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心理學大全集 第15章 社會心理學(2)

作者 ︰ 牧之

孟子的母親為什麼要幾次三番搬家呢?環境對于一個人的性格塑造和興趣取舍果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嗎?心理學中的「場化效應」證明孟子母親的選擇確實是明智之選。所謂的場化效應就是由群體心理場所產生的效應——一個個體本來不具備某些個性特征,但是一旦進入某個群體後,便會被這個群體所產生的心理場所磁化,從而產生某些自身不具備的個性特征行為與情緒。比如,有的人本來對賭博並不感興趣,但是當置身于賭場時,也會情不自禁地加入賭博人群;有的人性格比較內向,很少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的情緒,可是當參加一個氣氛比較熱烈的演唱會時,也會像那些瘋狂的歌迷一樣,與他們一起呼叫、高喊。

關于場化效應的產生原因,主要有如下解釋︰

一是集體意向說。它認為群體心理場能產生一致性的集體意向,這種集體意向是一種從許多人的潛意識中發展而來的。該理論認為,群體中的人,似乎都有一種大權在握的感覺,他們接受社會傳染,並模仿他人行動,也易于受到催眠的暗示。

二是精神感應說。它認為同一群體的人,集中注意于同一個對象,很可能產生同樣的情緒,以致共同做出出格的舉動。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在群體中的行為比較安全,不怕受到懲處,當然,人們也往往認為群體的要求總是對的。

三是模仿說。這種理論認為,群體中的情感或行為是從一個參與者傳到另一個參與者,其實質是模仿。社會學家布魯邁是這一理論解釋的提出者,他對社會傳染進行研究後,指出︰「吸引並感染了許多人,他們中有許多人本來是超然的和無動于衷的觀眾和旁觀者。開始時,人們可能僅僅是對那一行為好奇或者有些興趣,當他們獲得那種激動的精神,也就對那一行為更加注意了,同時也就有更加介入進去的傾向

四是循環反應說。它認為主要是循環反應過程導致了「場化效應」,在這個過程中,情緒和行為在不同的個體間相互傳染,導致大家趨同一致化。比如,在一次演出中,只要有一個人喝倒彩扔東西,便會導致更多的觀眾喝倒彩扔東西,行為從個人波及到群體。

五是責任擴散說。它認為置身于群體之中,個人分攤到的行為責任很小,因此一些平時膽小、怕事、保守的人便會做一些一個人不敢做的事。

六是從眾說。它認為群體會對個體產生一種壓力,如果個體不按群體規範行事,便可能被群體其他人員冷落、責難、孤立,為了避免這些惡性境遇,個體便會做出與群體一致的行為舉動。

◆公眾為什麼對受害者見死不救

某些新聞媒體曾經刊登過這樣的事件,在公眾場所,一名女子遭到了不法分子的侵害,但是周圍的人們卻沒有為女子提供任何援助,任其身心遭受不法分子的蹂躪。針對諸如此類的社會事件,很多人都義憤填膺地指責公眾的麻木不仁,哀怨社會道德的淪喪。那麼,這類社會事件的背後,是否隱藏著更深的社會心理因素呢?心理學家曾經對此類現象進行了研究,並將公眾對受害者見死不救的現象定義為「旁觀者效應」。心理學家的研究始于一起發生在美國紐約的暴力事件。

1964年3月13日夜晚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歸家的途中,遇到了意欲行凶之人,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頓時,附近住戶紛紛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凶手被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凶手再次來到了朱諾比白的跟前,女子再次喊叫,附近的住戶再次亮起了燈,凶手倉皇逃跑。就在朱諾比白以為逃過了一劫,坦然地回到自己的公寓上樓時,凶手突然出現,朱諾比白拼命地叫喊,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人到窗前觀看,但沒有一個人見義勇為,結果朱諾比白死在了樓梯上。心理學家對這一社會案件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將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旁觀者效應」。

旁觀者效應也稱為責任分散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時往往采取退縮的態度。當看到朱諾比白身處險境的時候,每一個鄰居都認為即使自己不出手相救,肯定會有其他人來挺身而出,結果導致所有的人都只是若無其事地倚窗相望,朱諾比白猝然死在了凶犯手下。

假設另外一種情境,朱諾比白明確向某個鄰居發出了呼救的信號,她叫喊著某個鄰居的名字,請求他幫助自己報警或者趕走歹徒——在這種情況下,朱諾比白獲救的概率會更大一些——因為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

