隨時會被攻破。同時又重兵圍困太史慈趙雲所部。太史慈趙雲數次派出的接應人馬皆被殺死。最後不得已,趙雲護著于佑,親自沖破重圍,將于佑送了出來。而趙雲為了于佑安全孤身返回,擋住追兵。此時,是生是死都不知道。說道此處,于佑已經泣不成聲。

竇輔驚怒,想到了戰況激烈,但是不曾想激烈到如此地步。竇輔隨即率大軍全速進擊,于佑堅持隨行帶路。

在茫茫大漠,竇輔等若沒有向導確實易迷路,只得同意了于佑的請求。一路疾馳,竇輔心中暗暗祈求,祈求上蒼保佑趙雲太史慈安然無恙,保佑黃忠典韋等無恙!

竇輔到底能否救出典韋黃忠?而趙雲又是否突出了重圍?一場血戰在所難免,朝廷援軍為何不至?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ps︰第二更到!唉,不說了!繼續拼命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最新章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文閱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