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018 屈原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大王,臣以為,退出郢城,萬萬不可!」

了解基本情況後,屈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如果不撤出郢城,又誰能守得住呢?」楚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軍隊人數少且不說,在敵人的這種利器宏基之下,縱然王宮堅固,也形同虛設。「

「大王可曾想過撤出王城,會有些什麼後顧?若退出王城,郢城淪陷,郢城近十萬百姓將被裹挾,郢城百年積澱也將毀于一旦。而于國人而已,也是巨大的打擊,如此這次動亂勢必會長久持續下去,如今列國對我大楚虎視眈眈,欲滅我楚國,分我土地,長久動亂,勢必讓國人不能一心,內外交困,最是對我不利。「

屈原此話一出,立刻就有人表示反對了︰「郢城事小,社稷為重,若守城不利,君王有失,我國家群龍無首才是大患,離開郢城,我王依然可以運籌帷幄,暫時失地小節罷了,總有一天能再回到郢城。「

「可是這位大人,若是出了郢城,水道不暢通,大舟無法通行,如何離開,這又能比王宮安全多少。「

「郢城死地也,出城方有一線生機…「

一位知兵的大臣支持屈原的觀點︰「我王,此時如果權力守衛王城,我們贏面要大一些,也能將損失降到最小。在郢城堅守最多十日,危難自然解決。」

楚王問道︰「我們此時兵少將寡,況且敵人也有利器在手,愛卿一路從宮門走人這大殿,一路可都看見了。」

「啟稟我王,臣看見了。此物威力實在是驚人,但在老夫看來,敵人如此利器,數量稀少,更本不足以將我能消滅。就說昨夜攻勢,一夜之間不過死傷近百名將士,燒毀一些房屋罷了。到時我王的侍衛們少經戰場,心中恐懼所致罷了。況且,此物並非不可破!」

「哦,愛卿快快講來!」

「此物雖然厲害,但臣看來,也只能傷及地面之人畜,大王宮中有地宮,危難之時可躲入室內,自然安全無慮。」

「額…好吧,寡人就這麼做。可不知如何能夠收住王宮呢?」

令伊道︰「我王無慮,賊人雖然人多始終,可我等家中也有些死士和壯丁,糧草充足,匯集于一起,也有近萬人,如此有糧有兵,堅守數十日好不困難!」

如此通勸說,楚王也清晰了,待在郢城里希望大一些。當然他自己也有些不願意逃出郢城,若是出了郢城,自己以後就要落人笑柄了。

「好,寡人就留在郢城,于百姓共度難關。」隨即向各位官員下令,集中家眷和壯丁到王宮一帶進行死守,當然,派人出城催促各路勤王大軍,這也是必須的,越快越好。

就在這時,閹人傳報,勒尚大人覲見。

勒尚是楚王的寵臣,在整個朝堂上也黨羽眾多,人緣廣闊,個人長相俊美,語言機智風趣,更重要的是,他最懂得楚王的心理,每每總能在恰當的時間上不露聲色的給楚王拍上馬屁。一听說勒尚求見,正要退朝作地老鼠的楚王又座了回去。「勒愛卿來了?快宣!」

「老臣參見我王!」勒尚雖然有些灰頭土臉,但卻整個一副從容不破的瀟灑樣。對這些東西都不在意,對于不喜歡這老家伙的人心里就想了,一定有ど蛾子。

「勒愛卿免禮,快快給愛卿賜座!」見到勒尚,楚王很高興也很關心,「今日危難之際,我整個朝廷中,居然只有如此聊聊幾位臣工前來關心局勢和寡人,愛卿年事已高,能夠親身前來,實在讓寡人感動。」

