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115 造紙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睜開眼楮,天已經亮了很久了。坐起來,姬雲眼前有出現了最熟悉的一幕,粥放在桌子上,打開蓋子,香味隨著一縷熱氣傳入了他的鼻子里。煲粥的小鍋已經被換過了,下面有加熱,現在還是暖的。

听到有動靜聲,窗前寫字台上睡著的哩米便醒來了。她揉柔朦朧的睡眼,面帶著一絲慵懶,卻露出一個很迷人的笑容︰「你醒了。我給你盛粥。」

姬雲點點頭,聞著粥的香味兒,感覺還家里好啊。不知從何起,他已經將這里視為自己的家了,習慣了這個她,習慣這種氛圍。有些東西,一旦被習慣,就無法再拜托了。

曾經他是一個居無定所的殺人者,甚至害怕在一個地方待得太久,和別人太過熟悉,被人問及自己的往事。而來到這個時空里,他已經有了家,雖然不想法律意義上那樣。但從來,家最真實也就是一種感覺吧。有了家,就有了牽絆,就有了歸宿。他已經改變了。

姬雲吃的很認真,很慢。因為現在哩米作銀行的工作,所以他們每天在一起的

時間不多了。很多時候,只是她給自己作早餐吃罷了。雖然大家不再一起工作,但這種習慣依然被保留著。

「今天放假嗎?」姬雲問。因為此時已經中午了,哩米卻還在這里。

「嗯」女孩點點頭「最近銀行的事情順利多了,終于有時間休息了。」姬雲的管理學說是理論,而哩米在他的啟發下,已經掌握了很多管理的竅門和要點,如今銀行雖然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更多的來自于這個時代科技支撐的限制,在組織問題上,已經變得輕松了許多。

姬雲留意到了她手中的竹簡,上面密密麻麻的全身數字,說來是放假,其實她還有些忙碌的事情。那麼後的幾卷竹簡,看上去既笨重,有費神,因為時間一長,竹簡的顏色會變暗,即使在江東這樣采光好的房子里,依然看上去很費眼楮。

姬雲放下碗,拉起哩米的手「走,今天我帶你去個地方。」

這里是鐘山深處一處風景很美的地方,竹林掩映,青溪在山谷之中潺潺流過,一路踏著崎嶇的小路而來,在山谷中一處開闊的地方,有著一個規模破大村莊,看上去,至少住有上百戶人家。這不是什麼原住民村落,是江東軍的一個編制,不同的是,這里並不從事水稻種植等普通農業。他們現在所做的,主要是動物養殖,藥材栽培和有價值的植物種植等等,當然這些很多東西還不怎麼成功,還在試驗中,而這里最有用的兩樣的東西,一樣是馴獸,比如獵狗和猴,在實用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另外一樣,則是竹筍,機會金陵城中大家吃的菜肴,大多數都來自于這個五名的小山村里。

「將軍來啦!」遠遠得有人看見姬雲的小隊伍(現在有衛兵了。),村莊里就有人大聲招呼了起來。聞訊而來的村民們就很快聚集在了姬雲的周圍。

和大家聊一陣之後,姬雲便向這里的旅長問起了情況,旅長和別的隊伍不同,他是一民擅長馴獸的老人,他訓練的猴子,很听話,能幫人吧繩子拴在一般人上不去的地方,在很多時候很有用處。但顯然姬雲問的不是這件事情,而且其他的一些情況。

比如山里的小雞的孵化怎麼樣?比如圈養山羊效果如何,這些都是副業,但對從側面能夠提高江東百姓的營養和飲食結構,如果成功,未來的推廣是很有價值的。而在兩個方面,這里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一排排雞舍里,能偶看到通風良好的雞舍里,一大片活蹦亂跳的小雞仔在嘰嘰咋咋的叫嚷著。怎麼看怎麼讓人喜愛。哩米看著這些滿眼的小雞仔,驚訝的差點叫出來,這幾個大鵬雞舍初略估算下來,少說也有十萬多只雞,就現在的市場家來說,一只雞能買上好幾十張糧票,這麼算下來,看著佔地不過幾畝地的養雞場,卻有這上千畝地都不能比的效益。這里有一大半的是母雞,算下來以後產出的雞蛋,就是一個駭人的數字。

