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心理學大全集 第13章 有意思心理學(2)

作者 ︰ 牧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扎雲克提出「社會促進的驅力水平理論」,對社會促進現象作出了解釋,提出「社會促進的驅力水平理論」。該理論認為他人在場時,可以提高個體的驅力水平。驅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的優勢反應更易于表現出來,如運動員在體育競賽條件下大多能提高效率。扎雲克的理論還認為,如果作業活動是復雜的、生疏的和技術性的,就會因為他人在場導致驅力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工作效率。這是與社會促進相反的另一種現象,叫做社會抑制或社會促退。比如,當人們學習新行為或者正在從事復雜的智力活動時,如果有他人在場,將會導致學習效果降低,然而,隨著個體重復操作復雜反應訓練,使其變為個體熟練的優勢反應後,則會出現社會促進現象。

針對社會抑制現象出現的原因,有人提出了「分心—沖突模型」。該理論認為他人的存在之所以會降低其工作績效,是因為此時引起了個體兩種基本傾向之間的沖突——即人們既不自覺地會注意周圍觀眾或者與自己一起參與活動的人,又試圖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不熟悉的活動中——這便導致個體分心,無意識中影響了工作績效。

關于社會促進現象,有如下兩種效應︰

1、結伴效應

在結伴活動中,個體會感到某種社會比較的壓力,從而提高工作或活動效率。

2、觀眾效應

個體從事活動時,是否有觀眾在場,觀眾多少及觀眾的表現對其活動效率有明顯的影響。

針對減肥這項活動,加入一個群體,會更有助于個體減掉體重,就是因為「結伴效應」發揮了正面的效用。

◆庫里肖夫效應︰電影是怎麼拍成的

蘇聯電影導演列夫庫里肖夫為了弄了清楚蒙太奇(注︰蒙太奇就是根據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和觀眾的心理順序,將一部影片分別拍攝成許多鏡頭,然後再按照原定的構思組接起來)的並列作用,從某一部影片中選了演員莫茲尤辛的一個特寫鏡頭,這個特寫沒有任何表情。然後,庫里肖夫把這個鏡頭與其他影片的小片斷連接成三個組合。在第一種組合中,特寫後面緊接著一張桌上擺了一盤湯的鏡頭;第二個組合是莫茲尤辛面部的鏡頭與一個棺材里面躺著一個女尸的鏡頭緊緊相連;第三個組合是這個特寫後面緊接著一個小女孩在玩著一個滑稽的玩具狗熊。

然後,庫里肖夫把這三種不同的組合放映給觀眾看,結果看了三個組合的觀眾都對演員的表演大為贊賞,觀看第一個組合的觀眾從那盤忘在桌上沒喝的湯,看出了莫茲尤辛的沉思的心情;觀看第二個組合的觀眾則看到演員沉重悲傷的表情,並且也感到非常感動;而觀看第三個組合的觀眾卻看到了演員輕松愉快的微笑,一起跟著高興起來。因此,庫里肖夫認識到造成觀眾情緒反應的並不是單個鏡頭的內容,而是幾個畫面的並列︰單個鏡頭只是電影的素材,蒙太奇的創作才是電影藝術!——這便是庫里肖夫效應。

庫里肖夫效應是一個關于認知的心理效應,說明人的認知並不完全依賴于單個場景或者單個元素,而且還取決于這些場景或者元素的連接順序。比如,有這樣三個片段,一個是一張微笑的臉,一個是一張驚恐的臉,另一個是對著一個人瞄準的手槍。如果我們按照先微笑的臉、繼而瞄準的手槍、最後驚恐的臉的順序將這三個片段連接起來,人們就會認為這個人是一個懦夫;然而,如果我們把順序變換一下,按照如下的順序連接片段︰驚恐的臉、瞄準的手槍、微笑的臉,人們則會認為這個人很英勇。