勒尚苦笑道「我王乃眾望所歸,列為臣工都是關心我王安危的,無賴身不由己,無法前來罷了。」

「哼!不就是貪生怕死嗎,還能如何?」這種機會,那些相對正直的大臣自然有人不會放過這種冷嘲熱諷的機會。

「大王,乘一身污穢,實在是不得已,臣剛剛從賊人的營中前來,所以來晚了。」

「什麼,你從賊人的營中來的,這是什麼情況?」楚王一听,這其中有內情啊。

于是勒尚就開始講故事了,從昨天白天在子蘭府邸中聚會,到姬雲率領軍隊攻入子蘭府邸俘獲眾人,再到今天早餐,最終自己如果月兌身前來王宮的事情,都講述的十分精彩和仔細。

當然,故事本身也是有立場的,在這其中,大師渲染了子蘭和群臣的威武不屈,也成功塑造了一個聰明狡猾殘忍的叛軍將領形象,也間接的烘托出了自己和敵人斗智斗勇的感人事跡。

故事講完,楚懷王從居然激動的全身發抖,從寶座尚跑到勒尚面前,「你是說,我的蘭兒還活著?」當後者確定之後,楚王激動地流下了眼淚。「好好,我兒活著就好,寡人一定要將他救出來!」

「大王,賊人狡詐,定然是想要用公子來威脅您,你可不能上當啊。」有人離開跳出來提醒楚王不能感情用事。當然,這句話楚王無視。

「大王,此賊人十分聰明,從當然成軍之日起,就看中了楚國的弱點,子蘭公子大才,而我王素愛公子。但是此人也有自知之明,知道長久下去,定然不是我王的對手,遲早要被剿滅,所有也就是借著現在還有資本的時候,想要和我王談談條件,以求月兌身。」

楚王一听,「只要能把蘭兒救回來,寡人答應他的條件就是。」

「賊人今日只是表露了想法罷了,並沒有提出條件,我看這賊人的意思,是近日莊蹻叛逆到達城外,賊人勢力大漲,想來,是因為佔盡優勢,次子用兵入神,詭計多端,一夜之間,一群手無寸鐵的賊人,今日變成了令行禁止的軍人,如今又和城外亂民匯合,勢力大漲,又有前線的退兵相呼應,如今我們城中這些力量,要想堅守住,恐怕不容易啊。為今之計,我們只有順著賊人的意識來周旋。」

「勒尚,虧得大王如此重你,你卻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來,我等像賊人妥協,這成何體統!」

這話惹怒了楚王,楚王像是趕蒼蠅一樣擺擺手道︰「來人!,叉出去!」

「大王,我看過些時間,賊人變會和我們正式得談,如今放老夫回來透露消息,就是想知道,朝廷能不能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復。看來我們還需要派一個聰明人去和他談啊,此人聰慧過人,可惜不為大王所用,哀哉。」

這個時候令伊道︰「既然如此,我王安危自然無憂了,到時需要找上合適的人去和他們談判,若是能拖延到大軍到來,我們又有何懼。」

「令伊大人差異,此人狡詐,他能一夜之間用我們的弱點逆轉局勢,這點小把戲自然瞞不過他,若是時間久了,他恐怕懷疑我們的誠意,後果不堪設想,近三十萬人,王宮如此一點未經戰陣的士卒,擋不住他們。」

有人不解︰「既然大人他如此厲害,我們對他防不勝防,如何能夠不受他擺布,既能救回公子,又能接觸危機呢?」

勒尚道︰「問題是現在我們不能怎麼樣,但將來可以,現在我們可以由他擺布,但他到底不能將楚國怎麼樣,只能暫時左右郢城罷了。他想要的未來能夠活下去,而我們缺需要的是減少損失,度過今天的難關。這就是問題所在。」

屈原道︰「此次動亂,都有重刑令而來,如此之法令,居然以古人刑書之法使用,而非像今日天下法令一般是先公開,告知于民而後用。我們犯了一個大錯誤,這才釀成如此兵禍。大王需要取消這部法令,然後免除這些人的罪名,自然就能獲得人心,解決危機。「

