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第八回 辭官爵營救忠良 桓帝崩竇武秉政

作者 ︰ 紅塵愚者

()()上回說到,陳蕃為李膺等向桓帝求情,言辭激烈,桓帝大怒,卻未被處斬,只是免官。陳蕃苦思,終明白皇帝用意,于是一路跑了出去。

而此時的陳蕃卻跑到了越騎校尉槐里侯竇武的府上,陳蕃見到竇武開門見山的說道︰「侯爺!想必近r 發生之事已經知曉!」

竇武沉聲道︰「不錯!武已盡知!不想聖上听信讒言,將李校尉等諸位大人全部關押!還牽連了這麼多太學生及無辜之人。這些個閹人實在是可恨!」

陳蕃感激道︰「侯爺!既已知此事,不知侯爺以為此事該當如何!」

竇武思索道︰「此事當以救人為先,余下之事再慢慢理會!」

「哦?侯爺覺得當以何策救之!」陳蕃趕緊問道。

竇武慚愧道︰「武听聞此事後亦r 夜憂思。想來此事牽連甚廣,陛下又已下了聖旨,實在是無從入手啊!今听聞老大人前去求情,亦被聖上免官!現如今,武有心救人,苦無良策!如之奈何!」

陳蕃眼前一亮,道︰「侯爺!如有良策,請看在侯爺之孫乃李元禮弟子的情分上,肯否助吾等一臂之力!」

竇武慷慨道︰「老大人以為武乃何人,吾豈是那背信棄義之人!李校尉是吾孫之師,所謂一r 師終生父!豈能不救?再者即使李校尉與武並無關聯,此等忠義之人,又豈可坐視不理,見死不救!」陳蕃正y 解釋,竇武接著說︰「老大人不必多言,此事武義不容辭!縱然血濺金殿亦百死不悔!大人請明言,武該當如何!!

「人言游平忠義!(竇武字游平)今r 方知此言不虛!蕃代蒙冤忠良們謝過侯爺!既如此。吾便直言。」陳蕃說完一揖到地。

「老大人嚴重!但說無妨!」竇武連忙扶起,邀陳蕃坐定。

「現下當務之急,是侯爺能否安排人進北寺獄一趟,了解元禮等人近況,且需將吾等安排計策通知元禮。」陳蕃說道。

竇武點頭稱是,示意陳蕃繼續。「其二,是要請侯爺進宮為元禮等求情!」陳蕃說道,然後看著竇武。竇武疑惑道︰「非武不願,實是老大人才去向陛下求情,陛下不允,還將老大人革職!似如此,吾再去又有何用!」

陳蕃笑道︰「吾與侯爺現亦不是外人,吾痴長幾歲,若侯爺不怪,便稱吾表字即可!」

竇武連忙說︰「老大人三朝元老!天下聞名!若能以兄事之,乃武之榮幸。如此,請老大人亦稱呼吾表字,斷不要再稱侯爺了」

陳蕃亦不矯情道︰「既如此,愚兄便稱汝游平!呵呵」

竇武道︰「理當如此!還請仲翔兄為吾解惑!」

陳蕃點頭道︰「此事說來亦是為兄的不是!近r 為元禮之事四處奔波,五內如焚。此去面見聖上時,言語沖撞了聖上!聖上留吾一命,已是天恩浩蕩了!」于是,把今r 殿上之事說與竇武知曉。竇武才恍然大悟,暗想︰若非是兄這等老臣,旁人怕早已人頭落頭,還求什麼情啊!這是找死啊。不過,對陳蕃的忠心與肝膽卻是異常佩服!

于是開口道︰「似兄這般講來,聖上將兄革職實是因為兄之言語。而並非是因為兄所求之事!」

「不錯!吾一路思之,若聖上果真要處死元禮。今r 之事,便該借此良機,將吾斬殺,以絕覲見求情之人念想!吾觀陛下今r 確實大怒,但卻只是將吾免官,恐亦是慮及此事。故而留兄一命!」陳蕃道。

竇武深以為然,陳蕃接著道︰「再者,陛下初登大寶時,便受制與大將軍梁冀十余年!後雖與單超等人一起剪除梁冀。但是,單超等宦官勢力大增,朝中無人可與之抗衡,陛下亦經過多年才徐徐將之削弱。現今,如若將元禮等盡數處斬,恐又似當年單超等「五侯「之勢啊。陛下,必不願見如此。所以,游平!汝若去好言相求,陛下必會應允!」

「不錯!」竇武恍然大悟道︰「听兄一席話,武茅塞頓開啊!既如此,明r 吾便進宮,向陛下進言!」

「如此!有勞游平!待元禮等平安出獄,吾等再相約慶賀!」陳蕃感激道。說完,陳蕃告辭回府。當然回府又是一番解釋,方安慰下家人,此處便不一一呈述。

卻說,竇武當即命人去北寺獄,將探望李膺之事安排妥當。宦官因其是桓帝國丈,亦不願太過拂了竇武面子。再者,覺得李膺等人已是將死之人,便準其探視。竇武大喜,當即讓陳蕃速做安排。同時,竇武去求見桓帝,桓帝居然不見!只說年關將近,諸事繁忙,身體不適。原來,宦官們為討桓帝高興,亦是分竇皇後的恩寵,為桓帝廣招美女,前後相加,竟達萬人。桓帝貪歡,縱y 過度,病倒了!一時間,竇武亦是無可奈何。

冬去ch n來,時間到了公元167年,ch n天到了,桓帝的病漸漸有好轉。竇武正準備進宮覲見,而此時,經過數月陳蕃等人努力,做好了為李膺等洗冤的材料,太學生潁川人賈彪,自告奮勇求見桓帝替黨人申冤。