正是由于人的認知存在庫里肖夫效應,才使得電影導演在創作時有了充分的發揮空間。我們平時所看的電影,在創作的時候,制作者並不是按照事件的發生順序拍攝鏡頭的,而是導演按照劇本或影片的主題思想,分別拍成許多鏡頭,然後再按原定的創作構思,把這些不同的鏡頭有機地、藝術地組織、剪輯在一起,使之產生連貫、對比、聯想、襯托、懸念等聯系,從而構成一個符合邏輯的故事。

◆巴克斯特效應︰植物也有喜怒哀樂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植物只是美化環境的裝飾品,它們沒有任何的主觀情緒。然而,一位名叫克里夫巴克斯特的專家卻發現了植物的情緒,他通過實驗證明,其實植物也有喜怒哀樂。人們把他的這一偉大發現命名為「巴克斯特效應」。

克里夫巴克斯特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測謊儀專家,1966年2月的一天,他像平時一樣為庭院里德花草澆水。在澆水的時候,他一時心血來潮,把測謊儀的電極連到了一株天南星科植物——牛舌蘭(一種熱帶植物,大葉,小花,與棕櫚相似)的葉片上,然後向它的根部澆水。當水從根部徐徐上升時,巴克斯特發現了一件十分令人震驚的事情,測慌儀的電流計並沒有像預料中那樣出現電阻減小的跡象,在電流計圖紙上,自動記錄筆記下了一大堆鋸齒形的圖形,這種曲線圖形與人在高興時感情激動的曲線圖形十分相似。

這一發現讓巴克斯特十分興奮,隨後他改裝了一台記錄測量儀,把它與植物相互連接起來。為了更好地研究植物的情緒,巴克斯特準備對植物實施一次威脅活動,用火燒植物的葉子。巴克斯特取來了火柴,在他剛剛劃著的一瞬間,記錄儀上再次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燃燒的火柴還沒有接觸到植物,記錄儀的指針已劇烈的擺動,甚至記錄曲線都超出了記錄紙的邊緣,這表明植物出現了強烈的恐懼表現。後來他又重復多次類似的實驗。比如,當他假裝著要燒植物的葉子時,圖紙上卻沒有這種反應。植物還具有辨別人真假意圖的能力。

隨後,巴克斯特和他的同事們在全國各地的其他機構用其他植物和其他測謊儀做了類似的觀察和研究。他們對25種以上不同的植物和果樹進行試驗,其中包括萵苣、洋蔥、橘、香蕉等,得到的是相同的觀察結果。

巴克斯特還設計了這樣一個試驗︰他當著植物的面,把幾只活海蝦丟入沸騰的開水中,當海蝦被丟入沸水時,測試儀顯示,植物出現了強烈的情緒刺激。試驗多次,植物每次都有同樣的反應。為了排除任何可能的人為干擾,保證試驗絕對真實嚴謹,他用一種新設計的儀器,不按事先規定的時間,自動把海蝦投入沸水中,並用精確到1/10秒的記錄儀記下結果。巴克斯特在三間房子里各放一株植物,讓它們與儀器的電極相連,然後鎖上門,不允許任何人進入。

第二天,巴克斯特去看試驗結果,發現每當海蝦被投入沸水後的6~7秒鐘後,植物的活動曲線便急劇上升。根據這些,巴克斯特指出,海蝦死亡引起了植物強烈的反應,這並不是一種偶然現象。幾乎可以肯定,植物之間能夠有交往,而且,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間也能發生交往。在美國耶魯大學,巴克斯特曾當眾將一只蜘蛛與植物置于同一屋內,當觸動蜘蛛使其爬動時,儀器記錄紙上出現了奇跡——早在蜘蛛開始爬行前,植物便產生了反應。顯然,這表明了植物具有感知蜘蛛行動意圖的超感能力。