「令伊嘆道,收拾人心已經晚了,只能以後再作,此時此人蠱惑人心,如此作法,不能解決眼前的問題,況且這種法令已經讓國人對我們喪失了信任。當務之急還是喲啊解決此事才是最重要的。此人攻破郢城,滅社稷,那麼楚國就會亂,如果率軍投入齊國或者秦國,都會讓楚國遭受滅國之患。為此,還是要先河他們接觸,探清意圖,才好作出決斷。「

楚王道︰「那麼眾位卿家以為,誰能擔此大任呢?「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表態。最終,勒尚向楚王道︰「屈子多次廚師他國,游說之辭,頗為精通,我看不妨就讓屈子前去。「

這時令伊大人也道︰「屈子乃三閭大夫,應對此事,道也能有些門道,不實體面。款且屈子的確深諳談判之道,的確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其他大臣一听,兩位大人物都表態了,達成了共識,也糾結紛紛對此表示支持。這種事情,無論怎麼處理,都是楚國不願意提及的大傷疤,成功了不會給你什麼大功勞,出了岔子卻有你好看,誰攬這種差事,肯定是有毛病。

「靈均雖不才,原為我王完成此次任務。「大家都推薦屈原了,他也只有接了下來。況且他從北方流放回到郢城以來,他還是第一次有件重要的事情可作。

「由于那武器的轟擊,現在王宮已經被燒毀了好幾座大殿,還死了近百人…今天早晨,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去了宮里了解昨天夜里的情況….「

在城北的一家酒肆里,此時因為城里亂糟糟得,店鋪也沒有開門。此時酒肆里,一名黑衣大男子正獨自斟酒綴飲。秦酒剛烈,加上一口野苦菜,這才是男人該有的品味。

在黑衣男子的身邊,一個完全是楚人妝扮得漢子站在他面前,向他做著匯報。

「等等!「黑衣男子叫道︰」你說那種東西,有兩塊沒變成火團,沒有傷害到人?「

「是的大人,宮里的人說,那是用布包裹的,是因為點火飛到宮里的時候滅了,所有才沒有傷到人。如今已經被收集了起來。「

「好東西啊,他不但投石期作的漂亮,威力巨大,這種東西更是厲害,若是我大秦擁有這兩樣利器,日後那一座城池還能需要我們大秦的士卒去用性命填。萬架投石機啟發此物,任他城中有再多的敵人,都是一片糜爛。「想到這里,男子那雙眼楮像狼一樣熠熠發光。回頭對身旁的漢子道︰」如論如何,都要想辦法弄到一塊這種東西,帶回秦國好好研究,若能作出此物來,我大秦一統天下,就指日可待了。「

隨後將碗里的野菜一把抓起來,塞進嘴里,大口咀嚼起來,然後將半壺秦酒,一股腦兒灌下去!隨即穿上一件楚樣式的外套,抓起架子上的佩劍,推們而出。

「大人,此時外面不安全,您還是不要出門為好。「

「這個人不是等閑之輩,我要親自去談一談他的底,到底能不能為我大秦所用。「

等黑衣漢子出門之後,剛剛作匯報的楚國人,立刻就趴在桌上,用毛筆在一塊布卷上飛速得寫了起來。

大概十余分鐘之後,他將布帛揣好,帶上自己的行頭走出酒肆。

在街上,他和一個醉酒的男子撞了一個滿懷。幾聲叫罵之後,兩人散去。

半個時辰之後,醉酒的男子進入了一家名宅里,屋里真有人等待著他。男子伸手,布帛遞給個了屋里的人。

沒過多久,屋里一個年邁男聲道︰「第一時間把消息傳回臨淄,一定要快,要詳細。同時,我們的人也要從宮里著手。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將郢城里所有的死士都調集起來,阻止秦國人!「

「大人,這個姬雲我們如何處置?「

「此人不急,先密切關注,把一切消息報告給相幫大人,由大人決斷。雖然那件東西也是,可我們必需先作好應對之策。我相信,那個秦國人的判斷,沒有錯。這件東西如此厲害,這種技術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就是決策天下歸屬的力量,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更不能讓他落入秦國人的手中,那麼怕這僅僅只是一種可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