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210 起風中原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時間進入新的一年,這一年從一開始便注定了它的不平凡。

首先,一月末二月初,在豫州發生的一場水災。成周的洛河發生了凌汛,落水入成周的邊境地帶未融化的冰塊阻塞了河道,在山地間形成了堰塞湖,堰塞湖在壓力無法承受的時候決堤,淹沒了成周和魏國許多土地,因為發生在成周和魏國邊境地帶,最終受災面積最大的還是魏國。方圓數百里人口密集的區域變成了一片澤國,許多百姓流離失所。更重要的是這一片地區地勢高低不一,耕地多在低窪處,受災之後很多土地失去播種的時節,大部分逃荒的百姓都將在這一年里變得一貧如洗。

這並不是一場太大的災難,和去年韓國發生饑荒一樣,規模都幾乎限制在一國之內,而受災人口不是很多,只是經濟上的損失。去年韓國發生饑荒,因此齊國為首的聯盟不得不停止對楚國戰爭,同時對韓國進行一定的經濟援助。當然,按道理而言,楚國東部也發生了饑荒,這是人為耽擱農時而觸發的,但由于流民大面積流竄到江東,幾乎沒喲形成多大的損失。

這次魏國水災雖然是小事,但卻向投入水潭中的一塊石子,激起了一圈圈波瀾。

首先在災難發生之後,魏國作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從受災流民中征調了三萬身體強壯的流民部署在魏趙兩國邊境。從流民中征召強壯者入軍,這是魏國大臣們商議作出的決定,楚國郢城之亂便是前車之鑒。大臣們認為,在沒有生機的流民中充斥著大量的強壯男丁,如果發生類似楚國的暴動,將會對國家造成巨大損失。而這個時候,魏國大片耕地被淹沒,這直接將對魏國新的一年產生極大的影響,可能隨後將會產生饑荒和瘟疫,而這個時候,國家最需要注意的,是那些趁火打劫的敵人。因此在魏國看來,最大的威脅應該來自于趙國。

真正的原因來自于去年趙韓宋三國互相派出使者。宋國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悄然向魏國邊境陳兵了。在魏國看來,宋國孱弱,宋康王不過狂妄自大的小丑,他之所以敢這麼作,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趙國。趙國從趙武靈王繼位後對魏國用兵受阻後辦明白趙國勢力不及,由于中原受到西方秦國,東方齊國,南方楚國的制衡,不可能很快改變局勢,因此趙國將發展重心放在了北方,用以先解決後顧之憂,這些年來,趙武靈王北方擊敗眾多胡人部落,向北方開地千里,就在去年,心月復之患中山也被趙國所消滅,趙國北方已經平定了。沒有了後顧之憂,加上這些年趙國勵精圖治,經濟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去年一年的商業貿易讓趙國發了大財。來自秦人透露的消息,趙國進攻了大批精良的軍械,幾乎全軍更換了裝備。在魏國看來,這就是趙國大舉開戰的一個信號。

當然,這都只是魏國一廂情願的事情,趙國並沒有這樣的想法。趙武靈王感覺時機還還沒有到來,國內需要休養生息,而三國互相派遣使者,是因為看到當前各國關系的變化,想鞏固一下三國的同盟關系罷了。

但在今年魏國突然在邊境陳兵,也讓趙國不得不重視起來了。趙國注意的,是魏國背後的另一個大國——秦國。秦楚友好會盟,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秦國若能以之前歸還楚國領土的作法來換取秦楚國結盟,那麼問題就來了。如今秦國和齊國結盟,孟嘗君已經從齊國出發走在前往咸陽的路上,秦國不惜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來為代價接好楚國,依著秦國的性質,付出的多,收獲一定會更多才對。秦國反復無常,向盟友下手都不足為奇,在趙國上下來看,秦國的下手的對象,一定是三晉,照著魏國的舉動,很可能趙國的發展已經讓秦國人有些警覺了。趙國會成為秦國大舉進攻三晉的第一個敵人!