但紀雲告訴他,要想讓江東以後入學的孩子每個人每天都有一顆雞蛋,這還遠遠不夠。然而這不要緊,這只是一個實驗田,看著現在的苗頭,如果成功了,將來會有更多的養雞場。孩子們的營養計劃根本就不用愁了。

相比起養雞,養羊的效果看上去就不怎麼明顯了,數量少了很多,而且看上去羊長得也不快,而且吃草的速度很快。養羊的人顯得更加忙碌,不斷得從山里割草回來喂它們。看上去很辛苦。姬雲從一開始就拒絕了放養,因為現在來說江東山林茂密,野獸很多,容易遭到襲擊造成損失不便于管理,而更重要的是,牛羊大面積在山地上放養,對植被破壞一定很嚴重。

姬雲最關心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車伯啊,我說的那造紙的工作,準備的怎麼樣了?」

老人一听,也來了精神︰「君上交代的任務,我們那里馬虎過,這事兒,一直在按著您的要求做著,這大半年的時間啊,都盼望這您過來看看呢。」

隨後解釋道︰「你要的那個樹皮處理過,已經晾曬了好四個多月了,好像您說的時間是到了,就是那個竹子,還不夠時間。還得在等等啊哦。」

姬雲點點頭,拿好,我們就先用這樹皮造紙。

今天的目的就是為了造紙,順便,帶哩米來山里透透氣兒。紙的重要性,姬雲很清楚,隨著江東的事業拓展,更方面都越來越需要紙。但直到如今才造紙,是因為他所知道的傳統造紙工藝里,就只有樹皮紙和竹紙,而這兩種造紙,都不是短時間能偶出紙的。就時間較短的皮紙,也都需要半年的時間。

走向村便的一處小湖邊,整個湖泊向陽的幾面山坡上,沒有任何樹木,慢慢全身晾曬的經過處理的已經月兌去顏色的枸樹皮,這些樹皮已經沒有了顏色是,甚至已經看不見紙的模樣兒,能夠清晰看見它的每一根縴維。看著成片已經晾曬好的樹皮,姬雲露出了微笑,很快,自己的紙就出世了,這將會對世界造成多大的改變啊。

傳統的手工造紙雛形出現在秦漢早期,而在東漢蔡倫改進之後,才開始流行起來,而它真正的成熟是唐宋時代,竹紙和樹皮紙的計算在千年積澱下完善後,就比如後世的宣紙,就距離姬雲如今所在不算太遠的爰陵(後世稱為宣州)所出產的竹紙。

手工紙的步奏很簡單,制紙漿,然後抄紙張,最後再晾干幾個步奏。听上去很簡單,可實際上,並不簡單,這其中以制紙漿最為麻煩和繁重,姬雲苦苦等待的四個多月,依然還是制漿的環節中。

制漿是一個漫長而辛苦的事情。首先就是菜樹皮,主要選取那些縴維教多的樹皮,比如桑樹,枸樹等其中枸樹皮中所含有的縴維高達百分之七八十,枸樹生存條件要求低,生長速度快,是理想的皮紙原來。現在姬雲所用的就是這種皮。

采集來樹皮,之後就是浸泡,將樹皮放在水池中浸泡三到四天的時間,讓樹皮在水中自然發酵漸漸月兌去樹皮原來所有的顏色,其中的果膠也被分解掉,樹皮變得柔軟。

等到樹皮泡夠時間,月兌色後,再將樹皮撈出來,手工月兌去還有顏色的最外層表皮。到這個時候,再將樹皮進行堆嘔,這個過程是在特定池子里進行,池子中按著特定的比例加入生石灰,讓樹皮浸泡一些時間後,便將樹皮打鬧出來,一堆堆堆放起來,這就是堆嘔,在堆放中,樹皮會產生熱量,將樹皮中還存有的非縴維物質得到分解。而這個堆放時間很長,大概需要兩三月的時間。

堆嘔之後,要接下來對其進行蒸煮,,每次蒸煮後,要對樹皮進行清洗,清洗後樹皮還有在水中浸泡一天的時間,這樣才能將樹皮中縴維以為的東西都清理干淨。在這之後,才是對放在山坡上曬料。到今天曬料完成,時間已經過去半年時光。可見傳統的造紙過程是何等的漫長和繁瑣,因而後世先進的造紙技術出現後,他漸漸被人們遺忘了,只存在某些民間的作坊中,成為某些文人癖好的供給品。

