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 第五十二章 女天皇

作者 ︰ 青玉獅子

這句話一出,端的是石破天驚。

幕臣們瞪大了眼楮,有的人的嘴巴都張開了。

女天皇並不稀奇,日本歷史上共有八位女天皇,江戶幕府建立以來,就出了兩位——明正天皇、後櫻町天皇。

但是,這些女天皇登基前的身份,要麼是某位天皇的皇後或者皇母;要麼還沒有結婚。不過,當上天皇也就結不成婚了,因為沒有人夠資格娶她——以未婚皇女身份踐祚的女天皇統統終身不嫁。

和宮親內親王是孝明帝的異母妹妹,一個老爸生出來的,確實「血胤相連」——可是,還從沒有一位女天皇,像和宮那樣,曾下嫁皇族以外的人士。

這就稀奇了!

德川慶喜沉吟道︰「和宮內親王確是和孝明皇帝血胤最近的皇族,她如果能夠繼位,相信二聖在天上也會展露笑顏的吧。可是,和宮內親王現在還有一個‘大御台所’的身份,這,有沒有什麼關礙呢?」

將軍的正室稱為「御台所」,前任將軍的正室便稱為「大御台所」。

幕臣們豎起了耳朵,一個個全神貫注——將軍大人的態度很有意思哦。

小栗忠順朗聲說道︰「和宮內親王和家茂公沒有生下任何嗣,完全沒有什麼關礙的。」

這時,關卓凡又輕咳了一聲,說道︰「小栗忠順大人,我听說,史上的第二位女天皇皇極天皇——哦,皇極天皇後來‘重祚’為齊明天皇——嗯,其出身似乎只是王女。而非皇女?」

「重祚」。就是二次登基為帝。皇極天皇在位不久。發生「乙巳之變」,乃讓位于孝德天皇;孝德天皇死後,皇極天皇「重祚」,稱齊明天皇。

小栗忠順眼楮一亮,高聲說道︰「貝爺淵博!皇極天皇乃是茅淳王之女,雖是皇族,卻非皇女!」

他轉向德川慶喜,說道︰「非常之時。王女尚且可以繼統,何況和宮內親王是仁孝天皇親生?將軍大人,不可膠柱鼓瑟,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法!」

皇極天皇踐祚之前,是「大行」的舒明天皇的皇後這事,關卓凡也好、小栗忠順也好,都裝傻不提了。

德川慶喜嘆了口氣,說道︰「你說的有道理,現在確實不是拘泥俗法的時候。嗯。這件事情,不知道諸公還有什麼見解?」

說完。緩緩掃視全場。

「上頭」的意思如此明白,下面的人還能有什麼「見解」?都知道叫俺們過來不過是為了「造勢」、「背書」,將軍大人也好,關貝也好,大概沒有誰真想听俺們的「見解」。何況,如果提出反對意見,和宮登基之後,自己一個不小心,不就成了「逆黨」了嗎?

于是老首座板倉勝靜打頭,一個個紛紛「附議」。

德川慶喜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小栗忠順,就由你來草擬奏章,將幕府的意思上奏給朝廷吧。」

立和宮親內親王為新天皇,出于關卓凡的一力主張。

德川慶喜、小栗忠順等人,本來只是想立一個年幼的皇帝,完全沒有想到要打和宮的主意的,但關卓凡很快就說服了他們。

說到「控制」,一個年輕的皇女做皇帝,相比一個年幼的王做皇帝,前者並不會比後者更難「控制」。

在德川家康制定的《禁並公家諸法度》的約束下,連皇都無法獲得系統的政治知識和能力的訓練,遑論皇女了。

從已有的資料來看,和宮親內親王對政治的全部理解,就是「攘夷」。在她和德川家茂的這樁政治婚姻,「攘夷」,是皇室方面對幕府開出的價碼,也就成為和宮自認身負的最重要的政治使命。