于是趙國向秦國派遣使者的同時,向趙魏邊境增兵,以此同時,宋國更多的平民在這個季節不得不放下鋤頭,應征前往宋魏邊境。

而在這個時候,秦國也開始向東南兩個大營集結兵力,秦國集結兵力,相對弱小的韓國向秦趙齊派遣使者的同時,也不得不壓著牙關省吃儉用的召集軍隊以備不時之需。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魏國和趙國。

當諸國都緊張不已的時候,齊閔王卻過得悠然自得。齊國著幾年風調雨順,日子過得很滋潤。就在數日之前,黃河同樣將要發生凌汛,但齊國花了不大的代價,出錢找江東人用爆破砸開了河上解凍的冰面,輕松解決了一場凌汛可能帶來的災害。作為國王的他也親自去看了看熱鬧,結果沿岸的百姓見他出行,都個個熱淚盈眶得感激他,底下的臣子一片贊譽,讓他感覺格外舒服。

似乎人心情好了,順心的事情就來的格外多。自從正月大年過後,孟嘗君極不情願得離開齊國起,齊閔王就覺得日子過得越來越順心了。就在今天,他在牧場里一共射出了十根矢,都射中了目標,殺死了十頭山羊,毫無落空。讓他感覺十分滿意。

「大王,好消息,現在宋國已經動員五萬大軍了!」韓 笑呵呵得報告了宋國的最新消息。

「嗯,不錯,在這麼僵持下去,繼續等,人數還會往上增加。」齊閔王一副勝券在握得模樣︰「他們準備的時間越久,這場仗就打的越激烈!」說話間,他再次拉弓,將一根箭矢射出去,在二十多米外的草灘上,一頭正在尋覓翠綠色草芽的山羊被他射中了頭顱,倒在地上抽搐不止。

周圍的士卒們看著齊王臉上得意的笑容,打心眼里充滿鄙視,殺連躲都不躲的山羊算個屁能耐。不過鄙視歸鄙視,大家心里確很高興,十幾頭羊齊王也吃不了,大家都能分上幾口。收拾獵獲的死羊的時候,士兵個個笑容滿面。

驅馬前行,從高處向遠處望去,山坡下的平川上散落在一些簡陋的小屋,在小屋的四周那些田地里能看見彎腰翻地的農夫在默默的耕耘著,在田埂上,貴族或者地主的家臣在四下巡視,監督治下的農夫勞作。

在開闊的視野下,齊閔王不禁嘆道︰「我齊國國家富足,人民安居樂業,何愁不能一統天下!」

韓 不失時機得拍馬屁︰「一統天下,也只有我王這樣的英明之主才能做得到!」

「那里那里,若無歷屆先王嘔心瀝血治理齊國,寡人決然沒有機會。呵呵呵。」齊閔王雖然嘴上否認,但心里卻十分受用。

一騎飛至,騎馬的士兵將一封信傳到了韓 的手中。韓 看過之後,對齊王道︰「大王,間人有信,兩日前,一批從江東運往趙國的貨物留在了宋國。這批貨是趙國人用戰馬從江東換取的火藥,有三千包之多!」

「三千包火藥?嗯…」齊閔王突然問道︰「我們存有多少火藥?」

韓 道︰「臨淄城外大營存有三千包,各地軍中其他軍中分發使用的也有近兩千包。」

「不夠!」齊閔王道︰「既然前寡人曾經問過江東工兵,炸河上的塞冰,每次都要使用五斤火藥,相對三包火藥的量。將來若是我們攻城,這些火藥遠遠不夠,必需繼續從江東購買火藥,看如今的形式,必需越快越好。」

「臣一定盡快同江東商議此時!」

談完正事,齊閔王從箭壺中拿出一支箭來,又準備射下一支山羊。

「稟告大王,匡章大將軍等數位臣子在宮門口求見大王,有急事要同大王商議!」

「慌什麼?」齊閔王放下了手中的箭,頗為不悅︰「到底什麼事情?」

傳令官道︰「據說是關于燕國的事情。」

听到「燕國」二字,齊閔王調轉馬頭,狠狠得向馬上打了一鞭子︰「回宮!」

侍衛們帶著獵獲的山羊絕塵而去。在山坡上,一對衣衫襤褸的母子瑟瑟發抖,抱頭痛哭。

「燕國打敗了遼地的東胡,這算什麼大事?寡人已經知道了。」回宮的齊閔王感覺面前的大臣有些小題大做了。

即墨大夫田種首糾正道︰「大王,如今去年燕國收復中山戰局的十城,又悄然擊敗了東胡,在遼地開地千里。如今燕國依然恢復了當年燕國的勢力,北方也沒有了胡人的騷擾,燕國于齊國以結仇多年,他們接下來要作的事情,就是對付我齊國了。此時不可不防!」