因而,如果你確實需要某個人的幫助,為了避免「旁觀者效應」,你應該明確地把自己的請求傳達給具體的人,讓對方確知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在一個心理學實驗中,當一名快餐店的被試離開餐桌前,如果他請求特定的一個人為自己看管皮包的話,「小偷」(實驗者的同謀)把皮包拿走後,那些委托人都對「小偷」的行為做出了行為反應。在第二種情境中,被試離開前僅僅對別人問了一句「你有時間嗎?」,結果,這些人只是無動于衷地看著「小偷」把皮包拿走。

◆為什麼髒亂差的城市犯罪率較高?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zimbardo)在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把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停在了不同的兩個社區,其中一個社區是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階級區,另一個則是治安相對不太好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特意摘掉了車牌,打開了頂棚,結果一天不到,汽車就被偷走了。而停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一個星期後仍然完好如初。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汽車就無蹤無影了。根據這個實驗的發現,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破損的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慢慢滋生繁榮,難以得到有效遏制。

因此對于一個城市而言,如果政府希望降低犯罪率,首要的舉措就是改善城市的環境狀況。18世紀的紐約以髒亂差聞名,環境惡劣,犯罪猖獗,地鐵的情況尤為嚴重,是罪惡的滋生地,平均每7個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個通緝犯,每20個逃票的人中有一個攜帶武器者。1994年,布拉頓就任紐約市警察局長。為了有效地遏制犯罪,布拉頓對紐約的環境狀況進行了大力度的改善。他從地鐵的車箱開始治理︰車箱干淨了,站台跟著也變干淨了,站台干淨了,階梯也隨之整潔了,隨後街道也干淨了,然後旁邊的街道也干淨了,後來整個社區干淨了,最後整個紐約變了樣,變整潔漂亮了。隨著環境的改善,漸漸地,紐約成為全美國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這件事也被稱為「紐約引爆點」。

◆社會傳統是如何形成的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進入一個陌生的場所後,如果對該場所的規則不甚了解的話,就會暗暗地模仿其他人的舉動,以免自己做出超乎規則的舉動,遭到他人的嘲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便是一種「從眾行為」。所謂的「從眾行為」,就是對于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情境,或者自己不確定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的場合,為了避免自己的態度和行為不合時宜,招致他人的取笑,很多人一般會傾向于跟隨大多數人的觀點和做法,以致所有的人都采取了同樣的行為。

謝里夫穆扎法是美國心理學家,他曾經做過一個與自主運動效應有關的實驗,在實驗中,他要求參與者判斷一個光點的運動量,該光點出現在一個全黑的背景上,沒有任何參照點,雖然它實際上是靜止的,但看上去是運動的——這便是稱之為自主運動效應的知覺錯覺。在最初的時候,謝里夫讓參與者單獨做出判斷,個人判斷的差異很大。然而,當參與者被召集在一起,每個人都大聲地說出自己的判斷時,他們的判斷就趨向一致。他們一致認為看到光點朝著同樣的方向移動,並且移動量也相同。隨後,謝里夫讓參與者結束集體觀看之後,獨自回到同樣的暗室,讓他們重新判斷光點是否移動,實驗發現他們仍然遵從剛剛形成的群體規範。

人們之所以會從眾,有時候便是受到了信息性影響,所謂的信息性影響,便是希望準確無誤地了解特定情境下的正確的反應方式。就像那個古老的童話——《皇帝的新裝》——所闡述的那樣,雖然很多人都沒有看到皇帝穿著的衣服,但是他們不確定其他人是否看到了皇帝的新裝,如果自己說沒有看到衣服,便會被視為愚蠢的人,于是每一個人都追隨其他人的觀點,一致贊不絕口地說皇帝的新裝多麼美妙絕倫。

所以,一個人越見多識廣,對于自己的觀點越自信,便越不容易被群體的力量所征服,從而成為一個有見解的人。

同時,在實驗中還體現出這樣一種現象,群體解散後,那些參與者獨自回到暗室後,仍然遵從既已形成的群體規範,這正揭示了現實生活中的傳統是怎麼形成的。因為隨後的研究發現,關于自主運動所形成的群體規範在一年後的測試中依然存在,即使最初創立規範的小組成員都離開後,最初所形成的關于自主運動的觀點仍然經過幾代的小組成員傳遞下來。通過這個實驗,你便會明白那些傳統規範為什麼至今仍然操縱著現代人的生活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每天學點心理學大全集最新章節 | 每天學點心理學大全集全文閱讀 | 每天學點心理學大全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