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170 文明入侵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他首先關注的是這里的牧場,在學生的帶領下去就近的一個牧場轉了一圈兒。

這里地廣人稀,牧場選在有河流而且空曠的水草豐茂之地,方便馬飲水,地方空曠容易找到失散的馬匹。這里的大部分工人是從遼東半島而來的萊人,他們作奴隸的時候做過養馬的活兒。養馬並不簡單,雖然和養牛騾子差不多,但畢竟不同,馬最終質量是和養馬人的照顧分不開的。

濟州島上沒有什麼巨大的猛獸,加上氣候溫和,草木茂盛,是一個天然的馬場,因為在這里,除了人之外,馬匹沒有什麼天敵。即使馬匹直接在這里進行放養,使其自然生長,也不是不可能。但江東而言,馬的需求大,數量少,精細的管理能偶培養出好馬,色能減少一些意外的損失。馬匹的糞便同樣是肥料,馬場集中管理就能集中肥料。在這個時代,牲畜和人的排泄物,那都是上好的肥料,尤其是大型牲畜的糞便,發熱高,在冬季能給植物提一些熱量,保護其順利過冬。

濟州島除了沿海地區和河流區域為大多數地方土壤相對貧瘠,不可能產生多大的農業發展,因此牧場是這里未來最大的產業,這里本就草木茂盛,忒別是草,生命力強,對土壤不挑剔,加上這里海洋性環境,長的飛快。不用來喂養牛馬羊,簡直就是浪費。

馬場里的馬匹都是一些年紀不怎麼大馬,還有許多是幼崽,這些馬匹有馬匹,同時在喂養時草料里還會加上一些江東特有的骨粉飼料。每過上幾天,這里的工作人員都會為馬洗一次澡。馬場里的馬匹看上去很精神,而且很漂亮。

這里的馬匹全部清一色的蒙古馬,體積小耐力好,脾氣也十分溫順。姬雲看上了一片黑馬,在經過馬倌許可之後進入馬群里接近它。周圍的馬絲毫沒有亂,對姬雲沒有什麼敵意。經過短暫的夠通之後,姬雲就很順利的牽著黑馬走出了馬群,飛身上馬,沿著河邊飛馳起來。這匹黑馬看著漂亮,速度也的確很拉風,比起自己在江東的騎的拉馬場的馬好了好幾倍。這不得不說趙國人還是很奸猾的。

半個小時後,姬雲轉過一圈回到馬場,下馬走起路來都不自在,整個人都有些站立不穩了。速度太快馬背上光復不穩定,不得不用腿夾緊馬肚子,下來馬感覺腿都不是自己的而來,感覺都要裂開了。

尼瑪,這麼搞下去還得了,日行千里還不要人命啊。得有抽空把馬鞍馬鐙和馬蹄鐵搞出來。

在登城政府縣衙里,姬雲和軍政要員們在一起開始談起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會議室的牆上,一張巨大而頗為詳細的地圖呈現于眾人眼前。所有人都仔細的望著它。這里與會的成員是姬雲,僕仙,吳東縣長和吳東守將。

「經過這幾個月的研究,我們對那邊的情況以及有了許多詳細的了解,這塊地方到不大,但卻野人的部落卻十分眾多,小則百人,多則數千人,有些部落還有聯盟,最大的聯盟在東邊的大山里,叫做辰,山里有條大河,那里的人野人住在山洞中,以打獵為生,時常也會出來掠奪。這支部落其實是一個聯盟部落,有大概兩萬多人,他們的人數維持很穩定,因為他們有不同尋常的生存技巧。」

吳東守將道︰「周圍其他的大小部落都在他的威懾下生存。這支部落是以淘汰制度存在,他們的戰士身上會有很多獸牙獸骨作的穿孔,還有一些故意割出來的傷口形成一些有規律的傷疤,這是他們所謂的榮譽象征,一般獵殺大型動物,在戰爭中殺敵割頭才會有資格獲得這些東西,穿孔和傷害越多的人,就越有威望,在群體中支配能力就越強。他們會定期清理自己的部落,每年入冬前會四處搶劫儲備過冬的糧食,順便會從其他的部落中擄走一部分青年人進行調解,納入自己的隊伍里,同時,每年過冬都會有一些沒有戰功活著年老的人凍死,這樣一來,這個部落人口一直收支穩定,而且實力不俗。」

這里所說的辰,就是辰國,是朝鮮歷史上著名辰國,最終辰國再一百年多年後形成了三個部落,馬韓,弁韓和辰韓,這就是所謂的三韓。韓是大的意思,後來朝鮮半島人際稱呼自己為韓國人。