「自然是不可不防。」即墨大夫是個好官,從威望時清正廉潔而聞名,對這樣的老骨頭,齊閔王只能盡量不與之爭吵︰「在易水之南駐兵兩萬,難道還不夠嗎?燕國即使再強,最多也不過十萬之兵,能奈我何?」

老將匡章道︰「大王,從民間傳來消息,燕國佔據遼西,江東已經具有了遼東。在哪里建立了萊國。燕國不足以為懼,但他們于江東為鄰,江東又水戰之利,而那些在遼東之萊人,當年不肯投降于我齊國,自然還是我們的敵人,江東和燕國聯手對付我們,齊國就有大患了!」

「等等,寡人還未明白,章子,我齊國于江東素來友好,他如何會去幫助燕國于我為敵呢?」

「大王,如今江東確實和我們關系很好,但是大王可知道,去年一歲,齊國的鹽利就少了三層,齊國許多鐵匠不得不停業作其他的事情,之因為江東鐵器銷售旺盛,讓他們無法和其競爭,還有江東千奇百怪的貨物,東從我們齊國卷走了多少財富?」說話的是司徒大夫。

「……」齊閔王再傻也明白了,這群人是沖著江東來的。他就不明白,之前齊國和江東關系這麼和諧,為什麼突然就到了要為敵的地步呢?

「諸位臣工,難道江東之事,已經到了非為敵不可的地步了嗎?于江東為敵,于我齊國何益?」

韓 道︰「大王,我們于齊國著一年互通有無,雖然鹽稅之利又所下降,但商稅確彌補了它的損失,甚至獲得的更多,齊國商人不僅僅在齊國,在三晉和楚國都獲利甚多。至于江東所售商品,農具能利于耕田,兵器能宜于軍事,這些都是我齊國自願購買的,是因為我們需要這些東西,江東不曾于我們為敵。稷下學宮出仕的數十名士人在江東做官,雙方關系如此融洽,情若兄弟,如何能反目成仇呢。如此作為,我齊國損失更大,在道義上,又以何面目見天下人呢?」

「韓卿所言甚是!」韓 的這番話讓齊王心情緩和了許多︰「商業之事我齊國又失有得,終歸是得了。此外據寡人所知,去歲我齊國就開墾出來近萬畝地來,收獲比以往多不少,這就有賴于江東出產的好農具,既然有好的農具,那些技不如人的鐵匠,自然沒了生意,轉而開百余地種稷豈不更好。」

匡章道︰「大王可曾想過,若有一日,長此以往,齊國就沒有了打造農具的工匠,只有使用農具的農夫,沒有可以制造精兵的匠人,只有使用兵器的士卒,沒有煮鹽的鹽工,只有販賣食鹽的商賈,只有使用商品的國人,卻無制造用具的百工。或許這些工匠失業之後,可以拿起鋤頭開墾出很多土地來,讓我們多一些糧食。但是那又如何,有一天江東不再賣給我們需要的這些東西,有該怎麼辦?農具用用壞的時候,食鹽有吃光的一天,兵器有損壞的一天,到那時候,我們將只有糧食,而沒有好的器具,即便是齊國再如何強大,也只是徒有其表,因為他受制于人!」

匡章是齊國的老將,如今已經算是三朝元老了,地位很身份都讓人不得不重視,他的話,讓朝廷上的人陷入了沉思。齊閔王臉色變得有些蒼白了。

韓 皺了皺眉頭,他問道︰「章子,如今若于江東為敵,又該如何,突然間反目成仇,道義上為天下不容啊。江東向我們出售任何東西,都為我們自願購買的。況且,江東之地于齊國而言,在千里之外的南方,江東雖然非一國,卻有一國的勢力,江東之地人口眾多,而且海上又有眾多領地,海上舟師強橫,即使楚國也為之所敗,一旦為敵我們需重兵經楚國淮地南下,甚至要過江水天險,這如何能做到?若國不能滅江東,那麼江東會把給予齊國商人的貨物交給他國的商人來販運,而齊國不僅沒有了商稅之利,一樣給變不了別的事情,反而情況會更加糟糕,燕國能買到精銳的兵器,我們卻得不到,宋國能買到威力巨大的火藥,我們卻得不到。齊國將無商業之利,也無強國之兵,請問章子齊國到時候該如何是好?」

韓 的話,讓義正言辭紅著臉的上將軍匡章臉色同樣變得煞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