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073 圍城(下)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顯遲到吳城外以後,吳城就很快做出了反應,封閉了城池,開始加強城池防御。讓江東慶幸的是,吳城的軍隊沒有護送子蘭出城,也沒有派兵出城清掃不多的江東軍。完全只是一副嚴正以待的樣子。

如此次做派彎曲有利于江東軍。在幾天的時間里,吳城所派出的斥候被特戰隊清掃一空,也讓城中的軍隊對城外的情況一無所知。而從抓住的斥候口中,江東軍得到了不少有價值的情報。

子蘭被帶入吳城之後,吳城守軍將領景嵌就發動全部兵力開始加強城防作好了長期防守的準備工作,並第一時間三路向越地派出信使向楚國報告情況。這位將軍的意圖很明顯,希望死死得守住這里,等等楚國大軍的到來,保住子蘭,同時希望能在反攻的時候,作為一支奇兵。

這些意圖很容易被猜度出來,真正讓姬雲覺得有意思的是,三萬楚軍並沒有發動吳城的民眾守城,這有些超出了常識。一般而言,守城之戰,城頭防御本事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試塊,滾木,火油,這些需要人準備,而且在城池遭到攻擊的時候,還需要進行足夠多的人將那些爬上城池的敵人敢下城,如果人少城頭後援不及時很可能會讓敵人攻上城頭站穩腳跟。在古代,城池防御中,民眾常與必不可少的,最差是全部壯丁,到最艱難的時候,老人孩子都要出動。

看上去很反常,但姬雲細想來,卻很合理。願意很簡單。楚人更本信不過江東吳人。在吳國滅亡的幾百年里,越國統治吳國的時候,吳越看上去似乎很融洽,但對于吳國貴族們而言,對于自己國家的滅亡一直耿耿于懷。在吳國滅亡之後,自己原有的政治地位和利益都受到極大的損害,但吳國的貴族集團並不是消失了,依然存貨著。在以後的越國統治時代,越國長期內亂,背後總能看到吳人的影子。在楚國攻越的時候,吳國貴族後裔作了帶路黨,打開了吳城的大門,讓越王無強反應不及,死在戰亂中。

越人丟失吳地除了自己制度上的落伍,和吳人的不合作有極大的關系。楚國人利用了這一點,但在佔領吳地之後,楚人並沒有有給予這個實力弱小的貴族集團們足夠的利益,這無疑讓吳人很失望,但也很無力。這些貴族們只有自己的宗族勢力,卻沒有軍隊,對民眾的控制力不強大。他們依然沒有謀求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利益,一如過去一樣,心中不甘,但卻無處著力。

像曾經的歷史一樣向前發展,吳人在楚國有大量軍隊維持下心中不甘卻也只能安分度日。吳國王室後裔在江西楚地,而一個滅亡幾百年的國家,重建更本就是泡影。人心不古,今時不同往日,百姓們和楚國離心離德,也只是因為如今的日子比過去越人時代更加不堪而已。並不是懷念曾經的故國,曾經的故國對普通的吳人而言,也並不見得多麼美好。

楚國真正具有江東,是因為春申君,按著歷史的發展軌跡,未來的春申君封底從江北換到江東,在他的治理之下,這里才恢復了曾經的繁榮,成為楚人最後一片熱土。楚國滅亡的幾十年之後,江東男兒隨著項羽出征滅秦爭霸天下,譜寫一段輝煌的歷史。而那也行只能使一段存在姬雲腦中的故事了,今天歷史已經改變。

而咋此時,紀雲的出現,打亂了歷史的進程。景嵌無法信任這里的貴族和百姓,害怕他們。至始至終,在江東囤積的軍隊,之前的使命並沒有因為江東君的上任而消失。對于景嵌而言,只是多了一個敵人而已。

第二天中午時分,畢隼的兩個軍抵達了吳城外。

經過半年多的江東新生活,江東的軍隊充滿了朝氣,大家每日能吃飽飯,而且在紀雲計劃的一些訓練幫組下,紀律明顯不差,同時在冬季的幾次狩獵和實戰中,都得到了一定的鍛煉。這只軍隊在單兵素質上來講,無法達到魏武卒的水準,但在裝備紀律士氣上來講,在同時代的的戰爭軍隊中,也襯得上是精銳了。

畢隼是個有點沉默的將軍,很少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但他的腦袋瓜子時刻都在不停的思考著,讓人看不透他在想著什麼,在郢城之亂前,他曾經是唐氏的家將,地位不高,但能力早已受到人們的認可,也真是基于此,在推舉將領的時候,獲得不少的投票。