這里,即南朝鮮。這里是姬雲欲要開拓的一片殖民地。朝鮮半島貼別是南部,屬于暖溫帶,西北地區地形平坦水熱條件好,適合發展農業生產,而東部的大山,也能提供大量木材。東部臨鯨海(日本海)這里是一個巨大的漁場。這個時代這里地廣人稀,原離開中原沒有什麼強勁的敵人和自己爭奪,一旦開發起來,這里就是穩定的大後方,將朝鮮半島納入統治,這就意味著黃海將會在未來變成內海。

既然敵人是待在山中的部落,這也就意味著,這是極其原始的部落。

「他們使用的武器是什麼情況,平時大概有多少戰士動員?」姬雲問。

「他們使用的是骨器和石器多一些,但也有一些銅兵器,但數量少,應該不怎麼好用。」守將道︰「不過要注意的是,他們裝備的弓箭不少,這些人善于狩獵,懂得設立陷阱,我派出的斥候就受過幾次傷」。

僕仙笑著道︰「如果能確定他們的巢穴在哪里,我可以帶隊走東面沿海靠岸,從背後直搗他的老巢,一次就能把問題解決了。」

說著他向姬雲望去,這是在詢問姬雲的意見。

姬雲微微一笑,並沒有給他答案︰「西邊的部落怎麼樣?」

「其實不怎麼好」守將說著和縣令相視一笑︰「他們的部落都不大,一般以采集水果和野生水稻為主,糧食豐腴的時候,他們還會在河邊有淤泥的地方撒上一些種子。因為每年山里的部落都會打劫,他們糧食本來就少,因此有時候為了對付解決溫保溫,他們也會挖一些樹根什麼的東西來充饑。各小部落自己混戰不止,就是因為時常有人越界采摘或者收回水稻。強的部落也會吞並周圍的小部落。北邊時常也會和箕子國有摩擦。他們在糧食匱乏的時候,也吃人。我們阻止一次商業交換,很不順利,完全沒有交流。」

小縣長指著地圖︰「在這西邊這兩條大河附近部落較大,這里水草茂盛,部落里的人回水的很多,容易逃過辰人的追捕,部落里年青人數量多,他們還懂得簡單的捕魚方式來捕捉一些魚。

僕仙指著地圖「這個河口的部落我遇到過,之前在哪里補充國淡水遭到他們攻擊,結果別我們射殺了一大半。」

「那我就知道是為什麼了」那麼守將道︰「你肯定把一些箭沒有收回去,他們有了上白根好箭矢,已經吞並了好幾個部落。現在已經有了大概八千人。是個大部落,還有了幾個盟友。

「……」僕仙有些無語︰「好吧,是我太小心了,他們出現的太突然,我的斥候都沒有發現他們,我怕樹林里有埋伏,就沒有追干,而是趕緊上船撤離了,我太謹慎了,唉呀呀」

「你作的不錯!」姬雲道︰「你的判斷出錯是特殊原因。不許自責什麼。」

「現在這個地方有了幾千人的大部落,確實不錯。只少人夠集中。越集中就越簡單。」然後他問道︰「我們現在能從這里抽調多少人作戰。」

「島上四百多人可以全部出動。」縣長解釋道︰「我們其他的人都有武器,遇到小問題還是能解決的,短時間里,應該沒什麼大問題吧。」

縣長島上人口不到萬人,當地原住民是徹底的歸化了,當然在山林中可能有零星幾個漏網之魚,根本只能顧著逃命的份兒。除了原住民之外,這里的政府工作者和技術工人和等的江東來的人,數量加起來有兩百人。這些人是江東人,都有權利配備武器,按著全民借兵的要求,大家都懂得怎麼作戰,至少是學過的。而島上唯一可以考慮的即使幾百米流放的犯人造反,但在大家看來,不足以為患。

姬雲點點頭︰「那就開始作準備,在明年,我們在這這里建立一個屯點,人口的問題,很快就會有著落。

「繼續對這些地方進行偵察,越詳細越好,這里以後會是我們的地方,越熟悉這里對我們越有利。」

姬雲道︰「現在,我們進入下一個問題,我今天在周圍轉了一圈,看來一下,我們這里的房屋還不夠,我需要你們在修建一匹簡易房屋,如果人不夠從江東調集。同時,在多囤積一些糧食。過段時間就要用了。」

「君上,這些房屋是用來作什麼的?我們需要作哪方面的傾斜呢?」建築有很多種,主人,存糧,住牲口,目的不同講究也不一樣。

姬雲看眾人一眼︰「住野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