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章魚分身 第一百九十六章 滄龍

作者 ︰ 藍調笙歌

滄龍的德文意思是「默茲河的蜥蜴」,是滄龍科的一個屬。它們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擁有巨大的頭部、強壯的顎與尖銳的牙齒,外形類似具有鰭狀肢的鱷魚。

滄龍(mosasaurus)是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掠食者。雖然他的歷史很短(從陸地上的蜥蜴進化而來,在白紀中晚期才出現並且迅速繁衍,隨後和恐龍一起滅絕),但卻一路平步青雲、把比他歷史早遠得多的海洋爬行動物[1]魚龍目、蛇頸龍目、上龍亞目趕盡殺絕。

它生活于[2]白紀的馬斯特里赫特階(約7000萬至6500萬年前)的海洋中,分布于世界各地。第一具化石于18世紀末期在荷蘭默茲河附近的白岩層中被發現。曾經被歸類于鱷形超目的卡普林鱷,也是滄龍屬的一個次異名。

第一具可歸類于滄龍的化石,是個破碎的頭骨。于1766年發現在荷蘭南端馬斯特里赫特的一個石灰岩礦坑里發現,當時市內的建築是使用采石場的石灰岩來建造的。

1770年時,當地一個荷蘭的陸-軍外-科醫生c.l.hoffmann對石灰岩上的奇怪骨骼有著濃厚的興趣,開始出錢收集這些化石。在1774年,一個狀態良好的頭骨被發現,引起大眾對于這些骨頭的興趣、爭議,認為它們是大洪水時代之前的動物。數年後,法國陸軍佔領荷蘭,化石被送到法國。法國科學家喬治.居維葉(geescuvier)最初認為這些化石是種鱷魚,後來認為它們是種巨型蜥蜴。

將這個化石命名為滄龍(mosasaurus),以流經馬斯特里赫特的默茲河為名。

目前已知最小的滄龍類是carinodensbelgicu,身長3到3.5公尺,可能生活于岸邊的淺海,用它的球根狀牙齒捕抓軟體動物與海膽為食。

體型較大的滄龍類似霍夫曼滄龍,體長可達21米,重20-40噸。

比起其他的滄龍類生物。滄龍的頭部更加強壯,由于下顎骨頭間的關節緊密,因此滄龍無法像早期滄龍類(例如海王龍)般將獵物整只吞下。滄龍的牙齒銳利呈圓錐型,彎曲呈倒鉤狀,雙顎在咬合的同時產生巨大扭力可將獵物攔腰咬斷。另外其上顎內部還有一圈內齒用于拖拽食物。科學家推測,滄龍應該是將獵物咬斷或撕裂為適當尺寸再吞下,其進食方式類似科莫多巨蜥,只是要血腥的多。滄龍視覺很弱,但是嗅覺和听覺非常發達。它們從祖先那里繼承來的舌頭依舊是主要的嗅探器官;它們的耳朵構造特殊,可以把聲音放大38倍。科學家由其頭部化石推定。滄龍利用上顎側面與吻部的一組神經偵測獵物發出的壓力波,以此確定目標的準確位置,就像今天的虎鯨利用聲音定位一樣。

滄龍用肺呼吸,一次換氣可以在水中停留很長時間。滄龍的身體呈長桶狀,尾巴強壯,具有高度流體力學性。它的前肢有五趾,後肢有四趾,四肢已演化成鰭狀肢,前肢大于後肢。短粗而有力的鰭肢使它可以在水中迅速改變方向,敏捷大大增加。其尾部達到身長的一半,為寬闊平坦的豎槳狀,尾椎骨上下都有擴張的骨質椎體。組成了強力的游泳工具。科學家推測,它的行進方式類似于現代的鱷魚在水中的游泳方式,尾巴像鞭子一樣左右搖動,最高速度可能達到30英里/小時(約48.3公里/小時)。這種游泳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極快的速度。但是不利于長時間的高速追逐,因此,滄龍是利用隱匿與爆發力獵食的好手。

在約8500萬年前。美國的堪薩斯荒原是西部內陸海的海底,是滄龍的領地。那個時候氣候更溫暖,沒有極地冰蓋。地球表面80%以上都被海洋所覆蓋。

到了19世紀30年代末,一種巨獸的骨骼第一次在北美被發現,這就是滄龍之謎的開始。最早發現滄龍化石的人以為那是鯨魚化石的一部分,或是一條鱷魚,不然就是是巨型蜥蜴的兩顎部分。甚至有人認為它是被中世紀騎士殺死的一條「龍」。最後,一位法國生物學家把它命名為「滄龍」,意為默茲河爬行動物(第一次發現的地址)。

之後,人們漸漸發現,在全球的每個角落都找到了滄龍骨骼化石。由此誕生了一個結論︰滄龍曾經稱霸整個地球。隨後,科學家們揭露了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這個海洋頭號霸王實際上來自于陸地︰一種不起眼的陸地蜥蜴。然而在數百萬年的時間里,它們從90厘米的小蜥蜴,長成了16.7米的巨大滄龍。

在那時的海洋中,所有的魚似乎全都是掠食動物。這些掠食動物的出現,比恐龍在地球上的興起還要早一億年。當時滄龍就在這片海洋中游動,受到一種被稱為金廚鯊魚的動物的威脅。「金廚鯊魚」的名聲來自于它可以將獵物大卸八塊的本領。身長可達7.6米,讓現代的大白鯊相形見絀。古生物學家找到了一些滄龍的肢體,它們從身體上被切斷、吞下,這就是金廚鯊魚的「手藝」。為了生存,滄龍不得不改變它的陸地生活習性,以在食物鏈的頂端為自己搶佔一席之地。

這種海洋掠食王者的祖先來自陸地,只是一種小型蜥蜴——古海岸蜥。

它們的進化歷程一直是個謎,直到1989年達拉斯蜥蜴化石的發現,使得滄龍與其祖先之間失落的演化環節得以合理連接。古海岸蜥推測生存于距今9500萬年前,一直面臨陸地上的恐龍的威脅,于是它們逃入海洋。

300萬年後演化成達拉斯蜥蜴。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它們的腳趾變成蹼足,所以再不能在陸地上行動了。600萬年的時間,又使他們從一米長的小蜥蜴,變成了18米的巨大滄龍。

滄龍的發展過程證明了即使在演化中,時機還是最為重要的。淺海水域中溫暖的海水創造出豐沛的食物來源,造就了最完美的生存環境。這種蜥蜴在海中開始了它們成就海洋霸主的進化之路。

雖然滄龍滅絕了,但有人認為蛇類的祖先就起源于滄龍。

海洋中食物充沛,但是競爭激烈。滄龍最主要的食物有金廚鯊、海龜、菊石、魚龍、薄片龍等。金廚鯊是遠古鯊魚的一種,體長可達到8米,是兼具速度與耐力的中型掠食者。滄龍的體型在演化中逐漸變得龐大,性格愈發凶猛,科學家推測,一只成年滄龍可以對抗幾只金廚鯊。在8200萬年前,金廚鯊滅絕。

滄龍是中生代所有海洋生物當中最成功的掠食動物。它們在500萬年的時間里將競爭對象(也就是以上它的食物)趕盡殺絕,最終成為遠古海洋的霸主。

此時在大西洋一個神秘的地方,一群滄龍聚集在一起,這些滄龍全都是一百多米,除了這些滄龍,還有好多的其他的生物。(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最強章魚分身最新章節 | 最強章魚分身全文閱讀 | 最強章魚分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