畢隼帶著幾位主要將領走到姬雲面前,恭敬得行一個標江東軍禮︰「報告將軍,陷陣師第三第四軍前來向您報道。」

「恩!不錯。」姬雲回禮,江東軍實用後世標準的軍禮,看著剛剛到達的將士們飽滿的精神面貌,姬雲心里很滿意,如果不是因為楚國謀劃的越國入侵,姬雲已經按照自己計劃開始對著這只軍隊真正正正的訓練了。雖然沒有真正完成過姬雲所想要的後世訓練,而且在建制上還延續著郢城組建時的情況。但到底也算是久經考驗了。

所有人都知道江東真正立足需要用一場大戰,這一天總要到來的。在過上半年好日子之後,所有的人心中,戰斗的意志顯得更加飽滿了。過去,大家為苟活而戰,今天,大家滿懷希望,為未來為幸福而戰。

姬雲對畢隼命令道︰「分出四個旅在城池八道水門駐扎休息,監視城內敵軍,必要時毀掉城門吊橋,把敵人堵在城里就可以了。」

立刻這條命令就被執行了下去。

畢隼向姬雲報道了一個新消息。「將軍,趕過的時候,鎮江營臨時派遣了五名爆破手給我我們,都是鎮江石礦上最後的爆破手,听他們說,這城牆,只要火藥埋的合適,很快就能炸開一個豁口。」

「這個很有用,有空就研究下,在我們每個軍里要加入一個工兵工兵卒或者旅,我們要把守衛活爆破這些活都總結起來,打仗的事時候都用得著。」姬雲對爆破的建議很認同,「先回去休息吧,晚上開會,明天準備攻城的事情,我們還有時間。」

很快,江東陷陣軍團出現在了吳城外,這讓城頭的氣氛顯得更加緊張了。從望遠鏡里時辰能夠看見有軍功在城池上巡視,而城門附近相應的也增加的兵力,成為了針對性防御的區域。

但出人意料的是,江東的軍隊並沒有立刻開始這手進攻,而是在各道水門位置的橋梁上下固定了火藥罐,之後便在橋的另一端修建簡單的防御工事,看上好像不是要攻城,而只是要防止城里的敵人套出城去。

于是乎,城里的士兵們都會心的笑了出來。他們不知道火藥是什麼東西,他們只是為城外敵人的愚蠢高興。吳城中有大把的糧食,去年江東一半的糧食都送進了城里。這里有糧食不缺水,防守半年毫無困難可言。在很多人的常識中,攻城戰爭,持續半年以上的,寥寥無幾。城里不缺糧,城外的敵人遠道而來,長期圍困不僅僅消耗斗志和耐心,糧草和補給都能拖垮他們。

士兵們高興,可作為景嵌卻高興不起來,事物反常即為妖。雙方的形勢如此清楚,再傻的人也明白,這次戰爭越早結束越好。江東軍如此反常的舉動,肯定有什麼圖謀或者憑借,但他卻並不知道是什麼。這才是讓他覺得危險的。

他甚至也懷疑江東軍如果有能力抵擋住楚國外圍派來的進攻,但城里的守軍大多都是吳人,春天的農耕馬上就要到來了,很多人心里惦記著自己家的農事,而那些貴族們有大量的田產在城外,荒廢了耕種的季節,對誰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如果影響到了春耕,這些人會做些什麼,景嵌不知道,但他總覺得,如果長期圍困,敵人會利用這一點。

江東軍出現在城外起,就再沒有讓吳城的守軍安寧過。下午開始,就有士兵砍伐樹木制作簡易的配重投石機,這種設備自從在郢城北使用過之後,很多快被迅速得普及開來,在北方的戰場上,去秦軍就在對壘戰中使用了它。當然,對于江東的楚軍而言,這還是個新鮮的玩意兒。很快,晚上到來的時候,江東軍就已經完成了幾架投石機。

當天傍晚開始起,投石車便開始了對城牆的轟擊,投石車放棄轟擊,被楚軍認為是攻城的信號,為了應對夜間出現了進攻,楚軍個個打起精神在城頭,在城門後心驚膽戰得嚴正以待,時不時有石塊轟擊過來,砸死幾個倒霉的家伙。楚國的城頭上也出現了有些投石機,開始進行還擊,但這些投石機都是扭力投石機,發射的石塊不大,威力雖然不小,但速度卻要滿是一些,最重要的是,它們都安放在城頭上,位置固定。