同時,竇武終于在溫德殿蒙桓帝召見。竇武向桓帝進言道︰「陛下!臣請陛下恕李膺等人之罪!」

「恩?為何?」桓帝不動聲s 道。

「陛下!想陛下即位以來,先除去梁氏,鄧氏等專權之人,後又收單超等宦官之權,重用陳蕃等忠臣,使朝政清明。又以皇甫規、張奐與段等為將,掃除西北羌人之禍!實乃我大漢中興之主!」說著看了眼桓帝,見桓帝面s 和悅,便接著道︰「李膺等人實在是忠貞之士,愛君報國之心,天地可知。都是國之棟梁!前朝秦二世之禍不遠,趙高之流陛下要小心啊!」說完伏地叩頭,請桓帝赦免李膺等人之罪。

桓帝沉默不語,半晌開口道︰「朕知愛卿忠君為國。傳旨覲越騎校尉竇武為城門校尉。賞黃金百兩。表彰其盡忠職守,忠君為國!」

竇武無奈,只得領旨謝恩。桓帝回宮!竇武一人悶悶不樂回府。再思索桓帝用意。暗思︰看來陛下確無殺李膺等人之意,可是陛下聖意到底如何。

回到府上,看到黃門送到的聖旨,官服。竇武靈機一動,當晚便送一表進宮,言道︰臣年老多病,不堪重用,謝陛下厚恩!懇請陛下準臣辭官告老!

此表一上,群臣震動,這是逼桓帝表態啊。此時,桓帝在內宮中看著竇武的上表,卻是很詭異的道︰「喚曹節過來!」

而此時的曹節,亦是恐慌,原來李膺等與陳蕃見面之後,便定下計策。汝等閹人不是要吾等招供同黨嗎?好,吾便多招一些,讓汝稱心滿意!結果,曹節等看到李膺等人招供之人名,徹底傻了!全部都是他們親眷子弟,他們唯恐桓帝治他們的罪,正在商量對策。忽聞桓帝傳喚,嚇得四肢發軟,想道︰陛下的消息也太快了吧。于是只能硬著頭皮去見桓帝。當桓帝把竇武之事一說,問其怎麼辦!

曹節等人送了一口氣,就順著桓帝的意思,認為竇武等的面子還是要給的,李膺等人罪不至死,但是也不能無罪釋放。

于是第二r 早朝,曹節便上奏道︰上月京都雒陽及上黨郡發生地裂,且陛下聖體抱恙,理應大赦天下,為陛下祈福!以應上天之兆!」

桓帝準奏!但是,李膺等人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將其全部罷官,遣回原籍,留存檔案,終生不得為官!

此次事件史稱「黨錮之禍」,又稱「第一次黨錮之禍」。(「錮」就是禁錮的意思)

事情暫時就算告一段落,被關押的黨人,紛紛收拾包袱,黯然回鄉去了。臨行前不斷有人來陳蕃及竇武府上致謝,一時間,竇武等聲望r 隆。

而這些回到地方的黨人,卻受到了隆重的接待,鑼鼓鞭炮齊鳴。雖然他們都不再做官,但是天下人越發敬重他們。他們品德高尚,時人稱君子,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等外號︰

三君指竇武、劉淑、陳蕃三人,為「一世之所宗」,即值得世上人學習的榜樣;八俊指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寓八人,為「人之英」,即人中英杰;八顧指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範滂、尹勛、蔡衍、羊步八人,為「能以德行引人者」,即道德可以為他人榜樣的。八及指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八人,為「能導人追宗者」,即可以引導其他人學習三君等榜樣的。八廚指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八人,為「能以財救人者」,即不惜家財,救助有難者的。當時世人以這些人為君子,朝中大臣自公卿以下,都畏懼被他們指責貶損,皆登門拜訪他們。

李膺在回去前特意到竇武府上一聚,並與竇武相約,待其孫三歲便送去陽城,由李膺親自教導。並為其取名為「輔」,意為國之輔臣。望其長大ch ngr n後輔佐聖上,中興大漢。

願望是美好的,但是一切真能如竇武,李膺期望的那樣嗎?

于是,一切仿佛又回到正常軌道之上,桓帝繼續在宮中與美人同樂。而宦官們則越發絹狂!當時,李膺的徒弟穎川人荀爽寫信給李膺,苟爽這封信的中心意思︰就是要他老師「屈節以全亂世。」可是,生逢亂世,像李膺這般名滿天下而又與宦官有著國仇家恨的人,即使「屈節」也免不了殺身之禍。何況,李膺這種人又怎麼會「屈節」呢?

一切都在繼續醞釀中。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

終于在當年冬天發生的一件事為界點,徹底順勢爆發了。

公元167年冬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r ,漢桓帝劉志崩于德陽前殿。年三十六……戊寅,尊竇皇後曰皇太後,太後臨朝。桓帝一生寵幸萬人,未有子嗣。太後與宦官及群臣商議。竇武召侍御史河間劉鯈,參問其國中諸王子侯之中可有賢者,鯈稱解瀆亭侯劉宏。遂征立之,是為靈帝。拜竇武為大將軍,常居禁中。帝既立,論定策功,更封竇武為聞喜侯;子竇機為渭陽侯拜侍中;兄子竇紹為鄠侯,遷步兵校尉;紹弟竇靖為西鄉侯,為侍中,監羽林左騎。

竇武已經大權在握,他會如何處理與宦官的關系,李膺陳蕃等人命運又將如何。本書的主人公,終于正式登場了(終于輪到老子登場了等的花兒也謝了)。y 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注︰劉志的謚號為「桓」,《謚法》上說︰「克敵服遠曰桓。」ch n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便是此謚號。三國蜀漢名將張飛死後亦是謚號為「桓侯」。只是,桓帝得此謚號,實在不敢恭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最新章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文閱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