為研究植物的記憶能力,巴克斯特將兩棵植物並排置于同一屋內,讓一名學生當著一株植物的面將另一株植物毀掉。然後讓這名學生混在幾個學生中間,都穿一樣的服裝,並戴上面具,向活著的那株植物走去,最後當「毀壞者」走過去時,植物在儀器記錄紙上立刻留下極為強烈的信號指示,表露出了對「毀壞者」的恐懼。

巴克斯特的發現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美國加利福尼亞國際商業公司的化學博士麥克弗格則認為這種研究有點荒誕可笑。他為了尋找反駁和批評的可靠證據也做了很多實驗。當他做完一系列實驗後,他卻放棄了原來的懷疑,並改弦易轍支持巴克斯特的研究結果。因為,弗格在實驗中發現,當植物被撕下一片葉子或受傷時,會產生明顯的反應,而且還證明了植物具有感知人心理活動的能力。于是,麥克.弗格大膽地提出,植物具備心理活動,也就是說,植物會思考,也會體察人的各種感情。

◆錯誤歸屬偏差︰投資者為什麼在天氣晴朗的時候買入股票

如果現在有人告訴你,當天氣晴朗的時候,投資者更易于買進股票,也許你會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但是投資心理學發現,這種無厘頭的現象的確是事實。

傳統金融學認為,人們在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時能做出理性的決策,從而使他們的財富最大化。然而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證明,人們很難克服情緒的困擾,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行為的正確性,甚至可以這麼說,情感在復雜的決策制定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心理學家一直在記錄陽光與人類決策行為的相關性。他們發現,陽光不足總是與抑郁和自殺事件聯系在一起。當陽光普照的時候,人們的心情也會隨之開朗起來,進而變得非常愉快,這種愉快的情緒會讓人們對投資前景感到非常樂觀,從而采取冒進的投資決策行為。

戴維赫什拉佛和泰勒沙姆韋是密歇根大學的金融經濟學家,他們觀察了世界各大金融城市的天氣情況和股票市場收益,特別將擁有股票市場的26個城市的天氣與全球26個股票交易所的日收益進行了對比。他們發現,天氣晴朗的日子的日收益比天氣較差的日子日收益高。兩位學者進而把26個城市一年中天氣晴朗和天氣糟糕的日子的區別列了出來,結果表明︰前者比後者的收益率竟然高出24.6%。這便說明,投資者在晴天更可能買入而不是出售股票,股市本身也會受到影響。

背景感覺,或者說情緒,對金融決策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現象被譽為「錯誤歸屬偏差」。情緒弱化了人們的理性思考,人們總是不自覺地將情緒帶入金融決策中。如果一個人在某一天的情緒十分好,他便很可能對投資作出樂觀的預測,選擇買進股票,即使事實上,這只股票的升值潛力非常小。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好(壞)情緒將增加(降低)投資風險資產的可能性。

理智的投資行為應該基于對基礎分析和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等工具的應用,如果因為心情好,便作出樂觀預測,進而加大投資力度,這種做法是十分危險的。

通常來說,一只股票的價格通常是被那些樂觀者所決定的,因為悲觀者只是秉持觀望態度,采取不作為,樂觀主義者紛紛購買某只股票,自然會抬高股票的價格,使股票價格偏離了基本面。

17世紀30年代的荷蘭,當時的人們瘋狂地購買郁金香球種,結果使其價格攀升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一個球種價值10萬美元,抵得上20頭公牛。後來,一名外地水手不慎把球種當成洋蔥吃進了肚里,這時,人們清醒了,開始懷疑郁金香球種是否真的值那麼多的錢。結果,出現了市場泡沫,引發了嚴重的市場恐慌。只在一周內,價值連城的球種就變得一文不值。

所以,如果你不想成為市場泡沫的買單者,便要規避情緒的因素,在采取投資行為前,千萬不要盲從于感覺的驅使,而是根據實實在在的嚴密分析采取投資決策。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每天學點心理學大全集最新章節 | 每天學點心理學大全集全文閱讀 | 每天學點心理學大全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