雖然這些投石機給江東軍造成了一些傷害,但它們由于保留了自己的位置,很快便被江東的投石車點名,一以摧毀。江東的投石車在使用時,有一些自己的竅門兒,能夠大概算準落石的位置,精確度比起楚軍要高出許多。

投石機對戰結束後,江東軍的投石機以一個固定的平率向幾處城門發射石彈,數量不大,但總能有破壞或者傷到人。就這樣,一直持續到深夜,當大家以為這種打法更本不可能在夜里突破城防的時候,將領們便讓一部分軍隊回去休息了,長期的防御戰中,總需要有人保持飽滿的體力才對。

可剛剛休息下了沒有多久,敵人的炮彈有了變化,現在變成了一罐罐熱騰騰的的魚油,油管砸在城頭上離開破碎,滾燙得魚油四處飛濺,減到誰身上,立刻就是鬼哭狼嚎的聲音,任誰听了都受不了。再困也睡不著了。

隨著魚油到來的是一團團熱騰騰的火球,迅速便將城樓點燃了,火災地上流動,城頭一片火熱,根本沒有人站立的地方。誰都看的出來,這是敵人進攻的大好機會。

那些剛睡下的楚軍被再次叫轟起來救火,準備應對敵人進攻。一個個從新回到投石機打擊範圍下,開始瑟瑟發抖,現在被油罐砸中,比起石頭要難受得多。油罐不會讓人成為一團爛肉,但一身滾筒的油,讓人能生不如死。

就這樣,耗到天快亮的時候,吳城的城池城樓已經變得殘破不堪,看上就像是一個失敗的印記。在昨夜投石車的轟擊下,城上城下密集準備的軍隊給江東軍帶來了豐碩的戰果,一夜之間,就有近千人在投石車轟擊和大火中死去。粗略的統計數字報到景嵌的耳朵里時,他也被嚇了一條。這是三十分之一的兵力,不是個小數目。而這,僅僅就只是一個前奏罷了。

接下來會怎麼樣?

很快就知道了。因為在清晨的陽光下,城上昏昏欲睡得楚軍看見了再護城河邊洗漱的江東軍,原來人家睡了一夜的安穩覺。被耍了。現在城內的守軍人困馬乏,而城外的敵人精神飽滿,此時就是敵人最佳的攻城時機。這個時候,更要打起精神來。

很快洗刷完畢的江東軍開始吃早飯,之後便是再城外伐木,準備攻城器械。很快,在城門處,幾根筆直得原木被打在了城門口護城河最狹翟的地方,很顯然,敵人要架橋了。只要在原木上再橫放上木板,就是一座簡易的橋梁,有了橋梁,潮水般的軍隊就能涌到城門口,打起攻城梯附蟻攻城。

江東的軍隊也的確像楚軍所預想的一樣,開始鋪設簡易的橋梁了,但速度並不快。一邊投石車的數量還在增加著,那些手持弓箭準備阻擊的楚軍在投石機的被打得回頭吐臉。

這種雙方加劇的攻守局勢一直持續到下午,正當所有人以為江東軍不會進攻的時候,江東軍又拿出了新武器,這次是月復弓。月復弓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代,它其實不是弓,而是弓弩,它的特點就是開弓的時候一頭壓住月復部一頭撐著地面,用身體的力量能很輕松得拉開一張弓,在這個時代,其實已經出現類似弩,但不同的是,它是用雙腳和雙手拉開弓弩。月復弓的特點是人能夠很輕松得拉開200磅的弓,一張而且弩的結構更加適合瞄準和射擊。弩弓犧牲的是速度,但獲得的是更強的殺傷力和精準度,後世就有人認為它堪比神臂弓。江東的月復弓所使用的材料是紫衫木,它是經次于復合弓的單體弓材料,曾經在西方盛行了很長時間。江東軍的月復弓威力射程超了城頭上的楚軍,大家站在河對岸楚軍的射程之外,很輕松得開弓,然後放上箭,瞄準城頭上的士兵精確打擊。一時間讓城頭上的敵人叫苦不迭,被死死得壓制在垛子後面,不敢隨便抬起頭來。

當有人抬起頭的時候,發現外面敵人以及架好了橋!

就在這個時候,城門後在投石機轟擊下打著瞌睡的楚軍被城門另一面的聲音驚動了。在厚厚得門板的另一面,正有人打著大斧用力的劈砍著城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