可在姬雲這個時代,這種技術,卻是在時代的最前沿了。

「嗯,曬好了,那就分絲吧。」姬雲捏一捏這些縴維,感覺已經到了火候。

姬雲一聲令下,村落現在抽出來的一百人忙碌了起來。大家將樹皮放在竹篾板上,用手一條條撕成為細小的條狀,分絲能偶除去雜質,也便于指揮的紙漿。在一百人有說有笑的努力下,不過半個小時,就分出了一大堆來。果然是人多力量大。

在姬雲的會指揮下,幾個力氣大的漢子將這些處理好的樹皮拿去蒸煮,然後便開始打漿,打漿就是用木槌將樹皮不斷的均勻得敲擊樹皮,讓樹皮最後變成一團團看上去像面團一樣的表皮呈溶狀態東西。這個過程倒是很短,就幾十分鐘。

完成之後,又在姬雲的指揮下,飛快的將變成餅的樹皮裝進竹樓內,抬到水流清澈的溪水中,在溪水中,姬雲也親自下河指導大家清洗原料,看似簡單,但有很多注意的東西方。這道工序能讓沙子和泥土被洗滌掉,最終只剩下干淨的縴維。

等到洗完後,這些原料還有點顏色,那就需要用石灰水進行月兌色處理,完成之後,就可以進行制造紙漿了。

將月兌色後的紙漿倒退之前準備好的撈紙池里,加入紙藥,紙漿才算真正完成。這里制藥是十分重要的環節,沒有紙藥,紙漿會比較稀,不均勻,作不出合格的紙來。紙藥對姬來說,是需要保密的,只讓少數幾個人知道。

等紙漿做好後,姬雲走到紙漿池前,將珠簾放在撈紙架子,然後按著自己記憶中傳統作坊中的工人們撈紙張的動作,撈出了第一張紙張來。

將紙張撈出來之後,等到撈出之後,迅速取下竹簾,走到撕紙架上,將剛剛定型的一張水靈靈的紙取了下來。接下來,姬雲便將這個工作交給了身旁的人,自己從旁進行指導工作,很快工人們便掌握了撈紙張的技巧,幾個池子同時開工,一堆堆濕紙被堆放了起來。

堆放起來的紙張水分很大,需要通過絞盤或者重物進行擠壓,這些東西,在當初建立這個造紙廠的時候,紀雲就畫圖交給工匠們作好了,經過擠壓之後,紙張中水分留出後,紙張就干了些。

最後便是將成堆的濕紙一張張接下來,貼在向陽的地方曬干。揭紙是個更加技術的活兒,姬雲本來很自信的示範,結果一連搞出來好多張破紙張,但哩米一上手就撕下來一張完整的紙張來。不由讓姬雲有點尷尬,想起來,哩米半年前,也只是一個農家的女孩子。這種活兒還是心細手巧的女孩子作比較合適。

雖然現在是春天,氣溫依舊很暖和了。紙張在石牆上不過半天時間就敢了。姬雲拿到第一張干燥的紙張,用手模了又模,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心中滿是成就感。

「這就是紙張啊?真漂亮啊感覺他能作衣服呢。」哩米興奮得笑著。

姬雲很自豪的對她說︰「回去以後,以後就不用竹簡了,就全用它了!」

「真的嗎?」哩米听了很高興,但隨即又有些猶豫︰「這麼好的東西,會不會太浪費了?」

姬雲大囧。這東西很貴嗎?隨即他有露出了一個略微得意的笑容,的確,等到把他買到七國去,比布便宜一半,有沒有人要呢?呵呵。想到這里,不高興行嗎。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交給工人們去作了,從今天開始,山里的這個造紙作坊開始正式出產了。樹皮和竹子在江東有的是,等到以後放開了量來生產,對于江東來說,那就是財源滾滾來啊。

姬雲帶著哩米去山間漫游,去河流捉魚,等到下午在山村里吃過一頓滿是野味的「盛宴」之後,姬雲和哩米意猶未盡得回城去,身後的十個衛兵,每人都挑著一擔紙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