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所未知的風的顏色 第三章

作者 ︰

那個趔趄並不是踩了一顆小石子摔了一個狗啃泥而已,非要說的話,更像是輕松散步時被什麼東西拉住了衣襟,一個急剎車,想再起步,卻怎麼走也走不動的感覺。

自從我下定決心為自己爭一口氣的那天起,就義無反顧地加入了考研生志願者的隊伍。這支隊伍無系統無組織,無領導者也無陪同軍,全憑一腔熱情、一張面子以及一顆出人頭地的心。

大四開學前的那個暑假,白天的氣溫總在40度左右晃悠,隨便一瞄,就能看到地面上騰起幽幽的白煙,有一種要把人類蒸發掉的感覺,連校園里的流浪狗伸著舌頭吐氣,都因時間太長差點兒縮不回去了。暑假里呆在寢室的人很少,我們寢室也只有我和沈秋留了下來,她在外面做家教,勤工儉學,掙點兒學費跟零花錢;我在學校學習,努力考研,每天即使沖涼七八遍,不出片刻又會像是粵式烤乳豬一樣,眼楮通紅滿身流油,但即便如此,我也絲毫沒有退縮過。

暑假時間里,學校有空調的地方都不是開放的,只能悶在寢室,靠落地扇制造點兒熱氣騰騰的風緩和粘稠的空氣,或者往開放型教室跑,因為有對流,哪兒稍微涼快就往哪兒坐,這個座兒被烙熱了就換另一個,空蕩蕩的教室大有位置可換,沒事兒還能吼兩嗓子,所有的桌椅都是我的觀眾,這種自在灑月兌的感覺真好。

這整整兩個月,除了怪談甚多的美術學院,跟毛骨悚然的生化樓我不敢貿然訪問之外,幾乎每個領域都有我留一爪的痕跡。其實,學校也並非完全沒有清涼避暑之地,我們英語系的系樓就是其中一朵奇葩,它建在山上,四周古木參天樹影幢幢,白天大樹蔭蔽,夜晚自然會涼快很多,但我每每路經至此,一仰頭,望向多達199級的台階,就糾結得走三步退兩步,斟酌再三,覺得還是不費這個勁的好。

這樣艱苦卓絕一直撐到大四開學,然而問題就來了。

學校擴招速度趕上cpi消費物價指數,我們那一屆才五千人的招生人數,三年之後就猛增到一萬二!新生報到那幾天,校園里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屁孩們,還有同樣密密麻麻的學生家長,摩肩接踵的,賽過廟會,打個水買個飯總是在不經意間踩到別人的腳後跟。

現在孩子高考都很容易麼?完全是從高中打包批量發送到大學嘛!中間快遞都是自己付費。我都懷疑這麼多孩子以後都往哪兒塞,該不會是一到晚上都自己疊吧疊吧掛牆上睡覺了吧。

不過,托新生的福,食堂里的伙食質量提高了不止一個兩個,而是n個檔次,而且五大食堂在短時間內同時提高,齊頭並進,互不相讓,基本上在任何一個食堂里都再也吃不到令人懷念的棉線牙簽之類的「佐餐必備佳品」了,這讓我們大四生淚流滿面,恨不得聯手制作「感謝新生感謝家長感謝食堂老板」的錦旗,親自送到校辦去。

後來我才發現,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自習的地方陡然稀缺了。新生蛋子們還在軍訓期間,我居然都找不到座位上晚自習了!無論是熟悉的文學院,還是不熟悉的物理樓,但凡能讓人安心看書學習的教室,竟然沒有任何一個是空著的。

大晚上的,這些教室不是在上課,就是在開會,要麼就是在排練,熱鬧非凡。就算有的座位遠遠看上去沒有人坐,但只要走近一看,便會發現,桌上必有一物,書本、衣服、眼鏡,甚至用手機、錢包的也大有人在,或者留一張紙,紙上也必然赫然寫著「佔位」兩個觸目驚心的大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那年我們所未知的風的顏色最新章節 | 那年我們所未知的風的顏色全文閱讀 | 那年我們所未知的風的顏色全集閱讀