原時空,幕府大敗于伏見、鳥羽,風雨飄搖,行將垮台,和宮還要求德川慶喜「攘夷」,將軍大人委實哭笑不得。彼時,當初高喊「尊王攘夷」的那一班「志士」,早已成為新政府的權要,再沒有一個人提「攘夷」這回事了。和宮大約是全日本唯一一位堅持「攘夷」的「貴人」了。

彼時的和宮,還完完全全生活在過去的時空。

還有,再年幼的王,也會長大的,不過十余年,你就不知道他腦袋想些什麼,不曉得自己是否真正地在「控制他」。

而和宮,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已養成,關卓凡有把握,終其一生,能夠對她進行有效的「控制」。

女天皇駕崩之後,再找個年幼的王來繼位也不遲嘛。

這樣,和宮在世一年,就等于對日本皇室的「控制」——也即間接對日本的「控制」——延長一年。

所以,希望女皇陛下長命百歲啊。

和宮的壽命,如果照原時空的軌跡走,似乎不大妙︰今年是1865年,和宮十歲;歷史上的和宮,薨于1877年,享年三十一歲——呃,還有十二年而已。

不過,關卓凡有足夠的把握改變歷史。

歷史上的和宮,薨于「腳氣性心髒病」。請留意,這個「腳氣」和我們通常說的由真菌引起的「腳氣」沒有一毛錢關系,這其實是一種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富貴病」——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叫了這麼一個怪名字。

之所以說這是一種「富貴病」,是因為維生素b1在人體內儲存不多,主要靠從食物攝取。維生素b1多存在于谷類的外胚層——即糠、麩這些東東,而貴人,當然要吃精制的白米。于是,精制的白米吃的愈多,維生素b1攝入的愈少。

另外,日本當時的生產力非常有限,即便是天皇、將軍,飲食結構也非常簡單,主要靠魚類攝入蛋白質,肉吃得很少——肉、肝也是富含維生素b1的。所以,除了谷物,貴人們也缺乏其他的補充維生素b1的渠道。

關于吃肉,可以說多兩句——德川幕府甚至禁止人民吃豬肉。原因嘛,到底是覺得豬肉不潔,還是養豬業會影響種植業,甚或怕人民吃了豬肉有力氣反抗幕府的統治——說不清楚了。

就是將軍大人自己,也是在明治維新以後,才開始公開地吃豬肉,並獲得了一個「豬一樣」的稱號。呃,日語里邊,「樣」是尊稱,「豬一樣」,就是「喜愛豬肉的大人」之意。

回到正題。

不但和宮自己,丈夫德川家茂、母親觀行院,都是因為「腳氣病」掛掉的。

準確點來說,這個病就是「維生素b1長期缺乏,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器官衰竭,並誘發其他病癥」。

以現代醫學觀點看來,對付——或者說預防——這種病癥其實非常簡單︰均衡飲食結構,加強體育鍛煉。

不過,不論是在思想和行動上「控制」女天皇,還是在飲食和健康上為其「保健」,隔著一個大海,關卓凡憑什麼有這麼大的把握?

呃,其實是沒有的。

所以,得把女天皇弄到國來——在身邊放著,擺布起來就方便得多了。

這又是一個石破天驚的計劃。

但關卓凡又一次很快便說服了德川慶喜和小栗忠順。

日本國內對于幕府的反抗,絕不會因為長州藩的覆滅,從此就銷聲匿跡的——倒幕的勢力只會暫時消停一陣,暗積蓄力量,機會合適的時候,再次發難。

「倒幕」必然以「尊王」為號召,不論天皇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是「親幕」還是「反幕」,都沒有區別。

小栗忠順曾經想過將「御所」由京都遷往江戶,但這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倒幕派」會說幕府「挾天以令諸侯」,照「尊王」不誤。

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廢除天皇——但在現階段的日本,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即便在佐幕諸藩內部,也完全不存在這個共識。真這麼干,幕府會立時成為「亂臣賊」,倒幕的勢力會借著這個口火山大爆發,佐幕派內部亦會隨之四分五裂。

這個局面,關卓凡也對付不了。國的改革建設剛剛起步,不可長期深陷于日本的亂局。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亂清最新章節 | 亂清全文閱讀 | 亂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